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学期第三次阶段性考试
生物试题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座号、考号填涂在相应位置。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 2B 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绘图时,可用 2B铅笔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
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选择题:共 15 小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不论是真核细胞还是原核细胞,都含有 DNA、RNA、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且 DNA
是遗传信息的载体,蛋白质通常充当酶的角色,RNA是“二传手”,所有生物共用
一套基本的遗传密码。这说明
A.生物界在细胞层次上具有高度的统一性
B.生物界在分子层次上具有高度的统一性
C.真核细胞、原核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相同
D.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进化方向完全一致
2.研究发现一类称做“分子伴侣”的蛋白质可识别正在合成的多肽或部分折叠的
多肽,并通过改变自身空间结构与多肽的某些部位相结合,从而帮助这些多肽折叠、
组装或转运,其本身不参与组成最终产物并可循环发挥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酵母菌内“分子伴侣”发挥作用的场所可能在内质网
B.“分子伴侣”介导加工的环状八肽中至少含有 8个氧原子和 8个氮原子
C.蛋白质空间结构一旦发生改变,则一定不可逆转
D.“分子伴侣”折叠蛋白质的过程中可能涉及氢键的形成
3.在生物体内,某些重要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如图所示。其中 X、Y代表
元素,A、B、C是生物大分子。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B在细胞中有三种,都能参与蛋白质的合成过程
B.人体中,单体 a的种类有 4种,其排列顺序决定了 C
中 c的种类和排列顺序
C.同一生物不同细胞中 A、B、C均不同,A的多样性决定 C 的多样性
D.单体 a、b、c在形成 A、B、C化合物过程中都会消耗能量
生物试题 第 1页,共 12页
4.CLAC通道是细胞应对内质网钙超载的保护机制,该通道依赖的 TMCO1是内质网
跨膜蛋白,TMCO1可以感知内质网中过高的钙离子浓度,并形成具有活性的钙离子
通道,将内质网中过多的钙离子排出,一旦内质网中的钙离子浓度恢复到正常水平,
钙离子通道活性随之消失。TMCQ1基因敲除的小鼠能够模拟痴呆、颅面、胸畸形患
者的主要病理特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内质网中的钙离子可作为信号分子调节钙离子通道蛋白的活性
B.内质网内钙离子浓度通过 CLAC通道的调节机制属于反馈调节
C.CLAC通道和载体蛋白进行物质转运时,其作用机制是不同的
D.内质网钙浓度过低是导致患者痴呆和颅面、胸畸形的主要原因
5.下列关于相关实验和生物科学研究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分离采用了密度梯度离心法
B.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采用了模型构建法
C.从观察到植物的花粉、胚珠、柱头等的细胞都有细胞核,得出植物细胞都有
细胞核这一结论,运用了不完全归纳法
D.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采用的是对比实验法
6.下图所示为人体运动强度与血液中乳酸含量和氧气消耗速率的关系。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ab段为有氧呼吸,bc段为有氧呼吸和无氧
呼吸,cd段为无氧呼吸
B.一般以糖为供能物时,肌肉细胞 CO2的产生
量始终等于 O2的消耗量
C.bd段无氧呼吸时,有机物中的能量大部分以
热能形式散失
D.若运动强度长时间超过 c,乳酸大量积累导致血浆 pH显著下降
7.即使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肝癌细胞的无氧呼吸也非常活跃。据报道,中国科
学技术大学吴缅教授发现肿瘤抑制因子 p53通过影响关键酶的活性抑制癌细胞的无
氧呼吸,但不影响正常细胞。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肝癌细胞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无氧呼吸并产生乳酸
B.正常细胞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进行有氧呼吸
C.肝癌细胞利用葡萄糖产生 ATP的效率比正常细胞低
D.p53最可能抑制了催化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关键酶
生物试题 第 2页,共 12页
8.光照条件下,叶肉细胞中的 O2与 CO2竞争性结合 C5,O2与 C5结合后经过一系列反
