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暑假作业2
一、单选题
1.吃饭时随意谈笑,食物能误入气管,原因是( )
A.声门裂开未来得及关闭 B.会厌软骨盖住了食道入口
C.悬雍垂未阻住鼻腔的内口 D.会厌软骨未盖住喉的入口
2.对吸入气体有清洁、湿润和温暖作用的结构是( )
A.气管 B.鼻 C.肺 D.口腔
3.小李同志在一次见义勇为行动中不幸受伤,失血过多,急需输血,他的血型是0型,给他输血的血型只能是( )
A.B 型 B.A 型 C.AB 型 D.0型
4.某同学平静时的胸围长度是80厘米,尽力深吸气时达到93厘米,尽力深呼气时为75厘米,该同学的胸围差是( )。
A.18厘米 B.13厘米 C.8厘米 D.5厘米
5.题(a)图为“观察小鱼尾销内血液的流动”实验中对材料处理的示意图,题(b)图是用显微镜观察到的一个视野。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湿棉絮包裹鳃盖和躯干部维持正常呼吸
B.使用低倍物镜观察尾鳍血管内血液流动
C.红细胞只能单行通过的血管②是毛细血管
D.图中血管①和血管③分别属于静脉和动脉
6.人体血液只能按照一个方向流动,不能倒流.下述心脏内的血液流动方向正确的是( )
A.左心室→左心房→主动脉 B.左心房→左心室→肺动脉
C.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 D.右心房→左心室→主动脉
7.赣榆区开始对部分人群注射新冠疫苗第三针加强针,接种部位是上臂肌肉。新冠疫苗注射后最先到达心脏的( )
A.左心房 B.左心室 C.右心房 D.右心室
8.婴儿出生后的第一声啼哭标志着自主呼吸的开始。下列有关呼吸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呼吸系统由鼻腔、气管、支气管和肺组成
B.鼻腔内的鼻毛和黏液能清洁和湿润空气
C.气管以C型软骨为支架,保证气体顺畅进出
D.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有很多肺泡
9.关于心脏的说法,以下正确的是( )
A.心脏四个腔内流的都是动脉血 B.心脏壁最厚的是右心房
C.心脏全部由肌肉组织构成 D.心脏中的瓣膜可防止血液倒流
10.下列叙述中属于人体动脉血管特点的是 ( )
A.管壁厚,破损时血液喷射而出
B.内径小,血流速度快,便于物质交换
C.内表面通常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
D.内径小,血流速度慢,允许血细胞单个过
二、填空题
11.当血液里 或 ,就会出现贫血,应多吃含 和 丰富的食物.
三、读图理解题
12.甲图、乙图分别为人体血液的组成成分及人血涂片图,下表是某女性患者血常规化验的部分结果,分析图表回答:
项目 测定值 单位 参考值
红细胞数 3.39 1012个/L 3.5~5.0
白细胞数 4.8 109个/L 4.0~10.0
血小板数 140 109个/L 100~300
血红蛋白 90 g/L 110~150
(1)甲图试管中出现 现象,原因是试管内加入了 。
(2)乙图中③所示的细胞在对应甲图试管的 处(填字母)。
(3)人体内的血红蛋白存在于 细胞中(填甲图中的字母),该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 。
(4)此化验单中 指标异常。据化验结果判断,此人可能患有 症,建议多食用含 (填“蛋白质和铁”“淀粉”或“脂肪”)丰富的食物。
四、资料分析题
13.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也是人类与传染病的斗争史。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我国病理工作者克服重重困难,对新冠肺炎病例进行了病理学诊断。
资料一:新冠肺炎病理改变表现为肺泡上皮细胞及支气管上皮细胞脱落坏死。肺泡腔内见浆液、纤维蛋白性渗出物及透明膜形成,渗出细胞主要为单核和巨噬细胞;Ⅱ型肺泡上皮增生,后期可有炎症机化和间质纤维化形成。
资料二:重症新冠肺炎患者除以肺炎作为主要临床表现外,还可导致全身多器官损伤,包括肾小管和肾小球坏死、心肌变性坏死、生殖器官(如睾丸)损伤等。
资料三:科研人员根据影像学数据,以水凝胶为材料,成功打印出3D肺部模型,用于指导新冠肺炎临床治疗。该模型是一个包裹着网络管道的囊结构,可模拟肺进行气体交换。在空气被泵入囊中的同时,血液流过囊周围的网络管道。
(1)由资料一可知,新冠肺炎患者的呼吸系统病理改变主要是 和支气管上皮细胞脱落坏死。前者影响人体呼吸过程中 的气体交换。支气管病变将影响人体呼吸过程中 的气体交换。
(2)由资料二可知,新冠肺炎患者会导致全身器官损伤。若病人的肾小球未损伤,肾小管坏死,患者尿液可能会出现 (写具体成分)。心肌变性坏死,人体细胞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能力就会 (选填“增加”或“下降”)。新冠肺炎男性患者的睾丸损伤,将会影响其分泌 激素和产生 。
(3)由资料三可知,囊结构相当于人体的肺泡,在空气被泵入囊中的同时,血液流过囊周围的网络管道,这个网络管道指的是 血管。当人体进行吸气时,膈肌和肋间肌 (选填“舒张”或“收缩”),肺泡处于 (选填“扩张”或“收缩”)状态,此时缠绕在肺泡外的血管会受到一定程度的牵拉。因此,打印出来的“血管结构”需要具有一定的韧性,能够承受这种牵拉。
五、实验探究题
14.某同学因肺炎住院治疗,护士为其抽血检查,请根据化验过程及镜下视野图回答问题:
操作一:将20毫升的新鲜血液放入装有几滴5%的柠橡酸钠溶液的试管中,轻轻振荡,静置一段时间(见图1)
