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2022-2023学年高二选择性必修上册语文《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同步课时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统编版2022-2023学年高二选择性必修上册语文《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同步课时训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6.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22 00:00:49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统编版2022-2023学年高二选择性必修上册语文《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同步课时训练
一、
1.下列加粗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剥(bō)削 挣(zhēng)扎 不屈不挠(náo)
B.复辟(pì) 或(huò)者 辛亥(hài)革命
C.勉强(qiáng) 企(qǐ)图 英(yīng)勇事迹
D.警惕(cì) 侮(wǔ)辱 大肆(sì)屠杀
【答案】A
【知识点】形声字的分辨;形近字的分辨;多音字的分辨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识记并辨析现代汉语中常见汉字的读音的能力。
A .正确。
B .“复辟”中的“辟”应读作“ bi ”,“辛亥革命”中的“亥”应读作“ hai ”。
C .“勉强”中的“强”应读作“ qiang ”。
D .“警惕”中的“惕”应读作“ ti ”。
故答案为:A。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识记并辨析现代汉语中常见汉字的读音的能力。解答本题时,要结合平时所积累字音知识及相关技巧进行辨析,尤其是对多音字的辨析,要结合词义、词性进行。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弭乱 巨擘 圆舞曲 春风骀荡
B.滥觞 荧屏 泊来品 精简机构
C.褶皱 切蹉 活性炭 锄强扶弱
D.船舷 轻佻 黑黢黢 入目三分
【答案】A
【知识点】同音字的分辨;形似字的分辨;易混成语/熟语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常用汉字字形的能力。B项,“泊来品”应为“舶来品”;C项,“切蹉”应为“切磋;D项,“入目三分”应为“入木三分”。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常用字字音和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字音题考核的内容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声字、统读字、生僻字、方言误读七类,形似字要按照意义的不同,读音也不一样。复习时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训练、记忆相结合。音同、音近和形近易混淆字是考查的重点。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⑴我们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是保障人民革命的胜利成果和反对内外敌人复辟阴谋的有力武器,我们必须牢牢__________这个武器。
⑵幸福的感觉总被思念__________,因为思念有时候是苦的。
⑶尽管有的地方的“政绩工程”看起来规模宏大,但是由于脱离了实际,弄得劳民伤财,__________没有使群众受益,__________加重了群众的负担。
A.掌握 湮没 不但/而且
B.把握 淹沒 不但/而且
C.掌握 淹没 不仅/反而
D.把握 湮没 不仅/反而
【答案】C
【知识点】近义实词辨析;成语的使用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
“掌握”,①控制,主持;②了解、熟习并加以运用。“把握”,①握;拿;②抓住(抽象的东西),例:把握时机、透过现象,把握本质。③成功的可靠性(多用于“有”和“没”后),例:球赛获胜是有把握的。相同的是都可作动词;都可表示把某事物抓住,控制住。不同的是“把握”侧重于抓住并得到事物,语义程度较轻;适用范围较广,可以是具体事物,也可以是抽象事物;常与“时间”、“机会”、“重点”、“本质”、“实质”、“主动权”、“思想武器”等搭配。除了可作动词,还可作名词,指成功的可靠性,例如:“完成这项任务,我们有把握”;“掌握”没有这种用法。[例]我们一定要牢牢~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加快西部的发展。“掌握”侧重于了解并充分支配或利用,语义程度较重;适用范围较窄,多用于抽象事物;常与“知识”、“技术”、“技能”、“方法”、“手段”、“资料”、“权力”、“原则”、“规律”、“思想”、“理论”、“路线”、“政策”、“情况”、“命运”、“未来”等搭配。只有动词用法。[例]秦牧《土地》:“他们知道,只要~了土地的所有权,就可以永无休止地榨取农民的血汗。”综上分析,与“武器”搭配的应该是“掌握”,排除B项、D项。
“淹没”指大水漫过、盖过,一物盖过一物;“湮没”现在常用的意义是“埋没,没人知道”。句子的意思是说“思念”盖过了“幸福的感觉”用“淹没”,排除A项。
“不但/而且”表示前后的顺进:“不仅/反而”表示前后的反进。句中表达的语意是前后反进,故用“不仅/反而”。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解答本题要注意本考点包括正确理解和正确使用两个层面:即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根据语境正确使用词语(包括使用得好不好)。考查范围包括正确使用实词、虚词、熟语。实词考查的重点是近义词的辨析。辨别近义词在范围大小、词义轻重、适用对象和语体色彩上的区别以及用法上的区别。在近义词中,又以考既常用又易错的词为主。虚词考查的重点是副词、连词、介词的正确使用,尤其要注意相近的词语在词义上特别是用法上的细微差别。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毛泽东的文章开创了政论文从未有过的生动局面,工人农民看了不觉为深,专家教授读了不觉为浅。
