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书读得多而不思考,你就会觉得自己知道的很多;
书读得多而思考,你就会
觉得自己不懂的越多。
——(法国)伏尔泰
1778年,“教导人们走向自由的”的“法兰西思想之王”伏尔泰与世长辞了。一百年后,另一位伟大的人道主义斗士----维克多·雨果站在纪念伏尔泰百年冥诞的讲坛上,发表了一篇激情澎湃的演讲。让我们一起走近伟人,去领略这两位杰出人物的思想光辉。
维克多·雨果(1802-1885),
法国作家。生于军官家族。主
要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
《悲惨世界》《海上劳工》
《笑面人》《九三年》,诗集
《凶年集》《惩罚集》《历代
传说集》和其他许多戏剧作品,
对后世作家产生了巨大影响。
我们学过雨果什么作品?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伏尔泰,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旗手,被誉为“思想之王”、“法兰西最优秀的诗人”。
伏尔泰著作等身,总计三万多页。包括诗歌、书信、随笔、长篇小说、短篇故事、戏剧、历史、哲学……其中最有影响的是《哲学通信》,被称为“投向旧制度的第一颗炸弹”,发表于1734年,标志着法国启蒙运动的开始。
他曾因辛辣地讽刺封建专制主义而两度被投入巴士底狱。他的书被列为禁书,他本人多次被逐出国门。
伏尔泰尖刻地抨击天主教会的黑暗统治。他把教皇比作“两足禽兽”,把教士称作“文明恶棍”,说天主教是“一些狡猾的人布置的一个最可耻的骗人罗网”。他号召“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方式同骇人听闻的宗教狂热作斗争,一些人咬住他的耳朵;另一些人踩住他的肚子,还有一些人从远处痛骂他。”
法国启蒙时期思想家伏尔泰与另一个启蒙思想家卢梭观点不合。伏尔泰猛烈抨击过卢梭的一部书,但是,当伏尔泰得知当局要封禁卢梭的这部书时,他挺身而出为之辩护。他对卢梭说:“我坚决反对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这种话的权利!”这句话一直被民主论者奉为是知识分子美德的最高体现,无数的宽容论的持有者引用这句话,以表示自己的公允。
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是18世纪西方资产阶级继文艺复兴之后进行的第二次反对教会神权和封建专制的文化运动,追求政治和学术思想上的自由,提倡科学技术,把理性推崇为思想和行为的基础。
启蒙思想,简言之就是弘扬理性,反对宗教,提倡人权为弱势人群呐喊奋争!
伏尔泰坐像 作者:(法)乌东
伏尔泰和维克多·雨果。他们相差整整一个世纪,伏尔泰于 1778年病逝,雨果生于1802年,他们二人并没有面对面的交往。但是,阅读过本文的人,无不被雨果对伏尔泰的敬爱与景仰之情感染。
朗读练习
感受课文的激情
预习课文 整体感知
陨落 诅咒 曙光 赋予
深邃 睿智 怜悯 鞠躬
弥留之际 媚上欺下 兼而有之
孤军奋战 黎民百姓 恪尽职守
洋洋得意 登峰造极 浩瀚无际
不屈不挠 坚定不移 恼羞成怒
1、给加点字注音,并抄写下列词语:
mǐn
ruì
mèi
suì
mí
fù
zǔ
shǔ
yǔn
lí
gū
jū
jiān
nǎo
náo
hàn
kè
污蔑miè 凌驾 líng 诉讼 sòng 无聊 liáo
陨落 :
灵柩:
凌驾 :
睿智:
登峰造极 :
媚上欺下 :
恪尽职守:
yǔn
jiù
ruì
mèi
kè
文中指像巨星一样的伟人伏尔泰与世长辞。
死者已经入殓的棺材。
高出别人,压倒别的事物。
英明有远见。
比喻学问、技能等达到最高的境界或成就,也
比喻达到极点。
讨好巴结上级,轻视欺压下级。
严格遵守自己的职责。
这篇演讲是文坛泰斗对思想大师的崇高礼赞,也是对正义的呐喊,良知的呼唤,是演讲中的精品。
2、本文是什么文体?
演说词(议论文)
3、演说内容是什么?
理清作者写作的思路
历史
现实
伟大人格
伟大贡献
本文可分三部分: 1、(1)总体评价:贡献巨大。
2、(2――12)回顾历史,具体评价。
(斗士、智者)
3、(13――14)回到现实,呼唤正义。
合作研讨
1、在第一段中找出最能够体现雨果对伏尔泰评价的一个词和一句话。
“巨星”、“伏尔泰不仅是一个人,他是一个世纪。”
2、为什么雨果认为伏尔泰是永生的
因为他有长寿的岁月,有等身的著作,还担负着培育良知、教化人类的责任。
3、世人怎么对待伏尔泰的逝世 雨果呢
世人有两种态度:诅咒和祝福。
雨果认为,这是荣誉最美好的两种形式。
4、伏尔泰是几个世纪前的伟人,在雨果口中他是什么样子的呢?请独立思考,找出文中能够表现伏尔泰形象的句子。
(1)分析“斗士”形象:
1.斗争的原因
2.斗争的对象
3.斗争的方式
4.具体表现
5.结 果
(人民无知,宗教愚昧,
君主专制,司法黑暗)
(宫廷 贵族 金融界 教会)
独自一人,一支笔(轻如和风,猛如雷电)
为西尔旺 蒙巴伊 卡拉斯 拉巴尔辩护
胜利
小结:
伏尔泰是“法兰西思想之父”,他经历了君主专制由鼎盛到衰败的转折期,为当时的人们带来了自由和民主的声音。因此他的形象可以概括为:倔强的斗士形象。
(2)分析“智者”的形象
雨果抓住伏尔泰的什么特点去表现的
伏尔泰的 “睿智的微笑”
进行描写。
朗读第12段,伏尔泰的微笑表现他的哪些特点
对权贵与压迫者的嘲笑,表现了他面对敌人不屈不挠、坚定不移的优秀品质;对弱者与被压迫者的微笑,表现他的善良、仁慈、博爱的宽广胸怀;微笑体现了伏尔泰讽刺幽默的战斗性格。
为什么要选择这个特点进行描写?
