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莱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莱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无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13 17:25: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莱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各成员之所以形成共周的民族认同,不仅在于共同的血缘纽带和地缘关联,更得益于人们在共同的生活实践中形成了彼此认同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生活智慧,创造了共同的历史传统、文化记忆和民族精神,在“血缘一地缘一文缘”的价值序列中找到了精神寄托,实现从血缘共同体、地域共同体向文化共同体的价值跃迁,推动中华民族文化生命的价值整合与创造。当前,从文化层面审视中华民族共同体,以“共同体”实现对中华民族的文化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多元一体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构建的结构向度。“多元”指称的是各民族文化多样性的表达范式;“一体”指称的是中华民族文化共性的集中表达,代表了民族发展的主线和价值公约数。多元一体既指明了中华民族内部各族文化的差异性和相通性,又内蕴着各族群间的文化平等与价值共生。多元一体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结构特征,彰显着中华民族共同体内部多元文化的蓬勃张力。我国近代思想家杨度在其《金铁主义说》一文中指出:“中华之名词,不仅非一地域之国名,亦且非一血统之种名,乃为一文化之族名。”中国不同族群间的整合与融汇不是诉诸暴力征服,而是通过文化吸引和价值包容来实现。
从结构向度上看,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构建关键是要去追求多元一体的文化生命认同,构建互养相成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我国历史演进的特点,造就了我国各民族在分布上的交错杂居、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
继往开来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构建的时序向度。对于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民族来说,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构建需要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问题,在继往开来的时序向度中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生命体系。在近代谋求民族独立解放的过程中,一方面,西方在殖民侵略中表现出的现代性优势使中国人陷入文化自卑,把民族的衰落归咎于传统文化的积弊,从而兴起了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浪潮;另一方面,在抵抗侵略中所唤醒的民族主义意识使得中国人对于西方文化抱有足够的警惕。山河破碎带来的文化自卑令中国人难以正确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传统和现代之间的文化关联,因而不能完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构建。当前,我们要建立科学的“传统一现代”审思方式、价值评判标准、文化话语,把中华民族共同体“传统一现代”的历时性文化构建与世界各民族共时性的文化互鉴有机结合起来。
包容开放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构建的空间向度。在中西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时代境遇下,中华民族正在从空间向度上构建起包容开放的共同体文化,努力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现代性文化建构来丰富人类现代性的文明内涵,进而提升各族人民对“共同体”的价值归属。当下,西方国家仍掌控着文化博弈的主动权,文化冲击、价值渗透从未间断,他们试图凭借话语优势竭力维持世界文化交往的“中心一边缘”结构。事实上,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世界各民族文化在同一空间交错互动、融合共享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中国和世界各民族的文化系统作为独特价值标识,理应在平等的文化交往中得到尊重,在求同存异中达到彼此交融与理解。