应释放 CO2的过程称为光呼吸。下图是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细胞呼吸和光呼吸过
程中的部分物质变化,①~⑥代表相关反应,a~f 代表相关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c、f是 O2,b、d、e是 CO2,①②发生于叶绿体中③④⑤发生于线粒体中
B.⑥是光呼吸过程,光呼吸和有氧呼吸都可以消耗 O2产生 CO2
C.CO2浓度增加后可能会使形成的 C3和葡萄糖的含量增加
D.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共同阶段是③,有氧呼吸释放能量最多的阶段是⑤
9.下图甲表示某种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图乙表示该植
物叶肉细胞的部分结构(图中 M和 N代表两种气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注:不考虑无氧呼吸)
A.图甲中的纵坐标数值即为图乙中的 m4
B.图甲中 c点时,图乙中有 m1=n1=m4=n4
C.图甲中 e点以后,图乙中 n4不再增加,
其主要原因是 m1值太低
D.图甲中 a、b、c、d、e任意一点,图
乙中都有 m1=n1>0,m2=n2>0
10.分析下列甲、乙、丙三图,说法正确的是
A.若图甲曲线表示的是喜阴植物的光合速率受光照强度的影响,则喜阳植物的
曲线与此比较,b点向左移,c点向左移
B.乙图中,温度等于 t4℃时,长期处于该温度下植物也可以生长
C.若图丙代表两类色素的吸收光谱,则 f代表类胡萝卜素
D.若图甲为植物在正常培养液中培养所得结果,现移入缺镁培养液中培养,则 b
点右移,c点左移
生物试题 第 3页,共 12页
11.将某种植物栽培于玻璃温室内,下图为用 CO2浓度测定仪测定的密闭玻璃温室
内一昼夜 CO2浓度的变化情况,则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植物细胞在白天和黑夜都能进行有氧呼吸,玻璃罩内 O2的含量在 f点后又开
始出现下降
B.图中 b点和 f点时,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
C.de段 CO2浓度下降趋于平缓的原因主要是叶肉细胞的部分气孔关闭
D.植物体的所有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且 ATP 的合成都是在膜上
进行的
12.为研究低钾条件对某种农作物两个品种光合作用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实验,
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指标 叶绿素含 呼吸速率 光补偿点 最大净光合速
数值 量(相对 ( mol·m- ( mol·m-μ μ 率(μ mol·m-
分组 值) 2·s-1) 2·s-1) 2·s-1)
甲 低钾处理组 18 3.0 89.8 16.4
品
正常处理组 25 2.5 49.8 24.4
种
乙 低钾处理组 26 3.2 72.7 18.5
品
正常处理组 28 2.9 42.0 25.5
种
A.低钾处理组与正常处理组相比,呼吸速率和光补偿点都增大
B.当甲品种的最大净光合速率为 24.4 -2 -1μ mol·m ·s 时,光合速率是 26.9
mol·m-2·s-1μ
C.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时,再增大光照强度,光合速率不再增加,主要是受光反
应的限制
D.在相同低钾土壤环境同时种植这两种农作物,乙品种比甲品种对低钾环境的适应
能力要强
生物试题 第 4页,共 12页
13.甘蔗、玉米等一些植物的叶片具有特殊的结构,其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有基粒,
而维管束鞘细胞中的叶绿体不含基粒。维管束鞘细胞周围的叶肉细胞可以利用 PEP
羧化酶固定较低浓度的 CO2,并转移到维管束鞘细胞中释放,参与光合作用的暗反
应,其主要过程如图所示。请结合这些内容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维管束鞘细胞的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反应但能进行暗反应
B.维管束鞘细胞中暗反应过程不需要 ATP 和 NADPH
C.PEP羧化酶对环境中较低浓度的 CO2具有富集作用
D.甘蔗、玉米等植物特殊的结构和功能,使其更适应高温干旱环境
1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有几项
①所有的酶和 ATP 都含有 C、H、O、N、P 元素;
②酶促反应与外界条件无关,酶只有在生物体内才起催化作用;
③酶能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具有专一性、高效性等特征;
④绿色植物细胞中叶绿体光反应合成的 ATP 用于暗反应中 CO2的固定;
⑤对于动物、真菌和细菌来说,细胞呼吸是其产生 ATP 的唯一来源
⑥提取绿叶中的色素时,用体积分数为 95%的酒精溶液作为提取液
⑦用溴麝香草酚蓝溶液能鉴定乳酸菌细胞呼吸的产物
A.一项 B.二项 C.三项 D.四项
15.科研人员将某油料作物种子置于条件适宜的环境中培养,定期检测种子萌发过
程中(含幼苗)脂肪的相对含量和干重,结果如图所示。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C点幼苗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B.导致 AB段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 C