操作二:取少量血液制成涂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图2是看到的物象。
(1)血液静置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有明显的 现象,图中淡黄色半透明的液体①是 ,其主要功能是运载 、运输养料和废物,③是 ,它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
(2)结果显示这位同学血液中④ 的数量明显增多,它位于图1化验结果中的哪一层? (填标号),它的主要功能是 。
(3)皮肤轻微划伤后,能促进止血和加速血液凝固的血细胞是 (填标号)。可是在操作一中,血液为什么没有凝固呢?小红同学判断是由于在血液中加了柠檬酸钠溶液的缘故,请你推测,柠檬酸钠的作用是 。
(4)如果以人的血液为材料观察细胞核的形态,应该选择的血细胞是 (填标号)。
六、综合题
15.下图为人体组织细胞的生活与部分器官、系统的关系图,①~⑤表示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表示营养物质由消化道壁进入血液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 。消化和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 。
(2)肺泡中的气体经过②排出体外时,呼吸肌处于 状态,胸廓的容积变 。
(3)③表示的是 和 之间的气体交换。经过③过程,血液成分的主要变化是 。
(4)④与⑤表示的是 和 之间的气体交换。呼出气体中的CO2主要是 产生的。
(5)经过④⑤的气体交换后,血液成分的变化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食物的消化;呼吸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解:当我们吸气时,会厌软骨静止不动,让空气进入气管;当我们吞咽时,一方面软颚会向后延伸,阻止食物进入气管;另一方面喉的上升,令会厌软骨像门一样,将气管喉覆盖,令食物进入食道.由此可知,在吞咽那一刻,我们呼吸是暂停的。吞咽完毕,软颚、喉会厌软骨迅速恢复原位,于是呼吸可照常进行。所以当吃饭时随意谈笑,若吞咽时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下,会使食物进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
2.【答案】B
【知识点】呼吸道的作用
【解析】【解答】人体的鼻腔的前部生有鼻毛,鼻毛可阻挡吸入的尘埃;鼻腔的内表面的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使吸入的空气清洁、湿润;鼻黏膜内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吸入的空气。因此,对吸入气体有清洁、湿润和温暖作用的结构是鼻。
故答案为:B。
【分析】呼吸道与呼吸相适应的特点是:一、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空气中灰尘的进入,对空气有清洁作用;二、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以湿润空气和粘住灰尘,对空气有清洁和湿润作用;三、鼻粘膜内分布着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四、呼吸道中都有软骨做支架,保证了空气的畅通,此外气管的内表面覆盖着有纤毛的黏膜,黏膜上的黏液起清洁空气的作用,减少对肺的刺激。
3.【答案】D
【知识点】血型与输血
【解析】【解答】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例如:正常情况下A型人输A型血,B型血的人输B型血。但在紧急情况下,如果实在没有同型血,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但输的时候要慢而少。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O型血的人只能接受O型血。小李是O型血,则只能接受O型血。
故答案为:D
【分析】输血与血型:
血型 可接受的血型 可输血给的血型
A A、O A、AB
B B、O B、AB
AB A、B、AB、O AB
O O A、B、AB、O
4.【答案】A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胸围差指的是尽力吸气结束时的胸围的长度与尽力呼气结束时的胸围长度的差,胸围差我们一般取测得的三次胸围差的平均值。此题指提供了一次,尽力吸气胸围差为93厘米,尽力呼气时胸围差是75厘米,二者之间的差是:93厘米-75厘米=18厘米。
故答案为:A
【分析】吸气时:膈肌和肋间的肌肉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肺便扩大,肺内气压相应减小.
呼气时:膈肌和肋间的肌肉舒张,膈顶部回升,使胸廓的上下径缩小,肺便收缩,肺内气压相应增大.
5.【答案】D
【知识点】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解析】【解答】A、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所以做实验过程中,需要保证鱼正常的呼吸,用湿棉絮包裹就是为了保证鱼正常呼吸,A是法正确,A不符合题意。
B、在观察尾鳍血管血液流动时,用低倍镜观察即可,B是法正确,B不符合题意。
C、 图中,②血管只有红细胞单行通过,是毛细血管,C是法正确,C不符合题意。
