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四年级下册语文
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识字学词,认识“挤”1个生字和“叉”1个多音字,会写“瓶、挤、叉、挥”等4个生字,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倒翻、重叠、飘动”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通过边读边想象、抓关键语句等方式,感受诗歌的具体情境,体会诗人对“绿”色的赞美,对春天的讴歌。
3.能根据需要收集诗歌相关资料,学习提炼、整合有效信息,初步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通过边读边想象、抓关键语句等方式,感受诗歌的具体情境,体会诗人对“绿”色的赞美,对春天的讴歌。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身份引路 入“绿”之境
1.出示“绿的身份证”。
交流课前预习单,尝试用“制作身份证”的方式,收集现代诗。
2.引出诗《绿》。
诗歌都是源于生活,无论你看到什么,青蛙、蝴蝶、花草、日月,都可以把它写成诗。就像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首《绿》。
板块二 诵读诗文 初感“绿”意
1.释题。
(1)生齐读诗题。师: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
(2)预设:一片绿油油的草地;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一片一望无际的麦苗田……
(3)师指名读诗题,读出对绿的美好感受。
2.整体感知。
(1)生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全诗共有几节?(预设:5节)
(3)师指名分节朗读全诗,相机正音。
(4)全班齐读;小组分节比赛读,要求:正确、流畅、声音洪亮。
(5)把握诗歌主要内容。
①师引导:读着读着,整首诗的画面在我们的脑海里逐渐清晰起来。谁来说说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
②预设:诗歌描述了春天无处不在的绿色景象。树木、小草在春风的吹拂下来回摆动,风是绿的,水是绿的,世界充满了绿。这首诗写出了绿的摇曳、绿的梦幻、绿的闻风而动。
(6)再读全诗,在读中理解。
3.四人小组内用喜欢的方式练习朗读。
板块三 寻找诗韵 “绿”意盎然
1.感受“绿”的词。
(1)课件出示第2小节。
(2)注意诗句中含有“绿”的词语,反复朗读。
2.感受“绿”的多。
①想象“绿”的画面。师引导:读着读着,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预设:各种各样的绿色)都有哪些绿?(预设:墨绿、浅绿……)
②体会省略号的用法。
师:只有这些绿吗?从哪儿可以看出不只这些绿?(预设:从省略号可以看出)
③师引导发散思维:你还知道哪些绿?(预设:橄榄绿、苹果绿、黄绿……)
师:这么多的绿,都悄悄地藏在省略号中,留给我们无限的想象空间。难怪作者这样说——
生轻声读;师指名读;全班齐读。
3.感受“绿”的美。
①师:作者的联想多么丰富啊!眼前各种各样的绿,在他眼里是什么样的?(生自由交流)
②师指名读第1小节。
③理解“发黑、出奇”。
师:这么多的绿,在作者的眼里,绿得发黑、绿得出奇。你怎么理解“绿得发黑”?(预设:绿的程度深)
师:“出奇”是什么意思?(预设:特别,不平常)
④师指导朗读:读出诗中不寻常的“绿”。(师指名读后全班齐读)
4.感受“绿”的深意。
①出示“调色盘”。身为画家的艾青,他对色彩爱得深沉,爱得执着,简直是“行走的调色盘”。
②了解“色卡”内涵。艾青的诗歌世界是由上百种颜色构成的色彩斑斓的美妙境界。
最爱色彩排行榜 诗中色彩种类 表达的情绪 产生的心理
白 雪白、苍白、惨白、嫩白、洁白、灰白、银白、斑白 1.美好、纯洁2.虚弱、无力、惊恐 圣洁、纯洁、惊惧
黑 乌黑、泥黑、黝黑、深黑、乌暗、锈黑、铁黑、浓黑、焦黑、暗黑、黑青色、黛色 1.厌恶、憎恨、痛苦 2.同情、怜悯 3.庄严、威武、悲壮 痛苦、忧郁、贫困、叛逆
红 绯红、猩红、鲜红、深红、金红、橙红、紫红、栗红、土红、血红、通红、红褐、粉红、火红、艳红、水红、赭、暗赭、棕红 1.激情、热情 2.希望、信心 3.欢乐 4.厌恶、恶俗 5.恶俗的欲望 6.痛苦、血腥 昂扬向上、快乐、希望、血腥恐惧
黄 黄、微黄、草黄、柠檬黄、淡黄、赭 黄、枯黄、灰黄、土色、苍黄、土黄、粉黄、惨黄、米黄 衰败、颓废萧索 3.肮脏 4.苍凉 哀伤、幽怨
③完成“绿色卡”。在《绿》中的色调有哪些呢?它们代表了诗人什么情绪,此时的心理又如何呢?
