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 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精品教学课件(湘教版)(共4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7.5 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精品教学课件(湘教版)(共4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6-14 15:23: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1张PPT)
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
第七章
第五节
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
学习目标
01
02
03
04
运用两极地区图,描述两极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了解两极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能够区分并认识南北极的独特动物差异
理解保护两极环境的重要性,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位置和范围
PART 01
在人烟稀少的地球极地
时常会有璀璨壮丽、千变万化的美丽光带滑过夜空
北极光神秘、梦幻,它是北极一道奇异的风景
吸引了无数渴慕的目光
南北极地区
极地地区
新知感知:极地地区包括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分别位于地球的南北两端。
南北极地区
北极地区
读图认图:在图中描出北极圈,观察并描述北极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北极地区
北极地区位于地球的最北端,泛指北极圈以北的地区,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及一些岛屿。
【地理位置】
南北极地区
北极地区
读图认图:在图中描出北极圈,观察并描述北极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陆地面积
海洋面积
陆地面积约800万平方千米
北冰洋面积约1310万平方千米
北冰洋
北冰洋是四大洋中面积最小、水深最浅、气候最为寒冷的大洋。北极点处海水深2000多米,常年为厚厚的冰层所覆盖。浮冰面积占北冰洋总面积的2/3以上。夏季,北冰洋上到处可见漂动的冰山。
南北极地区
北极地区
读图认图:读图,并按顺序说出图中北冰洋被哪三个洲包围?
欧 洲
亚 洲
北 美 洲
南北极地区
南极地区
读图认图:在图中描出南极圈,观察并描述南极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南极地区位于地球的最南端,泛指南极圈以南的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大西洋和南印度洋的一部分。
【地理位置】
南极地区
南北极地区
南极地区
读图认图:在南极地区的图中找到南极大陆以及周边的大洋。
南极大陆
大西洋
太平洋
印 度 洋
南北极地区
极地地区
思考:从北极、南极上空观察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分别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
北半球
南半球
北逆南顺
自然环境
PART 02
在人烟稀少的地球极地
时常会有璀璨壮丽、千变万化的美丽光带滑过夜空
北极光神秘、梦幻,它是北极一道奇异的风景
吸引了无数渴慕的目光
南北极地区
南极地区
思考:阅读南极地区的地形剖面,归纳南极洲的地形特征。
南极洲平均海拔最高,约2350米;绝大部分陆地为冰雪所覆盖,冰层平均厚度达2000余米。
大 陆 基 底
南 极 冰 盖
南极
冰盖
南极大陆有98%的地方被冰雪覆盖,冰盖绝大部分分布在南极圈内,直径约4500千米,面积约1398万平方千米,冰层约占世界冰总量的90%和世界淡水总量的3/4,冰层的平均厚度是2000米。
南北极地区
南极地区
合作探究:阅读下列材料,概括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
1960年8月,科学家在苏联东方站曾测得-88.3 ℃的极端最低气温。在这样的温度下,将一杯热水向空中泼洒,水还未落到地面就被冻成了冰粒。
酷寒:世界寒极
南极洲是世界上风力最大和风暴最多的地方,每年约有2/3的时间刮大风。法国南极观察站曾记录过92.5米/秒的世界最高风速。
多狂风:世界风极
南北极地区
南极地区
合作探究:阅读下列材料,概括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
南极洲的平均年降水量仅55毫米,是地球上降水最少的大陆,而且降水几乎全部是雪。
降水稀少:白色荒漠
南北极地区
南极地区
合作探究:小组合作探究思考南极地区降水很少,为什么会有巨厚的冰层?
南极气候酷寒,年降水量很少,但由于气候寒冷,蒸发量小,冰雪经亿万年积累形成巨厚的冰层
南北极地区
北极地区
合作探究:阅读北极地区的气候分布图,分析北极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
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
以寒带苔原气候为主
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短促而温暖
南北极地区
北极地区
合作探究:阅读北极地区的气候分布图,分析北极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
北极地区
北极地区气候却不像南极地区那么酷寒。年平均降水量在100--250毫米,比南极地区降水量大得多。大陆沿岸的平均风速只有每秒10米,风速较小。
【气候特征】
南北极地区
北极地区
合作探究:比较南北极的气温相关数据,分析为什么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要冷?
海陆因素
冰层厚度
海拔因素
南北极地区
北极地区
合作探究:比较南北极的气温相关数据,分析为什么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要冷?
海陆因素
冰层厚度
海拔因素
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
南极地区被冰雪覆盖,反射的阳光多
南极州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大洲,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南北极地区
极地地区
因纽特人
因纽
特人
因纽特人,生活在北极地区,黄种人,分布在从西伯利亚、阿拉斯加到格陵兰的北极圈内外,分别居住在格陵兰、美国、加拿大和俄罗斯,先后创制了用拉丁字母和斯拉夫字母拼写的文字。多信万物有灵和萨满教,部分信基督教新教和天主教,以捕鱼和狩猎为生。
南北极地区
极地地区
思考分析:下图为七大洲自然自然增长率分布图,想一想为什么没有南极洲的数据?