(摘编自张九童、邹广文《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构建向度》)
材料二:
在关于共同体的理论研究中,有些西方学者认为存在一个“共同体团结悖论”:共同体是一种内部包容和外部排斥相结合的矛盾体。这些人认为:共同体是有边界的,共同体对内标榜的一切价值都无法推广到共同体之外;而且,往往正是在捍卫这些价值的名义时,不同共同体之间才会发生持续的争夺和对抗。这样看来,似乎如挪威学者斯特杰诺的观点:“共同体内部的团结在一定意义上具有对共同体外部成员的排拒和不团结的指向。”正是基于“共同体团结悖论”的民族国家利益观,一些西方学者对我国提出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产生了曲解和误读。
“共同体团结悖论”真的必然存在吗
中国提出建设“两个共同体”的主张,即对内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对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依据“共同体团结悖论”的论断,建设这两个共同体似乎是相互矛盾的,这无疑是来自对司空见惯的盘剥、抑制、打压他国,只求自身发展的“某国优先”模式的归纳。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是密切相关、同向共进的。秦刚在接受美国多家主流媒体采访时表示:竞争不是举击比赛,而应该是赛跑,双方相互促进,都发挥出最佳水平。
《世界银行2022年年度报告:帮助各国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指出:俄乌战争迅速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欧洲最大的难民危机,同时对全球粮食安全、能源市场和大宗商品价格造成了严重冲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大流行引发的全球公共卫生危机表明,人类在病毒面前是命运相连的整体,中国作为一个有影响力的重要国家,力所能及地为世界抗疫提供医疗物资等,都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稳定与发展的贡献。
当前,中国式现代化立足中国基本国情,秉承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致力于造福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不会因为中国的发展而挑战他国,不会挑战区域及世界秩序,不会导致“共同体团结悖论”。这是因为我们选择的是中国式现代化,秉持中国理念,坚持中国道路,传达中国声音,同时关切世界的团结发展,拥抱世界,学习世界,贡献世界。
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我国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亦是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担当与承诺。
(摘编自严庆《中国式现代化对“共同体团结悖论”的破解》)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材料一可以看出中华民族是稳固的多民族统一体,各民族既呈现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又有着文化的相通性和平等性。
B.以共同体文化引领各民族文化健康发展,构筑各民族文化平等交流的平台,能够更好的实现中华民族的整体文化认同。
C.只有消除西方国家掌控的文化博弈的主动权及其依仗的话语优势,世界各民族文化才能在同一空间交错互动、融合共享。
D.秦刚通过形象化的说法对“竞争”进行阐释,体现了包容开放的中国态度,同时也有力地回应了西方“某国优先”的论调。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要追求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民族结构的稳固性,有必要增强中华民族多元族群内在的文化聚合力。
B.传统文化积弊产生的文化自卑是制约当前中华民族共同体“传统——现代”的历时性文化构建的关键性因素。
C.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构建不仅要以包容姿态化解各族群间的文化隔闽,而且要加强与世界各族文明间的真诚对话。
D.所谓的“共同体团结悖论”和西方所要维护的“中心一边缘”结构,它们的本质都是为了突出自己在世界上的主导地位。
3.下列选项,最能体现材料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构建包容开放特点的一项是()
A.魏源的《魏源集》中说:“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
