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9)1.2 数据的计算 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9)1.2 数据的计算 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5.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9)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3-06-14 09:11:17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数据的计算
2019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
一、情境导入
观看视频并思考,计算机的主要用途
二、活动体验
打开网络画板软件,让学生观看计算机的计算方式
计算长度
计算角度
二、活动体验
计算大小
计算位置
三、新知讲授
三、新知讲授
公式运用
运算符
=A5 * B9
引用


四则运算:
+ - × ÷
+ - * /
路程公式:s=v*t
勾股定理:斜边平方等于两直角边平方和:c^2=a^2+b^2
圆的面积:π*r^2
三、新知讲授
WPS表格是一种常见的电子表格软件,能够利用公式进行数据计算。
三、新知讲授
填充柄
通过拖动填充柄,可以实现文本、数字、日期等序列的自动填充和数据的复制,也可以进行公式复制。
三、新知讲授
填充柄
通过拖动填充柄,可以实现文本、数字、日期等序列的自动填充和数据的复制,也可以进行公式复制。
三、新知讲授
三、新知讲授
相对引用
三、新知讲授
x
y
相对引用就是对于位置形成链接关系,当所链接的单元格移动时,对应单元格会镜像平移。
四、任务驱动
请按照单元格引用,将左侧九宫格在wps表格中完成。
任务一:将某单元格设置成绝对引用,移动填充柄观察。
任务二:将某单元格设置成相对引用,移动填充柄观察。
四、任务驱动
观察相对引用是如何应用的,说一下你的观察
五、进阶挑战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黄色单元格是由行*列构造的,其结果实现需要混合引用,大家尝试完成任务。
五、进阶挑战
  1 2 3 4 5 6
1 =$A2*B$1 =$A2*C$1 =$A2*D$1 =$A2*E$1 =$A2*F$1 =$A2*G$1
2 =$A3*B$1 =$A3*C$1 =$A3*D$1 =$A3*E$1 =$A3*F$1 =$A3*G$1
3 =$A4*B$1 =$A4*C$1 =$A4*D$1 =$A4*E$1 =$A4*F$1 =$A4*G$1
4 =$A5*B$1 =$A5*C$1 =$A5*D$1 =$A5*E$1 =$A5*F$1 =$A5*G$1
5 =$A6*B$1 =$A6*C$1 =$A6*D$1 =$A6*E$1 =$A6*F$1 =$A6*G$1
6 =$A7*B$1 =$A7*C$1 =$A7*D$1 =$A7*E$1 =$A7*F$1 =$A7*G$1
五、进阶挑战
  1 2 3 4 5 6
1 1 2 3 4 5 6
2 2 4 6 8 10 12
3 3 6 9 12 15 18
4 4 8 12 16 20 24
5 5 10 15 20 25 30
6 6 12 18 24 30 36教学单元 初识数据与计算 教学主题 数据的计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收据的计算基本方法 认识公式的使用 能够综合运用单元格和公式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单元格和公式的综合运用来学习计算机是如何处理计算的,在探究过程中提升问题解决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计算机在处理数据时的优势和复杂。
核心素养培养
初步感受数据处理的方法,培养数据意识
教学内容
电脑的计算;公式和单元格引用
教学媒体
电子白板、PPT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 观看《光量子计算机的速度》视频,让学生感受计算机与认为计算的区别,尝试回答计算机的主要用途 学生回答思考的问题,计算机之所以叫计算机,是因为计算能力非常强大。 观看视频感受计算机的计算强大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讲授 【知识点一、认识计算】
1、计算机的计算方式一 以数学软件为例,能够计算函数图象、计算长度、角度、大小、位置等。 画出并让软件计算相关内容,让学生感受计算的含义。 开展问卷调查数据设计活动 学生观看计算过程,并说出感受和思考。 学生说计算的含义 通过感受现代科技,畅享未来生活。
【知识点二、公式】
一、算术运算符 算术运算符含义示例+(加号)加= 3 + 3–(减号)减法
运算= 3 – 3
=-3*(星号)乘= 3 * 3/(正斜杠)除= 3/3%(百分号)百分比大约^(脱字号)求幂= 3 ^ 3
二、比较运算符 比较运算符含义示例=(等号)等于= A1 = B1>(大于号)大于= A1>B1<(小于号)小于= A1=(大于或等于号)大于等于= A1>= B1<=(小于或等于号)小于等于= A1<= B1<>(不等号)不等于= A1<>B1
给学生讲解和演示各类运算符的使用。 提问:“你认为这些运算符和数学有什么联系?” 【公式运用】 公式就是在wps表格中,用单元格、数字等参数和运算符组成的数学计算公式。与数学公式具有相似性。 =A5*B9 如: 路程公式:s=v*t 勾股定理:斜边平方等于两直角边平方和:c^2=a^2+b^2 圆的面积:π*r^2 记笔记 熟悉运算符的使用,并且回答教师的问题。 学生回忆相应的数学方程,并学会用计算机公式表示。 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
【知识点三、计算的其他方法】
WPS表格是一种常见的电子表格软件,能够利用公式进行数据计算。 【填充柄】 通过拖动填充柄,可以实现文本、数字、日期等序列的自动填充和数据的复制,也可以进行公式复制。 【单元格引用】 相对引用 直接引用单元格地址。复制公式时,新公式单元格和被引用单元格之间保持相对位置关系。 绝对引用 单元格中,列、行号前有“$”符号。如果公式所在单元格的位置改变,绝对引用的单元格始终保持不变,其引用数据也不变。 混合引用 单一绝对列或单一绝对行。 相对引用演示。 【相对引用和绝对引用的区别】 相对引用就是对于位置形成链接关系,当所链接的单元格移动时,对应单元格会镜像平移。 认真记录笔记,并且自己探究演示操作。 单元格引用是较为复杂的内容,学生通过知识和案例演示,能够理解内容。 针对相对引用和绝对引用的区别,学生感受到单元格移动时,填充柄的功能和数据的变化。
任务驱动 请按照单元格引用,将左侧九宫格在wps表格中完成。 任务一:将某单元格设置成绝对引用,移动填充柄观察。 任务二:将某单元格设置成相对引用,移动填充柄观察。 【教师引导】 通过演示操作过程,指导学生完成任务。 完成任务,并组织代表进行课堂演示,说明实现过程。 提升问题机加和表达能力。
进阶挑战 黄色单元格是由行*列构造的,其结果实现需要混合引用,大家尝试完成任务。 自主查找资料,完成任务。 学生自主查找资料,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并且能够解决复杂的混合引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