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课时2化学方程式课件(共25张PPT 内嵌视频)-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5.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课时2化学方程式课件(共25张PPT 内嵌视频)-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6-13 22:24: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课时2 化学方程式
九上 化学
1.了解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及意义
2.会从质、量、数等方面读化学方程式,并能利用化学方程式求出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比
学习目标
难点
重点
新课引入



化学
化学
变化

如何用化学语言表示这些变化呢?
新知学习
回顾电解水实验
结合实验现象和对化学反应的认识,你能获取和分析得到关于反应的哪些信息?
水转化为氢气和氧气
条件:通电
现象:气泡
V(H2):V(O2) = 2:1
通过观察得到
基于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分析得到
元素种类不变
分子种类改变
原子种类不变
原子数目不变
物质总质量不变
原子质量不变
元素质量不变
定性 定量
宏观
微观
元素种类不变
分子种类改变
原子种类不变
原子数目不变
水转化为氢气和氧气
条件:通电
现象:气泡
原子质量不变
物质总质量不变
V(H2):V(O2) = 2:1
元素质量不变
你能用哪些方法表示这个化学变化?
水 氢气 + 氧气
通电
H2O H2 + O2
通电
文字表达式
微观示意图
符号表达式
你认为哪种方法表达出的反应信息最多?
通电
通电
氧原子
氢原子
氧原子
氢原子
水 氢气 + 氧气
通电
水转化为氢气和氧气
条件:通电
文字表达式
通电
氧原子
氢原子
通电
氧原子
氢原子
元素种类不变
分子种类改变
原子种类不变
水转化为氢气和氧气
条件:通电
原子数目不变
原子质量不变
元素质量不变
微观示意图
H2O H2 + O2
通电
符号表达式
元素种类不变
分子种类改变
原子种类不变
水转化为氢气和氧气
条件:通电
原子质量不变
H2O H2 + O2
通电
符号表达式
通电
氧原子
氢原子
微观示意图
表达的信息最多
简洁明了
两者结合
H2O H2 + O2
通电
2
2
1
2
2
1
化学计量数:表示反应中分子个数比
氢原子
氧原子
通电
V(H2) : V(O2) = 2 : 1
2H2O 2H2 + O2
通电
资料卡片
在相同条件下,气体体积比等于分子个数比。
这个实验的现象是两极都有大量气泡产生,如何表示反应中有气体生成呢?
气体放出
气体符号
沉淀析出
沉淀符号
当生成物中有气体,而反应物中没有气体时,在气态生成物的化学式右边标“↑”。
溶液中的反应,生成物有难溶性固体,即沉淀,则需在该生成物的化学式右边标“↓”。
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2.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H2O 2H2 + O2
通电
用化学式表示
化学反应的式子
化学方程式
化学式
元素符号
表示
化学反应
表示
物质组成
表示
元素
化学方程式


2H2O 2H2 + O2
通电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定性: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
定量:
微粒个数比
2 : 2 : 1
物质质量比
2n×18
2n×2
n×32


36 : 4 : 32
相对原子质量
H 1 O 16
定性 定量
宏观
微观
元素种类不变
分子种类改变
原子种类不变
原子数目、质量不变
水转化为氢气和氧气
条件:通电
现象:气泡
物质总质量不变
V(H2):V(O2) = 2:1
元素质量不变
分子个数比2:2:1
m(H2O):m(H2):m(O2) = 36:4:32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粒子个数比
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
质的方面
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间的质量比
量的方面
即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与化学计量数的乘积之比
归纳
反应物是氢气和氧气,生成物是水,反应条件是点燃
质的方面
量的方面
2H2 + O2 2H2O
粒子个数比 2 ︰ 1 ︰ 2
点燃
2H2 + O2 2H2O
质量比(2×2)︰(16×2)︰[2×(2+16)]
即 1 ︰ 8 ︰ 9
2H2 + O2 2H2O
点燃
点燃
小试牛刀
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质的方面
量的方面
C +
O2 ======
点燃
CO2
(以 为例)
粒子方面:在点燃的条件下,每1个碳原子和1个氧分子反应生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
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
质量方面:在点燃的条件下,每12份质量的碳和32份质量 的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质的方面、量的方面
定义
读法
化学方程式
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意义
质的意义: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量的意义:1.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
2.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粒子个数比
课堂小结
1.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
A.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B.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
C.化学反应的快慢
D.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关系
C
随堂检测
通过化学方程式,可得到的信息有①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②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关系;③反应中各粒子的数量关系。
2. 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S + O2 SO2。这个式子不仅表明了反应物是_________,生成物是_________,反应条件是______,还表示了参与反应的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即在点燃条件下,每____份质量的硫与____份质量的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____份质量的二氧化硫。
硫、氧气
二氧化硫
点燃
32
32
64
3. 关于化学反应方程式 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保持不变
B.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五氧化二磷
C.每四份质量的磷和五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
D. 在点燃的条件下,磷和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
D
4P +
5O2
2P2O5
磷和氧气
160
改变
124
4. (2022天津改编)在 2NO+O2 ==== 2NO2 的反应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NO2为空气污染物
B. 该反应体现了O2的可燃性
C. 在NO中N的化合价为+2价
D. 参加反应的NO和O2的质量比为15∶8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