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统编版语文九上-第六单元 名著阅读(六)习题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版】统编版语文九上-第六单元 名著阅读(六)习题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13 16:53: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0张PPT)
名著阅读(六)
第六单元 人物百态


一、《水浒传》
1.《水浒传》中作者把英雄好汉们聚居的水泊梁
山描绘成一个“
八方共域,异姓一家”的理
想社会。在这里,不论富豪将吏还是贫贱子
弟,“都一般儿哥弟称呼
”,不分贵贱高低,
表达了人们对平等与人人互爱的理想社会
的向往。
2.“义”是儒家重要的伦理范畴,“义举”就是为
正义或公益而采取的行动。《礼记》中说:
除去天地之害,谓之义。”董仲舒也说:“义
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水浒传》中的诸多
好汉身上是否体现了儒家所倡导的“义”呢?
请从下面这幅木版年画上的两个人物中,任
选一个,结合《水浒传》中的一个具体情节,
谈谈你对“义”的理解。
武松打虎
鲁达除害
示例一:在“大闹野猪林”这一情节中,鲁
智深料到两位公人对林冲不怀好心,因此
路跟踪保护,危急时刻救下林冲,将其护送
到沧州。鲁智深对林冲情深义重,对两位公
人谋财害命的行为深恶痛绝,他以适
当的方
式保护了兄弟,惩罚了恶人,弘扬了正义,其
行为真正符合“义”的内涵。示例二:鲁智深
偶遇金氏父女,听闻他们被恶霸郑屠欺侮勒
索,就打抱不平。
他先给了金氏父女一些钱
并安排他们离开,然后到集市拳打郑屠,结
果失手将其打死。鲁智深仗义疏财、锄强扶
弱,他的行为很好地诠释了何为正义、侠义。
示例三:武松被发配至孟州牢营,受到施恩
的暗中帮助,与之结拜为兄弟。他听说施恩
的酒店被蒋门神霸占,大怒,一路喝酒赶至
快活林,醉打蒋门神,帮助施恩夺回快活林。
他这种行为并不是基于是非判断,而是出于
个人恩怨,所以他的“义”不是维护公理和道
义的“正义”,而是一种狭隘的江湖义气。示
例四:武松夜走蜈蚣岭,发现庵中道士调戏
妇女,于是怒杀了道童,斗杀了道人,放走了
被掳来的妇人。武松疾恶如仇、恩怨分明
但不问青红皂白怒杀道童就有滥杀无辜的
嫌疑。他虽有一定的正义感,但方式过激,
过于残忍,其行为并不总是正义的
二、自主阅读推荐
3.《世说新语》对后世文学影响很大,不少故事
成为文化创作的典故题材,有的还成了常用
的成语。请选择下列成语中的个,结合原
著内容解说这个成语的含义。
A.割席断交
B.难兄难弟
C.七步成诗
D.望梅止渴
示例一:管宁和华歆同坐在一张席子上读
书,有贵人乘大车从门口经过,管宁照样读
书,不闻不问,华歆丢下书跑出门去观看。
管宁割开席子,与华歆分坐,并说华歆不是
他的朋友。成语“割席断交”是指朋友绝交。
示例二:陈元方的儿子与陈季方的儿子谈论
各自父亲的功业品格,争来争去也没有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