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秋《全优课堂》(配岳麓版,必修1)历史同步导学课件:第五单元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4份)

文档属性

名称 2014秋《全优课堂》(配岳麓版,必修1)历史同步导学课件:第五单元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4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9-22 17:06:26

文档简介

课件7张PPT。单 元 整 合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规律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对国民党的政策、依据及影响课件39张PPT。第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背景
(1)19世纪初,随着__________发展,西欧社会__________明显。
(2)一些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提出__________的方案。 探寻公正的理想国工业革命 贫富分化 改造社会 2.代表、主张及意义工业社会 合作组织 想一想1:右图中人物的主要思想主张是什么?列举两位与他同时代的思想家及其主张。
【答案】主张实行实业制度。傅立叶、欧文。傅立叶的理想社会是和谐制度,主张阶级调和与合作;欧文是社会主义的
实验者,主张建立合作组织。圣西门 1.发表: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_________________撰写宣言——《共产党宣言》。
2.内容
(1)肯定__________在人类历史上的积极作用。
(2)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
(3)宣告了__________的历史使命。
(4)昭示了未来__________社会的原则。 《共产党宣言》共产主义者同盟 资本主义 工人阶级 共产主义
3.意义
(1)标志着__________主义的诞生。
(2)马克思主义成为国际__________的思想武器。
(3)在这一理论指导下,__________蓬勃兴起,对人类社会的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马克思 无产阶级 工人运动
想一想2:为什么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答案】因为:一本著作的发表是否标志着某一理论的诞生,关键在于其内容是否全面阐释了该理论的基本内涵,而《共产党宣言》符合这一要求。1.背景
(1)民族矛盾:1870年__________爆发,法国战败,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
(2)阶级矛盾:资产阶级__________的反动统治。
2.过程
(1)1871年3月18日,__________发动了起义。
(2)梯也尔逃往凡尔赛,__________接管了政权。 巴黎公社——第一个工人政权普法战争 临时政府 工人群众 巴黎公社 3.性质:第一个新型的________政权。
4.措施
(1)最高权力机关是____________,由直接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
(2)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熟练__________的工资,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他们。
(3)用__________全面代替宗教教育、实行______教育等。工人 公社委员会 技术工人 世俗教育 义务
5.结果:1871年5月28日,在资产阶级__________镇压下失败。
6.意义:巴黎无产阶级的英勇斗争和__________精神,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士树立了光辉典范。临时政府 革命首创
想一想3:巴黎公社是否“敲响了资本主义的丧钟”?
【答案】否。从资本主义发展程度看,19世纪六七十年代法国资本主义还处在上升时期,当时生产力发展状况还没有达到铲除资本主义的程度。
从巴黎公社爆发的原因看,并不是法国的资产阶级统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而是由于民族矛盾激化了阶级矛盾,导致了革命的发生。 (1)条件
①社会条件:工业革命的进展推动了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使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弊端日益暴露出来,为马克思充分认识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和意义②阶级条件: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法、德三大工人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却标志着欧洲无产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③思想条件:19世纪的三大思想成果即德意志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被马克思批判地继承,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理论来源。
④主观努力:马克思在总结经验理论的同时,还和恩格斯一道参与和支持工人运动的实践,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诞生了马克思主义。 (2)意义
①对全世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标志着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到科学,开辟了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历程,为国际无产阶级运动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国际工人运动从此蓬勃兴起,对人类社会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②对中国: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诞生了中国共产党,中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伟大成就。【例1】 空想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理论学说,产生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反映了这时人民群众对政治平等、社会平等特别是财产平等的要求。其合理成分包括(  )
