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1张PPT)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政治制度 制度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人事
法律与教化 法律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外交
货币与赋税制度 财政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基层
政治生活
一轮复习之选必一
第3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课标】
了解共和制在中国建立的曲折过程,理解中国政治道路发展的独特性
【目录】
1.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
2.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和
解放区的制度探索
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
制度
1912年
1927年
1937年
1945年
1949年
主干知识时空定位
南京临时政府
北洋政府
南 京 国 民 政 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
缔造共和
政党政治
假共和真独裁
(复辟帝制+一党专政:训政、宪政)
革命根据地:苏维埃政权
抗日根据地:抗日民主政权
解放区:行政区
《论人民民主专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一根本二基本)
实现共和
考点知识逻辑化
一、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
角度 南京临时政府 北洋军阀政府 南京国民政府
政权 与 制度 建设
法律
特征 缔造共和制(三权分立和内阁制) 破坏共和,政党政治尝试失败;实行独裁统治 披着“训政”“宪政”的外衣,一党专制和独裁统治
⑴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度诞生;
⑵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⑴1912年国民党;
⑵1913年,国会选举获胜;制造“宋案”镇压二次革命;
(3)1914年解散国民党和国会。袁称帝失败军阀混战。
《中华民国约法》
⑴1928年《训政纲领》,军政结束,训政开始;
⑵1946年 通过《中华民国宪法》;
⑶1948年 建立总统府取代国民政府,宪政开始
《训政纲领》和《中华民国宪法》
时期 制度建设 地区 意义
国共对峙
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
二、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制度探索
苏维埃政权
抗日民主政权、边区政府、三三制原则
行政区
农村革命根据地
抗日根据地
解放区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尝试。
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加强了抗日民主政权建设。
巩固了人民政权,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奠定了坚定基础。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为建立人民共和国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
1.新中国的政治制度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建立标志
制度核心?
作用?
制度新内容?
三统一?
意义?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949年制度确立,制度的基本内容?
●1956年八字方针,内容?
●改革开放后,写入宪法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
● 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
标?(提出)
● 2019年,十九届四中全会,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
体系的系统总结?(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特点)
真题实战演练
1.(2021·浙江高考真题)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宣告成立,成立的地点位于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D
2.(2021·浙江高考真题)1949年,毛泽东在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指出:这次“会议是在完全新的基础上召开的,它具有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它获得全国人民的信任和拥护。”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
A.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B.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施政纲领
C.以根本法的形式确定了“依法治国”的方略
D.强调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3·(海南高考·)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按《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规定实行总统制,赋予总统很大权力;其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又对总统权力做出严格限制。这一变化主要反映出当时( )
A.立法服从于政治 B.行政服从于司法
C.从人治走向法治 D.民主政体臻于完善
B/A
4.(2019·北京高考·18)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我党同党外民主人士长期合作的政策,必须在全党思想上和工作上确定下来。我们必须把党外大多数民主人士看成和自己的干部一样,同他们诚恳地坦白地商量和解决那些必须商量和解决的问题。”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
①《共同纲领》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③政治协商制度 ④民主集中制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