B.对中国传统文化十分了解并有独到见解的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就已经由观察历史而开始思考中国共产党会不会“重蹈历史覆辙”。
C.中国人民自从接受了马列主义思想之后,中国的革命就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大大改了样子。
D.不但毛泽东思想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使国民经济实现恢复性增长的指南针,也是我们现代社会经济中实现安定团结和和谐发展的一架导航仪。
【答案】A
【知识点】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A无误。
B项,成分残缺,缺“思考”的宾语,在句末加“的问题”。
C项,中途易辙,前一句主语“中国人民”还没说完,后一句的主语却变成了“中国的革命”。
D项,关联词位置不当,主语相同,关联词应放在主语后,应将“毛泽东思想”调到句首。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首先通读语段,了解句子大意后,运用语感分析是否有语病,再看有没有常见的语病类型,比如: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等错误;然后针对病因,对症下药,修改病句;最后对修改后的句子进行通读检查,看是否通顺合理。
5.下面对《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原文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篇开幕词,先是历史回顾,道出了召开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历史必然性。
B.这是历史的伟大转折,缅怀先烈,既深感胜利来之不易,又有无比的信心,相信人民能够创造更加辉煌的未来。
C.这次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组织上和舆论上的准备。
D.开幕词观点鲜明,态度坚诀,充满着无比的自豪、无比的自信。
【答案】C
【知识点】理解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
【解析】【分析】
A.正确;
B.正确;
C.“这次政治协商会议,……舆论上的准备”理解有误,其中的“舆论”一词使用错误,“舆论”的意思是“众人的议论”,阅读文本可知,此文是1949年9月21日,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发表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开幕词。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宣布自己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文句分析得知,“这次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组织上和法律上的准备”,故“舆论上的准备”理解有误;
D.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课文内容理解。此类题,题目内容往往涉及文章内容的主旨,艺术手法,情感抒发,结构思路等各个方面,答题时一定要通读文章,在文章中找到选项对应的内容,仔细分析比照,判断正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10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秉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勇担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使命,不畏艰难险阻,不惧流血牺牲,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浴血奋斗、发愤图强、改革开放,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今天,中国共产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走过百年光辉历程、在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执政70多年、拥有9500多万党员的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得到了约14亿中国人民最广泛的支持和拥护。
中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我们要认真回顾走过的路,不能忘记来时的路,
,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植根人民群众,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斗志。我们党只要始终站在时代潮流最前列、站在攻坚克难最前沿、站在最广大人民之中,

6.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7.请分别用一个以“中国共产党”为主语的句子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每句不超过18个字。
【答案】6.继续走好前行的路 ;就必将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7.第一段: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取得了伟大成就。第二段:中国共产党前行不忘初心,必将不败。
【知识点】压缩语段;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
【解析】【点评】(1)此题考查补写句子的能力。做这类题目要认真阅读语段,明确语段讨论的话题,然后认真推敲每一处空白处与上下文的关系,做到填写每一处空白处,既要做到前瞻又要后顾,这样即可根据上下文的内容填写上恰当的语句,使上下文连贯通顺,另外一定要认真阅读题干中的隐性要求,按要求作答。
