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地理复习 第三部分-专题二-地形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课件(共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年中考地理复习 第三部分-专题二-地形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课件(共32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4.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6-13 14:59: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专题二 地形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世界主要山脉及地形区的分布
二、中国主要山脉及地形区分布
阿尔泰
准噶尔
天山
塔里木
昆仑
青藏
喜马拉雅
塔里木
内蒙古
华北
青藏
横断
四川

长江中下游
内蒙古
黄土

雪峰
三、地形特征描述主要包括:地形类型(复杂/单一)、地形分布状况(以……地形为主/……地形分布广)、地势特征(……高……低)三大方面。
四、地形地势特点判断
1.利用地形图判读
丘陵
高原
山地
山地
高原
山地
平原
山地
平原
东高西低
较大
2.利用水系分布图判读地势特点
图例符号
中部
四周
放射状
中部
四周
五、世界主要区域的地形地势特点
地区或
国家 特点 分布
亚洲 地形__________,以__________为主,地势中部__________、四周__________,地势起伏__________ 中部多高原、山地,四周多平原
东南亚 中南半岛地形以__________为主,约占2/3,__________面积狭小,地势__________ __________、纵列分布
复杂多样
高原山地



山地
平原
北高南低
山河相间
地区或国家 特点 分布
欧洲西部 地形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为主,地势__________ 北部为斯堪的纳维亚山脉、中部为波德平原和西欧平原、南部为阿尔卑斯山脉
俄罗斯 地形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为主、地势__________ 自西向东依次是__________平原、____________平原、____________高原、____________山地
美国 地形__________纵列分布,平原面积__________,地势__________高、__________低 西部__________山系、中部大平原的__________、东部阿巴拉契亚山脉
巴西 地形以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为主,地势__________ 北部__________平原、南部__________高原
平原
山地
低平
平原
高原
东高西低
东欧
西西伯利亚
中西伯利亚
东西伯利亚
南北
广大
东西
中部
科迪勒拉
中央平原
高原
平原
南高北低
亚马孙
巴西
六、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一般情况,平原、盆地地区人口分布__________,山地、高原人口分布__________
对聚落的影响 (1)平原:聚落分布最为密集,呈__________状
(2)山区:聚落分布在沿河谷地,呈明显的__________状
(3)干旱区:聚落分布在有水源的绿洲上,呈__________状
密集
稀疏

条带
星星点点
对交通建设的影响 (1)平原:地形平坦,公路、铁路建设难度小,费用低,交通线__________
(2)山区:交通不便,路线需尽量避开__________,沿等高线修建,爬坡时应选择“之”字形线路;高速公路及铁路多修__________、__________,建设难度__________、费用__________、交通线__________
对经济的影响 (1)地势低平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带,土壤肥沃,交通便利,发展工农业生产条件优越
(2)山区适合发展__________业、__________业、__________业和______________业;高原地区适宜发展__________业
稠密
陡坡
隧道
高架桥