D、 血管①内血液是由主干流向分支,是动脉血管,血管③是血液由分支流向主干,属于静脉血管,可见D是法错误,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观察鱼尾鳍血液流动实验,为基础题,难度一般,解答此题需要熟记基础知识,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即可,动脉是把血液从心脏送往全身各处,由主干流向分支;静脉是把血液送回心脏的血管,血液由分支流向主干,毛细血管因管腔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6.【答案】C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解: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的路线为: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全身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的路线为: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体循环和肺循环在心脏处连通在一起,共同构成血液循环.
故选:C
【分析】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只有心房与心室是相通的,心脏的左右是不相通的,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
7.【答案】C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血液循环路线如图所示:
。
从血液循环图中看出,在上臂肌肉处注射新冠疫苗后,药物进入血液后,经过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泡周围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处毛细血管。
因此新冠疫苗注射后最先到达心脏的右心房。
故答案为:C。
【分析】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系统中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体循环和肺循环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为人体各个组织细胞不断的运来养料和氧,又不断地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
8.【答案】A
【知识点】呼吸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A.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A符合题意。
B.鼻腔前部生有鼻毛,可以挡住灰尘和细菌,可以使吸入体内的空气变得清洁,鼻腔内的黏膜可能分泌黏液,可以使进入体内干燥的空气变得湿润,B不符合题意。
C.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有骨或软骨做支架,保证气体顺畅进出肺,C不符合题意。
D.在人体的呼吸系统中,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构成肺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肺泡,肺泡数量很多,气体交换的效率高;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利于进行气体交换;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气体交换,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其内表 面覆盖着黏膜,黏膜内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这些特点既保证了气体的畅通,又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9.【答案】D
【知识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解答】A、正常人的心脏的四个腔中,流动着动脉血的两个腔是左心房和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流动的是静脉血,A错误;
B、左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而右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肺,二者相比,左心室输送血液的距离长,与功能上的差别相适应,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壁厚,因此心脏的四个腔中左心室的壁最厚,B错误;
C、心脏不仅仅是由肌肉组织构成,还有结缔组织、神经组织、上皮组织.但是组成心脏主要是由肌肉组织构成的,C错误;
D、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能开闭的瓣膜:这些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这样就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D正确.
