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生物复习 第二部分专题篇专题七生物学与社会跨学科实践课件(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年中考生物复习 第二部分专题篇专题七生物学与社会跨学科实践课件(共3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6-14 10:13: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第二部分 专题篇
专题七 生物学与社会 跨学科实践
一 模型制作类实践活动
1.[跨物理学科]某同学制作如图所示“模拟眼球
成像”的实验装置。据图分析,左边的白纸板和中
间的双凸透镜相当于眼球的什么结构? ( )
C
A.巩膜和玻璃体 B.视网膜和玻璃体
C.视网膜和晶状体 D.巩膜和晶状体
2.如图为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生活材料制作的眼球模型。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 )
D
A.无色塑料壳模拟的是无色透明的角膜
B.气球 A 模拟晶状体、气球 B 模拟玻璃体,
两者的变化可调节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
C.近视眼的成因之一是 A 模拟的结构曲度过大
D.白色铁丝模拟的是有感光细胞的视网膜,其上
含有感光细胞
3.图一是眼球结构示意图,图二是装有胶卷的照相机的主要结构示意图。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一中①②③④组成了眼球的折光系统
B.睫状体可以调节②的曲度
C.图一中⑤内分布有血管和色素,相当于照相机中的暗室壁
D.图一中⑥相当于照相机中的胶卷
B
4.(2021·南充改编)吸烟有害健康。为了直观地认识吸烟对呼吸系统的影
响,某兴趣小组制作了一个模型模拟吸烟。关于这个模拟实验说法错误的是
( )
A
A.挤压饮料瓶时,瓶内气压升高,模拟的是吸气过程
B.模型中笔筒模拟了呼吸系统的气管,饮料瓶模拟了呼吸
系统的肺
C.实验后,面巾纸卷变成黄色,说明呼吸道对吸入的气体
能进行处理
D.香烟燃尽后,笔筒仍被熏黄,刺鼻的烟雾还残留在饮料
瓶中,这说明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5.生态瓶就是“将少量的植物,以这些植物为食的动物和其他非生物物质放入一个密闭的广口瓶中,形成的一个人工模拟的微型生态系统。”如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的生态瓶。在生态瓶内,小鱼以绿藻为食,吸收绿藻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得以生存。绿藻则依靠自身的叶绿素,利用阳光、水和小鱼呼出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合成自身需要的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小鱼排出的粪便由细菌分解,分解后的粪便正好是绿藻的肥料。两者相辅相存,得以长期生存。请据图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物兴趣小组同学要用透明的瓶子来制作生态瓶,这主要是因为
( )
A
A.绿藻的生长需要阳光
B.生态瓶中的小鱼需要阳光
C.水的蒸发需要阳光
D.只是便于观察
(2)在生态瓶中放置小鱼和绿藻时 ( )
A.先放小鱼 B.先放绿藻
C.一起放小鱼和绿藻 D.小鱼和绿藻无先后顺序
B
(3)生态瓶中绿藻的主要作用是 ( )
A.美化环境 B.提供氧气和食物 C.固定沙 D.提供二氧化碳
B
(4)若要制作的生态瓶长期维持稳定,应该注意的是 ( )
A.生态瓶要美
B.生态瓶要足够大
C.生物种类和数量要配比合理
D.生态瓶要放置在强光下
C
(5)生态瓶里的非生物环境为小鱼提供了 ( )
A.食物 B.氧气 C.能量 D.栖息地
D
(6)建造好的生态瓶,最适合把它放在 ( )
A.墙角安全处 B.阳台通风处 C.桌下阴暗处 D.室内
B
二 植物栽培和动物饲养类实践活动
6.(2022·连云港)土壤浸出液和植物培养液都可用来栽培植物。用于无
土栽培的植物培养液中对植物的生长起着重要作用的是 ( )
A.水和无机盐 B.水和有机物
C.水和含磷的无机盐 D.含钾的无机盐
A
7.[科学探究]某同学为“探究温度对家蚕卵孵化率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
实验结果如表。下列有关这个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组别 A B C
蚕卵数/个 1000 1000 800
培养温度/°C 16 20 30
培养温度/% 75 75 75
孵化出幼蚕所需时间/天 10 9 8
