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 第三部分 名著阅读 第十一部《儒林外史》课件(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 第三部分 名著阅读 第十一部《儒林外史》课件(共27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13 10:56: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第三部分

名著阅读
第十一部 《儒林外史》
统编教材九年级下册“名著导读”:“科举制度下的文人图谱”——讽刺小说的阅读
教材相关
作者简介
吴敬梓(1701-1754年),清代小说家,汉族。
《儒林外史》是一部以封建知识分子为主要描写对象的长篇小说,也是一部典型的讽刺小说,这本书主要描写了一些深受八股科举制度毒害的儒生,还有一些贪官污吏。也介绍了一些在功利面前心如止水的人物,表现了当时普通士人日常生活中的生存状态与精神世界。
内容提要
情节结构
专题一:故事会
1.梳理你想讲述的故事的情节,准备一个简要的提纲。
2.讲述时既要抓住故事梗概,也要注意一些生动的细节,让自己的讲述更有吸引力。
3.注意体会故事中包含的作者的情感态度,努力在自己的讲述中体现出来。
教材专题探究
专题二:讽刺艺术探究(2021年已考)
看看作者在刻画人物的过程中,运用了哪些讽刺手法,产生了怎样的讽刺效果。
1.(故事会)《儒林外史》以功名富贵为核心:有醉心功名迂腐可笑者;有心羡功名泯灭人性者;有依仗功名而假意清高者;有假托无意功名自命清高被人看破耻笑者;也有辞却功名释放个性者。以下人物属于哪种人?请任选一人结合小说情节加以简述。(4分)
周进   杜少卿   匡超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周进,属于醉心功名迂腐可笑者(1分)。周进生活穷困潦倒,不得不忍受着士林人物的羞辱和市井小民的轻蔑。他心地非常善良,对于欺负过他的人,他并不计较;对他好的人,他十分感恩。但始终坚信科举是自己唯一的救命稻草(1分)。暮年飞黄腾达后,同情提携同样出身下层、同样屡试不第的范进,表明周进秉性忠厚,迂而不恶(1分)。在这个醉心于科举,而心术并未大坏的读书人身上,更可见科举制对士子灵魂的侵蚀之深(1分)。(类型1分,结合具体情节分析2分,联系主题1分,共4分)
2.(故事会)《儒林外史》中的__________,被吹捧为能作“天地间之至文”,竟连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是谁都不知道。(填人名)(1分)
范进
3.(故事会)某同学阅读《西游记》 《水浒传》时,发现两部名著中多用“三”的结构组织故事,如《西游记》中的“尸魔三戏唐三藏”,《水浒传》中的“施恩三入死囚牢”。请你选择其中一部名著,再写出一个类似的故事,并简要概述其情节。(4分)
故事名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节概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浒传》中的“三打祝家庄”
宋江带兵一打祝家庄失利,在石秀的协助下人马才得以安全退出(1分)。宋江二打祝家庄,仍然失利,但活捉了祝家庄的同盟军扈家庄的女将扈三娘,剪去了祝家一翼(1分)。三打祝家庄,利用新来投寨入伙的孙立与祝家庄教师栾廷玉是师兄弟的关系,骗得祝家相信,梁山人马与他们里应外合,最后攻破祝家庄,得胜回山(1分)。
4.(讽刺艺术探究)名著阅读。(10分)
(1)下面有关《儒林外史》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儒林外史》没有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和主要情节,而是由众多故事连缀而成,表现的是普通士人日常生活中的生存状态与精神世界。
B.《儒林外史》以写实主义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成功地运用了讽刺艺术,喜剧性与悲剧性高度和谐统一,将生活之丑转化为艺术之美。
C.王冕是《儒林外史》中一个正面形象,他性格孤傲,鄙视权贵,诗作多为同情劳动人民、谴责豪门权贵、轻视功名利禄、描写田园隐逸生活之作。
D.范进是《儒林外史》中一个热衷科举、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下层知识分子。他原是穷秀才,为人老实,受人欺侮,中举后能同情百姓,为民请命。
. . .