C.AB段种子干重增加说明光合速率一定大于呼吸
速率
D.在种子萌发初期,脂肪转化为糖类可导致有机
物的总量增加
生物试题 第 5页,共 12页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个选择题 3 分,共 15分,错选得 0分,少选得 1分)
16.液泡是植物细胞中储存 Ca2+的主要细胞器,Ca2+进入液泡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
叙述正确的是
A.Ca2+储存在液泡内,有利于植物细胞保持坚挺
B.载体蛋白 CAX运输 和运输 Ca2+H 的方式相同
C.H+进出液泡的方式都不需要消耗能量
D.加入 H+焦磷酸酶抑制剂,H+通过 CAX 的运输速率变慢
17.《氾胜之书》中记载到“凡耕之本,在于趣时和土,务粪泽,早锄早获。春冻
解,地气始通,土一和解。夏至,天气始暑,阴气始盛,土复解。夏至后九十日,
昼夜分,天地气和。以此时耕田,一而当五,名曰膏泽,皆得时功。”下列关于耕
田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务粪泽”:施肥和灌溉能提高土壤的无机营养,有利于植物生长
B.“早锄”:农田除草能降低作物与杂草因生存空间和营养物质而产生的竞争
C.“春冻解,地气始通”:春天温度升高植物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下降
D.“以此时耕田”——中耕松土使土壤含氧量升高,有利于根系吸收矿质元素
18.除了温度和 pH对酶活性影响外,一些抑制剂也会降低酶的效果。图甲为酶作
用机理及两种抑制剂影响酶活性的机理示意图,图乙为相同酶溶液在无抑制剂、添
加不同抑制剂的条件下,酶促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变化的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图甲推知,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具有类似结构而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位点
B.图乙中底物浓度相对值大于 15时,限制 A酶促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酶浓度
生物试题 第 6页,共 12页
C.图甲中非竞争性抑制剂降低酶活性机理与高温、低温对酶活性抑制的机理相同
D.图乙中曲线 B和 C分别是在酶中添加了竞争性抑制剂和非竞争性抑制剂的结果
19.下列有关酶的探究实验的叙述,合理的是
A.探究 pH对酶活性的影响,将 α -淀粉酶和淀粉溶液的 pH 分别调到设定值后再
将相应 pH下的 α -淀粉酶和淀粉溶液混合
B.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用 α -淀粉酶分别在 100℃、60℃、0℃下催化淀
粉水解,用碘液检测
C.探究酶的专一性,用 α -淀粉酶分别催化淀粉和蔗糖水解,用碘液检测
D.探究胃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在 pH=1.5时设置温度梯度,用双缩脲试剂检测
20.如图是某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示意图,其中 PSII 和 PSI 由蛋白质和光合
色素组成,Rubisco是催化 C5固定 CO2的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生物膜为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
B.反应①产生的 O2 扩散进入线粒体要
经过 4层膜
C.合成 ATP 所需的能量直接来自于膜
两侧 H+的浓度差
D.PSII和 PSI能捕获光能并转化光能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 5小题,共 55分)
21.胆固醇是人体内一种重要的脂质,下图表示人体细胞内胆固醇的来源及调节过
程。
生物试题 第 7页,共 12页
(1)胆固醇是构成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结构)的重要成分。细胞可利用乙酰
CoA 在_________(细胞器)中合成胆固醇,细胞中的胆固醇也可以来源于血浆。
(2)人体血浆中含有的某种低密度脂蛋白(LDL)的结构如图所示,其主要功能是将
胆固醇转运到肝脏以外的组织细胞(靶细胞)中,以满足这些细胞对胆固醇的需要。
与构成生物膜的基本支架相比,LDL膜结构的主要不同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LDL能够将包裹的胆固醇准确转运至靶细
胞中,与其结构中的载脂蛋白 B与靶细胞膜上______________的结合直接相关。LDL
通过途径①___________方式进入靶细胞,形成网格蛋白包被的囊泡,经过脱包被
作用后与胞内体(膜包裹的囊泡结构)融合。由于胞内体内部酸性较强,LDL与受
体分离,胞内体以出芽的方式形成含有受体的小囊泡,通过途径②回到细胞膜被重
新利用。含有 LDL的胞内体通过途径③被转运到___________,被其中的水解酶降
解,胆固醇被释放进入细胞质基质。
(3)当细胞中的胆固醇含量过高时,会抑制 LDL受体基因表达以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而使胆固醇的含量维持在正常水平。
(4)模拟胆固醇进入细胞的方式,某研究小组构建了一种
由磷脂分子构成的脂质体,它可以作为药物的运载体,将
