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第三部分
名著阅读
第十部 《水浒传》
统编教材九年级上册“名著导读”:“反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古典小说的阅读
教材相关
作者简介
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是《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的老师。中进士进入仕途,后辞官浪迹江湖。替人看病,教书,还与罗贯中一起研究《三国》,收集整理水泊梁山起义的故事等。
《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 《江湖豪客传》,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它生动地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特别是通过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是一部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
内容提要
专题一:为《水浒传》人物立传。
《水浒传》的最大艺术成就是塑造了一大批鲜活的英雄人物形象。这些梁山好汉号称“一百单八将”, 如宋江、吴用、林冲、鲁智深、武松……无不有血有肉,个性鲜明。找出其中你最喜欢的一个,记录下他的人生轨迹、英雄事迹和个性特征,为他写一篇小传。
教材专题探究
专题二:探究《水浒传》中的情节。
《水浒传》的情节生动曲折,引人入胜。像《智取生辰纲》 《三打祝家庄》等精彩篇章,往往集中了很多人物 , 有着精彩的场面描写,令人难忘。还有很多情节环环相扣,如描写武松的就有“景阳冈打虎” “斗杀西门庆” “醉打蒋门神” “大闹飞云浦” “血溅鸳鸯楼”等情节,深入刻画了这个人物的性格发展史。选择你最喜欢的章节或人物,梳理其中的情节,尝试用思维导图的形式画出来。
专题三:分析章回体小说的艺术特点。
《水浒传》是在说唱艺术的基础上写成的章回体小说,讲究故事的曲折和完整。而且是先分后总,井然有序,每个英雄人物的故事都有其相对的独立性。通读小说,看看这部古典小说在结构、人物刻画、语言等方面具有哪些特点,写一点赏析文字。
整合勾连
(1)机智灵活,足智多谋 《水浒传》:①鲁智深救金氏父女,意外打死了镇关西之后,随机应变遇险不惊。②吴用智取生辰纲、里应外合三打祝家庄、智赚玉麒麟、智取大名府。
《西游记》:①孙悟空三调芭蕉扇,计盗紫金铃。②猪八戒义激美猴王。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勇救朱赫来,在监狱时随机应变巧妙脱罪。
(2)重情重义,正直勇敢 《水浒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鲁智深大闹野猪林、武松醉打蒋门神、宋江三打祝家庄。
《西游记》:①孙悟空乌鸡国除妖、计盗紫金铃。②猪八戒义激美猴王,体现出对师父的情义。
《海底两万里》:尼摩船长用海底沉船里的千百万金银来支援陆地上被压迫民族的正义斗争;将仇杀他亲人的敌舰击沉。
1.(为人物立传)经典名著是一个时代留给我们精神食粮。读《水浒传》,我们结识了景阳冈的__________,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草莽英雄的血性与气概;__________曾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有一定社会地位,一直安分守己,循规蹈矩,最后是在万般无奈、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才被逼上梁山的,是上层人物被迫造反的典型。(2分)
林冲
武松
2.(为人物立传)《水浒传》中,有许多梁山好汉曾身披枷锁,被刺配他乡。如材料中的林冲和武松,但是面临相同的处境,他们的反应却不同。同样是梁山上一等一的武功好手,为什么差别这么大呢?请结合原著内容,试分析原因。(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两人的性格不同。林冲软弱能忍,面对不公,林冲只知道喊冤,丝毫没有还手之力,甚至寄希望于正义(1分)。武松则敢作敢为、快意恩仇,富有反抗精神(1分)。
②两人的处世观念不同。林冲一直担任八十万禁军教头,对朝廷和国家还抱有希望,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是不会行反叛的(1分)。武松只做过小吏,在斗杀西门庆以后,对官府和朝廷彻底失望了,不再想靠着他们伸张正义(1分)。③处境不同。林冲一直不知道这两个官差已经被收买了,因此一路上也没个警惕,完全被人耍弄于股掌之中(1分)。而武松不一样,武松在临行前的时候,施恩已经跟他交代过了,这一路上有危险,并且还给了他两只熟鹅。这就为接下来的事情做了铺垫,为武松的行动做好了战斗准备(1分)。(结合相关情节分析,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满分)