①深刻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提供了启发工人阶级觉悟的宝贵思想材料 ②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来源 ③从本质上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 ④找到了埋葬资本主义、建设新社会的阶级力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③应是“不能从本质上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④应是“找不到埋葬资本主义、建设新社会的阶级力量”。这是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局限。
答案:A 19世纪三四十年代,无产阶级把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推进到一个新阶段,其根本原因是(  )
A.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
B.资产阶级的压迫、剥削加重
C.有科学理论指导
D.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进一步发展
【答案】D
【解析】对“根本原因”,要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1)革命爆发的偶然性
19世纪70年代初的法国,经济发展的状况还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巴黎公社起义只是一个特殊条件下的城市起义。普法战争失败后巴黎的形势,即是马克思所说的“特殊条件”,而并非因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而爆发,即巴黎公社起义的爆发不是资本主义发展和工人运动发展的必然产物,而是具有非常强的偶然性。 全面理解巴黎公社革命(2)失败的必然性
①从客观原因上看,是反动力量过于强大,不仅有本国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还有外来普鲁士强权的干涉和镇压。
②从主观原因上看,首先是没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尽管革命者凭借着阶级觉悟,自觉地坚持了国际主义和民主的基本精神,但是在斗争形势日渐危急的关头,这样也造成了优柔寡断、指挥分散、效率低下等一系列弱点,严重损害了自身的战斗力。其次,巴黎公社是人类历史上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革命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斗争经验不足,这使得决策屡次出现失误。
③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还处在上升时期,而无产阶级在政治上还不成熟,历史的发展还不具备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先决条件。 (3)意义的深远性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它给资本主义以沉重打击,使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同时它丰富了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4)教训的深刻性
①公社失败的教训是缺乏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革命政党的正确领导,以致在公社成立后不可避免地在重大政策和策略上犯了严重错误,结果导致公社的最后失败。
②公社失败的另一个重要教训是缺乏工农联盟,没有争取到广大农民的支持。但是它留下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反映了无产阶级革命是历史发展的规律,在工人阶级得到解放以前,巴黎公社的历史经验将一再表现出来。【例2】 “我们过去是工人,现在是工人,将来也还是工人,我们不能像旧官吏那样窃取厚禄,我们领取的薪金,不应超出工人的水平。”有关该政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显示了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
B.巴黎公社因资本主义处于上升阶段,无产阶级自身力量弱小而失败
C.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伟大尝试
D.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解析:本题考查迁移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从材料叙述可得出该政权为巴黎公社,A、B、C均是对巴黎公社政权的正确叙述。D指的是俄国十月革命,与巴黎公社不符。
答案:D 巴黎公社建立意义重大,可也有人认为“巴黎公社时期”,法国并不存在建立工人阶级政权的客观条件,“客观条件”主要指(  )
A.资本主义大工业未得到充分发展
B.独立的工人政党建立
C.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激化
D.第一国际起到领导作用
【答案】A 本课应关注的史料有:《共产党宣言》封面、宣扬社会主义的宣传画、巴黎公社成立大会图。
【示例1】 (2014·广州期末)对右图所示事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运用课本史料巴黎公社成立
A.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一次重大实践
B.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C.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D.标志着无产阶级专政在世界范围内建立起来
【答案】D
【解析】无产阶级专政并未在世界范围内建立起来,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本课重点有二:一是马克思主义诞生;二是巴黎公社。
【示例2】 我们即将迎来《共产党宣言》问世166周年,我们在研究“它为什么诞生于166年前”,其中最基本的条件是(  )
A.工业革命深入使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同时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端也日益暴露
B.以三大工人运动为标志,无产阶级已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考查课本重点
C.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继承了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D.马克思、恩格斯参加革命实践,同工人保持密切联系
