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化学复习 主题四 化学与社会、跨学科实践第17讲 燃烧与灭火 燃料与能源课件(共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年中考化学复习 主题四 化学与社会、跨学科实践第17讲 燃烧与灭火 燃料与能源课件(共2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6-13 08:31: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主题四 化学与社会、跨学科实践
第17讲 燃烧与灭火 燃料与能源
1.认识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
2.了解使用氢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煤气、汽油和煤等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3.认识燃烧、缓慢氧化和爆炸发生的条件及防火、灭火、防爆的措施。
4.知道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自然资源。
5.知道石油是由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了解通过炼制可以得到液化石油气、汽油、煤油等产品。
6.了解我国能源与资源短缺的国情及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意义。
一、燃烧与灭火
二、易燃、易爆物安全知识
三、燃料与能源
易错易混提醒:
1.有发光发热的现象不一定是燃烧。
2.一般情况下的燃烧需要氧气,特殊情况不一定要氧气。比如: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
3.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4.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属性,物质不改变,着火点不会改变。
5.天然气是清洁能源,但不充分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
6.可燃物在空气中没有燃烧,原因是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
7.有些缓慢氧化如果散热不好,可以引起自燃。比如白磷在空气中的自燃。
物质燃烧条件的探究
1.实验装置
已知:白磷着火点40℃,红磷着火点240℃。
2.实验方案
(1)实验I中的两个实验,证明燃烧需要  可燃物  。
(2)对比实验Ⅱ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  温度达到着火点  ;水中白磷不燃烧,证明燃烧需要  氧气(或空气)  。
(3)实验Ⅲ进一步证明,可燃物在满足温度达到着火点和  有氧气(或空气)  的条件下,可以燃烧。
3.实验反思
在实验Ⅱ中白磷燃烧产生P2O5会  污染空气  。
可燃物
温度达到着
火点
氧气(或空气)
有氧气(或空气)
污染空气
4.装置创新
典例:(2021·嘉兴改编)火是文明的起源,人类取火的方法经过了漫长的演变过程。
(1)古人取火时,用火镰击打火石,产生的火花引燃可燃物。艾绒是一种常用的引燃物,它的  着火点低  ,因而容易点燃。
(2)1830年发明了火柴。原理是将白磷、硫、KClO3、MnO2混合,摩擦后发生KClO3分解等一系列反应,引燃火柴杆。推测KClO3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是  提供氧气  ,使燃烧更剧烈。
着火点低
提供氧

(3)将燃着的蜡烛放在如图所示的密闭容器中,同时用氧气传感器测出密闭容器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所示。根据图中信息分析,燃烧的条件应修正为: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  足够浓度的氧气  。
足够浓度的氧气
考点1 燃烧与灭火
1.(广东省真题组合)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有机物都易燃,都要远离火源(2018.9B) ( × )
(2)封闭房间使用含碳燃料要防CO中毒(2018.9B) ( √ )
(3)用燃着的木条伸入某瓶气体中,木条熄灭,该气体一定是CO2(2017.11C) ( × )
(4)电器着火用水扑灭(2015.12.D;2011.10A) ( × )
(5) (2011.12A) ( × )
×

×
×
×
2.(2021·雅安)森林灭火有效方法之一,是在大火蔓延路线的前方清理出一片隔离带,大火会逐渐熄灭,该灭火方法的原理是( B )
A.隔离空气 B.隔离可燃物
C.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D.隔离氧气
3.(2021·云南)加热这一基本实验操作常要使用酒精灯。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
A.为了使酒精灯燃烧更旺,将灯内酒精添满,以增加可燃物
B.燃着的酒精灯里的酒精洒到桌面上起火,可用湿抹布盖灭
C.用完酒精灯后用灯帽盖灭,其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
D.用燃着的木条点燃酒精灯,燃着的木条的作用是使温度达到酒精的着火点
B
A
4.(2019.19节选)(2)对比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的现象,分析室内起火时,如果打开门窗,火会烧得更旺的原因:  打开门窗后提供了更充足的氧气,燃烧更旺  。
5.(2020·金昌)2020年3月30日,四川凉山州西昌市突发森林火灾,现场火光冲天,浓烟滚滚。
(1)从物质燃烧的条件分析,森林突发火灾的原因是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
(2)为扑灭森林火灾,消防员在火灾现场的外围打出隔离带,其灭火的原理是  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
(3)请你提出一条森林防火的具体措施:  严禁带火种进林区  。
打开门窗后提供了更充
足的氧气,燃烧更旺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
火点
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严禁带火种进林区
考点2 燃烧条件的探究
6.(2022·日照)如图所示,把同样大小的滤纸碎片和乒乓球碎片分开放在一块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下列实验现象或结论正确的是( D )
A.乒乓球碎片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实验过程中滤纸碎片先燃烧,乒乓球碎片后燃烧
C.铜片导热和滤纸碎片燃烧都是物理变化
D.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
D
7.(2022·山西)在一次家庭小实验中,当点燃装有半杯水的纸杯时,发现水面以下部分没有燃烧,其主要原因是( B )
A.纸杯着火点变低
B.温度低于着火点
C.与氧气接触面太小
D.纸杯不是可燃物
B
8.(2022·河北)如图所示为某兴趣小组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实验:①向装置内依次加入白磷和80 ℃的水,此时白磷不燃烧;②通入氧气,白磷剧烈燃烧,气球胀大。

