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教学】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大单元教学设计+7.1.4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大单元教学】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大单元教学设计+7.1.4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6-15 10:08:17

文档简介

课题名称 鸟的生殖和发育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分析 1、教材地位与作用 《鸟的生殖和发育》是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一章第四节内容,课标要求学习生物的生殖发育是初中生物的重要内容,是以八年级上册《动物的类群》为基础进行学习和探究。鸟的生殖发育安排在昆虫、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之后,进一步促进了学生对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的理解,突出了生殖发育与人类及环境的关系,在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本节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为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提供了条件。 2、教学分析 本节教学设计了课前观察与收集资料以及课堂活动等几个学生活动,目的是通过活动,给学生提供观察思考、交流表达、操作尝试、体验成功的机会;促使每个学生在观察思考、合作探究、分析讨论、操作尝试等过程中寻找新知识在已有知识框架上的“生长点”,完善对本节内容的理解与深化。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鸟卵的结构特点及其功能。 难点:(1)引导学生建立起“鸟卵的形态结构、鸟类的生殖和发育的特点是和陆地生活相适应的”辨证观点;(2)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分析、比较的方法进行学习各类动物发育的异同点。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一年多的生物课程的学习,已经具备一定的生物学知识的基础,普遍对生物有浓厚的兴趣。在八年级上册对鸟类的身体结构特征进行过基础的学习。再结合前两节刚刚学昆虫及两栖动物的生殖与发育。应该比较容易了解繁殖特点何方式。同时,鸡蛋是同学们从小吃到大的一种食物。他们了解鸡蛋的味道,知道怎样剥开,但却没有认认真真观察过它们的结构,这种生活经验为本节课重难点的突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学习目标 生命观念:通过了解和学习鸟卵的结构和对应功能,树立正确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通过鸟类生殖和发育过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生物繁衍的神奇之处,引导学生将学知识结合实际生活,从而对生活中的生物保持热情。 探究实践:通过对鸡卵结构的观察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科学思维:通过观察和学习,能描述鸟类的生殖和发育全过程,能描述鸟卵的结构及作用,并能说出鸟卵适用于陆地发育的结构特点。 态度责任:通过各项课堂或课后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关注鸟类与人类的关系,培养学生爱护鸟类,保护生态的思想情感。
学习评价 自我评价表
项目 评价内容 掌握情况
很好 一般 不好
科学知识 1 知道鸟类的生殖方式是为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卵生。
2 知道鸟卵有卵壳、卵壳膜、卵白、卵黄、卵黄膜、系带、气室、胚盘等这些结构。
3 知道卵壳、卵壳膜、卵黄、卵黄膜的功能主要是保护鸟卵内部结构。
4 知道卵黄是供胚胎发育所需要营养物质的主要来源。
5 知道卵白是供胚胎发育所需要的养料和水分。
6 知道胚盘内含细胞核,受精后可发育成小鸡。
7 能说出鸟类的生殖发育一般过程
探究能力 能够动手解剖鸟卵,并说出对应的结构名称。
能够从网上或身边搜寻有关鸟类的资料。
能够课后去花一段时间观察周边鸟类的繁殖和生育情况。
科学态度 保持并发展对鸟类的研究的兴趣,愿意分享和交流。
保持对动植物生殖和发育过程方式的研究和学习,愿意更深层次的观察和了解。
小组评价表
评价内容 得分标准 成员一 成员二 成员 三
团队精神 5分:能高效分工合作完成任务 3分:重大问题能有效沟通 1分:各自独立,不能完成任务
实施能力 5分:能准确设计详细的实验过程和所用实验道具。 3分:能设计出大概方框架,但不够准确和详细。 1分:不能设计出任何过程和方案。
结果展示能力 5分:表述清晰完整,科学、客观、简洁。 3分:表述完整度和清晰度一般。 1分:不能有效表述实验结果和结论。
总分
设计思路 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原则,依据本节课的重难点以及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分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展示有关的图片,增加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增强他们的求知欲。再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设计问题,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再让学生观察、思考、讨论,结合在探究实验中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材料,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过这样的处理,使重点内容很容易得到解决,使难点内容不攻自破。