你能完成艾青的“绿”色卡吗?
最爱色彩排行榜 诗中色彩种类 表达的情绪 产生的心理
绿
板块四 动静想象 “绿”意浮动
1.寻找想象。
(1)师引导:这么多的绿集中在一起,会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读读课文第3~5小节。
(2)课件出示阅读要求。
?轻声地自由读第3~5小节。
?你觉得哪小节写得最有趣?挑选你最喜欢的一节再仔细读读。
生读第3~5小节。
2.品味想象。
(1)生交流,师相机出示第3小节。
①师小结:很多人喜欢这一节诗,喜欢的原因是,这一节诗句式相仿,使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
②师范读后指名读。
③引导想象,感受诗的意境。
刮的风是绿的 下的雨是绿的
因为风中的( )是绿的 因为雨中的( )是绿的
流的水是绿的 阳光也是绿的
因为水中的( )是绿的 因为阳光下的( )也是绿的
师指名读;小组读;全班齐读。(师相机指导,读出诗的韵味)
(2)学习第4小节。
①课件出示诗句。
②关注“在一起”的句式,读出节奏。
③师指名读后,全班读。
④师:注意表示动作的词,你读出了什么?将表示动作的词语读得重一些,你感受到了什么?
示例1:这么多的绿融合在了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深的、浅的、浓的、淡的……满眼都是绿。
示例2:一个“挤”字,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绿色集中在一起的画面。
⑤师示范读后,指名读;师生合作读。
⑥拓展运用。(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仿写练习:春天,大自然的一切都充满了生机,充满了绿意,你能写一写“所有的绿集中起来”的情景吗?
所有的绿集中起来,
校园里( )在一起,
公园里( )在一起,
田野里( )在一起。
a.生仿写,师巡视指导。
b.生朗读仿写句段,相互评价。
(3)学习第5小节。(出示课件,师指名读)
①师范读后指名读,相机引导:为什么所有的“绿”会按着节拍飘动?
预设:这是作者的想象,写出了绿的摇曳、绿的梦幻、绿的闻风而动,体现了绿是生命的象征、是希望的象征的主题。
②说话练习。(课件出示说话练习)
说话练习:一阵风吹来,小草( ),柳条( ),树枝( ),( )。
(4)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①生自由练习读全诗。
②师指名分小节配乐读;生齐读。
板块五 对比阅读 诗意盎然
1.学习“阅读链接”。
(1)师:艾青笔下的“绿”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宗璞笔下的“绿”,又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
(2)课件出示宗璞的作品。
(3)生自由朗读;师指名读。
(4)学生交流读后感受。
示例1:作者抓住了灵隐“绿”的特点,善于联想、想象。从“绿意扑眼而来”“苍翠欲滴”“似乎飘着的雨丝儿也都是绿的”这些词句中可以读出。(课件出示:“绿意扑眼而来”“苍翠欲滴”“似乎飘着的雨丝儿也都是绿的”)
示例2:作者着重写层层叠叠的树木和青苔的绿。树木“有的绿得发黑,深极了,浓极了;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青苔“直绿到了石头缝里”。(课件出示:有的绿得发黑,深极了,浓极了;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生齐读)
2.对比宗璞与艾青的“绿”,又有什么不同和相同之处呢?
3.散文可以编成现代诗吗?尝试将《西湖漫笔》编成小诗吧?
4.师总结:同学们,生活中的美景无处不在。参天的古木、蜿蜒的小径、潺潺的流水,它们都以美的身姿深深地吸引着我们。“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但愿通过学习这首现代诗,我们都能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去欣赏这个美丽的世界。
5.现代散文家朱自清的《绿》、艾青《写在彩色纸条上的诗》、冯辉岳《绿色的世界》(选自诗集《打开诗的翅膀》)
预学单
你尝试过,用制作“身份证”的方式,收集现代诗吗?
那就快来行动,给第10课《绿》,制作一份独一无二的身份证吧!
《绿》的身份证
姓名: 出生日期:
星座:
父亲:
个性特征:
出生原因:
《绿》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