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皮的杜鹃》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顽皮的杜鹃》,此次说课我将本着义务教育音乐基本理念要求,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
本课是人音版三年级第六册第三单元《我们的朋友》的第一课时,本单元安排了一组以“鸟”为题材的音乐作品。除了《顽皮的杜鹃》,还有二胡独奏曲《空山鸟语》、笛子独奏曲《荫中鸟》等,旨在通过音乐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学生对音乐的联想与想象能力,培养爱鸟、护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本课《顽皮的杜鹃》是一首曲调优美、音乐形象鲜明的童谣。歌曲以轻快活泼的节奏和清新流畅的旋律,生动地表现了孩童在大自然中与顽皮的杜鹃嬉戏玩耍的情景,充满童趣。其中“5 3”的音调模仿杜鹃叫声贯穿全曲。
二、说学情
作为一名教师有所了解,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接下来我对学生的情况做一个简单的分析。三年级的孩子相比一、二年级有很大的不同,有一定的音乐能力,能适应稍难的歌曲学习,同时他们活泼好动更敢于表现自己,但注意力难以集中,所以需要在授课过程中利用有趣的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多引导多关注。
三、说教学目标
新课标指出,教学目标应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以及知识与技能这三个面,而这三维目标又应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有机整体,因此我设计的三维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认识顿音记号,初步尝试顿音的演唱和唱准“5 3”两个唱名。
过程与方法:通过让学生参与情境游戏的方式,加深对“杜鹃”为题材的音乐作品的感受、体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唱《顽皮的杜鹃》,感受杜鹃的音乐形象,激发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定本节课的重难点:
重点:了解小动物的声音特点,能够模仿并完整演唱歌曲。
难点:能够准确地掌握顿音记号。
五、说教法
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堂课我采用的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情境游戏教学法、欣赏法、听唱法、情感体验法等。针对三年级学生好玩、好动的心理,我编配了动作和游戏,实施了寓教于乐的教学策略。
六、说教学过程
接下来,我将着重介绍我对教学过程的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是这样思考的,总的设计思路分为五个环节,分别是新课导入、初步感知、学唱歌曲、巩固提升、拓展小结方面,我将分别来介绍这五个环节:
(一)第一环节是新课导入环节
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营造浓郁的音乐课堂氛围,上课伊始,我会为学生播放音乐,组织学生听着音乐进教室,边走边围成一个大圆圈,随着音乐做律动,要求当听见动物的叫声就停下脚步。律动结束后提问:你们听到了什么动物的叫声呢?学生自由回答,我进行总结:对,是布谷鸟,它还有一个名字——杜鹃。顺势引入本节新课《顽皮的杜鹃》。
这样的设计让学生在浓浓的音乐氛围中,从关注学生的步态是否符合音乐的节奏和情绪开始,进入这节课的活动和学习,从课下到课上形成了一个自然地、生动的过渡。
(二)第二环节是初步感知环节
初步感知这一环节是本节课新课讲授的第一个环节,接下来我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接下来我从听杜鹃——找杜鹃——唱杜鹃——演杜鹃这四个步骤展开教学。
1.听杜鹃
我会先完整播放音乐,并提问:你知道小杜鹃在干什么吗,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杜鹃?学生一边聆听歌曲一边手划旋律线,等学生自由回答之后,我来总结:这是一只活泼、顽皮的杜鹃,它正在自由地飞翔。
听杜鹃这个步骤让学生完整聆听歌曲,初步感知全曲。
2.找杜鹃
接着,再次播放音乐并引导孩子带着新的问题聆听:歌曲中杜鹃的叫声出现了几次?这只顽皮的杜鹃都去了哪里呢?在杜鹃叫声出现时,记得用喜欢的动作来表现。学生回答之后,我继续总结:杜鹃的叫声出现了6次,它走过草地、飞过树丛、飞向小河旁,最后又飞向了远方。
这一设计让学生通过在歌曲中寻找杜鹃,从而让学生更深一步地了解歌词内容。
(三)第三环节是学唱歌曲环节
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新课标指出表现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3.唱杜鹃
(1)认识顿音记号。唱杜鹃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步骤了,首先我将通过学生自由模仿杜鹃的叫声,引出杜鹃的叫声“5”、“3”,并介绍顿音记号,用对比聆听5、3的方法,让学生感受顿音记号的作用,并模仿加了顿音记号的杜鹃叫声,引导孩子说出顿号记号轻巧、跳跃,有弹性的音效。
(2)完整模唱旋律。将旋律相同的乐句找出来,并唱一唱。
(3)熟悉歌词。接下来组织全体学生按节奏念一念歌词,熟悉后跟着伴奏音乐进一步熟悉歌词。
(4)为了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熟悉度,我还设计了师生接龙唱、生生对唱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演唱兴趣。
(5)情绪处理。以杜鹃飞向远方了,歌声也越来越远,越来越弱为情境,让结尾的叫声越来越轻。
用听唱法学习歌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用师生、生生互动的形式来帮助巩固歌曲
(四)第四环节是巩固提升环节
4.演杜鹃
为了更好地巩固已经掌握的新知,并让音乐变得生动有趣。我会引导学生尝试音乐剧的排练。我会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表演歌曲,用自己喜欢的动作将自己心目中的小杜鹃表演出来。此时,我会进行巡视点拨,并请同学分组进行展示成果,并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学生一起讨论。
音乐剧结构:模仿大自然的声音做引子——表演《顽皮的杜鹃》中的杜鹃和寻鸟人边唱边动——表演出杜鹃越飞越远的场景做尾声。
这样做既能够对新学习的音乐作品进行巩固,同时学生又可以充分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对音乐的体验与感受有所加深,也提高了音乐欣赏、表现、创造以及艺术的能力。
(五)第五环节是拓展小结环节
拓展:好的结尾能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在课堂最后,根据本单元的音乐作品主题,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学生对音乐的联想与想象能力。我还特意带来了一首关于动物的乐曲——《动物狂欢节》,让学生拓展聆听,了解更多的动物歌曲。(这是法国作曲家圣桑所作的组曲,整部组曲由十四小乐曲组成,由两架钢琴和管弦乐队演奏,以各种乐器生动地描写动物们在热闹的节日行列中,各种滑稽有趣的情形而闻名。)
在课堂小结时我会和同学们一同探讨本节课有哪些收获,总结音乐作品所传达的精神内涵,激发同学们热爱音乐、热爱小动物的感情在作业部分我会布置一个开放性的作业,请同学们课后收集有关“鸟”类的其他音乐作品,对比聆听一下,并和同桌讨论自己的心得体会,这样既可以重新为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起到加深记忆的作用,同时又可以将课堂延伸到课下,充分发挥音乐的作用。
以上教学设计均是我个人的教学预设,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会根据学生的具体反馈做出相应的调整,做到因材施教,真正的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使音乐课堂教学效率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