(2)本题考查学生压缩概括语段的能力。概括材料的内容要从题目所给的材料中找出有用的信息,并加以总结、分析,得出题中要回答的问题的答案。
6.此题考查补写句子的能力。
第①处,与“走过的路”“来时的路”对应的应是“前行的路”或“将来的路”;由“认真回顾”“不能忘记”的搭配可知,与之对应的可填“继续走好”。由此可知此处可填“继续走好前行(将来)的路”。第②处,“我们党只要……站在最广大人民之中”是条件,后面应填结果,如“必将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之类的内容;与“只要……”搭配的应是“就……”。由此可知此处可填“就必将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故答案为: 继续走好前行的路 ;就必将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7.本题考查学生压缩概括语段的能力。
由第一段的“10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可知,本段主要讲的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取得了伟大成就;由第二段的“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和最后一句可知,本段主要讲的是中国共产党前行不忘初心,必将不败。
故答案为: 第一段: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取得了伟大成就。第二段:中国共产党前行不忘初心,必将不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70年前的今天,毛泽东同志在这里向世界庄严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伟大事件,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国___________、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
70年来,全国各族人民___________、艰苦奋斗,取得了令世界___________的伟大成就。今天,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___________)。
前进征程上,我们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前进征程上,我们要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推动海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团结全体中华儿女,继续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而奋斗。
前进征程上,我们要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奉行__________的开放战略,继续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节选自习近平《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一穷二白 披肝沥胆 另眼相看 互利共赢
B.积贫积弱 披肝沥胆 刮目相看 相辅相成
C.一穷二白 同心同德 另眼相看 相辅相成
D.积贫积弱 同心同德 刮目相看 互利共赢
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任何力量都不能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任何力量都不能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
B.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
C.任何力量都不能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任何力量都不能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
D.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
10.下列各项中的引号,和文中画框线句中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苏炳添没有摘金夺银,但他凭借自己的体育精神被广大网友亲切地称为“苏神”。
B.“我是老军人、老党员,这次一定要作为志愿者支援抗洪一线。”魏建平主动请战。
C.在倡导以奋斗成就出彩人生时,“吃苦”“拼搏”等都是必不可少的关键词。
D.他们的做法彻底撕掉了自己“文明”的面具,真相赤裸裸地展现在大家面前。
【答案】8.D
9.D
10.C
【知识点】标点符号的使用;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成语的使用
【解析】【点评】(1)此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成语主要有语意内涵不明、褒贬误用、对象错配、似是而非四种误用方式,成语只能分类记忆,没有什么捷径,如果不知道意思一切方法都失灵,所以要注意平时的积累。
(2)此题考查补写句子的能力。首先认真阅读文段,了解大意;然后可以根据空句的位置来判断,还可以根据上下文语境的提示来分析补写的内容。要求选择语意连贯,逻辑严密的句子。
(3)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要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判断标点符号的正误,尤其注意易错易混的标点符号。
8.此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一穷二白:穷,指工农业不发达;白,指文化科学水平不高。形容基础差,底子薄。积贫积弱:(国家、民族)长期贫穷、衰弱。由“近代以后100多年……悲惨命运”可知,应用“积贫积弱”。披肝沥胆:比喻开诚相见,也形容极尽忠诚。同心同德:指思想、行动一致。此处无开诚相见、极尽忠诚的意思,应用“同心同德”。另眼相看:用另一种眼光看待,多指看待某个人(或某种人)不同于一般。刮目相看:用新的眼光来看待。结合后文“伟大成就”可知,应用“刮目相看”。互利共赢:互相都有利,双方都可以取得成功。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互相配合。由命运共同体的“共同利益观”可知,应用“互利共赢”。
