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2展开与折叠 第2课时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2展开与折叠 第2课时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4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6-15 10:13: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章 丰富的图形世界
1. 2 展开与折叠
第 2 课时
1.经历展开与折叠、模型制作等活动过程,发展空间观念,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
2.在操作活动中认识棱柱的某些特征;了解棱柱、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判断和制作简单的立体模型.
3.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
利用实物模型,发现并认识棱柱的一些特征.
【教学难点】
对棱柱性质的理解和空间想像的验证.
学生准备:预习本堂课内容;课纸板;本堂课所需的五棱柱、六棱柱、三棱柱、四棱柱的展开图;剪刀、粘胶.
教师准备:标上号码、上面可以活动的五棱柱及展开图;一底面可以活动的六棱柱、三棱柱的展开图;正方体、长方体模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将图中的棱柱沿某些棱剪开,展成一个平面图形,你能得到哪些形状的平面图形?
引入课题:展开与折叠
1.做一做.
(1)让学生把准备好的五棱柱的平面展开图拿出来,沿折痕进行折叠,看看能否折成如图2的棱柱.
【把各小组中制作最好的进行展示,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及上进心.】
(2)问题的出现:由于事先教师故意不告诉学生怎样制作图1的纸板,使一些同学只能用“描红”的方法,这样的棱柱过小,不易制作;也有些同学剪出的纸板折不成五棱柱.(教师给予鼓励,并引导发现为何不能的原因.)而一些爱动脑子的学生不仅制作成功,而且把图1放大了.(教师给予大力表扬.)
(3)问题的解决:让制作成功的同学上台讲述如何制作图1.
①先画正五边形,画一个长方形,使长方形的长等于五边形的周长,然后确定折痕,对应线段相等.
②先画长方形,确定折痕,然后利用五条线段画出五边形.
③把纸片对折,画出一个五边形和半个长方形,再剪开.
(4)新问题的出现:教师拿出上底面活动的五棱柱模型,故意不小心把上底面掉在地上,捡回后错放对应边的位置,请求学生帮忙如何把上底面装回去,让学生分组讨论解决的方法.
(5)引导学生概括:只要对应边相连,都能把上底面装回去.进一步引导学生考虑:图1的上底面可不可以移动位置?如何移下底面呢?图2棱柱还可以由哪些平面图折成?
【通过层层设问,不断鼓励探求新的解决方法,可以培养学生探求新知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2.知识的概括:在展开与折叠过程中的变化,激发学生思考图形并从中发现棱柱的一些特性,让学生将模型展开时测量棱长等,加深对棱柱性质的理解,并对棱柱的分类进行探讨.
3.想一想.
(1)先让学生想一想,以培养学生空间想像能力,然后再折一折,让学生发现能折好或不能折好的规律,要进行归纳整理,发现规律.
(2)面是指侧面和底面,应加以强调.
引导学生发现n棱柱有3n条棱,2n个顶点,(n+2)个面.
4.侧面展开图.
(1)探索圆柱的侧面展开图
把圆柱的侧面展开,会得到什么图形?
(2)探索圆锥的侧面展开图
把圆锥的侧面展开,会得到什么图形?
三、巩固新知
1. 哪种几何体的表面能展开成下面的平面图形?
2. 图中的两个图形经过折叠能否围成棱柱?
3. 你能用一张纸片,通过剪一剪、折一折,制作一个棱柱形的盒子.
四、归纳小结
1.通过本堂课的教学,你了解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关系了吗?
2.一个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是否惟一?
略.
◆ 教学目标
◆ 教学重难点

◆ 课前准备

◆ 教学过程
◆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