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冰激淋盒有多大——《圆柱的体积练习》
【教学目标】
梳理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及计算公式,沟通三种体积公式之间的联系,知道这三个体积公式都是由长方体的体积推导出来的。并能够合理的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引导学生经历观察、比较、总结等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抽象和概括能力,渗透变中有不变、转化、推理的数学思想,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在经历圆柱体积的练习过程中,体验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广泛应用,感受到运用知识灵活简便解决问题的乐趣。
【教学重点】会运用圆柱体体积公式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灵活应用圆柱的体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回顾梳理
1.谈话引入
谈话: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来进行圆柱体体积的练习。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圆柱体的工艺品,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图片李师傅要做一个这样的工艺品,需要多少立方厘米的木料?追问:求需要多少立方厘米的木料就是求什么?预设:需要多少立方厘米的木料就是求圆柱的体积。
回顾梳理
梳理公式
谈话:要求圆柱体的体积,需要知道什么条件?预设1:底面积和高教师出示数据,学生口答。教师引领学生梳理,并板书公式V=Sh预设2:半径和高师追问:怎么求体积?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V=πr2h预设3:直径和高教师板书V= π(d÷2)2h预设4:底面周长和高教师板书V=π(c÷π÷2)2h
沟通联系
谈话:同学们,观察这三个圆柱的体积公式,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学生可能回答:都是先求出底面积,再乘高。教师小结,统一公式,突出V=Sh。(3)推导过程谈话:同学们,想一想,我们是怎样推导出圆柱体的体积公式的,你能借助学具给大家讲一讲吗?学生借助学具讲解推导过程。教师借助学生的回答适时抽象并板书推导流程转化图形、寻找关系、推导公式,并将学具粘贴在黑板上。追问:刚刚我们把圆柱体沿半径切开,拼成了长方体,运用了怎样的数学思想方法?预设:转化的数学思想。教师板书:转化谈话:我们根据谁的公式推导出圆柱体的体积公式的呢?预设:长方体的体积公式。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强 调它们之间存在的关系,并相机连线沟通联系。
比较分析,沟通联系
梳理公式
谈话:同学们,我们把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推导出了圆柱的体积公式,还记得吗?当把圆柱体这样放,得到了一个新的计算公式,是什么?预设:侧面积的一半×半径
谈话:能借助学具具体给大家讲讲吗?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提升出公式V=×r3
谈话:把长方体换一种 放的方式,就得到一种新的体积计算公式,想一想,除了这两种放法,还可以怎样放呢?追问:这样放,你又有怎样的发现?预设1:底面积和高发生变化。预设2:我发现长方体的底面积=增加的一个面的面积,高=底面周长的一半追问:现在怎样求它的体积?预设:增加的面积÷2×底面周长的一半增加的一个面的面积×底面周长的一半教师追问:增加的面积÷2求的是什么?底面周长的一半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总结: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我们推导出圆柱体的另一个体积公式是V=×
沟通联系
谈话:观察这三种不同的摆法,它们在推导公式的时候有什么相同点?引导学生回答,都拼成了长方体,都是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这个公式推导出来的。
巧设练习,拓展提高
1.基本练习(1)一个圆柱的侧面积是8平方分米,底面半径是3分米,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追问:在解决这个问题时,运用了哪个公式?预设: V=×r4
(2)一个圆柱体底面周长4分米,将它切拼成一个长方体,表面积 增加了16平方分米,这个圆柱的体积是多少?组织交流。追问:在解决这个问题时运用了哪个公式?预设:V=×2.变式练习一个圆柱体的底面半径为2分米,将它切拼成一个长方体,表面积 增加 了40平方分米,这个圆柱的体积是多少?预设1:先求底面积,再求高。追问:我们在解决这个问题时选择的公式是什么?学生回答:V=Sh或者V=πr2h预设2:先求增加的一个面的面积,再求底面周长的一半追问:我们在解决这个问题时选择的公式是什么?学生回答:V=×3.拓展练习一张长方形纸片,长29厘米,宽21厘米。用它围一个圆柱形筒,选一选:怎样围容积最大?想一想,为什么?A.以21厘米为底面周长 B.以29厘米为底面周长 C.同样大教师小结:同学们,灵活的运用公式解决问题可以给我们带来方便。
四、回顾反思,总结提升5
谈话: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出示课件,引领学生回顾整理。( 从知识、方法、感受三个方面交流)预设:1.巩固了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2.求圆柱的体积有多种方法,我们应该根据实际灵活选择方法。3.我会灵活的选择公式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