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94.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6-15 13:18: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初 二 历 史(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
主备: 审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知道反对袁世凯独裁的二次革命;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活动;维护共和的“护国运动”。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对袁世凯一系列独裁活动,认识到民主与专制独裁的斗争是复杂而艰巨的。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在绝望中死去,说明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袁世凯复辟丑剧短暂的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违背历史发展规律必将被历史淘汰。通过了解孙中山为维护民主共和所做的努力及其失败的事实,使学生认识到政治上软弱的中国资产阶级,无法担负起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任务。孙中山为捍卫民主革命屡败屡战的斗争精神和锲而不舍的坚强品质,是今天的青年学生学习的好榜样。
教学重点 袁世凯复辟帝制
教学难点 理解北洋军阀概念
教学过程 关键点拨
一、导入新课 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中国开始了16年的北洋军阀反动统治。从1912—1916年为袁世凯统治时期,1916—1928年为军阀割据混战时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军阀:指拥有军队、武装、地盘、政权的军人或军人集团。北洋军阀——北洋是清末对辽宁、河北、山东等北方沿海各省的统称。北洋军阀指清朝末年由袁世凯建立起来的武装政治集团。二、学习新课 (一)二次革命1.背景: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为了建立独裁统治,一再破坏责任内阁制,制造“宋案”。 “宋案”反映了袁世凯的独裁本质。宋教仁的悲剧,宣告了资产阶级议会政治的破产。2.经过:“宋案”发生后,袁世凯决定以武力镇压国民党,下令罢免由国民党人担任的江西、广东、安徽三省都督,并派兵南下。孙中山和黄兴等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二次革命”3.这场革命派为反对袁世凯专制独裁、保卫民主共和制度的武装斗争是辛亥革命的继续,所以史称“二次革命”。4.结果:袁世凯以武力镇压了“二次革命”。国民党力量涣散,缺乏斗争经验,必然失败。(二)袁世凯复辟帝制1.袁世凯复辟帝制的主要活动: 2.为实现皇帝梦,谋求帝国主义支持,不惜牺牲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接受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3.1915年末,袁世凯宣布1916年为洪宪元年,准备在元旦登基称帝。(三)护国战争1.性质和目的: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维护中华民国的资产阶级民主运动。2.袁世凯的复辟帝制为什么会失败呢?第一、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第二、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斗争。 第三、北洋军内部的分化,袁世凯众叛亲离。事实说明,任何人逆历史潮流而动,必将遭到失败!3.应如何认识护国战争呢?护国战争挫败了袁世凯复辟帝制的阴谋,恢复了民国国号,基本上实现了倒袁的预期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讲,它取得了胜利,但它并没有推翻北洋军阀统治,没有使中国摆脱帝国主义的控制,中国仍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未完成。袁世凯死后,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四、军阀割据护国战争虽然把北洋军阀头子袁世凯打倒了,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民主共和的问题。袁世凯死后,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采取了分而治之的政策,各自寻找和扶植一部分军阀充当自己的代理人,这样,中国就出现了军阀割据纷争的局面。北洋军阀的派系: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很快分裂为直系军阀、皖系军阀和奉系军阀三大派系,它们为争夺北京中央政权和各省地盘展开激烈角逐。军阀派系控制区域直系(冯国璋、曹锟为首)控制江苏、江西、湖北等省皖系(段祺瑞为首)掌握着北京政府,控制着安徽、浙江、山东、福建等省奉系(张作霖为首)控制东北地区滇系(唐继尧为首)控制着云南、贵州桂系(陆荣廷为首)控制着广东、广西 (2)影响:大小军阀连年混战,中国陷入军阀割据纷争动乱之中。三、课堂小结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为维护民主共和做了大量的努力,但是因为中国资产阶级政治上软弱性,无法担负起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任务,这些斗争都失败了。但是孙中山为捍卫民主革命屡败屡战的斗争精神和锲而不舍的坚强品质,是今天的青年学生学习的好榜样。四、课堂练习 新课程实践与探索丛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1课练习。
板书设计
教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