【答案】A
【解析】对“最基本的条件”,要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   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当今世界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从本质上阐述了人类社会关系发展中的根本性规律,说明了人类发展过程中经济、政治、历史以及社会制度发展的内在规律和本质特征,使各国可以针对本国的实际国情,采用一系列手段和措施,以达到缓和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的目的,客观上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关注社会热点【示例3】 美国教育部曾经公布了一份“美国中学生必读书目”,1848年的《共产党宣言》赫然在列,耐人寻味。通过阅读《共产党宣言》,美国中学生不可能找到下列哪一个问题的答案(  )
A.工业革命后无产阶级为什么要发动推翻资产阶级的斗争
B.世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斗争策略是什么
C.无产阶级革命为什么会首先在一个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
D.无产阶级专政的基本思想
【答案】C
【解析】“无产阶级革命为什么会在一个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这一问题的答案,要通过研究俄国十月革命才能得到。 之一
工业革命,社会不公。
进步人士,改造社会。
实业制度,合作组织。
理想落空,宝贵遗产。 歌诀记忆法之二
普法战争,民族危机。
巴黎人民,起义保国。
临时政府,仓促逃亡。
巴黎公社,工人政权。
寡不敌众,血洗巴黎。
首创精神,激励后人。1.经济条件和阶级条件 联系图示法2.思想条件1.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全部。马克思主义是一套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包括三个组成部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其中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归宿和落脚点,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
2.巴黎公社革命的爆发具有偶然性与突发性,并不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因为当时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阶段,因此巴黎公社的失败是必然的。 易错易混点课件33张PPT。第19课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1.社会落后:1861年改革不彻底,政治上保留了____________制度,经济上__________没有得到真正解决,存在大量________残余,阻碍社会进步。 革命前的沙皇俄国沙皇专制 土地问题 农奴制 2.矛盾尖锐:参加______,使俄国的落后与腐朽充分暴露,加深人民群众的痛苦和不满。
想一想1:社会主义革命最早发生在俄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主要原因:俄国是帝国主义阵营中政治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一战 1.二月革命
(1)经过:1917年3月8日,__________的工人和市民举行示威游行并转变为__________。
(2)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3)结果
①推翻了__________王朝。
②资产阶级建立起__________。
③工人和士兵组织权力机关——________________。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彼得格勒 武装起义 罗曼诺夫 临时政府 工兵代表苏维埃 2.《四月提纲》
(1)背景:__________没有满足民众的要求,继续进行战争。
(2)内容
①无产阶级需要夺取政权,实现__________革命。
②通过__________政权去实行土地改革。
③退出帝国主义战争。
(3)作用:成为______________的纲领,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临时政府 社会主义 无产阶级 布尔什维克党 3.十月革命
(1)准备:1917年7月,______________确定了__________的方针。
(2)过程: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彼得格勒的武装________、______发动起义。
(3)结果:攻占冬宫,__________被推翻,革命取得胜利。
(4)性质:无产阶级领导的__________革命。布尔什维克党 武装起义 工人 士兵 临时政府 社会主义 想一想2:二月革命后为何会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现象?
【答案】因为:(1)二月革命是一场全民性的革命,带有一定的自发性。在革命高潮中,各种政治力量都很活跃。布尔什维克党力图领导并直接参加了群众的革命斗争,但尚无足够的力量使自发的革命洪流完全置于自己影响之下。所以二月革命的结果,超出了一般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围。
(2)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势均力敌的情况下出现的特殊现象。
(3)二月革命爆发时,布尔什维克党的主要领导人不在彼得格勒。1.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通过《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世界上第一个__________国家诞生。
2.到1918年春,全国各地普遍建立起________政权,____________权力统一,代表由人民民主选出。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社会主义 苏维埃 立法与行政 3.意义
(1)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__________革命。在俄国建立起新型的__________专政,开辟出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2)给各国无产阶级和_________________人民展示了一条崭新的寻求解放的道路,开创了__________现代化的新模式。社会主义 无产阶级 殖民地半殖民地 社会主义
想一想3: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关系如何?