3.(探究情节)《水浒传》中有很多围绕“智”刻画的情节,请根据提示将内容补充完整。(3分)
①吴用智取____________(物品)
②宋江智取____________(地点)
③____________(人名)智扑擎天柱
生辰纲
燕青
润州城
4.(探究情节)《水浒传》中有关宋江的情节,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阎婆大闹郓城县,朱仝义释宋公明
②及时雨会神行太保,黑旋风斗浪里白条
③美髯公智稳插翅虎,宋公明私放晁天王
④武行者醉打孔亮,锦毛虎义释宋江
⑤张顺凿漏海鳅船,宋江三败高太尉
A.①③②⑤④ B.④③①⑤②
C.②①⑤④③ D.③①④②⑤
D
5.(分析章回体小说的艺术特点)读《水浒传》中重复出现的“夜”。请从下面选项中任选一个,结合情节,分析“夜”这一场景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3分)
A.林冲雪夜上梁山 B.宋公明夜打曾头市
我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林冲在雪夜忍无可忍怒杀陆谦等人,被逼上梁山(1分),雪夜烘托了林冲由逆来顺受到奋起反抗的形象转变(1分)。
A
示例二:我选B(1分),为报史文恭杀害晁盖之仇及曾家夺马之仇,宋江与众好汉利用夜晚,用计攻打曾头市(1分),表现了宋江侠肝义胆、智勇双全的形象(1分)。(一点1分,情节1分,作用1分,共3分)
6.(综合性阅读)名著当中有一些“真假难辨”的情节,通过比较阅读我们可以有更深入的认识。请你根据表格的相关内容填空。(4分)
六耳猕猴
李逵识破李鬼假冒,初因其谎称家有老母而心生恻隐,后撞破其奸计,怒杀李鬼。
示例一:假的真不了,邪不压正(1分)!
示例二:原来李逵也有善良、孝顺的一面,真没想到!假美猴王是不是就是孙悟空的心魔呢?有意思(1分)!
7.(综合性阅读)班级开展“名著阅读 ABC”系列活动,请你完成下面任务。(7分)
(1)【A.分享】与同学们分享你阅读《红星照耀中国》时印象最深刻的片段,并谈谈印象深刻的原因。(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红星照耀中国》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写红小鬼的片段。十来岁的孩子,戴着褪色的帽子,帽子下的人却是亮闪闪的,脸红彤彤,眼睛明亮,正当“我”想把他当孩子怜惜时,却发现他已是“老红军”,参加过长征,实在令人惊奇。红小鬼的形象真实又生动,既让我们看到他身上所体现出的革命精神,通过他的描述又让我们真切感受到当时红军在群众中受欢迎的程度,所以我印象特别深刻。(2分)
(2)【B.整理】同学们计划对名著中的人物进行整理,完成小人物群像馆的布置。你觉得《朝花夕拾》中的“长妈妈”是否适合放入小人物群像馆?请说明理由。(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长妈妈最适合放入小人物群像馆。长妈妈是典型的小人物,替人做保姆,生活在社会底层,喜欢搬弄是非,迷信……她身上有很多小缺点,但心地善良,真诚地关心“我”,费尽周折为“我”买来《山海经》,人性中有很多美好、闪光的品格。所以她最适合放入该馆。(2分)
(3)【C.探究】同学们经过讨论,确定了探究主题——“小说中的叙述视角及其作用”。请你结合《水浒传》相关情节,说明叙述视角,并简要分析其作用。(3分)
【知识链接】
我们可以把叙述视角分为“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
先说“全知视角”:一般来说,传统小说比较喜欢使用全知视角来讲述故事。对所有线索、发展和结局都了如指掌,对每个人物的心理、过去和未来都清清楚楚,甚至还走到前台对人物评头论足,进行道德评价和情感判断。如《三顾茅庐》。
再说“有限视角”:故意隐藏一些环节,留给读者自己去推理、判断与评价。往往采用第一人称(“我”)来讲述故事,完全依赖于人物的眼睛来看小说中的世界,完全靠叙述者带领读者走进情节的每个链条,使读者的能动性发挥到最大限度,从而使读者变得不再只是被动地听故事,还必须动脑筋,调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想象力。如《孔乙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一:《水浒传》主要以“说书人”的全知视角来讲述故事,将事情的始末缘由充分地展现在读者眼前(1分)。如小说第六回先从林冲层面写他的妻子被调戏的过程,紧接着又从高衙内层面写其如何不甘、福安如何献计,叙述者对双方的情况了如指掌,两面交代,逐步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清晰交代故事发生发展的全过程(1分)。小说以全知视角刻画了众多人物形象,完整地呈现了梁山起义这一宏大历史事件的全貌(1分)。
