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二 生 物 段 考 题 ( 5 月 2 3 日 )
一 、单选题(本题共12小题,每题2分,共24分)
1.下列有关种群特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出生率和死亡率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B.使用性引诱剂防治害虫会使下一代中的性别比例失调
C.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种群数量一定会增大
D.任何种群都有年龄结构,但并不都有性别比例
2.下列关于种群密度、群落丰富度调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调查某有翅、趋光性强的昆虫种群密度可用样方法
B.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记名计算法常用于个体较小、种群数量较多的群落
C.取样器取样法可用来调查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也可调查土壤小动物的种群密度
D.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的原因是土壤小动物的活动能力弱
3.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种群内出现个体变异是普遍现象
B.退耕还林、退塘还湖、布设人工鱼礁之后都会发生群落的初生演替
C.竹林中的竹子有高有矮,属于群落的垂直分层现象
D.两只雄孔雀为吸引异性争相开屏,说明行为信息能够影响种间关系
4.酷热干燥的某国家公园内生长有很多马齿苋属植物,叶片嫩而多肉,深受大象喜 爱。其枝条在大象进食时常被折断掉到地上,遭到踩踏的枝条会长成新的植株。白 天马齿苋属植物会关闭气孔,在凉爽的夜晚吸收CO , 并储存起来。针对上述现象,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大象和马齿苋之间存在协同进化 B.大象和马齿苋存在互利共生关系
C.水分是马齿苋生长的主要限制因素 D.白天马齿苋气孔关闭,仍能进行光合作用 5.为应对“垃圾围城”危机,很多省市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管理。下列说法错误的
是 ( )
A.垃圾分类处理,实现了垃圾资源化和能量循环利用
B.微生物能分解垃圾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C.垃圾分类处理减轻了环境污染,提高了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8
D.此举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和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
6.生态足迹指要维持一个人、 一个地区、 一个国家或全人类的生存所需要的生产资 源或吸纳所排放的废物所需要的土地和水域面积。生态承载力是指在一定环境条件
下,生态系统中某种个体存在数量的最大值。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桑基鱼塘”等生产方式能有效减小生态足迹
B.农牧业生产中延长食物链有利于减小生态足迹
C.生活方式不同,生态足迹的大小可能不同
D.培育良种、建设生态工程等措施可提高生态承载力
7.白萝卜、红萝卜、小黄瓜等均可作为泡菜的原料,经发酵后在口感上比新鲜蔬菜
更爽脆,既好吃,又助消化。下列关于泡菜制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泡菜咸而不酸可能是因为加入的盐过多,抑制了乳酸菌发酵
B.制作泡菜的过程中,坛内有机物的种类增多干重减少
C.利用水密封泡菜坛的目的是给泡菜坛内创造无氧环境
D.坛盖边沿的水槽“泡”中的气体由乳酸菌细胞呼吸产生
8.下列关于微生物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配制细菌培养基过程中,需要在倒平板时调节培养基的pH
B.配制固体培养基时加入琼脂,其作用是为微生物生长提供碳源
C.平板划线法接种时,每次划线之前都需对接种环进行灭菌
D.实验结束后,使用完的培养基可以直接丢弃
9.下列关于"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实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准确估计菌落数目的关键是有恰当的稀释度
B.若要判断选择培养基是否起到了选择作用需要设置未接种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
基作为对照
C.该实验应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
D.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且添加了酸碱缓冲剂的培养基来培养该细菌后不会使酚红
指示剂变红
10.我国是名副其实的发酵大国,发酵工程在食品工业、医药工业及农牧业等许多
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2/8
A.发酵工程的产品主要包括微生物代谢物、酶及菌体本身
B.利用酵母菌等菌种的发酵工程生产的单细胞蛋白,可作为食品添加剂
C.将乙型肝炎病毒的抗原基因转入酵母菌,再通过发酵可生产乙型肝炎疫苗
D.利用发酵工程生产的微生物农药,作为化学防治的重要手段,可用于防治病虫害 11.为拯救珍稀植物红豆杉,并同时获得高抗癌活性物质—— 紫杉醇,科研小组设