【答案】关系:两者紧密相连,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由二月革命过渡到十月革命,形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1)从理论角度看,列宁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立了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在一个国家取得胜利的学说,并通过十月革命的实践得以实现。
(2)从革命道路看,十月革命走的是由中心城市武装起义扩展到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革命道路。 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特点
(3)从革命的阶段性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紧密相连的,形成了急剧发展的两个不同性质的革命。
(4)从革命实现的方式看,由设想和平夺权到运用暴力方式夺取政权。【例1】 十月革命体现出的特点是(  )
①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单独取得革命胜利 
②走的是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 
③两个不同性质的革命紧密相连
④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是巴黎公社革命,排除④。
答案:B 俄国十月革命成功的最根本原因是(  )
A.无产阶级集中程度、组织程度高,战斗性强
B.无产阶级身受双重压迫
C.资本主义发展落后和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领导
D.临时政府继续参战造成国内力量的空虚
【答案】C
【解析】对“根本原因”,要从生产力、经济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巴黎公社和十月革命是发生在不同时代与地域但具有联系和继承关系的两个事件。它们都是在国家、民族面临严重危机的条件下发生的。前者的危机是:普法战争法国战败,国防政府和梯也尔政权卖国。后者的危机是:一战造成经济的崩溃,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参战。两者在影响方面都是重大而深远的: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十月革命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标志着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十月革命与巴黎公社
说十月革命是巴黎公社的继续,是因为巴黎公社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即暴力革命的原则。十月革命就是用暴力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用暴力粉碎了国内外敌人的进攻,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例2】 下列两幅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爆发的相似原因是(  )
巴黎公社成立大会       攻打冬宫
A.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和指导
B.具备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基础
C.有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D.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尖锐所致 
解析:两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都属于无产阶级反抗资产阶级的斗争。但是巴黎公社革命爆发时,马克思主义尚未得到广泛传播,法国还没有成熟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基础还不牢固。所以,只有D项是两者的相似原因。
答案:D (2014·广州期末)十月革命奏响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走向现实的第一首凯歌。十月革命的最大成果是(  )
A.颁布了《四月提纲》
B.成立了工兵代表苏维埃
C.颁布了《土地法令》
D.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答案】D 本课应关注的史料有:攻打冬宫图、列宁在人民中间图等。
【示例1】 读图片《列宁在人民中间》,你如何认识这一画面? 运用课本史料列宁在人民中间
【答案】画面表明新生的革命政权得到人民的拥护,它体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作用和革命领袖人物的魅力。本课重点有:二月革命、十月革命。
【示例2】 十月革命的首创性体现为(  )
A.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
B.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政权
C.第一次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践暴力革命理论
D.第一次在落后资本主义国家成功发动社会主义革命
【答案】D 考查课本重点不同文明的和平共处与竞争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人类文明是多样的,是交相辉映的。资本主义在历史上曾起过积极的作用,资本主义在几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果。 关注社会热点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同时存在于当前的世界中,两种制度、两种文明共存共处,在相互交流和借鉴。我们要以博大的胸怀,坚持包容理解,促进世界的和谐发展。当然,我们在学习长处的同时,要警惕资本主义各种反动和腐朽的东西侵蚀我们的头脑。从两种制度和文明共处与竞争的视角考查本内容将会成为高考命题的一个热点。【示例3】 阅读下面的漫画,回答问题。漫画:列宁同志清扫地球
(1)“列宁同志清扫地球”具体是指什么事件?清扫的对象有哪些?
(2)“列宁同志清扫地球”,他扫到中国来了吗?怎样理解这一句话?
(3)这幅漫画说明了十月革命的什么作用?
【答案】(1)十月革命。对象:资产阶级、帝国主义(资本主义)势力、封建势力等。
(2)扫到中国来了。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影响了中国革命。“列宁同志清扫地球”这句话指的是十月革命对世界的影响。
(3)十月革命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开创了一种全新的社会制度,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经济发展落后,社会矛盾尖锐。
一战催化革命,人民自发起义。
推翻沙皇政府,两个政府并存。
发表《四月提纲》,指明革命方向。
和平转为武力,军舰炮打冬宫。
推翻临时政府,召开代表大会。
成立新型政府,诞生社会主义。
理想变为现实,开创世界新貌。 歌诀记忆法1.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 图表归纳法2.归纳巩固苏维埃政权的命令1.俄国的二月革命不是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只是推翻了沙皇统治,是十月革命的开端和准备,而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
2.巴黎公社运动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无产阶级专政的尝试;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易错易混点课件69张PPT。第20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1.条件
(1)思想基础: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_______________开始在中国传播。
(2)阶级基础:五四运动后,__________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3)组织基础: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马克思列宁主义 工人阶级 2.诞生——中共“一大”
(1)时间:1921年7月。
(2)地点:先在上海法租界,后转移至浙江嘉兴南湖游船上。
(3)内容
①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②党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无产阶级政党
③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__________,建立__________专政,废除私有制,直至消灭______差别。
④选举________、张国焘、李达组成中央局。
(4)意义: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中国出现了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__________政党。
3.中共“二大”:将奋斗目标修改为反对__________、封建主义、______,建立____________。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阶级 陈独秀 工人阶级 帝国主义 军阀 民主共和国
想一想1:从革命目标看,“一大”与“二大”有何不同?为什么会有上述目标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答案】中共“一大”提出了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社会主义;“二大”制定的目标是反帝反封建。
原因:中国共产党认清了中国的国情,明确了革命的敌人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说明了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开始走向成熟。1.国共合作
(1)背景
①中共方面:1922年6月,提出建立联合战线的主张;1923年的中共“________”,确立了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的方针。
②孙中山方面:接受______________代表的建议,同意__________。
③共产国际方面:帮助。 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三大 共产国际 国共合作
(2)合作实现:__________年国民党“一大”召开,重新阐释__________,确定______、______、扶助农工的__________,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
(3)意义:在国共两党推动下,反帝、反军阀的________蓬勃开展起来。1924 三民主义联俄联共三大政策 国民革命 2.国民革命
(1)目标:______系军阀吴佩孚、孙传芳和______系军阀张作霖。
(2)发展:上海工人举行______________,配合北伐战争。
(3)失败:1927年蒋介石发动“________”反革命政变,汪精卫发动“________”反革命政变,国共合作破裂,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直 奉 三次武装起义 四一二 七一五
想一想2:国民革命最终失败,这里的“失败”指的是什么?
