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 二 历 史(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
主备: 审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新文化运动中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论著,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意义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人在反封建斗争中的勇敢精神和先锋作用,激发学生勇于创新、积极进取的精神,增强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历史使命感,增强民主与科学意识。
教学重点 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
教学难点 新文化运动为什么把斗争的矛头对准孔教
教学过程 关键点拨
一、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回顾前面几节课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已经进行了哪些尝试?结果如何?(洋务运动“师夷长技”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鼓吹变法图存,革命派主张共和,都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一部分先进的知识分子,经过痛苦的反思,认为必须进行彻底的文化变革才能挽救民族危亡。他们发起了新文化运动,推动了思想的解放。二、学习新课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背景、标志、代表人物、主阵地、口号)1、新文化运动“是几个青年凭空捏造出来的”吗?(不是)新文化运动的斗争锋芒为什么会指向孔教?(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决定了新文化运动必然兴起。理由如下[可启发学生从辛亥革命在思想观念上的影响、袁世凯统治的实质、进步知识分子的奋起等方面思考回答]:A. 辛亥革命后,民主、平等、自由、博爱等思想观念逐渐深入人心,这些思想观念对于以青年学生为主的知识分子所产生的震撼力特别巨大。B.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国内外反动势力,妄图维护他们的既得利益,借孔教作为复辟帝制的工具,掀起了一股反动的文化逆流,新思潮的斗争锋芒自然而然地指向了孔教。C. 进步知识分子奋起抗争,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朝着“独裁专制、迷信盲从、旧道德、旧文学”发起勇猛冲击,掀起了生气勃勃的思想解放潮流。)2、戊戌变法突破了皇权的绝对权威;辛亥革命宣传的民主共和思想,更是把备受尊崇的皇权打到在地。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将斗争的矛头直指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和文化,击中了封建文化的根本和要害。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意义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内容是什么? 1、思想革命: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提倡民主和科学。2、文学革命:提倡新文学。“提倡民主、科学和新道德”属于思想革命,“提倡新文学”属于文学革命。思想革命决定了文学革命的方向,文学革命则扩大了思想革命的影响。3、新文化运动的“新”: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批判封建文化的运动。核心是民主与科学。4、你怎样评价新文化运动?(提醒学生要坚持运用“两分法”:A.进步性:它是我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是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B.局限性: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全盘否定)。5、今天我们对祖国传统文化,要全面认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它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三、课堂小结 按照“背景→标志→代表人物→基本内容→斗争矛头→发展情况→历史意义和历史缺陷”的线索梳理本课知识。四、课堂练习 新课程实践与探索丛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2课练习。
板书设计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1、背景2、标志3、代表人物4、主要阵地5、口号 思想革命: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提倡民主和科学 6、主要内容 文学革命:推倒旧文学,提倡白话文 7、评价 进步性 局限性
教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