示例二:《水浒传》是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交替使用。全书主要以“说书人”的全知视角来讲述故事,将事情的始末缘由充分地展现在读者眼前(1分)。如小说第六回,先从林冲层面叙写他的妻子被调戏的过程,紧接着又从高衙内层面写其如何不甘、福安如何献计,叙述者对双方的情况了如指掌,两面交代,逐步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清晰交代故事发生发展的全过程。而在部分场景中作者又采用了有限视角来叙述,如第十回写陆虞候等人陷害林冲,作者则以李小二的视角来叙述故事。因着对对方身份的疑惑,李小二让妻子偷听陆虞候等人的谈话,这样便将读者带入了窥探的紧张气氛中(1分)。可见,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的交替使用,一方面有利于展现宏大场面,刻画众多的人物形象;另一方面,有限视角的未知感和神秘感,给读者留下联想空间的同时,又将读者带入小说的场景中,使读者与文中人物一起经历事件发生发展的全过程,有如临其境的真实感(1分)。(角度1分,举例1分,作用1分,共3分)
8.(综合性阅读)名著阅读。(8分)
(1)任务一:根据下面两段人物描述,写出作品中对应的人物姓名或称呼。(2分)
①他与鲁迅是同乡,在日本留学时与鲁迅相识。鲁迅在东京第一次见他时,发现他身材高大,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他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他最后溺水而死。(鲁迅《朝花夕拾》)
②他的谈话举止里有一种开门见山、直截了当、不转弯抹角的作风。他精力过人,行动敏捷,斯诺形容他“像兔子一般蹿”上山顶。他愉快爱笑,开玩笑地叫斯诺为“大鼻子”。(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范爱农
彭德怀
(2)任务二:“三”在中国文化中是个很重要的数字,小说家也常从“三”上设计故事情节,如“三败高太尉” “三借芭蕉扇”等。请你根据表格的相关内容填空。(3分)
出处 《西游记》 《水浒传》
情节简称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宋公明①_____________
情节梗概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前两次攻打失败,杨林、王英、秦明等被擒,第三次吴用派人打入敌人内部,又派人假扮官差,里应外合,取得成功。
阅读心得 心得一:不要被事物的表面蒙蔽。
心得二:熟悉地理,知彼知己,瓦解内部,才可能取得胜利。
三打祝家庄
三打白骨精故事梗概:唐僧遣悟空去化斋饭。白骨精想吃唐僧肉以长生不老,于是一变女子,二变老妇,三变老翁,来迷惑唐僧,均被悟空识破,三次打死妖精所幻化的人形,唐僧以为悟空滥杀无辜,于是怒而逐走悟空。(意合即可)
(3)任务三: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面对神甫的刻薄,保尔反抗了,他把烟灰撒在了瓦西里神甫家做的复活节蛋糕的面团上,可见少时的保尔爱憎分明,不屈不挠,富有反抗精神。请你从下面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该作品中的某个具体情节,说说主人公在命运的不公或外界的压迫面前的反抗精神。(3分)
①孙悟空《西游记》) ②沈琼枝《儒林外史》
③简·爱(《简·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一:《西游记》中最能反映孙悟空反抗精神的一个情节是“大闹天宫”(反抗的方式,1分),突出他热爱自由、勇于反抗的精神。孙悟空对玉帝的不满(反抗的对象,1分。反抗的原因,1分),实则是一种阶级的反叛。
示例二:沈琼枝是一个有着自我意识和反抗精神的女性,被父亲嫁给盐商宋为富,不料宋为富只是把她作为小妾,不给她正室的名分(反抗的对象,1分。反抗的原因,1分。),父亲去告官被宋为富疏通关系打发,无奈之下沈琼枝逃出宋家(反抗的方式,1分),在南京靠手艺与才艺自养。
示例三:简·爱从小受歧视和虐待(反抗的原因,1分),形成了自尊自爱,独立自强的个性。简·爱的反抗精神体现在:在她因看约翰的书而被约翰暴打时,她奋起反抗并骂约翰是罗马暴君。(反抗的对象,1分。反抗的过程、方式,1分。)(在里德太太向勃洛克赫斯特先生述说简爱是个撒谎者后,她大声争辩自己并不撒谎,并说里德太太心肠又冷又硬;在她看见好友海伦被老师鞭打后仍不反抗后,她表现出了极强的不满和愤愤不平,并说如果自己遭受这种待遇一定会奋起反抗;当她得知罗切斯特先生有了妻子之后,不愿意做罗切斯特先生的情妇,独自一人离开;当圣约翰向她求婚,并要求她也为了上帝放弃自己的一切天性时,简为了追求爱情强硬地拒绝了他,并孤身去找罗切斯特先生。
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