【答案】中国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1.南昌起义
(1)概况:1927年8月1日,________、贺龙、叶挺、________、刘伯承等领导军队在______举行起义。
(2)意义
①打响了中共武装反抗______________的第一枪。
②标志着中共独立领导__________和建立__________的开始。 工农武装割据周恩来 朱德南昌国民党反动派 武装斗争 人民军队
2.“八七会议”
(1)时间、地点:1927年8月、汉口。
(2)方针:确立__________和武装反抗_______________的总方针。
(3)目标:最初夺取______,后转变方针,开始建立________________。
3.秋收起义:1927年9月9日,毛泽东领导________秋收起义。土地革命 国民党反动派 城市 农村革命根据地 湘赣边
4.井冈山道路
(1)含义:是通过开展__________,工农武装割据,形成的以农村包围______,最后夺取______政权的道路。
(2)实践
①1927年,毛泽东等创建________革命根据地。
②1928-1930年,开辟了一系列重要的革命根据地。 土地革命城市全国井冈山 想一想3:原中共中央宣传部长陆定一同志曾为井冈山题词:“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说井冈山“历史红”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答案】主要依据: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探索出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1.长征
(1)原因
①蒋介石提出“________________”政策。
②由于王明“____”倾错误,中国共产党第________次反围剿失败。 红军长征与西安事变攘外必先安内 左 五 (2)重大事件
①遵义会议:1935年,纠正错误的军事路线,改组中央领导机构,________回到中央领导岗位。
②《八一宣言》:1935年8月1日,提出了建立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主张。
(3)结果
①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1936年10月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在会宁会师。
②中共以______为中心,建立了________革命根据地。毛泽东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延安陕甘宁2.西安事变
(1)原因
①民族危机加深。
②国民党政府______发生分化。
(2)经过: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________在西安扣留________,要求__________,一致抗日。
(3)解决:中共确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安事变的方针。
(4)意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_的建立和全民族抗日局面的形成打下了重要基础。内部 杨虎城 蒋介石 停止内战 逼蒋抗日 和平解决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想一想4: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井冈山斗争的星星之火,燎原全国。正是这段艰苦卓绝的斗争,我们党培育和形成了闪耀着共产主义光芒的革命精神——井冈山精神。江泽民同志将井冈山精神内涵概括为六句二十四字: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根据材料分别举例说明井冈山精神“坚定信念”“敢闯新路”“依靠群众”是如何体现的?
