(共29张PPT)
专项二 课内文言文阅读
第二章 逐篇梳理
二十五、 鱼我所欲也 (《孟子》)
01
基础型
02
发展型
03
拓展型
二十五、 鱼我所欲也 (《孟子》)
一、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 )得也;死亦我所恶( ),所
苟且
讨厌,憎恨
恶有甚于死者,故患( )有所不辟( )也。如使( )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
)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 )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 )
祸患,灾难
同“避”,躲避
假如,假使
这,这个,这样
丧失
用作后缀
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 )尔而与之,乞人不屑( )也。万钟( )则不辩( )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 )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 )、所识穷乏者得( )我与( )?乡( )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
踩踏
认为不值得,表示轻视而不肯接受
优厚的俸禄
同“辨”,辨别
益处
侍奉
同“德”,感恩、感激
同“欤”,语气词
同“向”,先前、从前
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 )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
停止
本性。这里指人的羞恶之心
二、 文言词汇
1. 一词多义
名词,生命
动词,活命
介词,表示比较,相当于“比”
介词,对
连词,那么
连词,就
连词,表转折
连词,表修饰
动词,做
介词,为了
2. 通假字
(1)故患有所不辟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辟
避
躲避
辩
辨
辨别
(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_____________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_____________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
德
感恩、感激
与
欤
语气词
(5)乡为身死而不受乡
“_____________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乡
向
先前、从前
3. 古今异义
(1)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表示许可
(2)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判断动词
能够用来,可以用来
这
(3)一豆羹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豆类
(4)万钟于我何加焉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东西或数目合在一起
古代盛食物的一种容器,形似高脚盘
益处
三、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注意落实加点的字词)
1.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它)罢了。
可是轻蔑地、呵斥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3.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是有的人)见了优厚俸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
5. 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这就叫作丧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廉耻之心。
1. 下面对本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鱼我所欲也》出自儒家经典之作《孟子》,从怎样对待生与死、义与利的角度,阐述了孟子的主张:人性是恶的。
B. 本文开篇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以鱼和熊掌为喻,论述了人生的选择应以“义”为重,必要时要“舍生而取义”,同时批判了那些见利忘义的人。
C.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的“是心”指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等这些善心。
D. 面对生死抉择的时候,那些“舍生取义”者的表现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
A
【解析】A项表述有误,《鱼我所欲也》论述了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该“舍生取义”,这是人人都有的“本心”,阐述了“人性是善的”的主张。故选A。
2.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的深层含义是什么?(教材思考探究延伸)
如果一个人所喜爱的没有超过生命的,所厌恶的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这样的人就会无所不为,就会成为卑鄙无耻的人。从反面论证义比生更珍贵,在二者不可兼得时应该舍生取义,具有警醒人心的作用。
【甲】文略
【乙】
荀巨伯①远看友人疾,值胡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选自《世说新语》,有删改)
【注释】①荀巨伯:东汉桓帝时人,生平不详。②胡:中国古代对西北地区各少数民族的泛称,东汉时常指匈奴、乌桓、鲜卑等。
1.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贼既至( )
(2)一郡尽空( )
(3)不忍委之( )
已经
全
舍弃
2. 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远 来 相 视 子 令 吾 去 败 义 以 求 生 岂 荀 巨 伯 所 行 邪
/
/
/
3. (对比阅读)请联系【甲】【乙】两文回答问题。
(1)【甲】【乙】两文都是有关于“义”的,【甲】文的表达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则主要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塑造了荀巨伯守“义”的形象。
议论
语言
(2)【乙】文中的荀巨伯能否称得上【甲】文中所说的“贤者”?请结合两文内容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荀巨伯称得上【甲】文中所说的“贤者”,因为他在生命受到威胁的情况下,不忍心抛下友人,鄙视“败义以求生”的行为,这就体现了【甲】文中贤者的“舍生取义”之心。因此,荀巨伯能称得上“贤者”。
【参考译文】【乙】荀巨伯从远方来探望重病的朋友,正好碰到胡贼攻打城池。荀巨伯的朋友对他说:“我如今就要死了,你赶紧离开!”荀巨伯说:“我从远方来探望你,你却让我离开,为苟且偷生而毁掉道义,这难道是我荀巨伯应该做的吗 ”这时胡人已经到了,问荀巨伯:“大军到了,整个城都空了,你是怎样的一个男子,却敢一个人留下来 ”荀巨伯说:“我的朋友身患重病,我不忍心舍弃他,我想用我的死来换取朋友的生。”胡人听了说:“我们这些不懂道义的人,却侵入了这么有仁义的国家!”于是撤军而回,整个城都得以保全。
∣新题变式 ∣
4. 课文中孟子非常推崇“义”,请选出下列最符合“义”的品质的一组( )
①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②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③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④鲁达拳打镇关西,大闹野猪林。
⑤2022年春天,在上海疫情防控形势最为严峻的时刻,来自全国22个省份的医务人员和重症专家奔“沪”而来,相守偕行。
A. ③④⑤ B. ①②③ C. ②④⑤ D. ②③④
C
【解析】①句体现的是一种鄙弃名利、爱慕自然的个人生活情趣。③句启示我们做人要有宽广的胸怀,其思想范围要小于孟子论述的“义”。②句体现的是为了民族大义而甘愿献身的精神,体现的正是孟子所论述的“义”。④句中鲁达所为是一种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江湖道义,属于孟子论述的“义”。⑤句中的医护人员和重症专家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这是孟子论述的“义”。故选C。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