B.《论语·雍也》中说:“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C. 《北史·吐谷浑传》中说:“单则易折,众则难摧。”
D.费孝通提出:“各美其英,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4.西方学者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符合“共同体团结悖论”,材料二是如何针对这一观点进行驳斥的 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
5.“同则相亲,异则相敬”出自《礼记·乐记》,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智慧。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门缝里看戏
卞毓方
闲来重温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五柳先生的想象力使我豁然开朗,我没有跟他“舍船,从口入”,而是折回头,走进另一条时间隧道。那年头,我五岁半.
祖父带我看过一出京戏《失空斩》。几年后才知道,演的是《三国演义》的《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当时却懵懵懂懂,不明白啥叫“京”,啥叫“戏”,三国人物为啥长成、穿成那个模样,讲话为啥总装腔作势,平常为啥在街上看不见他们,难道是单独住在一个叫三国的地方 一切都云里雾里,稀里糊涂。
心头痒痒,觉得太玄妙,太神秘。
很想再看一次。那是另一个世界,灯光灿亮,景色辉煌,人物相貌齐楚,气宇轩昂,一动一静、一言一语都像是在天国,绝不是我们所在的人间——正因此,要看就得付费;正因此,票再贵也有人争着买。平日瞅那些看过戏的,逢人就得意扬扬地炫耀,似乎打剧场坐一坐,自己也成了舞台人物。
祖父啥时再看戏呢,天晓得。我是小孩子脾气,上午栽树,下午就想吃果子。戏票分三等,我记住了,最便宜的是五分钱。对于穷人,五分钱是什么概念 不清楚。
我也不觉得我们家特别穷,左邻右舍,看上去都差不多。是日午前,天朗气清,母亲在屋后小洋河的码头洗衣服。我站在后面哼:“我要五分钱,我想看戏。”母亲摸摸口袋,又缩回手,不同意。不给我就不走,一直站着磨。
母亲是疼我的,每当我和大姐、二姐闹别扭,母亲不问青红皂白,总是站在我这一边。这天,母亲洗完衣服,却头也不回,径自走了。断念,知道这戏票是买不成了。
午后,我到底不死心,又一个人跑去剧场。
剧场在小镇的中心,正门朝北,有人查栗。大人可以免票带一个小孩,所以已经有一帮小孩在门口混,诀窍是见人就堵,一个劲地喊“爷爷”“伯伯”,然后扯着人家的胳膊,大摇大摆闯进去。
瞅着眼热,但学不来。南门,即后台,也有人把守,刚想走近瞄一眼,立刻遭到当头棒喝。
转来转去,转到西南门。那是扇木门,右侧有道竖形的裂缝,约一作长,中间像被小刀挖过,有拇指宽,状如一只狭长的细眼,我踮起脚,还是够不着,看来是比我高的孩子干的。
剧场南边临河,我去河浜搜索了一圈,捡得几块半截砖头。转回去,门眼已被一个大孩子占领,也许那洞就是他挖的。无奈,只得在一旁干站。他故意激我,大呼好看。我让他讲讲怎么好看。
他说,两个女的站在台上,穿的衣服好看,头上插的簪子好看,一扭一摆好看,后面的布景也好看。
他没文化,我已经在私塾读了一年,刚才在正门,看到海报上写的是盐城淮剧团,演的是《西厢记》。
好不容易等到他大发慈悲,把门眼让给我。我垫好砖头,站上去,勉强够到,闭上左眼,拿右眼对着,却是一片漆黑——门里有人挡着。
难怪那大孩子放弃,他看不到了。
过了一段时光,中秋节,私塾放假。那日下午,我又去了剧场,老地方,仍是西南门。谢天谢地,门眼还在,也没有旁人,我随身带了两块泥砖,垫着正好。
这回是建湖淮剧团,剧目是《秦香莲》。
因为缝隙太窄,角度又偏,只能看到半个戏台,人物面对观众,于我仅是个侧影。俗话说“门缝里看人——把人瞧扁了”,是说把人看小了,或者扁平化了。我倒不这么认为,反而觉得更聚焦,更诡秘。往小了说,有点像把两掌并拢,从掌缝里瞧风景;往大了说,仿佛从两壁央峙的缝隙觑探蓝天。无论如何,这是一个特殊的与众不同的视角,你要是没经历过,就很难理解什么叫山阻水隔的世外桃源,什么叫让人叹为观止的“一线天”。
干扰也有,一位观众蹭到了门前,正好遮住我的视线。我比前番来得机灵,清了清嗓子,奶声奶气地求人家:“大叔,让开一点好吗 ”那人立马移开了。
《秦香莲》的戏,我没看过,但剧情听过若干遍,打从抱在母亲怀里起,到蹒跚学步听邻家妇女拉呱,到夏夜乘凉听大人讲故事。秦香莲的丈夫陈世美进京赶考,中了状元,招为驸马。秦香莲扶老携幼,到京城寻夫。陈世美忘恩负义,不认贤妻,并派人谋杀。开封府包拯包大人主持正义,判陈世美死罪。公主与太后出面求情,包拯铁面无私,最终将陈世美送上龙头铡。
是日我看完全场,尽兴而归。
是日我一步三跳,心花怒放。
我怒放的心花中有一朵是:哪天我挣了钱,要买头排的票,把他们剧场的戏挨个看完;如果钱有富余,就买好多张票,送给那些穷人的孩子。