D
(2)第一回的主要人物是王冕,但是王冕与小说后面章节的人物关联不大,作者为什么要在小说的开端用一章来写他呢?(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冕磊落有大志,勤奋苦读,不是为求得功名利禄,而是要报效国家(2分)。《儒林外史》将其作为开篇,是将王冕当成榜样人物“敷陈大义”,后面出现的儒林群丑与之形成对比(2分)。(4分)
(3)鲁迅先生说“中国历来作讽刺小说者,没有比它更好的了”请你从小说讽刺手法的角度, 结合原著举例分析作者具体运用了哪些手法来表现。(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作者运用夸张、对比、细节描写等手法,揭露和嘲讽科举制度所造成的丑恶现象和封建末世的衰颓风气。(1分)如小说中刻画范进因中举而迷了心窍,喜极发疯的丑态,是作者对范进作夸张变形的讽刺,以增加作品的生动性和感染力,使作者对范进的性格、行为和心态,留下深刻的印象。(1分)
再如作者运用强烈的对比刻画胡屠户。范进中举前,向胡屠户借盘缠考乡试,被他“一口淬在脸上”,“骂个狗血喷头”,态度蛮横;范进中举后,胡屠户在他回府途中低着头,频频替他拉直衣裳后襟,态度恭敬。作者写胡屠户的前倨后恭,对比鲜明,讽刺有力。(1分)再如细节描写,作者写范进读报帖时,“看了一遍,又念了一遍”,知道自己真的“中了”,竟欢喜得发了疯,拍手大笑,满街飞跑,弄得披头散发,满脸污泥,鞋都跑掉一只,口中狂念“中了!中了!”作者以细腻的笔调,描摹范进中举后的种种疯态,讽刺范进热衷功名,科举制度扭曲人性。(1分)(手法1分,作用1分,答3点,共4分)
5.(综合性阅读)名著阅读。(8分)
小语所在的班级开展《儒林外史》研读实践活动,设计了以下活动内容。
活动一:《儒林外史》课本剧表演。
他们对原著内容进行了改编,下面是改编后的部分剧本内容:
第一幕
严贡生:实不相瞒,小弟只是一个为人率真,在乡里之间,从不晓得占人寸丝半粟的便宜,所以历来的父母官,都蒙相爱。
一个蓬头赤足的小厮,走了进来。
小 斯:老爷,家里请你回去。
严贡生:回去做甚么?
小 厮:早上关的那口猪,那人来讨了,在家里吵哩。
严贡生:他要猪,拿钱来。
小 厮:他说猪是他的。
严贡生:我知道了,你先去罢,我就来。
第二幕
王小二:冤枉啊,冤枉啊,请大人替我们做主!
知 县:带上来!
王小二:大人有所不知,那口猪,原是________。现在猪长大了,又错跑到严家。我哥去讨猪,严贡生又要按市值估价,必须拿银子才能把猪领回,我们是穷人家,哪有银子,就同他争吵了几句,却被他的几个儿子,拿拴门的闩,擀面的杖,打了一个臭死,我哥的腿都被打折了,睡在家里,所以小二来喊冤。
(改编自《儒林外史》江苏人民出版社)
(1)请你以王小二的口吻为第二幕空白处补写恰当的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严贡生家的,跑到我家,他说猪跑到人家再寻回来最不利市,让我们出钱买。(本题采用分层赋分。①以王小二的口吻把猪的来历讲清楚,得2分。②以王小二的口吻简单地概括猪的来历的,得1分。)
(2)以上选编情节极具讽刺性,请进行具体分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来表现讽刺性。严贡生标榜自己“为人率真” “从不晓得占人寸丝半粟的便宜”。这句话还未说完,便马上表演了一出敲诈人家钱财的丑剧。这种言行相悖(言行矛盾)的对比,突出了其虚伪、贪财和残暴。讽刺力度可谓入木三分。
活动二:《儒林外史》中的兄弟形象研究。
(3)小语在阅读中对严氏兄弟特别感兴趣,他提出了这样一个疑问:严贡生和严监生是同胞兄弟,书中却写了他们的家庭矛盾,有何作用?请结合原著内容进行探究。(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严监生花钱帮助严贡生了结官司,严监生死后严贡生霸占弟弟的家产。使人物形象更鲜明,通过这种家庭矛盾讽刺了贪图钱财、六亲不认、心狠手辣的严贡生,讽刺意味更浓。更深刻地批判了封建科举制度对人心灵的毒害,批判了功名富贵、金钱至上的社会现实。(内容1分,人物1分,手法1分,主旨1分。)
6.(综合性阅读)学校开展名著阅读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8分)
阅读
策略 内容呈现 阅读任务




读 第十五回 葬神仙马秀才送丧 思父母匡童生尽孝
第十六回 大柳庄孝子事亲  乐清县贤宰爱士
第十七回 匡秀才重游旧地  赵医生高踞诗坛
第十八回 约诗会名士携匡二 访朋友书店会潘三
第十九回 匡超人幸得良朋  潘自业横遭祸事
第二十回 匡超人高兴长安道 牛布衣客死芜潮关 (1)任务一:通过了左侧回目中“匡童生”到“匡秀才”的变化经历,我们可以感受到《儒林外史》此书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主题。(2分)
示例:讽刺追逐功名富贵的社会/讥讽科举制下功名利禄对“儒家读书人”内心的毒害和扭曲/批判腐朽的科举制度(2分)。
阅读