(2)②中白磷剧烈燃烧时,容器内气体压强  大于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大气压强。

大于
(3)对比①②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  需要氧气  。
需要氧气
考点3 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9.(2022·益阳)为强化安全意识,某学校开学第一课是消防安全知识讲座。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
A.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B.厨房内天然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
C.高层楼房着火,立即乘坐电梯逃离 D.家用电器着火,用水扑灭
10.(2020·长沙)2020年6月13日,浙江温岭的槽罐车爆炸事故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下列有关易燃物和易爆物的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生产:面粉加工厂应标有“严禁烟火”字样或图标
B.运输:为方便运输,将烟花厂建在市中心
C.使用:家用天然气泄漏时,用打火机检测泄漏位置
D.贮存:为节约空间,应将易燃物和易爆物紧密堆积
A
A
11.(2020.3)酒精运输车合适位置应张贴的标志是( B )
A
B
C
D
B
12.(2022·丹东)为增强安全意识,我们应学会识别某些场所的图标,下列为“禁止带火种”的是( C )
A
B
C
D
C
考点4 爆炸和缓慢氧化
13.(2022·河池)下列物质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B )
A.沼气 B.氮气
C.汽油 D.面粉
14.(2022·百色)如图为粉尘爆炸的实验装置,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鼓入空气仅是为了增大氧气的含量
B.燃着的蜡烛能提高面粉的着火点
C.燃烧引起的爆炸与空间大小无关
D.面粉加工厂必须严禁烟火
B
D
15.(2020·南京)下列变化过程中,不.包.含.缓慢氧化的是( D )
A.动植物的呼吸 B.醋的酿造
C.食物的腐烂 D.水的蒸发
16.(2017.18节选)据报道,一名5岁男孩将零食包里的生石灰干燥剂拆开,倒入玻璃保温杯,加水盖上盖子玩耍,保温杯瞬间爆炸,造成男孩的右脸红肿脱皮,一只眼睛失明。近年来类似的事件时有发生。请回答:
(1)发生爆炸的原因是:在狭小的空间内,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  大量的热  ,使剩余的少量水  汽化  ,体积迅速  膨胀  发生爆炸。
D
大量的热
汽化
膨胀
17.(2020·益阳)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益阳市区已有大量家庭使用的燃料由罐装液化石油气改为管道天然气。
材料一: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是丙烷(C3H8)、丁烷(C4H10)、丙烯(C3H6)和丁烯(C4H8)等。
材料二:为了防止燃气泄漏造成危险,可在家中安装报警器。根据家中使用不同燃料情况,报警器安装位置有如图所示甲、乙两种情况。
(1)若某家庭选用管道天然气作燃料,报警器应该安装在  甲  (填“甲”或“乙”)图位置;



考点5 燃料与能源
18.(广东省真题组合)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在汽油中添加乙醇可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2019.13B) ( √ )
(2)天然气是比煤、石油更加清洁的化石燃料(2019.13B) ( √ )
(3)为治理雾霾,禁止使用化石燃料(2017.4C) ( × )
(4)石油、煤、天然气都是可再生能源(2016.4A) ( × )
(5)推广使用的乙醇汽油是一种新能源(2016.4A) ( × )
(6)酒精、天然气和石油是化石燃料(2016.4A) ( × )
19.(2022·新疆)下列不.属.于.化石能源的是( B )
A.煤 B.风能
C.石油 D.天然气


×
×
×
×
B
20.(2022·葫芦岛)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利用新能源成为越来越迫切的需求。请回答:
(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  天然气  。

(3)下列措施中,有利于实现“碳达峰”目标的是  BC  (填字母)。
A.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B.植树造林,增大植被面积
C.将二氧化碳变废为宝,循环利用
(4)目前人们正积极开发和利用新能源。请列举一种新能源:  太阳能(或风能或地热能或潮汐能等,合理即可)  。
天然气

BC
太阳能(或风能
或地热能或潮汐能等,合理即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