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世界地理中考三轮冲刺:选择题集中训练
亚洲地域辽闲,自然环境复杂多样。读图,完成1-2题。
1.造成图中①⑤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海陆位置 B.纬度差异 C.地形因素 D.人类活动
2.①②③④四地的自然或人文环境描述正确的是( )
A.①地区气候湿热,人口分布较为稀疏
B.②地有“世界屋脊”之称,种植业发达
C.③地深居内陆降水少,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位于该地
D.④地居民多穿毛皮服装,住冰屋
2021年7月23日第32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日本东京正式开幕。图为“日本位置和地形图。据此完成3-6题。
3.奥运会举办城市东京位于( )
A.北海道岛 B.四国岛 C.本州岛 D.九州岛
4.读图可知日本主要的地形类型是( )
A.平原 B.山地 C.高原 D.盆地
5.该届奥运会奖牌所用金属,来自各种废弃的电子产品,这体现了( )
A.日本经济落后,人们生活节俭 B.日本国内矿产资源丰富
C.循环利用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 D.日本工业产品质量低
6.奥运会也是展示举办国文化的有利契机,以下不能体现日本文化特征的是( )
A.和服 B.寿司 C.京剧 D.动漫
苏门答腊岛的巴塔克人的船型屋是硬木搭建的支架,作为家畜栏;中层是竹木拼接的生活区;屋顶是倒扣的船型,用竹木搭建骨架,覆盖棕榈叶等编织的草席。读图完成7-8题。
7.船型屋反映出苏门答腊岛的自然环境是( )
A.地表崎岖 B.高寒缺氧 C.炎热潮湿 D.干旱多风
8.自然地理环境影响着当地的物产,推测该岛丰富的物产有( )
A.香蕉、甜菜 B.菠萝、苹果 C.天然橡胶、椰子 D.蕉麻、棉花
图是南亚国家印度的地形略图,读图完成9-10题
9.结合所学知识,下列关于印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印度是亚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
B.印度地势南高北低
C.印度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国
D.印度首都是新德里
10.下列数字所对应的地形区,正确的是( )
A.①—喜马拉雅山脉 B.②—印度河平原 C.③—德干高原 D.④—恒河平原
读图右中东局部地区图和图左南亚局部地区图,完成11-12题。
11.导致中东地区冲突不断的因素很多,下列哪种因素不是其主要原因( )
A.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著名 B.地处“五海三洲之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C.存在明显的宗教信仰差异 D.争夺丰富的石油资源和有限的水资源
12.关于中东和南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区终年高温多雨 B.①地区居民普遍信仰基督教
C.②地区此时正值旱季 D.②所在国电脑软件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
某电视台“走进非洲”摄制组分北、西、南三条线路西线穿越非洲大陆,最后相聚于乞力马扎罗山山施困示穿越非洲的三条线路。读图,完成13-14题。
13.三路摄制组在非洲大陆上都能拍摄到的景观是( )
A.热带草原 B.热带雨林
C.温带草原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14.各摄制组汇总拍摄到的画面,不可能有的内容是( )
A.击鼓迎宾的黑人部落
B.奔跑的斑马、狮子
C.生活富裕、整洁优美的乡村
D.赤道附近的雪山
日本是一个资源小国,经济大国.澳大利亚采矿业发达,被誉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读图1、图2完成15-16题.
15.在经济发展中日本可向澳大利亚进口( )
A.石油、天然气 B.太阳能、煤 C.石油、煤 D.铁矿石、煤
16.日本和澳大利亚( )
A.都是发达国家 B.均为岛国 C.都濒临印度洋 D.畜牧业发达
下图为“四个国家轮廓图”,据此完成17-19题。
17.关于四个国家农业发展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
A.①国盛产热带经济作物 B.②国农业实现了专门化和现代化
C.③国耕地比重大,农业发达 D.④国有“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之称
18.关于四个国家的地理环境,叙述正确的是( )
A.属于发达国家的是①和② B.跨两个大洲的国家是②和③
C.位于南半球的国家是②和④ D.首都即是该国最大城市的是③和④
19.①④两国人口与城市都集中分布的地区是( )
A.东北沿海地区 B.西南沿海地区
C.东南沿海地区 D.西北沿海地区
2021年2月9日,长春最低气温-9℃,而南极西摩岛测得20.75℃的高温,打破纪录。长春网友戏称去南极“避寒”。读图,完成20-22题。
20.西摩岛打破高温纪录时,是南极地区的( )
A.春季 B.寒季 C.秋季 D.暖季
21.中山站位于西摩岛的( )
A.东南方向 B.西南方向 C.东北方向 D.西北方向
22.南极地区气温异常升高,说明( )
A.海陆变迁 B.全球气候变暖 C.南极有太阳直射 D.南极纬度低
试卷第1页,共3页
答案
1.B 2.D
3.C 4.B 5.C 6.C
7.C 8.C
9.D 10.A
11.A 12.D
13.A 14.C
15.D 16.A
17.C 18.B 19.C
20.D 21.A 2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