故答案为:D。
9.此题考查补写句子的能力。
联系前句“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和后面的“前进征程上”可知,此处应先强调地位的稳固,再“前进”,排除B、C两项。A、D两项相比,D项的语气更强烈。
故答案为:D。
10.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C项和画框线句中的引号都标示突出强调;
A项,标示特定称谓;
B项,标示直接引用;
D项,标示讽刺和否定。
故答案为:C。
11.阅读《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节选,完成小题。
赏析画线句的作用。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在三年多的时间内,很快地觉悟起来,并且把自己组织起来,形成了全国规模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及其集中的代表者国民党反动政府的统一战线,援助人民解放战争,基本上打倒了国民党反动政府,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恢复了政治协商会议。
【答案】“打倒了……”,“推翻了……”,“恢复了……”,用一系列的“了”字句,回顾了中国人民的斗争历程,道出了召开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历史必然性。
【知识点】品味精彩语句的表达艺术;课文理解
【解析】【分析】画线句子“基本上打倒了国民党反动政府,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恢复了政治协商会议”,连用三个“打倒了……”,“推翻了……”,“恢复了……”表示动作状态的句子,构成、历数了中国人民的斗争历程:打倒了国民党反动政府,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恢复了政治协商会议,取得了伟大的成就,这彰显了召开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历史必然性。
故答案为:“打倒了……”,“推翻了……”,“恢复了……”,用一系列的“了”字句,回顾了中国人民的斗争历程,道出了召开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历史必然性。
【点评】本题考查文中重要句子的作用。其实需要把这个句子结构进行分析,理解句子核心意义,其次要还原语境,结合语境理解其作用。
1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科技创新是探索真理、造福人类的事业,其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无论是探索自然奥秘,    ,都需心存敬畏、尊重规律。尤其是技术攻关,不能主观臆断,投机取巧,更不能抄袭造假。要想搞研发,必须有“只管耕耘,莫问收获”的心态和“板凳需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的定力。   ,就容易急于求成,结果往往是欲速则不达。对科技创新的客观规律,我们都应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不能拔苗助长。如果总想立竿见影,今天投资明天出成果,只会助长浮躁的风气。总之,对于广大科技人员来说,    ,才能攻克难关,勇攀高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答案】还是进行技术攻关;如果没有好的心态和定力;唯有心存敬畏、尊重规律、心态平稳(脚踏实地)
【知识点】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补写句子的能力。
第①处,结合“无论是探索自然奥秘”“尤其是技术攻关”分析,此处补写的句子中应有关联词“还是”,根据后面内容分析可知,此处主要讲“技术攻关”,可以补写句子为“还是进行技术攻关”;第②处,结合“必须有‘只管耕耘,莫问收获’的心态和‘板凳需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的定力”“就容易急于求成,结果往往是欲速则不达”分析可知,此处应假设没有这样的心态和定力;第③处,结合“都需心存敬畏、尊重规律”“必须有‘只管耕耘,莫问收获’的心态和‘板凳需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的定力”“才能攻克难关,勇攀高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分析,此处为总结句,主要讲“只有做到……才能……”,即主要讲科技人员要有所成就需要做到心存敬畏、尊重规律、心态平稳,所以此处可以填“唯有心存敬畏、尊重规律、心态平稳”等。
故答案为:还是进行技术攻关;如果没有好的心态和定力;唯有心存敬畏、尊重规律、心态平稳(脚踏实地)
【点评】此题考查补写句子的能力。首先认真阅读文段,了解大意;然后可以根据空句的位置来判断,还可以根据上下文语境的提示来分析需要补写的内容。要求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还要注意字数的限制。
13.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2周年,学校拟编辑出版诗歌征文集。现有两个备选书名《献给母亲的歌》和《山河岁月欢乐颂》,你喜欢哪一个?请写下你喜欢的书名并说明理由。
【答案】示例①:《献给母亲的歌》;把祖国比喻为母亲,给母亲献歌,表达了对祖国母亲的深爱,直抒胸臆,情真意切。示例②:《山河岁月欢乐颂》;山河是祖国的代称,岁月是祖国的历程,欢乐颂是我们赞美祖国的共同心声。
【知识点】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评判书名优劣,说出喜欢哪个,关键要确立标准,即“庆祝新中国成立72周年”的主题。理由应紧扣这一点来表述。
