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半期测试(B)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看拼音,写词语。(8分)
dian zhui zhang peng peng zhang shu guang
qing jian ( http: / / www.21cnjy.com ) ji xie chen ai ji mou
2、先弄清字的音、形、义,再在每个括号里组一个词。(4分)
掐( ) 帐( ) 郎( ) 择( )
馅( ) 账( ) 朗( ) 泽( )
3、照样子,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字,使所填的字前后都能组成词语。(6分)
例:报(酬)劳
怀( )心 的( )实 服( )候
顽( )执 原( )解 嫉( )忌
4、写出下列成语意思相反的成语。(8分)
一丝不苟——( ) 爱财如命——( )
不求甚解——( ) 众说纷纭——( )
5、想一想,选 一选。(4分)
(1)带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今日 经过 北京 晶莹 B、存款 嘴唇 纯洁 鹌鹑
C、谨慎 渗透 甚至 昌盛 D、大山 衬衫 蹒跚 删去
(2)“他们好像畅游在知识的海洋中,贪婪地吮吸着需要的营养。”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他们读书时很高兴,好像在大海里游泳那样快活。
B、他们从书中吸取自己需要的各种知识,好像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地游泳。
(3)下列句子中关联词有错的一组是( )
A、只要中国人民下决心,就能修好京张铁路。
B、如果中国人民下定决心,也能修好京张铁路。
C、中国人民只有下定决心,才能修好京张铁路。
(4)“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呢?”改写这句话,原意不变的是( )。
A、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不能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
B、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
6、根据要求改写句子。(6分)
(1)这不就是不吸水的东西吗?
改为陈述句:
(2)美丽的杭州小城笼罩在一片蒙蒙烟雨之中。
缩句:
(3)公路像条黄缎子。
扩句: ( http: / / www.21cnjy.com )
7、把下面错乱的排列的句子理顺成一段通顺的话,把正确序号填在句前括号里。( )
( )我急忙跑过去一看,啊,指甲花开了!
( )我从同学家移来几株指甲花栽在花园里。
( )过了半个月,指甲花长得有一尺多高了。
( )它亭亭玉立,那朵朵花儿给花园增添了无限生机。
( )一天清晨,我刚出门,就看见花园里的绿叶丛中现出点点殷红。
( )我天天浇水,盼望它早点开花。
8、口语交际。(4分)
时间对每个人来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都是公平的。时间总会在我们毫无觉察中悄悄地从我们身边溜走。假如你的好朋友张明不珍惜大好时光,你会怎样劝他?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要写一句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哟!
二、阅读理解与感悟。(24分)
成语“嫁”给了广告
国内最先运用成语作广告词的已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考证。“车到山前必路,有路就有丰田来”是日本人做的广告用语,用的不是成 语,而是俗语。蓦然回首,如今满街跑的丰田车,早已无人称奇。
由俗语到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语,广告人像约好了似的,一窝蜂地将广告词结成了一对。你有“‘咳’不容缓”(药品),我有“‘骑’乐无穷”(山地车);你有“默默无‘蚊’”(蚊香),我有“无可替‘带’”(透明胶带)……没人预告,亦未发行合法手续,成语已经“嫁”给了广告,并堂而皇之添丁进口,毫无汗颜,这合适吗?
意见虽然难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统一,有的人认为没什么不合法,以成语或“篡改”之后的成语充当广告词,借用了成语本身已经具有的“知名度”,移花接木,貌合神离,既广而告之,又易于传诵,而且颇具中国特色的文化气息,一举多得,焉有不妙?有的人则认为不合适,因为广告词贵在新意,然而现在大批广告人一股脑儿地全跑到成语中去偷梁换柱,并自诩高明,成语之林也就快成为一片广告用语的木材基地了。还有人认为对于广告记忆和传播,影响最多的人群是中小学生。如此这般移花接木,偷梁换柱,最终将误导中小学生把“广告用语”当成“成语词典扩大版”去研习、记忆,其负面影响令人担忧。
文化继承传播的第一层意义,恐怕首先是准确。
1、请将下列“广告用语”改为正确成语,还成语的本来的面目上。(3分)
“咳”不容缓( ) “骑”乐无穷( )
“鳖”来无恙( ) 一“明”惊人( )
默默无“蚊”( ) 无可替“带”( )
2、联系上下文,说说“貌合神离”和“一举多得”在文中含义。(6分)
“貌合神离”指: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一举多得”指: ( http: / / www.21cnjy.com )
3、对“成语‘嫁’给了广告”的现象,文章中写到了哪几种意见?作者的看法是什么?(4分)
4、请圈出下列“成语广告”中的错别字,并指出其用在哪些方面。(6分)
一网情深( )( ) 琴有独钟( )( )
随心所浴( )( ) 衣衣不舍( )( )
步步糕升( )( ) 以帽取人( )( )
5、写出第2 自然段的主要意思。(5分)
三、习作表达与展示。(30分)
题目:珍贵的礼物
提示与要求:回想我们的生活,曾得到过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少礼物,它们或是一个精美的物品,或是一句动人话语……把你的感受快乐写下来吧。注意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语句通顺,标点正确。
附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点缀,帐篷,膨胀,曙光,请柬,机械,尘埃,计谋。
2、掐掉,肉馅,营帐,账本,郎中,朗读,选择,沼泽。
3、疑,确,侍,固,谅,妒
4、粗心大意,挥金如土,寻根问底,异口同声。
5、(1)D,(2)B,(3)B,(4)B。
6、这就是不吸水的东西。杭州小城笼罩在烟雨中。宽阔的公路像一条黄色的绸带子。
7、5,1,2,6,4,3。
8(略)
二、阅读理解与感悟。
1、刻,其,别,鸣,闻,代。
2、“貌”改为“帽”其音虽然相同,但其意义则大不相同了。
指借用了成语的知名度,既广而告之,又易于传诵,还符合中国特色的文化气息。
3、三种意见,作者看法是:文化传播的第一层意义,恐怕首先是准确。
4、网,网络;琴,弹琴;浴,沐浴;衣,衣服;糕,蛋糕;帽,帽子。
5、广告人把成语改头换面,使成语变成了广告语,有点不合适。
三、习作表达与展示(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