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化学复习 专题二 坐标图象题课件(共4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年中考化学复习 专题二 坐标图象题课件(共4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6-13 12:23: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0张PPT)
第二板块 专题复习
专题二 坐标图象题
01
题型解读
02
例题分析
03
题型加练
题型解读
坐标图象题是将化学反应中物质“量”的关系或者变化趋势通过数学中坐标图象表现出来的一类题目。此类题目是对不同单元知识点的整合,试题难度比较大,但重复性较强。涉及的内容有溶液pH变化的图象,金属与酸、盐溶液反应的变化图象,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相关的变化图象,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变化图象,与溶液相关的变化图象等,认真观察图象的横坐标、纵坐标、起点、拐点、终点及走势(即“两标三点一走势”),是解答这类试题的关键。
例题分析
1. 向酸性或碱性溶液中加水稀释、酸碱中和反应(见重难点突破五)
2. 向酸和盐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碱性溶液
如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时,溶液pH的变化图象如下:
类型一
溶液pH变化的图象
利用图象解答酸(碱)溶液稀释时,要注意无论开始时是酸溶液还是碱溶液,加水稀释后,溶液pH的变化只能无限接近于7而不能等于7。利用坐标图象解答因发生化学反应而引起溶液pH的变化的问题时,首先要根据图象起点pH的大小来判断起始溶液的酸碱性,然后根据曲线的走势和pH的变化确定加入溶液的酸碱性。
【示例1】(原创)下列图象与对应的文字描述相符合的是( )
A. 向pH = 2的稀盐酸中加入pH = 12的氢氧化钠溶液
B. 用胃舒平[主要成分为Al(OH)3]治疗胃酸过多时胃液pH的变化情况
C. 向一定量pH = 3的溶液中加水
D.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溶液pH与加入水的质量的关系
A
【示例2】图象能直观反映有关信息。向一定质量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2CO3溶液,并振荡,测得混合溶液的pH随着碳酸钠溶液体积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d~m段反应过程中有沉淀产生
B. m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CaCl2
C. m~n段反应过程中有气泡产生
D. n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Cl
D
【解析】根据碳酸钠先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把盐酸消耗完后,碳酸钠再与氯化钙反应(产生沉淀)判断。
1. 金属与酸反应的坐标曲线(见重难点突破三)
2. 金属和混合盐溶液的反应图象
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通式可表示:金属1 + 盐溶液1→金属2 + 盐溶液2(金属活动性:金属1>金属2)。反应后溶液和固体的质量变化:若Mr(金属1) > Mr(金属2),则反应后溶液质量增加,固体质量减小;若Mr(金属1) < Mr(金属2),则反应后溶液质量减小,固体质量增加。
类型二
金属与酸、盐溶液反应的变化图象
【示例3】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①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分别与足量的锌粉和铁粉反应
②等质量的铁粉和锌粉分别与足量等浓度的稀硫酸反应
③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锌粉和铁粉
④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镁粉和铝粉
⑤等质量的镁粉、铝粉中分别加入等浓度的稀硫酸
⑥等质量的镁粉、铁粉中分别加入等浓度的稀硫酸
②③⑤
【解析】①金属足量、酸相等时,最终产生氢气的质量一定相等;②等质量的金属分别与足量等浓度的稀硫酸反应,铁产生氢气的质量比锌多,锌的反应速率比铁快(锌图象出现拐点早);③横坐标表示金属质量,当产生相等质量氢气时,消耗铁的质量比锌少(铁出现拐点早);④横坐标表示金属质量,等质量、等浓度的酸分别与等质量的镁、铝反应时,铝产生氢气的质量比镁多;⑤⑥横坐标表示加入酸的质量,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化合价的比值越大,产生的氢气质量越少,则消耗掉的酸的质量越少,则出现拐点越早;且当金属均未反应完时,加入酸的质量相等时,产生氢气的质量相等,即⑤正确。
【示例4】(2022·宜昌)向装有一定量硝酸铜和硝酸银混合溶液的试管中,缓慢加入细铁粉,充分反应。下列关于试管中物质的变化关系图错误的是( )
D
【解析】根据铁粉加入一定量的Cu(NO3)、AgNO3混合溶液后,铁粉先与AgNO3反应有银单质析出,AgNO3反应完之后,铁粉和硝酸铜反应有铜析出,最后铁粉过量时,固体质量继续增大判断。故选D。
类型三
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相关的变化图象(变量为1)
1. 生成物的变化质量图象
类型四
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变化图象
2. 其他类型
【示例5】(2022·芜湖一模)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B. 向等质量的铝、锌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等浓度稀盐酸
C. 完全分解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
D. 一定量的镁在过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
D
【示例6】(2022·常德)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实验操作的是( )
A. 将一定质量的铁粉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中
B. 向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硫酸铜溶液至过量
C. 将硫酸逐滴滴入氢氧化钡溶液中至过量
D. 分别加热等质量的氯酸钾和混有少量二氧化锰的氯酸钾
B
1. 物质溶解时溶液、溶质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曲线(假设A、B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类型五
与溶液相关的变化图象
2. 溶液稀释或温度变化时溶质质量、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图象
【示例7】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某温度下将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恒温蒸发水分(水分未蒸发完)
B. 向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
C. 某温度下,向一定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
D. 把一定质量的NaOH和NH4NO3固体分别溶于水中
B
【解析】硝酸钾溶液未饱和时,恒温蒸发水分,溶质质量分数变大,当硝酸钾溶液达到饱和时,溶质质量分数不再发生变化,A正确;在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硝酸钾不能继续溶解,溶质质量分数不变,B错误;某温度下,向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还能继续溶解,等到饱和后硝酸钾不会溶解,所以溶质质量分数先增大后不变,C正确;NaOH和NH4NO3固体溶于水分别放热、吸热,温度分别升高、降低,一段时间后均恢复至常温,D正确。故选B。