策略 内容呈现 阅读任务




读 选文一:
罗曼正在干活,两个德国兵和一个伪军官拿着鞭子狞笑着前来抓他。阿尔焦姆正在旁边的钳台上干活。他扔下锉刀,逼近伪军官,喝问:“你这个坏蛋,凭什么打人!”(节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第一部第三章)
选文二:
彭德怀继续说:“我正好走过他家,便停下来看农民们的示威。我看到有许多人都已饿得半死,我知道那个人的米仓里有一万担大米,可是他却一点也不肯帮穷人的忙。我生气起来,便带领农民攻打他家,并且冲了进去,把他的存粮都运走了。我事后想起来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样做。我只知道,他应该把米卖给穷人,要是不卖,他们把米拿走是应该的。”(节选自《红星照耀中国》第八章第三节) (2)任务二:在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时,有同学在阿尔焦姆的身上看到了彭德怀的影子。请根据左侧选文回忆相关情节,概括两人性格的相似之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两人都有反抗压迫的意识,有正义感,对穷苦人民对被压迫者抱有强烈的同情心(2分)。
阅读
策略 内容呈现 阅读任务




读 A.《儒林外史》中“马二”马秀才的设置之妙
B.《骆驼祥子》中老马这个人物的设置之妙
C.《简·爱》中舅妈里德太太的设置之炒 (3)任务三:小说以塑造人物为中心,即便是次要人物的设置,都奥妙无穷。请从左侧表格任选一个主题,具体说说你对此的思考与理解。(4分)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A:《儒林外史》中的马二是八股制度的虔诚信徒,治学认真,为人古道热肠。他资助匡超入,对其所作的“中了举人、进士,即刻就荣宗耀祖”的举业宣传,深深影响了匡超人,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他与追求名利成为弄虚作假的科场骗子、装腔作势没有足够儒学涵养的匡超人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作者批判科举制度的主题。
示例B:《骆驼祥子》中的老马一辈子勤劳要强,最后却无法拯救自己和小孙子。他的悲剧命运仿佛就是祥子命运的预演或映照,揭露了当时社会黑暗的主题。在祥子四处找小福子时,老马提示小福子可能的去向,老马的出现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
示例C:《简·爱》中的舅妈,自私刻薄,偏袒自己儿子。因为憎恶舅妈的恶行,简·爱勤奋学习并寻求机会逃离,简·爱的反抗精神因此萌芽。舅妈这一角色既推动了情节发展又有助于主要人物的塑造。舅妈临终前终于良心发现,告诉简·爱她还有亲人在世的真相,也再次使故事情节有了转折。(次要人物性格1分,结合具体情节分析1分,人物设置的作用2分)
7.(综合性阅读)曾看过一个点赞量很高的评论:“西方孩子的梦中有很多超级英雄,但是对于中国孩子来说,超级英雄只有一个,他便是齐天大圣孙悟空。”他降妖除魔,坚持正义,忠诚善良,勇往直前……其实,名著中的“英雄”形象比比皆是。请从下面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具体情节,分析将其称为“英雄”的原因。(4分)
《红星照耀中国》(毛泽东)   《儒林外史》(杜少卿)   
《昆虫记》(法布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一:毛泽东。毛泽东参加革命,担任《湘江评论》主笔,对华南学生运动有很大影响;领导学生反对湖南督军张敬尧;前往北京,组织反军阀运动;在长沙领导秋收起义;遭遇逮捕,险被枪杀,死里逃生,安全走到农民赤卫队里去(2分)。(任写一个事例)由此可见,毛泽东对社会黑暗势力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有着大无畏的革命乐观精神和英雄气概(2分)。
示例二:杜少卿。杜少卿面对皇上征召,装病拒绝;敬重父亲的门客娄老爹;典当衣服给郭孝子做盘缠;支持沈琼枝抗婚逃婚,反对纳妾(2分)。(任写一个事例)由此可见,杜少卿是一个淡泊功名,蔑视权贵,慷慨仗义,尊重女性,具有豪杰风范的英雄人物(2分)。
示例三:法布尔(1分)。法布尔花了三十年时间,潜心写就科普巨著《昆虫记》;与许多生物学家不同,法布尔采用野外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来研究昆虫;他怕碰坏小虫子的腿,故意自己摔跤;为了探究毛虫毒素的位置,把自己作为实验品进行试验(2分)。(任写一个事例)由此可见,法布尔是一个敬畏生命、勇于探索、严谨求真、肯为科学奉献的英雄(2分)。(情节2分,形象2分,共4分)
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