孵化率/% 90 98 68
C


分组 扦插土壤 插条切口 相对湿度/% 插条选择 成活率/%
第一组 不消毒 涂硫磺粉 50~85 嫩枝 47
第二组 消毒 不处理 50~85 嫩枝 42
第三组 消毒 涂硫磺粉 20~30 嫩枝 23
第四组 消毒 涂硫磺粉 50~85 嫩枝 92
(1)扦插的枝条一般下端要削成斜面,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促进枝条成活。选择嫩枝是因为嫩枝带有____,可以促进枝条生根。
防止插条切口受病菌感染

(2)扦插过程中一般采取避免阳光直射,除去插条上部分叶片等措施,这
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减少插条水分散失(或降低蒸腾作用)
(3)如果要探究环境相对湿度对扦插成活率的影响,可选择第____组和第
____组进行对照。


(4)若第四组和第一组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是______________。
土壤是否消毒
(5)从表中数据分析可知,__________是影响扦插成活率的主要因素。
相对湿度
三 发酵食品制作类实践活动
9.为了探究酵母菌的发酵作用,小芳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方案:在五个相
同的烧瓶中分别装入等量的图中所示相应物质,并搅拌均匀,然后按图示
进行操作。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烧瓶里的物质不能加满,说明酵母菌刚开始时的呼吸方式是________
(填“有氧呼吸”或“无氧呼吸”)。
有氧呼吸
(2)A 瓶与 B 瓶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_。
有无酵母菌
(3)A 瓶与 C 瓶作为一组对照实验,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葡萄糖是酵母菌所需的营养物质
(4)A 、D 、 E 三个烧瓶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酵母菌的生活需要适宜的温度
(5)正常情况下,在 A 瓶口能闻到酒味。这说明酵母菌可以把葡萄糖
分解转化为______。
酒精
(6)面包膨大松软,大家都喜欢吃,它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在制作面包
的过程中,酵母菌起到了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巴斯德发现了酵母菌,还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__________法以及防止手
术感染的方法,后人称他为“微生物学之父”。
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使得面包松软多孔
巴氏消毒
10.关于米酒、酸奶的家庭制作,请回答下列问题。
a . 制作米酒主要步骤:①蒸熟米饭并冷却→②加酒曲→③保温发酵。
(1)该酒曲中含有的主要微生物是______________,其所属生物类群是
______。
霉菌、酵母菌
真菌
(2)步骤③中保温的目的是为菌种的生活提供____________。
适宜的温度
b . 制作酸奶的主要步骤:①鲜奶煮沸→②冷却→③加入某原味酸奶→④
发酵→⑤保存食用。
(3)步骤③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接种乳酸菌
(4)制作酸奶用到的微生物与米酒酒曲所含主要微生物相比,其细胞结构
的主要特点是没有______________。
成形的细胞核
(5)新鲜酸奶常用______方法保存。
冷藏
(6)酸奶的发酵过程其实是某种微生物的繁殖过程,这种微生物的名称是
________,属于______(填“病毒”或“细菌”),它是以______方式进行繁
殖的。
乳酸菌
细菌
分裂
11.利用微生物发酵制作酱油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
史,制作流程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可以判断米曲霉的营养方式是______。
米曲霉在发酵过程中能大量繁殖,其生殖方式为
__________;其发酵过程中是否需要氧气?______。
异养
孢子生殖
需要
(2)在整个发酵流程中应用到的原核生物是________。
乳酸菌
(3)发酵池中添加的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会产生______,该物质能抑制
杂菌的生长繁殖。发酵池中能达到同样目的的物质是______。
酒精
食盐
四 跨学科实践活动
12.[跨学科综合]阅读以下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近二十年来,我国人口死亡率一直较平稳,但出生率整体呈下降趋势