故答案为:示例①:《献给母亲的歌》;把祖国比喻为母亲,给母亲献歌,表达了对祖国母亲的深爱,直抒胸臆,情真意切。示例②:《山河岁月欢乐颂》;山河是祖国的代称,岁月是祖国的历程,欢乐颂是我们赞美祖国的共同心声。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要解答好此题需要考生有较好的分析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做这类试题要指导学生学会分析题干要求,能揣摩理解出题者意图,当然考试时这类题型以主观题为主,在备考时还应多练习、多积累。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统编版2022-2023学年高二选择性必修上册语文《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同步课时训练
一、
1.下列加粗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剥(bō)削 挣(zhēng)扎 不屈不挠(náo)
B.复辟(pì) 或(huò)者 辛亥(hài)革命
C.勉强(qiáng) 企(qǐ)图 英(yīng)勇事迹
D.警惕(cì) 侮(wǔ)辱 大肆(sì)屠杀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弭乱 巨擘 圆舞曲 春风骀荡
B.滥觞 荧屏 泊来品 精简机构
C.褶皱 切蹉 活性炭 锄强扶弱
D.船舷 轻佻 黑黢黢 入目三分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⑴我们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是保障人民革命的胜利成果和反对内外敌人复辟阴谋的有力武器,我们必须牢牢__________这个武器。
⑵幸福的感觉总被思念__________,因为思念有时候是苦的。
⑶尽管有的地方的“政绩工程”看起来规模宏大,但是由于脱离了实际,弄得劳民伤财,__________没有使群众受益,__________加重了群众的负担。
A.掌握 湮没 不但/而且
B.把握 淹沒 不但/而且
C.掌握 淹没 不仅/反而
D.把握 湮没 不仅/反而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毛泽东的文章开创了政论文从未有过的生动局面,工人农民看了不觉为深,专家教授读了不觉为浅。
B.对中国传统文化十分了解并有独到见解的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就已经由观察历史而开始思考中国共产党会不会“重蹈历史覆辙”。
C.中国人民自从接受了马列主义思想之后,中国的革命就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大大改了样子。
D.不但毛泽东思想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使国民经济实现恢复性增长的指南针,也是我们现代社会经济中实现安定团结和和谐发展的一架导航仪。
5.下面对《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原文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篇开幕词,先是历史回顾,道出了召开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历史必然性。
B.这是历史的伟大转折,缅怀先烈,既深感胜利来之不易,又有无比的信心,相信人民能够创造更加辉煌的未来。
C.这次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组织上和舆论上的准备。
D.开幕词观点鲜明,态度坚诀,充满着无比的自豪、无比的自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10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秉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勇担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使命,不畏艰难险阻,不惧流血牺牲,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浴血奋斗、发愤图强、改革开放,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今天,中国共产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走过百年光辉历程、在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执政70多年、拥有9500多万党员的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得到了约14亿中国人民最广泛的支持和拥护。
中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我们要认真回顾走过的路,不能忘记来时的路,
,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植根人民群众,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斗志。我们党只要始终站在时代潮流最前列、站在攻坚克难最前沿、站在最广大人民之中,

6.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7.请分别用一个以“中国共产党”为主语的句子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每句不超过18个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70年前的今天,毛泽东同志在这里向世界庄严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伟大事件,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国___________、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
70年来,全国各族人民___________、艰苦奋斗,取得了令世界___________的伟大成就。今天,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___________)。