半个世纪后,我历尽沧桑,风尘仆仆还乡。像武陵人重访桃花源,我去探望那座老剧场。它外形虽然苍老,这是不可避免的,但功能完好,不时还有演出。我大喜过望,向陪同的朋友提出想看一场淮戏。这是乡愁,这是盐阜大地的文化结晶,另一种生命的盐分。朋友积极安排,钱嘛,自然不用我掏。我掏的是热泪——没有人知道,此刻,我又变回了那个从门缝里看戏的小男孩。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由重温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写起,既是为了借此“走进另一条时间隧道”,自然引出下文,也为后文抒发情感张本。
B.文中对祖父着墨不多,但这一人物不可或缺,是他把“我”带进了戏曲文化的天地,使“我”后来陶醉其中甚至影响了学业。
C.“我”在南门被当头棒喝,在西南门的位置被别人抢占,挨到时门眼又被挡住,体现出“我”看戏过程的曲折与看戏的执着。
D.“我”幼时的愿望除了尽情看戏,还想买票送给穷人的孩子,说明“我”在穷困的处境中仍然能够推己及人,有善良的品性。
7.关于文中写看淮戏《秦香莲》的部分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看戏前“我”随身带了两块泥砖,既照应前文,又使下文顺利看戏的情节合乎情理。
B.“我没看过,但剧情听过若干遍”,表明“我”从小就受到了戏曲文化的滋养与熏陶。
C.具体介绍《奏香莲》剧情,说明“我”对此记忆犹新,也体现了“我”爱憎分明的性格。
D.看戏后“我”尽兴而归、心花怒放,是因为看到陈世美受到了惩罚,正义得到了伸张。
8.本文题目为“门缝里看戏”,文中对幼年时门缝里看戏的经历已记叙完整,为什么还要增加最后一段的内容 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6分)
9.散文与小说本是两种文体,但二者有许多共性。小说可以散文化,散文也可以小说化。这篇散文运用了哪些小说的笔法 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杨朝最,字叔明,夏州朔方人。初,在朔方为部军前锋,常有功,授甘泉果毅。建中初,从李怀光讨刘文喜于泾州斩获擒生居多授骠骑人将军稍辽右先锋兵马使后孝纳寇徐州从唐朝臣征讨常冠军锋
及怀光反于河中,朝晟被胁在军。上幸梁、洋,韩游瑰退于邠宁。怀光以尝在邠宁,迫制如属城,以贼党张昕在邠州总后务。昕惧难作,乃大索军资,征卒乘,约潜发归于怀光。时朝晟父怀宾为游瑰将,因夜以数十骑斩昕及同谋者。游瑰即日使怀宾奉表闻奏,上召劳问,授兼御史中丞,正授游瑰邠宁节度使。间谋至河中,朝晟闻其事,泣告怀光曰:“父立功于国,子合诛戮;不可主兵。”怀光遂系之。及诸军进围河中,韩游瑰营于长春宫,怀宾身当战伐。及怀光平,上念其忠,俾副元帅浑球特原朝晟,用为游瑰都虞侯。
九年,城盐州,征兵以护外境,朝晟分统士马镇木波堡。献甫卒,诏以朝晟代之。其年,丁母忧,起复左金吾大将军同正、邠州刺史,兼御史大大。
十三年春,朝晟奏:“方渠、合道、木波,皆贼路也,请城其地以备之。”诏问:“须兵几何 ”朝晟奏曰:“臣部下兵自可集事,不烦外助。”复问:“前筑盐州,凡兴师七万,今何其易也 ”朝晟曰:“盐州之役,咸集诸军,番戎尽知之。今臣境迫虏,若大兴兵,即番戎来寇;来寇则战,战则无暇城矣。今请密发军士,不十日至塞下,未旬而功毕,番人始知,巳无奈何。”上从之。已事,军还至马岭,吐蕃始来,数日而退。是夏,以防秋移军宁州,进疾,旬余而卒。
(节选自《旧唐书·列传·卷九十四》)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李怀光讨刘文喜于泾州/斩获擒生居多/授骠骑人将军/稍辽右先锋兵马使/后孝纳寇徐州/从唐朝臣征讨/常冠军锋/
B.从李怀光讨刘文喜于泾州/斩获擒生居多/授骠骑大将军/稍迁右先锋兵马使后/李纳寇徐州/从唐朝臣征讨/常冠军锋/
C.从李怀光讨刘文喜/于泾州斩获擒生居多/授骠骑大将军/稍迁右先锋兵马使后/李纳寇徐州/从唐朝臣征讨/常冠军锋/
D.从李怀光讨刘文喜/于泾州斩获擒生居多/授骠骑大将军/稍迁右先锋兵马使/后李纳寇徐州/从唐朝臣征讨/常冠军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总,意为统管,与《谏太宗十思疏》中“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的“总”意思不同。
B.闻,意为上奏、报告,与《陈情表》中“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的“闻”意思相同。
C.系,意为关押、囚禁,与《苏武传》中“加以老母系保宫”的“系”意思相同。
D.已,意为已经,与《项脊轩志》中“庭中始为篱,已为墙”的“已”意思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昕是叛将李怀光的同党,在韩游瑰退守邠宁后,担心出事,便大肆索取军饷,招募人马,打算投奔李怀光,结果与同谋者一起被杨怀宾斩杀。
B.杨朝晟是杨怀宾之子,曾被李怀光胁迫在军;李怀光被平定后,皇上念及杨怀宾的忠心,派人赦免了杨朝晟,并任命杨怀宾为韩游瑰的都虞侯。
C.盐州城修筑完成,朝廷需要征兵保护边境,派杨朝晟镇守木波堡。同年,杨朝晟母亲去世,丧期未满即被起用担任左金吾大将军同正等职务。
D.皇上对于只需杨朝晟手下兵马就能修筑三城一事有些疑虑,杨朝晟向皇上陈述了暗中调拨军士、迅速完成修城的计划,皇上听从了他的建议。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及诸军进围河中,韩游瑰营于长春宫,怀宾身当战伐。