故选:D
【分析】血液在心脏和血管组成的管道系统中只能按一定方向流动是与心脏和血管内的瓣膜有关的,在回答时结合心脏的功能进行分析.
10.【答案】A
【知识点】血管
【解析】【解答】 A、管壁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破损时血液喷射而出是动脉的特点,A符合题意;
B、内径小,血流速度慢,便于血液运输到身体各处,毛细血管是物质交换的场所,B不符合题意;
C、四肢静脉内表面通常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动脉内没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C不符合题意;
D、内径小,血流速度慢,允许血细胞单行通过是毛细血管的特点,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血管的种类、结构、功能和分布:
种类 功能 分布 结构特点
动脉 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的血管 较深 管壁厚,弹性大,管腔小,血管小,血流速度快’
静脉 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 有的较深,
有的较浅 管壁薄,弹性小,管腔大,血流速度较慢,内表面有静脉瓣,防止血液倒流
毛细血管 连通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之间额血管,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 分布广,遍布全身各器官组织 管壁极薄,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内径很小,只允许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
11.【答案】红细胞的数量过少;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含量过少;铁;蛋白质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解析】【解答】解:人体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的含量过少都会出现贫血现象,贫血因多吃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品.
故答案为:红细胞的数量过少; 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含量过少; 铁;蛋白质.
【分析】血液的组成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中含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红色含铁的蛋白质,血红蛋白在氧浓度高的地方易与氧结合,再氧浓度低的地方于氧分离,这就决定了红细胞具有携带氧气的功能,人体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过少都会出现贫血现象.贫血因多吃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品.
12.【答案】(1)分层;抗凝剂
(2)B
(3)C;氧气
(4)红细胞和血红蛋白;贫血;蛋白质和铁
【知识点】观察人血的永久装片
【解析】【解答】(1)将20毫升的新鲜血液放入装有几滴5%的柠檬酸钠溶液(抗凝剂)的试管中,轻轻振荡,静置一段时间后,血液出现分层现象。上面的部分是A血浆,呈淡黄色,半透明,血浆能够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下面的部分是C血细胞,其中呈暗红色,不透明的是红细胞,它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红细胞与血浆之间,有很薄的一层B白色物质,这是白细胞和血小板。白细胞能够变形穿透毛细血管壁,吞噬细菌等病原体,对人体具有防御保护的功能。血小板能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所以,甲图试管中出现分层现象,原因是试管内加入了柠檬酸钠(或抗凝剂)。
(2)结合上述分析和题图可知,乙图中①红细胞、②白细胞、③血小板所示的细胞分别对应甲图试管的C、B、B处。
(3)结合第(1)题的分析可知:人体内的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该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
(4)此化验单中红细胞数、血红蛋白的数值不在正常范围内,指标异常。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都叫贫血。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一种成分,人体缺铁会使血红蛋白的合成发生障碍,从而使人体内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运输氧气的能力降低,会出现头晕、乏力等贫血症状。患贫血的病人,需要在食物中增加的营养成分是铁和蛋白质。所以,据化验结果判断,此人可能患有贫血症,建议多食用含蛋白质和铁丰富的食物。
【分析】图甲:A血浆,B白细胞和血小板,C红细胞。图乙:①红细胞,②白细胞,③血小板,④血浆。
血液的成分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中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与氧分离,可见红细胞具有携带氧的功能;
白细胞能够变形穿透毛细血管壁,吞噬细菌,对人体具有防御功能;
血小板能够堵塞伤口,其中还含有促进血液凝固的物质,起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13.【答案】(1)肺泡上皮细胞;肺泡与外界;肺泡与血液
(2)葡萄糖;下降;雄性;精子
(3)毛细;收缩;扩张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男性生殖系统