稀疏
平原
盆地
河谷

旅游
采矿
中草药加工
畜牧
一、选择题(本题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在炎热的夏季,人们常常到A、C两地避暑的原因是 ( )
A.A处地处迎风坡,降水多;C处沿海降水多
B.A处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弱;C处空气稠密,
太阳辐射强
C.A处山顶海拔高,气温低;C处在海边,有海洋对气温的调节作用
D.A处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C处空气稠密,太阳辐射弱
C
  如图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地形、河流、铁路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2—3题。
2.半岛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河流众多,短小湍急,因此半岛上 ( )
A.热量充沛 B.光照充足
C.水能丰富 D.耕地广大
C
3.半岛上的铁路主要分布在沿海平原地区,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气候 B.地形 C.河流 D.土壤
B
4.读“台湾地区图”,台湾岛上的城市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影响其分布的最主要自然因素是 ( )
A.交通 B.地形
C.农业 D.河流
B
5.某同学根据下图地势特点及影响进行总结,结论不正确的是 ( )
A.地势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
B.众多大河顺势东流,便利东西交通
C.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
D.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能丰富
A
6.图中某岛A、B两地降水差异明显,其主要原因是 ( )
A.A地处于迎风坡,B地处于背风坡
B.A地位于沿海,B地位于内陆
C.A地纬度比B地纬度低
D.A地地势比B地地势低
A
7.山脉是地形的“骨架”,河流是大地的“血脉”,如图是中南半岛略图,该半岛人口与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地区,其主要原因是 ( )
①地形崎岖 ②土壤肥沃 
③水运便利 ④气候干燥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B
8.如图是“我国某河流局部流域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单位℃),判断以下河段流向(用箭头表示)标注正确且流速最快的是 ( )
A.甲→乙 B.乙→甲 C.乙→丙 D.丙→乙
A
   读我国主要大型水电站分布示意图,完成第9—10题。
9.我国大型水电站的分布特点是 ( )
A.主要分布在地势的第一级阶梯上
B.主要分布在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
C.主要分布在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
D.主要分布在地势阶梯交界地带
D
10.大型水电站在图示地区集中分布的原因是 ( )
A.河流落差大,水流急
B.降水多,河流水量大
C.经济发达,用电量大
D.地形平坦,利于水电站建设
A
二、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1.【海洋权益大国崛起】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是中国与太平洋地区各国海上联系的重要交通枢纽。海南省位于中国最南部,地处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位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心,南海是我国通往东南亚、印度洋直到非洲、欧洲的海上通道。读图,回答问题。(9分)
(1)根据河流流向与水系形态,地势特点为东高西低的岛屿是__________。
(2)两个岛屿铁路线均环岛分布,从自然条件考虑,其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
(3)海南省儋州市“中国农业公园”适宜布局的园区是 ( )
A.小麦种植园 B.苹果采摘园
C.傣族风情园 D.橡胶种植园
D
台湾岛
地形地势
(4)在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之际,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根据图文材料,说明海南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有利条件(至少答三点)。(6分)
地理位置重要,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地处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位于中国—东盟自贸易区中心;国家政策支持;临近港澳、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自然资源丰富。
12.读“我国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1分)
(1)下列有关当地地形和气候基本特点的描述,不合理的是 ( )
A.当地主要为低山、丘陵、盆地
B.地势东北高、西南低
C.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D.正常年份年降水量超过800mm
B
(2)图中a、b两条支流,水流较为湍急的是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它的水源补给主要来源于__________。
(3)甲地的地形部位为__________,
当乙地气温为18℃时,丙地气温为
__________。
a
a山谷的坡度大于b山谷(或a处等高线密集,坡度大)
降水
山脊
16.2℃
(4)如果在该地区修建一座小型水库,图中A、B、C、D四点更适合修建大坝的是__________,水库建设中可能会出现的负面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
(5)图中居民点分布的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地适合种植的糖料作物为________。
B
淹没耕地、需迁移居民
集中分布在地势低平的靠近河流的地区
甘蔗
13.读图a、图b、图c、图d,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图a中甲地和丙地适宜布局的主要农业部门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图b中从甲→乙→丙,人口密度越来
越__________,请结合图a解释原因。
从甲→乙→丙,地势越来越高。
种植业
畜牧业

(3)结合图a,说出密西西比河干流两侧支流的流向,并分析流向与地形的关系。(2分)
西侧支流由西北流向东南,东侧支流由东北流向西南,地形的高低起伏决定了河流的流向(或水往低处流)。
(4)由图c和图d可知,非洲大陆赤道地区西部为热带雨林气候,东部为__________气候,导致这种差异的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
热带草原
地形(地势)
(5)地形影响地理环境的事例还有很多,请在下面结构图中①②两处补充填写适当内容,完善知识结构。
土地利用类型
聚落的形态
观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