对于斗士的形象,“微笑”所造成的反差最大,能够表现出伏尔泰的性格,感染的效果更加强烈。
1、他受到诅咒、受到祝福地走了;受到过去的诅咒,受到未来的祝福。先生们,这是荣誉的两种美好形式。
“过去”象征着黑暗与邪恶,“未来”象征着正义与光明。伏尔泰受到“过去”的诅咒与“未来”的祝福,这句话正反衬出他与黑暗的势不两立,他对世人启蒙的硕勋,所以说是“荣誉的两种美好形式”
品味语句
2、我们应为这微笑感动。这微笑里含有黎明的曙光。
这里的“黎明”指的是封建王朝即将崩溃,民主时期即将开始。这“微笑”是对封建统治者的蔑视和嘲笑,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展望。他的沉着坚定给人以力量。
3、我们感到,从今以后人类最高的统治权力将是思想。
思想是取代武力成为“人类最高的统治权力”,这意味着人民普遍地觉醒,再也不会盲目地臣服于权威与专制,人间的最高律令将是基于正义和平等的法律,以及真理和良心。这句话揭示了启蒙思想家的毕生追求与巨大贡献。
4、既然黑夜出自王座,就让光明从坟墓里出来!
这句富有激情的生动呼告,表现出雨果与黑暗专制势不两立、斗争到底的决心和信念;同时也暗示着:长眠于坟墓的伏尔泰曾经催生出的“黎明的曙光”,无论曾经怎样被黑暗湮没,最终都将在人类历史上大放光彩。
伏尔泰形象有什么时代意义?
他不代表行政权力,他代表进步的
文明思想,在他生活的时代,君主的权
力、宗教的权威,束缚着人们,而伏尔
泰的目的就是推翻权威,建立自由。
赞扬了伏尔泰的卓越贡献和伟大人格,传达了作者对正义的呐喊,对良知的呼唤。
雨果的演讲的主旨是什么?
雨果的演讲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1)洋溢着激情:对黑暗现实与不合理制度的尖锐抨击,对人道主义的呼唤,对伏尔泰的热情讴歌,充满着浪漫主义风格。
(2)语言体现了对比鲜明,文采飞扬,比喻生动,渲染夸张等特点。
意味深长的比喻句
1 一百年前的今天,一颗巨星陨落了。
2 他活过的八十年代,经历了登峰造极的君主政体和曙光初现的革命时代。
3 他的摇篮映照着王朝盛世的余晖,他的灵柩投射着大深渊最初的微光。
4他的武器是什么?这武器轻如和风,猛如雷电——一支笔。
5 我们应为这微笑感动。这微笑里有黎明的曙光。
6 既然黑夜出自王座,就让光明从坟墓里出来。
7 权杖和刀剑已经折断,光明将取而代之,也就是说权威变成自由。
8 他孤军奋战,打了响当当的一仗。
整齐有力的对称句
1 长寿的岁月,等身的著作。
2 受到过去的诅咒,受到未来的祝福。
3 他行使过一个职能,他完成过一项使命。
4 对于强者,他是嘲笑者;对于弱者,他是安抚者。
5 以嘲笑对付权贵;以怜悯安抚百姓。
6 人民只有法律,个人只有良心。
7 俯伏于国王之前,凌驾于人民之上。
8一边有同时代人和后代人的欢呼和赞美,另一边有对他 怀有深仇大恨的旧时代的洋洋得意的噓叫和仇恨。
气势磅礴的排比句
1 他孤军奋战,打了响当当的一仗。这是一场伟大的战争,是思想反对物质的战争,理智反对偏见的战争,正义反对非正义的战争,被压迫者反对压迫者的战争,是仁慈的战争,温柔的战争。
2 他教导人,安抚人,教化人。
3 他承受了一切威胁,一切侮辱,一切迫害。
4 他以微笑战胜暴力,以嘲笑战胜专制,以讥讽战胜宗教的自以为是,以坚毅战胜顽强。
5 让我们转身望着这个死者,这个生命,这个伟大的精神。
6让我们向其他强有力的思想家讨教,向这些光荣的伏尔泰的助手们讨教,向卢梭、向狄德罗、向孟得斯鸠讨教。
拓展延伸
1、伏尔泰是伟大的哲学家,后世流传着不少他的名言警句,你听说过吗?请搜集整理,不少于两句。
2、选择自己喜欢的句段背诵并仿写。
伏尔泰哲理名言积累
这里是我的心脏,但到处是我的精神。
使人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往往是鞋里的一粒沙子。
虽然我不在意你说的每一句话,但我将以我的生命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激情是使航船扬帆的骤风,有时也使它沉没,但没有风船就不能前进。
友谊是灵魂的结合, 这个结合是可以离异的,这是两个敏感正直的人之间心照不宣的契约。
人生来是为行动的,就像火光总向上腾,石头总往下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