(2)今臣境迫虏,若大兴兵,即番戎来寇;来寇则战,战则无暇城矣。
4.杨朝晟有勇有谋,请结合文本作简要概括。(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15~16题。
书河上亭壁 寇准
其二
蝉鸣日正树阴浓,避署行吟独杖筛。却爱野云无定处,水边容易耸奇峰。
其四
暮天寥落冻云垂,一望危亭欲下迟。临水数村谁画得,浅山寒雪未销时。
[注]《书河上亭壁》为四首诗构成的组诗。作者于宋真宗咸平元年谪镇河阳时所作。
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蝉鸣日正树阴浓”写烈日当空,蝉声急促,鸣叫不断,用盛夏时节的标志性景物,烘托作者焦躁烦乱的情绪。
B.“避署行吟独杖筑”,写作者手执竹杖,行吟避署,与《定风波》中苏轼“竹杖芒鞋”“吟啸徐行”的形象有相似之处。
,C.其四最后两句,作者写景视野开阔,河岸上有几处村庄,依山傍水,远山清浅,寒雪未消,仿佛一幅美妙的山水画。
D.这两首诗分别描写了夏、冬之景,以简笔勾勒画面,意象简淡;语言洗练,不事雕琢;营造的意境高远不俗。
16.两首诗都写到了“云”,但对表达情感的作用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陈情表》中,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无人奉养为由,用比喻的手法向晋武帝提出了“ , ”的请求,言语恳切、谦抑,措词委婉、得体。
(2)“春光”一般是指春天的风光、景致,《临安春雨初霁》中,陆游用春光作为背景来表达自己郁闷与惆怅心境的句子是“ , ”。
(3)《贺新郎》(国脉微如缕)中,“ , ”两句鼓舞爱国志士投笔从戎,共赴国难。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2023年2月3日,我国首条跨海高铁——福厦高铁进入静态验收阶段,为后续线路开通运营创造条件。验收完成后,预计4月进入联调联试阶段,年内具备开通运营条件。静态验收是高速铁路竣工验收的重要环节,也是对工程建设、系统设备等的第一次全面“体检”。铁路部门在这一过程中将检查确认工程按设计完成且质量合格,设备安装调试完毕且质量合格。
福厦高铁于2017年9月全线开工,正线全长277.42公里,设计最高行车时速350公里。建成通车后,福厦高铁将推动福州、厦门形成“一小时生活圈”,串联起一条“黄金旅游带”,加速经济贸易,让城市更繁荣。福厦高铁的修建,将成为我国高速铁路网中沿海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长三角与大湾区的南北贯通带来益处。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4
分)
19.根据文中信息,给"静态验收"下定义。不超过50个字。(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零添加”是一个什么概念呢 消费者认为,(①)。然而,无论从现实情况还是科学概念上看,“零添加”并非事实。因为,现代社会的食品都要经过生产、收获、转运、储存和加工等复杂流程,能进到人们的餐桌并吃到嘴里,或多或少含有添加剂。一些人以为,无论是食品还是其他产品,(②)。其实,衡量食物的营养、安全和美味并非只有纯天然一个标准。食品生产和加工一大目的,是让食品营养充分发挥价值。在一些食品安全事件中,不法厂商把并非食品添加剂的物质添加到食品中,才让食品添加剂_甲__。
今天,全世界的食品添加剂已经有2.5万种,可谓__乙___,而中国只批准了2000多种,不到十分之一。这些食品添加剂有些是为了保障食品安全,不用反而不行。例如,香肠和腊肉会使用一点亚硝酸盐以防腐,其作用主要是抑制肉毒杆菌生长繁殖。肉毒杆菌可以产生肉每素,毒性强于砒霜。显然,在内炎加工中使用一点亚硝酸盐是合埋的,否则,(③),从而危害人体健康。在某些情况下,有些厂家已经是在_丙_了,把有些并不需要使用防腐剂的食品说成“零添加”,如腌溃食品(高盐)等。因此,判定一种食品是否安全,首先看食品成分和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和剂量,不要被“零添加”轻易忽悠。
20.请在文中括号里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2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22.简述上文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并列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50个字。(3分)
四、写作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很多成功都是在被逼迫的情况下取得的:在民族危亡的逼迫下,人民奋发图强,保家卫国;在激烈竞争的逼迫下,企业穷则思变,发展图存;在生存危机的逼迫下,人们都想方设法,改变命运……
反之,有很多事业在严峻局势的逼迫下,功亏一篑;有很多的人在强大对手的逼迫下,萎靡颓废……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