前进征程上,我们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前进征程上,我们要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推动海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团结全体中华儿女,继续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而奋斗。
前进征程上,我们要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奉行__________的开放战略,继续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节选自习近平《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一穷二白 披肝沥胆 另眼相看 互利共赢
B.积贫积弱 披肝沥胆 刮目相看 相辅相成
C.一穷二白 同心同德 另眼相看 相辅相成
D.积贫积弱 同心同德 刮目相看 互利共赢
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任何力量都不能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任何力量都不能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
B.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
C.任何力量都不能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任何力量都不能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
D.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
10.下列各项中的引号,和文中画框线句中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苏炳添没有摘金夺银,但他凭借自己的体育精神被广大网友亲切地称为“苏神”。
B.“我是老军人、老党员,这次一定要作为志愿者支援抗洪一线。”魏建平主动请战。
C.在倡导以奋斗成就出彩人生时,“吃苦”“拼搏”等都是必不可少的关键词。
D.他们的做法彻底撕掉了自己“文明”的面具,真相赤裸裸地展现在大家面前。
11.阅读《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节选,完成小题。
赏析画线句的作用。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在三年多的时间内,很快地觉悟起来,并且把自己组织起来,形成了全国规模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及其集中的代表者国民党反动政府的统一战线,援助人民解放战争,基本上打倒了国民党反动政府,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恢复了政治协商会议。
1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科技创新是探索真理、造福人类的事业,其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无论是探索自然奥秘,    ,都需心存敬畏、尊重规律。尤其是技术攻关,不能主观臆断,投机取巧,更不能抄袭造假。要想搞研发,必须有“只管耕耘,莫问收获”的心态和“板凳需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的定力。   ,就容易急于求成,结果往往是欲速则不达。对科技创新的客观规律,我们都应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不能拔苗助长。如果总想立竿见影,今天投资明天出成果,只会助长浮躁的风气。总之,对于广大科技人员来说,    ,才能攻克难关,勇攀高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13.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2周年,学校拟编辑出版诗歌征文集。现有两个备选书名《献给母亲的歌》和《山河岁月欢乐颂》,你喜欢哪一个?请写下你喜欢的书名并说明理由。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形声字的分辨;形近字的分辨;多音字的分辨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识记并辨析现代汉语中常见汉字的读音的能力。
A .正确。
B .“复辟”中的“辟”应读作“ bi ”,“辛亥革命”中的“亥”应读作“ hai ”。
C .“勉强”中的“强”应读作“ qiang ”。
D .“警惕”中的“惕”应读作“ ti ”。
故答案为:A。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识记并辨析现代汉语中常见汉字的读音的能力。解答本题时,要结合平时所积累字音知识及相关技巧进行辨析,尤其是对多音字的辨析,要结合词义、词性进行。
2.【答案】A
【知识点】同音字的分辨;形似字的分辨;易混成语/熟语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常用汉字字形的能力。B项,“泊来品”应为“舶来品”;C项,“切蹉”应为“切磋;D项,“入目三分”应为“入木三分”。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常用字字音和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字音题考核的内容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声字、统读字、生僻字、方言误读七类,形似字要按照意义的不同,读音也不一样。复习时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训练、记忆相结合。音同、音近和形近易混淆字是考查的重点。
3.【答案】C
【知识点】近义实词辨析;成语的使用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