药物运送到特定的细胞发挥作用。由图推测,药物
________应是脂溶性的药物。脂质体到达细胞后,药物进
入细胞的方式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某生物小组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用 α -淀粉酶溶液和淀粉溶液作为实验
材料,设计实验,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实验步骤:
Ⅰ.取 6只试管编号,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溶液。
Ⅱ.在 6只试管中依次加入等量的 α -淀粉酶溶液。
Ⅲ.迅速将 6只试管分别放入 0℃、20℃、40℃、60℃、80℃、100℃的水浴锅中保
温 5min。
Ⅳ.取出试管,各加入等量的斐林试剂,将每支试管放在60℃的水浴锅中水浴 1min,
观察各试管的溶液中颜色变化。
(1)请指出上述实验方案中存在的两处错误,并加以改正。
生物试题 第 8页,共 12页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α -淀粉酶溶液是一种内切酶,以随机的方式从淀粉分子内部随机水解,β -淀
粉酶则使淀粉从末端以两个单糖为单位进行水解。下图 β -淀粉酶在淀粉、Ca2+影
响下的热稳定性测定结果绘制的曲线图。
①α -淀粉酶溶液和 β -淀粉酶水解淀粉的作用部位不同,从两种酶结构上分析,这
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水解淀粉的产物主要是麦芽糖。
②分析图形,2%淀粉在处理 50min前对 β -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情况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更有利于较长时间维持 β -
淀粉酶的热稳定性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3.某研究小组选择健壮的、处于生长期的某种绿色植物进行了一系列探究实验:
(1)分别选择该绿色植物不同比例的叶片进行完全遮光处理,在适宜光照下检测
未遮光处理叶片的光合速率和淀粉含量,结果如图所示。
①本实验检测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净光合速率”或“总光合速率”)。
②该实验结果说明未遮光叶片的光合速率与其淀粉含量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
试分析随着遮光叶片比例上升,未遮光叶片淀粉含量下降的原因是
。
生物试题 第 9页,共 12页
据此推测,摘除花、果实等非光合作用器官,叶片的光合速率______________。
(2)该研究小组又利用该绿色植物进行了如下实验,图甲表示实验装置,图乙表
示实验结果。
①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适当增加图甲中灯
与广口瓶之间的距离,短时间内叶绿体中 ADP的含量__________(填“增加”或“减
少”)。当光照强度为 80W时,叶绿体内产生的氧气的扩散方向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上述装置测得的数值与实际光合速率相比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
或“相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如果将装置中的 CO2缓冲溶液改成清水并对装置进行遮光处理后,观察到红色液
滴向左移动,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A.有无氧呼吸存在 B.呼吸底物中有脂肪
C.有氧呼吸速率小于无氧呼吸速率 D.植物呼吸使玻璃罩内温度升高
24.淀粉和蔗糖是光合作用的两种主要终产物,马铃薯下侧叶片合成的有机物主要
运向块茎贮藏,红薯叶片合成的有机物主要运向块根储存。下图是马铃薯和红薯光
合作用产物的形成及运输示意图。在一定浓度的 CO2和 30℃条件下(细胞呼吸最适
温度为 30℃,光合作用最适温度为 25℃),测定马铃薯和红薯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
光合速率,结果如下表。分析回答:
生物试题 第 10页,共 12页
光合速率与呼 光 饱 和 时 光饱和时 CO2吸收 黑暗条件下 CO2释
吸速率相等时 光 照 强 度 量 ( mg/100cm2 放量( mg/100cm2
光照强度(klx) (klx) 叶·小时) 叶·小时)
红薯 1 3 11 5
马铃薯 3 9 30 12
(1)马铃薯下侧叶片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可将光能转化为
,同时氧化 H2O产生 O2。暗反应中首先生成的是三碳化合物,有同学
猜测此化合物是 CO2与某一个二碳化合物结合生成的,但当突然_____________
后,发现 RuBP的含量快速____________,由此推知猜测是错误的。
(2)为红薯叶片提供 C18O2,块根中的淀粉会含
18 O,请写出元素 18 O转移的路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图中相关物质的名称及箭头表示)。
(3)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可看到叶绿体内部有一些颗粒,它们被看作是叶绿体的