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诗歌视频展示: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的flash画面; 讲述、启发:这两个诗句反映了鸟类的哪些行为? 回答:这两个诗句反映了鸟的“占区”和“筑巢”行为。 激发学习兴趣,在给学生带来视、听享受的同时,也将学生引人了新课的学习。
自主学习 探究新知 知识探究一: 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讲述、启发:鸟类的繁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生活中同学有没有观察或了解过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呢吗 请以熟悉的一种鸟类为例。 学生课前作品(ppt和手抄报)交流。 根据生活中对鸟类繁殖过程的观察或了解(如从科普书籍中了解的)进行描述。 培养收集信息、分析与整理资料能力 贴近生活,增添情趣,让学生学会交流学习。
课件展示:引导学生观看鸟类求偶、交配、筑巢、孵卵、育雏等过程的图片,总结鸟类的生殖发育过程。 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及所观看的图片内容总结出鸟类的生殖发育过程:求偶、筑巢、交配、产卵、孵卵、育雏。
课件展示flash动画: 鸟卵的形成和发育.(边演示动画,边讲述鸟类受精卵的形成和产出过程,及鸟类生殖发育的特点。 引出问题:鸟类生殖发育的特点? 学生观看flash, 学生对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并热烈讨论。 小结:鸟类生殖发育的特点:体内受精;卵生;受精卵主要在体外发育
知识探究二: 鸡卵的结构 一、合作探究 提问:鸟卵为什么可以孵出小鸟呢?这样的鸟卵应该具有哪些结构呢? 组织探究活动:观察鸡卵的结构。 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巡视、点拨、指导。 亲身体验:观察鸡卵的结构。主要探究步骤是: 1.观察卵壳; 2.观察鸡卵的内部结构; 3.理解鸟卵各部分结构的功能。 促进学生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自主学习 探究新知 知识探究二: 鸡卵的结构 二、即时反馈 小组代表汇报对卵壳的实验观察结果,并回答书本中所提出的问题。 请两个小组的代表根据黑板上画出的鸟卵结构图,写出各部分的名称。(比比看,哪个小组代表写得又快又准确。)其他同学给予评价。 具体可以根据教师所提供的活动提纲,以小组为单位探究观察鸡卵的结构。边探究边完成问题 1、鸡卵在温水(50℃左右)中有什么现象产生?为什么?(卵壳外有许多气泡出现,说明卵壳上有许多小孔。)2、对照课本P.17的内容,填写学案空格。 使课堂充满愉悦的氛围,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三、学以致用 课件播放:鸡卵的结构图,引导学生掌握主要内容。 提出思考问题: 1、怎样区分未受精的卵和已受精的卵? 2、养鸡场的母鸡下的蛋都能孵出小鸡吗?为什么? 3、一个鸡蛋等于一个卵细胞吗? 学生讨论、回答: 1、未受精的卵,胚盘色浅而小,已受精的卵,色浓而略大。 2、有受精的鸡蛋才可能孵出小鸡。 3、不等于,卵细胞包含卵黄、卵黄膜、胚盘。 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四、汇总讲解鸟卵的结构 五、课件播放:几幅麻雀的图片。提出问题:“有人说麻雀是有害无益的鸟,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 为什么 ” 学生观看、思考并回答。 学生踊跃回答,课堂气氛热烈。(麻雀对人类而言利多弊少。) 拓展知识,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培养探究能力。
作业设计 去红树林湿地保护区秋游,借助小程序“观鸟记”,用肉眼或望远镜观察鸟类的外部特征、生活习性、与同伴交流方式等,制作如图所示类似的【有关鸟类的自然笔记】。
板书设计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一、单元学习内容
本单元属于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版)七个主题中的第六大主题“遗传与进化”,属于新课标九个大概念中的第七大概念:遗传信息控制生物性状,并由亲代传递给子代。从属于这个大概念中的第一个重要概念:生物通过有性生殖或无性生殖产生后代。属于其中第二个次位概念:生物可以通过有性生殖或无性生殖繁殖后代。如图所示: 生物的生殖、发育和遗传是生命的基本特征。新课标要求学生运用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逐渐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运用进化与适应的观点,解释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学科核心素养呈现形式 1、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索生物生殖过程和比较发育不同阶段的科学思维; 2、分析生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培养学生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生命观念; 3、善用生物实验,培养学生探究观察生物的发育过程,动手操作等实践的能力; 4、理论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了解严峻的环境形势,树立正确的态度和社会责任感。