“掌握”,①控制,主持;②了解、熟习并加以运用。“把握”,①握;拿;②抓住(抽象的东西),例:把握时机、透过现象,把握本质。③成功的可靠性(多用于“有”和“没”后),例:球赛获胜是有把握的。相同的是都可作动词;都可表示把某事物抓住,控制住。不同的是“把握”侧重于抓住并得到事物,语义程度较轻;适用范围较广,可以是具体事物,也可以是抽象事物;常与“时间”、“机会”、“重点”、“本质”、“实质”、“主动权”、“思想武器”等搭配。除了可作动词,还可作名词,指成功的可靠性,例如:“完成这项任务,我们有把握”;“掌握”没有这种用法。[例]我们一定要牢牢~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加快西部的发展。“掌握”侧重于了解并充分支配或利用,语义程度较重;适用范围较窄,多用于抽象事物;常与“知识”、“技术”、“技能”、“方法”、“手段”、“资料”、“权力”、“原则”、“规律”、“思想”、“理论”、“路线”、“政策”、“情况”、“命运”、“未来”等搭配。只有动词用法。[例]秦牧《土地》:“他们知道,只要~了土地的所有权,就可以永无休止地榨取农民的血汗。”综上分析,与“武器”搭配的应该是“掌握”,排除B项、D项。
“淹没”指大水漫过、盖过,一物盖过一物;“湮没”现在常用的意义是“埋没,没人知道”。句子的意思是说“思念”盖过了“幸福的感觉”用“淹没”,排除A项。
“不但/而且”表示前后的顺进:“不仅/反而”表示前后的反进。句中表达的语意是前后反进,故用“不仅/反而”。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解答本题要注意本考点包括正确理解和正确使用两个层面:即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根据语境正确使用词语(包括使用得好不好)。考查范围包括正确使用实词、虚词、熟语。实词考查的重点是近义词的辨析。辨别近义词在范围大小、词义轻重、适用对象和语体色彩上的区别以及用法上的区别。在近义词中,又以考既常用又易错的词为主。虚词考查的重点是副词、连词、介词的正确使用,尤其要注意相近的词语在词义上特别是用法上的细微差别。
4.【答案】A
【知识点】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A无误。
B项,成分残缺,缺“思考”的宾语,在句末加“的问题”。
C项,中途易辙,前一句主语“中国人民”还没说完,后一句的主语却变成了“中国的革命”。
D项,关联词位置不当,主语相同,关联词应放在主语后,应将“毛泽东思想”调到句首。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首先通读语段,了解句子大意后,运用语感分析是否有语病,再看有没有常见的语病类型,比如: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等错误;然后针对病因,对症下药,修改病句;最后对修改后的句子进行通读检查,看是否通顺合理。
5.【答案】C
【知识点】理解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
【解析】【分析】
A.正确;
B.正确;
C.“这次政治协商会议,……舆论上的准备”理解有误,其中的“舆论”一词使用错误,“舆论”的意思是“众人的议论”,阅读文本可知,此文是1949年9月21日,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发表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开幕词。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宣布自己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文句分析得知,“这次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组织上和法律上的准备”,故“舆论上的准备”理解有误;
D.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课文内容理解。此类题,题目内容往往涉及文章内容的主旨,艺术手法,情感抒发,结构思路等各个方面,答题时一定要通读文章,在文章中找到选项对应的内容,仔细分析比照,判断正误。
【答案】6.继续走好前行的路 ;就必将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7.第一段: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取得了伟大成就。第二段:中国共产党前行不忘初心,必将不败。
【知识点】压缩语段;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
【解析】【点评】(1)此题考查补写句子的能力。做这类题目要认真阅读语段,明确语段讨论的话题,然后认真推敲每一处空白处与上下文的关系,做到填写每一处空白处,既要做到前瞻又要后顾,这样即可根据上下文的内容填写上恰当的语句,使上下文连贯通顺,另外一定要认真阅读题干中的隐性要求,按要求作答。
(2)本题考查学生压缩概括语段的能力。概括材料的内容要从题目所给的材料中找出有用的信息,并加以总结、分析,得出题中要回答的问题的答案。
6.此题考查补写句子的能力。
第①处,与“走过的路”“来时的路”对应的应是“前行的路”或“将来的路”;由“认真回顾”“不能忘记”的搭配可知,与之对应的可填“继续走好”。由此可知此处可填“继续走好前行(将来)的路”。第②处,“我们党只要……站在最广大人民之中”是条件,后面应填结果,如“必将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之类的内容;与“只要……”搭配的应是“就……”。由此可知此处可填“就必将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故答案为: 继续走好前行的路 ;就必将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7.本题考查学生压缩概括语段的能力。
由第一段的“10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可知,本段主要讲的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取得了伟大成就;由第二段的“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和最后一句可知,本段主要讲的是中国共产党前行不忘初心,必将不败。
故答案为: 第一段: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取得了伟大成就。第二段:中国共产党前行不忘初心,必将不败。
【答案】8.D
9.D
10.C
