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中考地理三轮复习选择题冲刺训练
(四)
2022年11月15-16日,G20峰会在印度尼西亚著名旅游城市——巴厘岛举行,二十国集团首脑和各方与会代表在巴厘岛就全球共同关心的问题展开讨论,携手促进全球各项复苏。读图,完成1-3题。
1.从图中可以获取的关于巴厘岛的地理信息是( )
A.位于北半球 B.位于东经114°-116°,南纬8°-9°之间
C.岛上长河众多 D.岛上多山地,海拔均在2000米以上
2.巴厘岛的中央山脉包括几座活跃的火山,如阿贡火山,2022年6月29日,这座火山再次喷发,持续了大约7分钟。该地多火山的原因是( )
A.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B.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C.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D.位于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3.峰会召开时,当地( )
A.四季分明 B.有阳光直射 C.正值旱季 D.昼长夜短
2022年5月19日是第12个“中国旅游日”,主题为“感悟中华文化,享受美好旅程”。为响应我国的振兴乡村经济计划,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对我国东南沿海某地进行考察。下图为该地区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4-6题。
4.开发攀岩的旅游项目,最适合的地方是( )
A.② B.③ C.④ D.⑥
5.图中河流干流的流向是( )
A.自西南向东北 B.自东北向西南 C.自东向西 D.自西向东
6.下列对此处等高线地形图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⑤处与⑦处的相对高度为11米
B.该地选择A处为水库的坝址是合理的
C.若要将小河的水引向C处,从B处引水比A处合理
D.该兴趣小组5月份到达该地时,发现梯田里种有绿油油的水稻
从古至今,环境始终是决定民居样式的首要因素,呈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下图为亚洲部分地区图及土耳其安那托利亚高原洞穴建筑和我国黄土高原窑洞景观图。读图,完成7-8题。
7.土耳其洞穴建筑和我国窑洞的相似点有( )
A.适应当地终年炎热的气候 B.利用高原地形,依势而建
C.均在深厚黄土层开凿挖掘 D.仅分布在城市的传统民居
8.土耳其地理位置的描述中,与土耳其洞穴建筑相关的是( )
A.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B.地跨亚、欧两大洲
C.北、南、西三面临海 D.位于板块交界地带
马达加斯加岛原和非洲大陆连为一体,在距今约1.65亿年的时候,同非洲大陆分离,而后在海洋上越漂越远。当我们看非洲地图的时侯,就会感觉马达加斯加岛西侧的海岸线几乎能够与非洲大陆东南部海岸线完美契合。图1为非洲大陆轮廓图,图2为马达加斯加岛地形简图,图3为甲乙两地气侯资料图。根据所学知识,完成9-12题。
9.下列关于图2中甲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有太阳直射现象 B.位于南半球、西半球 C.位于低纬度 D.所处的时区为东三区
10.图2中的盛行风来自(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11.下列关于甲、乙两地的气候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冬冷夏热 B.甲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C.乙地为热带沙漠气候 D.乙地降水季节变化大
12.影响甲、乙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分布 C.地形地势 D.洋流
橄榄喜温暖,生长期需适当高温才能生长旺盛,结果良好;橄榄的生长一般在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冬季无严霜冻害地区最适其生长,冬季温和多雨,有利于橄榄过冬。下图为欧洲西部简图和东南亚局部图,读图完成完成13-14题。
13.根据四地的气候特点判断,下列叙述符合事实的是( )
A.①地属温带海洋性气候,适合发展畜牧业
B.②地河流夏季有汛期
C.③地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小麦
D.橄榄是亚热带常绿乔木,喜温怕寒,喜光怕涝,④地最适合种植
14.关于欧洲西部和东南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地都以白色人种为主,人口都集中分布在沿海地区
B.欧洲西部主要的宗教建筑是教堂,发达国家集中
C.东南亚地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D.欧洲西部和东南亚旅游业发达,吴哥窟和大金塔是欧洲西部著名的旅游资源
我国是世界水电大国。下图为我国主要水电站分布图。读图,完成15-17题。
15.下列河流中,大型水电站数量最多的是( )
A.黄河 B.长江 C.黑龙江 D.雅鲁藏布江
16.大型水电站多位于( )
A.河流源头,河流水量大 B.阶梯交界地带,河流落差大
C.沿海地区,河流水量大 D.低山丘陵地区,河流落差大
17.我国开发利用水能资源有利于( )
①减轻大气污染②减轻对煤炭等能源的依赖③防止水土流失④减少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甘肃省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图左为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布图,图右为甘肃省年平均降水量空间分布图。完成18-20题。
18.敦煌年平均降水量大致在( )
A.800毫米以上 B.400~800毫米 C.200~400毫米 D.200毫米以下
19.甘肃省年平均降水量的空间变化规律是( )
A.自东北向西南递减 B.自西南向东北递减 C.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D.自西北向东南递减
20.下列关于甘肃省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是我国西部的四大牧区之一 B.只跨越干旱、半干旱区
C.河西走廊地区引黄河水灌溉 D.地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
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弊族自治州北部城子古村的土掌房,主要建筑材料是土、石、木,屋顶上层覆土,经洒水捶实,形成平台房顶。南部的哈尼梯田是世界著名的文化遗产。图左、图中分别是土掌房、哈尼梯田景观图,图右是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各月平均降水量柱状图。据此完成21-22题。
21.下列关于土掌房特征及其与当地自然环境关联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屋顶不需要排水——降水稀少 B.平台房顶晾晒稻谷——坡地较多
C.用石头砌成墙壁——地震较多 D.房顶覆土洒水捶实——夏季高温
22.影响哈尼梯田农业生产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 )
A.春旱 B.洪涝 C.伏旱 D.台风
澳门大学前身为东亚大学,1991年更名为澳门大学,2014年正式迁入位于广东横琴岛的新校区,由澳门特别行政区依照澳门特区的法律实施管辖。1912年前澳门的陆地面积只有11.6平方千米,2020年底,澳门陆地总面积为32.9平方千米。如图为澳门地理位置图。读图,完成23-25题。
23.澳门( )
A.完全由岛屿组成 B.位于珠江口以东
C.目前大部分土地由填海造陆而来 D.回归祖国后就不再填海造陆了
24.澳门大学迁往横琴岛( )
①可以使学校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②可以促进广东与澳门两地教育的发展③不利于国外科学技术的引进④可以增加澳门的土地利用压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5.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是澳门的发展战略目标。澳门今后的发展重点不包括( )
A.加强对旅游休闲中心功能建设的规划,完善相关配套基础设施
B.依托历史与文化基础,进一步挖掘和拓展旅游休闲的内涵
C.加强粤港澳区域旅游合作,尤其是澳门与珠海的合作
D.加速扩大填海范围,大幅度增加陆地面积,解决用地紧张的问题
BCDAA CBDBC DCABB BADCD BAC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