“脂质仓库”,其体积随叶绿体的生长而逐渐变小,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验证光合作用产物以蔗糖的形式运输,研究人员将酵母菌蔗糖酶基因转入
植物,该基因表达的蔗糖酶定位在叶肉细胞的细胞壁上。结果发现转基因植物出现
严重的小根、小茎现象,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研究发现蔗糖可直接进入液泡,该过程为逆浓度梯度运输,与该跨
膜运输过程有关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
(5)25℃条件下测得红薯光补偿点会______________(填“小于”“大于”或“等
于”)1klx;30℃条件下,当光照强度为 3klx 时,红薯和马铃薯固定 CO2量的差值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物试题 第 11页,共 12页
25.图 1是将玉米的 PEPC 酶(与 CO2的固定有关)基因与 PPDK 酶(催化 CO2初级受
体“PEP”的生成)基因导入水稻后,在某一温度下测得光照强度对转双基因水稻
和原种水稻的光合速率影响。图 2是在光照为 1000Lux下测得温度影响光合速率的
变化曲线。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转基因成功后,正常情况下,PEPC酶应在水稻叶肉细胞的_______________(填
细胞结构)处发挥作用。
(2)原种水稻 A点以后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素为____________________(须
答 2点即可),转基因水稻___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通过提高相关酶
的最适温度来增强光合速率。
(3)图 1是在_____℃下测得的结果,如调整温度为 25℃,重复图 1相关实验,A点
会向_________移动。
(4)据图推测,转基因水稻与原种水稻相比更适宜栽种在____________环境中。研
究者提取了这两种水稻等质量叶片的光合色素,并采用纸层析法进行了分离,通过
观察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现两种植株各种色素含量无显著差异,
则可推断转基因水稻最可能是通过促进光合作用的________(填过程)来提高光合
速率。
(5)据图 1可知,高光照强度下,转基因水稻的净光合速率大于原种水稻。为了探
究“高光照强度下,转基因水稻光合速率的增加与导入的双基因编码的酶的相关
性”,请利用转双基因水稻、PEPC酶的专一抑制剂 A、PPDK酶的专一抑制剂 B等设
计实验。完成以下实验思路:取生理状态相同的转双基因水稻若干,均分四组,在
高光照强度时,分别进行不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
理,其余条件相同且适宜,一段时间后,测定四组转双基因水稻的净光合速率。
生物试题 第 12页,共 12页
生物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 15 小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5 BCCDA 6-10 BDABD 11-15 DCBAD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个选择题 3 分,共 15分,错选得 0分,少选得 1分)
16 AD 17 ABD 18 ABD 19B 20 ACD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 5小题,共 55分)
21.(共 9分,每空 1 分)
(1)动物细胞膜 内质网(2)只有单层磷脂分子 LDL受体 胞吞 溶酶体
(3)抑制乙酰 CoA合成胆固醇,促进胆固醇的储存
(4)B 脂质体与细胞膜融合或脂质体被细胞胞吞
22.(共 12分,每空 2分)
(1)在没有设定温度前淀粉酶和淀粉已经发生反应;将步骤Ⅱ与步骤Ⅲ颠倒
第Ⅳ步中,用斐林试剂鉴别还原糖,水浴加热干扰实验;将加入斐林试剂改为加入
等量碘液,观察各试管的溶液中颜色变化。
(2)①组成 α -淀粉酶和 β -淀粉酶的氨基酸种类、数量、排列顺序和肽链形成蛋
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 β -淀粉酶
②2%淀粉在处理前 50min能提高 β -淀粉酶活性,且该淀粉酶的活性随处理时
间先增强后减弱 Ca2++2%淀粉
23.(共 10分,每空 1分)
(1)①净光合速率 ②呈负相关 未遮光叶片中的淀粉输出量增加 降低
(2)①光照强度与净光合速率的关系 增加 扩散到线粒体和释放到空气中
②偏低 植物同时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部分氧气 ③B
24.(共 13分,除标注外,每空 1分)
(1)ATP 和 NADPH中活跃的化学能 减少 CO2供应 上升
(2)C18O2→C3→磷酸丙糖→蔗糖→淀粉
(3)颗粒中的脂质参与构成叶绿体中的膜结构
(4) 叶肉细胞壁上的蔗糖酶水解蔗糖,导致进入韧皮部的蔗糖减少,根和茎得到
的糖不足,生长缓慢(2分) 线粒体和核糖体(2 分)
(5) 小于(2分) 4mg/100cm2叶·小时(2分)
25.(共 11分,每空 1分)
(1)叶绿体基质 (2)温度、CO2浓度 不是 (3) 30 左下
(4)强光 色素条带的颜色和宽窄(或“色素条带的宽窄”) 暗反应
(5)仅用 PEPC酶的专一抑制剂 A处理 仅用 PPDK酶的专一抑制剂 B处理
PEPC酶的专一抑制剂 A和 PPDK酶的专一抑制剂 B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