【知识点】标点符号的使用;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成语的使用
【解析】【点评】(1)此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成语主要有语意内涵不明、褒贬误用、对象错配、似是而非四种误用方式,成语只能分类记忆,没有什么捷径,如果不知道意思一切方法都失灵,所以要注意平时的积累。
(2)此题考查补写句子的能力。首先认真阅读文段,了解大意;然后可以根据空句的位置来判断,还可以根据上下文语境的提示来分析补写的内容。要求选择语意连贯,逻辑严密的句子。
(3)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要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判断标点符号的正误,尤其注意易错易混的标点符号。
8.此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一穷二白:穷,指工农业不发达;白,指文化科学水平不高。形容基础差,底子薄。积贫积弱:(国家、民族)长期贫穷、衰弱。由“近代以后100多年……悲惨命运”可知,应用“积贫积弱”。披肝沥胆:比喻开诚相见,也形容极尽忠诚。同心同德:指思想、行动一致。此处无开诚相见、极尽忠诚的意思,应用“同心同德”。另眼相看:用另一种眼光看待,多指看待某个人(或某种人)不同于一般。刮目相看:用新的眼光来看待。结合后文“伟大成就”可知,应用“刮目相看”。互利共赢:互相都有利,双方都可以取得成功。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互相配合。由命运共同体的“共同利益观”可知,应用“互利共赢”。
故答案为:D。
9.此题考查补写句子的能力。
联系前句“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和后面的“前进征程上”可知,此处应先强调地位的稳固,再“前进”,排除B、C两项。A、D两项相比,D项的语气更强烈。
故答案为:D。
10.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C项和画框线句中的引号都标示突出强调;
A项,标示特定称谓;
B项,标示直接引用;
D项,标示讽刺和否定。
故答案为:C。
11.【答案】“打倒了……”,“推翻了……”,“恢复了……”,用一系列的“了”字句,回顾了中国人民的斗争历程,道出了召开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历史必然性。
【知识点】品味精彩语句的表达艺术;课文理解
【解析】【分析】画线句子“基本上打倒了国民党反动政府,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恢复了政治协商会议”,连用三个“打倒了……”,“推翻了……”,“恢复了……”表示动作状态的句子,构成、历数了中国人民的斗争历程:打倒了国民党反动政府,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恢复了政治协商会议,取得了伟大的成就,这彰显了召开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历史必然性。
故答案为:“打倒了……”,“推翻了……”,“恢复了……”,用一系列的“了”字句,回顾了中国人民的斗争历程,道出了召开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历史必然性。
【点评】本题考查文中重要句子的作用。其实需要把这个句子结构进行分析,理解句子核心意义,其次要还原语境,结合语境理解其作用。
12.【答案】还是进行技术攻关;如果没有好的心态和定力;唯有心存敬畏、尊重规律、心态平稳(脚踏实地)
【知识点】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补写句子的能力。
第①处,结合“无论是探索自然奥秘”“尤其是技术攻关”分析,此处补写的句子中应有关联词“还是”,根据后面内容分析可知,此处主要讲“技术攻关”,可以补写句子为“还是进行技术攻关”;第②处,结合“必须有‘只管耕耘,莫问收获’的心态和‘板凳需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的定力”“就容易急于求成,结果往往是欲速则不达”分析可知,此处应假设没有这样的心态和定力;第③处,结合“都需心存敬畏、尊重规律”“必须有‘只管耕耘,莫问收获’的心态和‘板凳需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的定力”“才能攻克难关,勇攀高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分析,此处为总结句,主要讲“只有做到……才能……”,即主要讲科技人员要有所成就需要做到心存敬畏、尊重规律、心态平稳,所以此处可以填“唯有心存敬畏、尊重规律、心态平稳”等。
故答案为:还是进行技术攻关;如果没有好的心态和定力;唯有心存敬畏、尊重规律、心态平稳(脚踏实地)
【点评】此题考查补写句子的能力。首先认真阅读文段,了解大意;然后可以根据空句的位置来判断,还可以根据上下文语境的提示来分析需要补写的内容。要求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还要注意字数的限制。
13.【答案】示例①:《献给母亲的歌》;把祖国比喻为母亲,给母亲献歌,表达了对祖国母亲的深爱,直抒胸臆,情真意切。示例②:《山河岁月欢乐颂》;山河是祖国的代称,岁月是祖国的历程,欢乐颂是我们赞美祖国的共同心声。
【知识点】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评判书名优劣,说出喜欢哪个,关键要确立标准,即“庆祝新中国成立72周年”的主题。理由应紧扣这一点来表述。
故答案为:示例①:《献给母亲的歌》;把祖国比喻为母亲,给母亲献歌,表达了对祖国母亲的深爱,直抒胸臆,情真意切。示例②:《山河岁月欢乐颂》;山河是祖国的代称,岁月是祖国的历程,欢乐颂是我们赞美祖国的共同心声。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要解答好此题需要考生有较好的分析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做这类试题要指导学生学会分析题干要求,能揣摩理解出题者意图,当然考试时这类题型以主观题为主,在备考时还应多练习、多积累。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