教材编写体例 1、章节设置与课程安排相适应,1章对应1个课时; 2、每节设置“想一想、议一议”问题或情境导入,均从学生的已有认知出发; 3、每节重难点以小标题形式呈现,简约清晰; 4、每节安排有“探究实践”、“观察与思考”、“小资料”等模块,任务突出; 5、课后有“练习”和“课外实践”,让课堂知识得到延伸。
教材编写特点 1、充分体现新课标的要求。设置多个模块实现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满足新课标中实现培养学生逐步理解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它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探究能力,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加强对内容的理解。与此同时,也体现出教学要“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 2、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教材的表现形式很独特,图文并茂,并且附上了很多的颜色。在生物教学课堂上,教师所讲解的一些内容学生不能理解的时候,就可以参照书上的图文进行理解,这样让学生理解起来更加直观。另外,教材中的内容都是跟我们的生活相关的,学生学习起来就会相对轻松一些,同时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重视探究性学习。教材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实践能力,因此设计了多个模块,通过多种不同的内容对学生进行锻炼。如“观察与思考”模块,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资料分析”模块,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让学生能够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教材编写意图 由于植物的有性生殖和发育已在七年级上册介绍过,所以第一节从植物的有性生殖复习导入,重点介绍无性生殖及其应用。接着介绍了昆虫、两栖动物和鸟的生殖和发育,但侧重点不同。昆虫侧重讲解变态发育的两种类型;两栖动物侧重讲解体外受精和发育过程;鸟类侧重讲鸟类与陆生环境相适应。教材在引导学生认识上述动植物的生殖过程和特点的同时,突出生殖和发育与人类生活以及与环境的关系。
课程资源整合、开发和应用 1、合理利用已有教材。根据学情和班级特点,以及学生的接受能力,适当选择对应的教学模块,有所取舍。如每一节开头的“想一想,议一议”,如果觉得有更合适的问题和情景取代可以有所改变。 2、科学选择网络资源。根据教学过程和与知识的关联,科学选择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的呈现,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辅助教师将知识形象化展示。如:播放《小蝌蚪找妈妈》的视频、播放两栖动物生殖发育过程的记录片等。 3、充分利用城市资源。如可以让学生去深圳红树林湿地观察鸟类;去博物馆看两栖动物的标本;去公园或野外的溪流里观察小蝌蚪的生活等。帮助学生建立书本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增强学生对生物智能科目的兴趣。
二、单元学情分析
已知内容学习方法生活经验 七年级上册学习过植物的有性生殖,八年级上册则对昆虫、两栖动物和鸟类的基本结构及特性进行了初步了解。同时,在整个中小学阶段以及基本掌握探究实践、小组合作、表达交流分析归纳等能力。生活中对植物的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都有过接触,小学阶段养过蚕、见过蝌蚪、也经常在生活范围内见到鸟类。
新知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设计 本章内容应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教材上所安排的课外实践、科学技术社会等内容都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学生没有相关的科学知识,不易理解和实践。教师要充分了解、利用和拓展,使教学过程顺应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教师也要注意积累实践经验,创造实践条件,让学生真正“从做中学”。倡导探究性学习。整体可以利用“课前搜集有关资料→课上分享所见所闻→科学实验或动手实操→总结归纳特征→课后知识延伸”的形式,开展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
主要学习障碍有效突破方法 1、课前教师对学生学情、已有知识准确把握,做到精选素材、精选习题、精选活动,高效课堂。 2、课中教师根据学生当场生成及时应对,做到心中有数、以生为本、以学促教。 3、课后拓展延伸精准多样,设置有意思的、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课后实践任务,让学生在做中学、做中思。
学生学习本单元表现出的特点、习惯、兴趣 1、课堂上能够快速进入教师创设的情境,但长时间后注意力容易下降,需要教师把控时间,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2、探究实践、动手操作、言语表达等能力两极分化严重,需要每堂课至少安排一次小组讨论或小组合作的活动,让学生互相影响、互相帮助,提升班级综合素养。 3、课后实践任务完成质量两极分化严重,需要教师及时强化、鼓励学生的科学探究,从而让更多的同学参与进来。