【解析】【解答】(1)由资料一可知,新冠肺炎患者的呼吸系统病理改变主要是肺泡上皮细胞和支气管上皮细胞脱落坏死。前者肺泡上皮细胞脱落坏死导致肺无法正常收缩和舒张,因此会影响人体呼吸过程中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支气管病变也会使肺与外界之间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进出量异常,从而将影响人体呼吸过程中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2)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壁的上皮细胞重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没有被重吸收的物质如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则形成了尿液,由资料二可知,若病人的肾小球未损伤,肾小管坏死,患者尿液可能会出现葡萄糖;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心肌变性坏死,人体细胞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能力就会下降。新冠肺炎男性患者的睾丸损伤,将会影响其分泌雄性激素和产生精子。
(3)毛细血管数量多,管壁最薄,有利于物质交换,由资料三可知,囊结构相当于人体的肺泡,在空气被泵入囊中的同时,血液流过囊周围的网络管道,这个网络管道指的是毛细血管。当人体进行吸气时,膈肌和肋间肌收缩,肺泡处于扩张缩状态,此时缠绕在肺泡外的血管会受到一定程度的牵拉。因此,打印出来的“血管结构”需要具有一定的韧性,能够承受这种牵拉。
【分析】(1)呼吸的全过程包括:肺的通气,是肺与外界之间的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是指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血液循环中的运输过程;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是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共四个过程。
(2)睾丸是男性生殖系统的主要性器官,其功能是产生精子,同时也是内分泌腺,分泌雄性激素。
(3)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吸气运动;呼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
14.【答案】(1)分层;血浆;血细胞;红细胞
(2)白细胞;②;吞噬细菌,对人体具有防御功能
(3)⑥;防止血液凝固
(4)④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解析】【解答】(1)放入装有抗凝剂和血液的试管静置一段时间后,加入抗凝剂的血液出现分层现象,上面的部分是血浆,呈淡黄色,半透明;下面的部分是血细胞,其中呈暗红色,不透明的是红细胞,它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红细胞与血浆之间,有佷薄的一层白色物质,这是白细胞和血小板。因此,血液静置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图中淡黄色半透明的液体①是血浆,其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③是红细胞,它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
(2)图1中红细胞与血浆之间,有很薄的一层白色物质,这是白细胞,白细胞能够变形穿透毛细血管壁,吞噬细菌,对人体具有防御功能。因此,结果显示这位同学血液中④白细胞的数量明显增多,它位于图1化验结果中②,它的主要功能是吞噬细菌,对人体具有防御功能。
(3)⑥血小板,个体最小、形状不规则,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小红同学判断是由于在血液中加了柠檬酸钠溶液,柠檬酸钠的作用是防止血液凝固。
(4)红细胞两面凹的圆饼状,无细胞核,血小板个体最小,性状不规则,无细胞核,白细胞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如果以人的血液为材料观察细胞核的形态,应该选择的血细胞是④白细胞。
【分析】当向血液中加入抗凝剂,血液会出现分层现象,血液分为两部分:上面淡黄色的液体是血浆,下面的是血细胞。当没有向血液中加入抗凝剂,血液就会出现凝固现象,周围淡黄色的液体为血清,凝结的部分为血块.
15.【答案】(1)吸收;小肠
(2)舒张;变小
(3)肺泡;血液;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4)血液;组织细胞;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
(5)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食物的消化;营养物质的吸收;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图为人体组织细胞的生活与部分器官、系统的关系图,①为营养物质进入循环系统,故为吸收;②表示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③表示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④与⑤表示血液和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
(1)图中①表示营养物质由消化道壁吸收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吸收。消化和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小肠。
(2)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肺泡中的气体经过②排到体外时,呼吸肌处于舒张状态,胸廓的容积变小,肺泡处于收缩状态,气压增大,气体排出,所以人体处于呼气状态。
(3)③表示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氧气经过气体的扩散作用进入血液,流经肺部的血液中氧气含量增加,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4)④与⑤表示的是血液和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呼出气体中的CO2主要是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产生的。
(5)经过④⑤的气体交换后,血液成分的变化是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分析】人体各系统之间相互协调、相互联系,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体通过呼吸呼吸作用为组织细胞提供氧气;通过消化系统为组织细胞提供营养物质;通过循环系统把氧气和营养物质运往全身各处;再通过排泄系统把人体多余的废物排出体外.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