【示例8】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 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不断加入氯化钾固体
B. 表示将一定量的浓硫酸加入适量水中
C. 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
D. 气体溶解度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
B
【解析】A. 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不断加入氯化钾固体,氯化钾能继续溶解,溶液的质量逐渐增加,至氯化钾达到饱和状态,不再发生改变,错误;B. 浓硫酸被稀释时会放出热量,故温度升高,一段时间后恢复至室温,正确;C. 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溶液质量不断增加,但是溶质质量不变,错误;D. 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错误。故选B。
题型加练
1. (2022·龙东地区)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对应关系的是( )
A.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
B. 向一定量的HCl与Na2SO4混合溶液中不断加Ba(OH)2溶液
C. 加热高锰酸钾
D. 向一定质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液中加入铁粉
D
【题1解析】A. 加水稀释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的碱性变弱,但溶液始终显碱性,溶液的pH不可能小于或等于7,错误。B. 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结合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一开始就产生沉淀,错误。C. 加热到一定温度,高锰酸钾才能分解,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随着反应的进行,氧气逸出,固体的质量逐渐减少,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错误。
D. 向一定质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液中加入铁粉,铁先与硝酸银反应,再与硝酸铜反应,每56份质量的铁可置换出216份质量的银,每56份质量的铁可置换出64份质量的铜,溶液的质量会减少,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正确。故选D。
2. (2022·郴州)下列各图的变化趋势与选项要求相符的是( )
A. 向稀盐酸中不断加水稀释时,溶液pH的变化
B. 在恒温条件下,将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蒸发水,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变化
C. 电解水时,产生气体的体积与反应时间的变化
D. 往硫酸铜溶液中不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产生沉淀的质量变化
C
3. (2022·重庆A卷)学会识图能发展科学思维。下列图象与反应过程的变化趋势对应正确的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C
【题3解析】随着反应的进行,固体质量逐渐减小,但不会为0,①错误。等质量的锌和铁与盐酸反应,刚开始,盐酸过量,铁生成的氢气质量大;随着金属质量的增大,盐酸减少,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②正确。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溶液的pH从大于7逐渐减小到7,稀盐酸过量后,溶液的pH小于7,③正确。硫在氧气中燃烧,放热,故温度升高,但反应结束,冷却降温,温度减小,最终恢复至原来温度,④正确。故选C。
4. (2022·黄冈)向盛有氢氧化钡和氢氧化钠混合溶液的烧杯中先滴加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液,充分反应后再逐滴加入稀硫酸,其中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与烧杯中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点对应溶液的溶质中含有硫酸钠
B. b点对应溶液的pH等于7
C. 原混合溶液中氢氧化钡的质量为15.4 g
D. cd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 + Cu (OH)2 == CuSO4 + 2H2O
D
5. (2022·绍兴)在做酸碱反应的实验时,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逐渐加入稀盐酸。烧杯内相关物质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质量的变化关系不正确的是( )
D
6. (2022·遂宁改编)下列图象与描述不相符的个数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C
【题6解析】①稀盐酸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酸性逐渐减弱,碱性逐渐增强,pH的变化是从小于7逐渐增大到等于7、大于7,不可能有等于7这一段,错误。②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密闭容器中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正确。③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使温度升高,一段时间后恢复至常温;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几乎无变化,错误。④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因此沉淀从0开始增加,当硫酸铜全部反应完毕,再加入氢氧化钠,沉淀质量不再增加,错误。故选C。
7. (2022·南充)下列图象与对应的操作过程相符的是( )
A. ①表示向pH = 12的NaOH溶液中滴加pH = 2的稀盐酸
B. ②表示电解水
C. ③表示向一定量H2O2溶液中加入MnO2固体
D. ④表示分别向等质量镁粉和铁粉中加入足量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
D
【题7解析】最终溶液的pH不可能小于2,A不正确;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B不正确;反应后液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可能为0,C不正确;横坐标为酸的质量时,等价金属中,相对原子质量大的出现拐点越早,且当金属均未反应完时,加入酸的质量相等时,产生氢气的质量相等(斜率相同),D正确。故选D。
8. (2022·包头)下列四组实验均是向盛有不同物质的烧杯中逐滴加入X溶液至过量,生成沉淀或气体的质量与加入X溶液的质量关系,符合图象的一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D
组别 烧杯中的物质 X溶液
① CuSO4和Na2SO4溶液 NaOH溶液
② 铜锌合金 稀硫酸
③ 稀硝酸和稀硫酸 BaCl2溶液
④ NaOH和Na2CO3溶液 稀盐酸
【题8解析】①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刚开始时为0,沉淀质量逐渐增大,待完全反应后,不再变化,错误;②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刚开始时为0,生成气体的质量逐渐增大,待完全反应后,不再变化,错误;③氯化钡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硫酸钡难溶于酸,一开始就有沉淀生成,生成沉淀的质量逐渐增大,待完全反应后,不再变化,错误;④氢氧化钠先与稀盐酸反应,待氢氧化钠完全反应后,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一开始无气体生成,后生成气体的质量逐渐增大,待Na2CO3完全反应后,不再变化,正确。故选D。
谢谢大家!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