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流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诱导红豆杉茎尖分生组织经过再分化过程形成愈伤组织
B.整个培养过程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例固定不变
C.用液体培养基扩大培养愈伤组织生产紫杉醇时,通常要通人无菌空气
D.同一株植物不同部位的组织细胞经诱导培养获得的植株基因型一定相同
12.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将天竺葵与香茅草进行杂交可产生驱蚊香草,使有驱蚊 作用的香茅醛随着植物的蒸腾作用散发到空气中,达到驱蚊的效果。下列有关培养
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原生质体的融合常用PEG 作为诱导剂
B.形成的愈伤组织其代谢类型是自养需氧型
C.由杂种细胞 →杂种植株,要经过有丝分裂和细胞的分化
D.该项技术可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二、 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全部选对得4分,选
对但选不全得2分,有错项得0分)
13.温室效应导致极地冰雪、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引起了全人类的关注。人们多 采取植树造林,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利用新能源和鼓励绿色低碳出行等措施,
可减缓温室效应的加剧。下图是碳循环示意图,序号代表不同碳传递过程,字母表示
生态系统的成分。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②③ 均为呼吸作用,⑤为分解作用
B.① 中碳吸收量应与②③⑤中碳释放量相同
C.④ 中的碳主要以有机物形式传递
3/8
D.植树造林可增加①中碳的吸收,绿色低碳出行降低了⑥中碳排放量
14.如图1、2、3是某森林中喜鹊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图4为该森林大山雀种群
数量变化曲线(图中入表示该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以下分析正确的
4/8
是( )
图 1
图 2
图 3
图 4
A.图 1 中A 点和图3中E 点的增长速率与图2中的C 点对应
B.图1、2中的B、D 点都可以表示种群达到了环境容纳量
C.图4中第4年和第8年种群数量相等
D.森林中随着各个种群的变化,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也在变化
15.我国科学家提出的异种克隆大熊猫实验技术路线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
是 ( ) 取 核
大熊猫体细胞 体 外 培 养 →代孕兔
去核 异种重构胚囊
兔卵母细胞
A 科学家通过对母兔注射雌激素,进行超数排卵处理以获得更多的卵母细胞
B.异种重构囊胚在体外培养时,可对培养液和所有培养用具进行消毒处理
C.囊胚由滋养层细胞和内细胞团构成,后者将来可发育成胎儿的各种组织
D.兔子宫提供的生理环境与大熊猫差异大,异种重构囊胚可能不能正常发育出大熊
猫幼仔
16.大肠杆菌经溶菌酶和洗涤剂处理后,拟核DNA 就会缠绕在细胞壁碎片上,静置 一段时间,质粒分布在上清液中。利用上述原理可初步获得质粒DNA。 下列关于质
粒的粗提取和鉴定的分析正确的是( )
1:限制酶 I
2:限制酶Ⅱ
3:限制酶 I+Ⅱ
A.提取DNA 时可加入酒精,使不溶于酒精的蛋白质等物质析出
(
请回答下列问题:
)B.将提取的DNA 溶于2mol/LNaCl 溶液后,可用二苯胺试剂在沸水条件进行鉴定
C. 由图中的电泳结果可知,限制酶 I 和Ⅱ在质粒上分别有1个和2个切点
D.溶菌酶能溶解大肠杆菌细胞壁,洗涤剂能瓦解其细胞膜,但对DNA 没有影响
三、 非选择题(本题共5题,共60分)
17. (11分)米醋是众多种类的醋中营养价值较高的一种,制作米醋的主要流程:
蒸熟拌曲→入坛发酵→加水醋化。回答下列问题:
(1)"蒸熟拌曲"阶段中拌入的"酒曲"中含有酵母菌,从呼吸作用类型看,该微 生物属于 型 生物。“拌曲”前常用糖化酶将蒸熟后的大米处理 得到葡萄糖, 目的是更好地为微生物提供 。
(2)"入坛发酵"阶段总是先“来水"后“来酒”原因是 。 该阶段虽未经灭菌,但在 的发酵液中,酵母菌能生长繁殖,绝大 多数其他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抑制。
(3)"加水醋化"阶段中醋酸发酵前,要对米酒进行加水稀释,目的是 。 进入该阶段需要的发酵条件为温度设置为30~35℃和 。 请写出该阶段中醋酸菌利用酒精生产醋酸的化学反应式: 。 18. (13分)"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退耕还湖"是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重要生态工程。下图是黄河流域伏牛山区某地“退耕还林”过程中的群落变化。
(
灌木丛群落
荆条灌木丛
酸枣荆条灌木丛
草丛群落
野菊艾蒿草丛
结缕草草丛
弃耕地群落
荒草草丛
一年蓬草丛
阔叶林群落
杂木丛
麻栎纯林
)
(1)图中群落的演替类型为 , 该种演替的速度较快, 原 因 是
(2)在阔叶林阶段,调查杂木林中栎树种群的密度可采用 法,调查得知 栎树在该地区乔木中占有优势,这属于 (填"种群”、 "群落"或"生态系 统”)水平的研究范畴。
(3)弃耕地恢复为阔叶林的过程中,物种的丰富度逐渐增大,丰富度是指一个群落中 的 。裸岩和弃耕的农田发生的演替的相同点是:
5/8
(
牡砺摄入
a
N.