(图一)。冠心病是威胁人体健康的常见病,心绞痛是其明显症状。现代
医学表明冠心病与心脏壁中血管内的血流不畅或阻塞有关(图二)。一百
多年来,硝酸甘油(图三)是冠心病最常见的急救药。硝酸甘油最初由化
学家研制,随后作为炸药的原料。在生产炸药的工厂里,常有不少工人反
映头痛难受,英国医生穆尔乐仔细研究发现工人头痛的一个共同特点——
血压下降,原因是硝酸甘油能使大脑血管扩张造成血压下降。
另一现象,工厂很多冠心病患者发病或猝死总是发生在周末居家休息
时。据此,穆尔乐大胆推理,作出假设,并通过验证后,终于把硝酸甘油
作为冠心病最常用急救药推向市场并沿用至今。
(1)图一中的曲线代表我国人口增长率的是____(填序号),该段时期我
国人口总数变化情况是______(填“增加”“不变”或“减少”)。

增加
(2)图二的冠状动脉一端连毛细血管给心脏自身供血,另一端连在______
血管上。冠状动脉管腔狭窄或被阻塞超过一定时间,会引发心肌梗塞,
心梗区细胞最终会因缺少能量而坏死。心肌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是_______。
主动脉
线粒体
(3)硝酸甘油属于______(填“中药”或“西药”)。穆尔乐尝试启用硝酸甘
油治疗冠心病时,他假设该药的作用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西药
血管扩张造成血压下降,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量,为心肌细胞运送养料和氧气,从而使心脏恢复正常功能(意思相近即可)
(4)心血管健康与日常生活习惯密切相关。请写出两条保持心血管健康的
生活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均衡膳食、适量运动(或戒烟限酒等,合理即可)
13.阅读以下科普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生活在中生代(约2.5亿年前~6500万年前)的昆虫丽岭,由于其具有的
虹吸式口器和翅上的眼斑与现代蝴蝶相似,被称为“中生代蝴蝶”。化石证据
显示,丽岭类曾经是地球上分布最广、形态最为多样的昆虫类群之一,在当
时的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何它们能繁盛一时,又为何悄然灭绝?
口器是丽岭的摄食结构,初步推测具有虹吸式口器的丽蛉,可能取食
裸子植物的花粉和花蜜。研究发现,不同丽岭的口器长度差异很大,长度
在0.6毫米至18毫米之间。口器长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其取食植物的
“花管”长度,丽蛉口器的差异反映了其取食植物的多样性。
丽蛉依靠翅飞行,翅上具有眼斑。眼斑是利用翅的结构模拟出动物的
眼晴来恐吓天敌,是昼行性昆虫反捕食的重要策略。考古发现,与丽岭化
石伴生的还有大量脊椎动物化石,丽蛉的眼斑可能模拟了当时脊椎动物的
眼睛。对于脊椎动物来讲,眼对眼的对视有很强的威慑力。直到今天,眼
斑仍是许多昆虫的重要自我防护构造之一。
触角是丽岭的感觉器官。雌性丽岭触角为念珠状或丝状结构,而雄性
丽岭的触角为中生代昆虫中罕见的栉状结构。研究表明,栉状触角增大了
触角表面积,提高了感受器的灵敏度,增强了雄性感知雌性释放的性外激
素的能力。
丽蛉的上述形态与结构特征表明它们在中生代陆地生态系统中具有较
强的适应性和竞争力。然而,随着裸子植物在中生代晚期的衰落,丽岭也
随之灭绝。
(1)丽蛉的虹吸式口器用于吸食花粉和花蜜,丽蛉的__________与其吸食
特定的裸子植物的“花管”长度相适应,是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形成的。
口器长度
(2)翅上有眼斑的丽蛉的形成可以用自然选择学说进行解释:由于______
的改变,使丽蛉群体中具有有眼斑和无眼斑两种类型,在当时环境中_____
___是有利变异,被保留下来。
基因
有眼斑
(3)丽蛉可能已具备长距离化学通讯能力,与此相适应的结构特征是____
______,这有利于寻找雌性。
栉状触角
(4)丽蛉在中生代处于繁盛期,而到中生代晚期后逐渐衰落直至灭绝,文
中推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事例体现出生物对
其生存环境的适应具有相对性。与丽蛉的故事类似,当前食性高度特化的
大熊猫同样面临着灭绝的危险,据此写出两条保护大熊猫的合理建议: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裸子植物在中生代晚期的衰落
建立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政策(或严禁捕猎大熊猫;或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宣传和教育,合理即可)
谢谢大家!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