地球的最南端南极地区,这片面积14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是一个唯一没有人类定居的大陆。
【南极地区】
自然资源
PART 03
在人烟稀少的地球极地
时常会有璀璨壮丽、千变万化的美丽光带滑过夜空
北极光神秘、梦幻,它是北极一道奇异的风景
吸引了无数渴慕的目光
北极主要生活在北极地区
北极熊主要生活在北极地区
南北极地区
独特的野生动物
活动探究:查找资料说一说南北极地区有哪些代表动物?
南北极地区
独特的野生动物
企鹅主要生活做在南极地区
磷虾主要生活做在南极地区
活动探究:查找资料说一说南北极地区有哪些代表动物?
南北极地区
独特的野生动物
思考分析:极地动物一般有哪些特点?它们是怎么适应极地气候的?
极地动物一般都有耐寒的特点。它们一般用厚厚的皮毛和皮下脂肪来适应极地严酷的自然环境。
【极地动物】
南北极地区
极地地区的淡水资源
无论是南极洲还是北冰洋都是一望无际的冰雪世界,淡水资源丰富。
南极洲冰和雪的总量高达2300万立方公里,这里的冰雪占了全球冰雪的87%,同时也占了世界淡水的72%,这里的淡水几乎够人类使用7500年。
【南极地区】
南北极地区
极地地区的矿产资源
极地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北极地区南极地区储存着丰富的煤、石油等资源。
北极地区 南极地区
石油 煤
天然气 铁
金属 石油
非金属 天然气
南北极地区
极地地区的矿产资源
煤是深埋于地下的古代植物经过漫长的时间演化而形成的。现在人们在冰雪覆盖的南极地区发现了丰富的煤炭资源,请运用大陆漂移假说的有关观点解释这一现象。
南极地区曾经位于中纬度地区,当时气候温暖,森林茂盛,树木被埋藏地下形成煤炭资源,后来因为大陆漂移逐渐到达南极地区。
极地开发
PART 04
在人烟稀少的地球极地
时常会有璀璨壮丽、千变万化的美丽光带滑过夜空
北极光神秘、梦幻,它是北极一道奇异的风景
吸引了无数渴慕的目光
南北极地区
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
极地地区是研究地球环境的“天然实验室”,世界上许多国家先后在南北极建立了一系列科学考察站。
臭氧层空洞
冰川变化
南北极地区
北极地区的考察站
读图认图:在图中找到中国在北极地区设立的科学考察站,分析它的位置特征。
黄河站
中国北极黄河站,位于挪威的新奥尔松,是中国依建立的首个北极科考站,成立于2004年7月28日。
【黄河站】
南北极地区
南极地区的考察站
读图认图:在图中找到中国在南极地区设立的科学考察站,分析它的位置特征。
1989年建立了中山站
1985年建立了长城站
2009年建立了昆仑站
2014年建立了泰山站
南北极地区
南极地区的考察站
思考分析:南极地区如此酷寒,什么时间进行科学考察比较适合呢?
到南极考察的最佳时间是11月到来年的3月,此季节是南半球的夏季,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南极地区出现极昼。
【南极考察时间】
南北极地区
课堂小结
极地地区
位置范围
自然环境
独特动物
科学考察
北极地区泛指北极圈以北的地区,包括北冰洋和部分大陆
泛指南极圈以南的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周围的海洋
北极气候寒冷,夏季有少量降水,风力比南极弱
南极海拔最高,被称为“高原大陆”气候酷寒,风大
北极气候寒冷,夏季有少量降水,风力比南极弱
南极海拔最高,被称为“高原大陆”气候酷寒,风大
极地地区是研究地球环境的“天然实验室”
南北极地区
课堂检测
1.南极洲和北冰洋的共同特点是( )
A.面积最小 B.纬度最低
C.定居人口较多 D.有极昼、极夜现象
2.下列关于极地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南北极点都在大陆上
B.南极地区主体是海洋,北极地区主体是陆地
C.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
D.南极地区主体是陆地,北极地区主体是海洋
A
D
南北极地区
课堂检测
3.南极洲四周的大洋,按自西向东排序正确的是 ( )
A. 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B. 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C. 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
D. 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4.保护极地,迫在眉睫!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加大对极地自然资源的开采力度 B.将科考时的垃圾带出极地
C.严禁前往极地科考 D.关停高耗水工厂
A
B
南北极地区
课堂检测
5. 南极考察队员们可能遇到的困难有 ( )
A. 暴风雪迎面扑来,看不清路
B. 极地干燥,缺乏淡水
C. 遇到当地土著人的袭击
D. 找不到裸露地建立营地
6.居住在北极的因纽特人穿厚厚的毛皮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 )
A.炎热干燥 B.严寒多雪
C.气候湿热 D.河网密布
A
B
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
第七章
第五节
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