三、单元学习目标
生命观念 以初一上学期学习植物、初二上学期学习动物基本结构为知识基础,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认知,通过在课堂上以不同形式分析植物、昆虫、两栖动物和青蛙等生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培养学生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生命观念。
探究实践 课前:查询有关动植物的课外知识;课中:观察两栖动物浸制标本、解剖观察鸟卵的结构;课外:扦插、嫁接植物,养蚕,去红树林观鸟等。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安排,学生探究观察生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培养他们表达交流、动手操作等实践的能力。
科学思维 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储备、生活经验和兴趣点出发,每节课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索生物生殖过程和发育过程的欲望。课堂上将生物不同的发育阶段进行形态特征的对比,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归纳、综合等科学思维。
态度责任 通过播放两栖动物受危害造成畸形或有关生物多样性减少的视频和资料,让学生认识到严峻的环境危机,树立积极的环保态度,投身于爱护植物、关爱动物、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的行动中去。如制作倡议书、海边拾物等方式为环保贡献一点自己微薄的力量。
四、单元学习评价
知识评价 节名 基本知识点 学习情况自评
很好 一般 不好
植物的生殖 有性生殖的特点和过程
无性生殖的特点
无性生殖的应用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家蚕的生殖和发育
蝗虫的生殖和发育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青蛙的生殖
青蛙的发育
鸟的生殖和发育 鸟卵的结构
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考核方式 1、“有性生殖”“无性生殖”概念区分选择题; 2、理论联系实际选择题或非选择题; 3、鸟卵结构名称选择题或非选择题; 4、环保方式方法拓展题; 5、生物发育过程排序题。
能力、态度、小组合作评价表(见下页)
评价指标 评价等级及分值 得分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优 良 (10-8) 一般 (7-5) 需要改进(4-0) 生评 他评 师评
活动态度(15%) 学习兴趣 对本课有浓厚的学习兴趣 对课有较高的学习兴趣 对课知识学习兴趣一般
学习态度 学习态度认真负责,努力实现预定任务 认真参与,在同伴协助下努力实现预定任务 认真参与,在同伴协助下实现未能预定任务
合作交流(20%) 与人合作 主动和同学配合,分工合作,乐于帮助同学 基本能和同学配合,做好自己分内工作 有需要时才和同学合作,喜欢个人学习
与人沟通 态度谦虚,认真倾听同学意见,能合作解决问题 会倾听同学意见,基本能和同学合作解决问题 不太喜欢发言和倾听同学意见,不喜欢和同学合作解决问题
探究实验(30%) 动手操作 能熟练操作试验器材,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试验任务 操作器材较熟练,能够完成试验任务,但有缺陷 器材操作很陌生,不能完成实验任务,或者效率太低
观察分析 能够根据实验现象和课堂分析,得出完整的实验结论 根据实验现象和课堂分析,只能得出部分实验结论 根据实验现象和课堂分析,几乎不能得出实验结论
成果展示(35%) 汇报 交流 生物术语运用准确,语句通顺,表情丰富 生物术语运用较准确,语句比较通顺 没有使用生物术语 ,过于口语化
五、单元教学实施
整体教学 思路
学习方法 和策略 1、落实基础知识。通过理解和记忆掌握最基础的知识点。 2、横纵向分析比较。加强章节直接的联系,帮助形成大概念。 3、理论联系实际。将所学知识融入生活,帮助课堂的知识点更加内化。 4、动手实践操作。以知识点出发,参与实践活动,提升探究实操能力。
课程资源 多媒体资源:生物高清图片、生殖发育过程视频。 实验室资源:动物浸制标本、组织培养 城市资源:博物馆、红树林湿地、各大公园 生活资源:菜场鸡蛋、农田(嫁接扦插) 硬件设施资源:希沃白板、投影仪、扩音器
单元教学 结构图
课时课型 分配 第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教学内容 课时分配 课型
植物的生殖 1 新授课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1 新授课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1 新授课+实验课
鸟的生殖和发育 1 新授课
个性化单元作业设计 教学内容 个性化作业
植物的生殖 体验通过无性生殖的方式培育植物,并用图片的形式记录下来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养殖蚕,并记录不同时期的发育过程,将每个阶段拍成图片进行整理和上传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查询有关两栖动物生活环境的恶劣程度,写一份《倡议书》
鸟的生殖和发育 去红树林湿地公园,完成一份跟鸟类有关的《自然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