b
d
M
产品输出
R
P
C
) (
图2
)(4)灌木群落取代草丛群落的原因是
(5)某种动物新迁入该地,由于气候适宜,食物和空间充裕,又缺乏天敌, 一段时间 内该动物种群增长呈现“ "形曲线,若第一年种群数量为20,增长率为 200%,则第三年其数量为 。
19. (11分)近年来,广东省沿海多地采用了一种海水养殖新模式——"多营养层 次"生态养殖,即上层养殖海带等藻类,中层养殖牡蛎等贝类,底层构建人工鱼礁 来养殖海参等杂食动物,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
海带(养殖区)
吸收
利用
牡蛎(养殖区)
鱼、海渗等(养殖区)
图1
植物营养素
矿化
分解
溶解有机质
有机碎屑
残余饵料,粪便
浮游植物
浮游动物
产品输出
)
(1)海带属于该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 。牡蛎和浮游动物的种 间关系有 。若过度养殖海带,会导致牡蛎减产,从种间关系和能
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原因是
(2)该养殖模式下的生物群落与自然海水中的生物群落的重要区别是 。 藻类等大量繁殖为鱼获取食物提供了捕食信息属于生态系统中的 信息。 (3)该生态系统部分生物的能量流动过程如图2所示,( a——d 表示能量值)。图 中M2 表示 。图中表示牡蛎被分解者利用的能量是 (填字母)。 (4)"海洋牧场"养殖模式提升了群落 方向上结构的复杂程度,充分利用了 生态系统中的 ,但在构建该模式时,还需考虑所养殖生
物的环境容纳量,这遵循了生态工程的 原理。
20. (12分)如图1为利用生物技术生产单克隆抗体的过程,图2为经体外受精培
育优质奶牛的过程,图3为羊水检查的主要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卵子
精子
透 明 带 囊 胚 腔
优质奶牛
B
内细胞团
图 2
I.(1)与植物细胞融合相比细胞A的形成过程中特有的诱导因素是 。
在图1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中,包括 和 两个过程。
(2)单克隆抗体与常规的血清抗体相比,其最大的优越性是 。
(3)图2过程优质奶牛的培育过程需要进行胚胎移植,移植后的胚胎能在受体子宫 中存活,其生理基础是
(4)若要同时获得多头与此优质奶牛相同的小牛,可对图2中囊胚进行 , 操作过程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是
Ⅱ .产前诊断是优生的主要措施之一,检查羊水和羊水中的胎儿脱落细胞,能反映
胎儿的病理情况。图3是羊水检查的主要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
离心
羊膜腔
生化
染色体
分析
细胞培养
胎盘
分析
8
)
图 3
(5)图3中,在羊水细胞培养时,通常在合成培养基中加入适量 以补充合
成培养基中缺乏的物质,同时还应控制培养基的 、温度、pH和溶解氧等
外界环境条件。在出现细胞的接触抑制时,应用 处理。
21.(13分)一种天然蛋白t-PA 能高效降解因血浆纤维蛋白凝聚而成的血栓,是 心梗和脑血栓的急救药,但是心梗患者注射大剂量的t-PA会诱发颅内出血。研究 证实,将 t- PA 蛋白第84位的半胱氨酸换成丝氨酸,能显著降低其诱发出血的副 作用。据此,先对天然t-PA基因的碱基序列进行改造,然后再采取传统的基因工 程方法表达该改造后的基因,可制造出性能优异的改 t-PA 蛋白(注:如图表示相
关的目的基因、载体及限制酶。 pCLY11为质粒)。请回答下列问题:
(
限制酶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
BglⅡ
Nhe
I
Sma
I
Xma
AGATCT
GCTAGC
CCCGGG
I
Cccccc
neo
:
新莓素抗性基因
mlacZ
:
表达产物会使细胞呈蓝色,
否则细胞呈白色。
t-PA改良基因
CCGG
CTAG
Sma
I
Xma
I
BglⅡ
mlac乙
Whe
I
pCLY11
nea'
ori
)
(1)利用以上技术制造出性能优异的改良 t-PA 蛋白的过程被称为 工程。 该工程的基本思路是从 出发。
(2)DNA 重组技术中所选用的质粒载体应具有以下特征:质粒 DNA 分子上有 ,便于外源 DNA 插入;质粒 DNA 分子上有 , 便于筛选出含质粒载体的宿主细胞。
(3)拟改造t-PA 基因,须先获取t-PA 基因。若从 cDNA 文库中获取 t-PA 基 因,则从 cDNA 文库中获取的 t-PA 基因 (填"含有"或"不含")启动子。 已知 t-PA 基因比较小,且碱基序列已经测出,也可以通过 方法获取 t-PA 基因。已知 t-PA 第84位的半胱氨酸对应的模板链碱基序列为 ACA, 丝氨 酸的密码子为 UCU。 则改造后的 t-PA 基因第84位的丝氨酸对应的模板链碱基 序列应设计为 。
(4)若改造后的 t-PA 基因的粘性末端如上图所示,则需要选用限制酶 和 切割质粒 pCLY11, 才能保证质粒与 t-PA 改良基因高效连接。改 良基因与质粒 pCLY11 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需要 酶催化。
(5)以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在含新霉素的培养基中形成菌落的受体细胞并非都 是目的菌株,原因是 , 这时需 选择呈 色的菌落,进一步培养检测和鉴定, 以选育出能生产改良 t-PA 蛋白的工程菌株。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