【答案】“坚定信念”: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率领剩余部队进入井冈山,继续革命,并写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章,对革命充满信心;“敢闯新路”:抛弃城市中心论,建立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创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新的革命道路;“依靠群众”:开展土地革命,调动一切反封建因素。1.背景
(1)爆发: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__________事变,中国__________开始。
(2)日本战争手段残酷:采用大屠杀、细菌战、毒气战等。
(3)日本残暴统治:采取“__________”策略,在占领区推行“治安肃正运动”“_______________”和“清乡运动”。 抗日战争卢沟桥 全面抗战 以华治华治安强化运动2.国共合作
(1)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月23日,蒋介石发表讲话,事实上承认了中共的合法地位,标志着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和__________________正式建立。
(3)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开赴抗日前线。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3.抗战表现
(1)两个战场:在抗战中存在以________为主导的正面战场和以共产党为主导的________,两个战场基本上是__________的。
(2)“百团大战”:1940年,________指挥“百团大战”,增强了全国军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3)敌后战场逐渐成为主要战场:1941年12月,____________爆发。________为保存实力,消极抗战,中共多次粉碎日军的“______”。国民党 敌后战场 相互配合 彭德怀 太平洋战争 蒋介石 扫荡 4.结果: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
5.意义
(1)抗日战争是百年来中国第一次取得__________的反侵略战争。
(2)是世界______________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3)抗战胜利后,中国收回了宝岛______。完全胜利 反法西斯战争 台湾 想一想5:以下四部电影宣传画,集中反映了哪一时期的历史事件?
【答案】抗日战争时期。1.两种命运:民主与________、和平与__________、联合政府与__________。
2.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1)重庆谈判: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确定了______________的方针。
(2)政协会议:再一次确认和平建国的途径。
(3)国民党破坏政协决议
①暗杀著名民主人士________。
②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推翻和平民主建国路线。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专制 内战 一党独裁 和平民主建国 闻一多 3.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1)战略防御:粉碎国民党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战略进攻:刘、邓大军于1947年夏挺进________。
(3)战略决战:1948年9月-1949年1月,取得辽沈、________、平津三大战役胜利。全面进攻重点进攻大别山 淮海 (4)战争胜利
①北平谈判:1949年4月20日,________拒绝在__________上签字。
②解放南京: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军发起__________,4月23日,南京解放。
(5)重心转移:1949年春,中共在河北西柏坡召开了__________全会,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由______转移到________,转移到恢复和发展生产上来。
(6)建立国家: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__________________取得了基本胜利,为现代化发展扫清了障碍。李宗仁 和平协定 渡江战役 七届二中 乡村 城市 新民主主义革命 想一想6:这幅漫画反映了什么问题?
【答案】反映了三大战役后,美国企图在中国扶植新的代理人。(1)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领导力量——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
(2)中国革命有了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
(3)中国革命有了新的奋斗目标——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
(4)运用“新”的斗争策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斗争。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例1】 陈独秀说,中共“一大”对“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这是指中共“二大”(  )
A.实现社会主义
B.决定参加共产国际
C.反帝反封建,建立民主共和国
D.决定与国民党合作
解析:本题考查中共“二大”的内容和意义。D项在中共“三大”时提出。A、B两项在中共“一大”时提出。
答案:C (2014·杭州期末)为加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我国政府颁布了《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建设培育形成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下列各项主题中,最符合“沪浙红色旅游区”的是(  )
A.辛亥首义,推翻帝制 B.革命武装,八一建军
C.开天辟地,党的创立 D.人民胜利,国旗飘扬
【答案】C(1)“八七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给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
(2)南昌起义开创了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夺取政权的新局面。
(3)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地区。经过近半年的努力,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是怎样开创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正确革命道路的?
(4)1930年夏,全国建立起大小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革命武装达到10万人。井冈山的星星之火,发展成为燎原之势。
(5)在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粉碎敌人三次反革命“围剿”,1931年11月,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形成。
【例2】 “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形成于(  )
A.国民革命时期(1924年-1927年)
B.土地革命时期(1927年-1937年)
C.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1945年)
D.解放战争时期(1946年-1949年)
解析: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全国处于一片白色恐怖之中。党中央召开八七会议,发动三大起义,并且在秋收起义过程中,毛泽东提出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并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最终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答案:B (2014·揭阳期末)红色旅游是当前旅游业的热点。假如你想考查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应去(  )
A.南昌 B.武汉
C.井冈山 D.广州
【答案】C
【解析】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井冈山根据地。(1)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面对日本全面侵华威胁,国共两党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国人民奋起抗战。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两党是怎样进行全民族抗战的?
(2)中共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1937年8月,中共制定全面抗战路线,即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人民战争路线。此后,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所在地陕甘宁边区是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和总后方;延安是中共中央所在地。(3)国民党正面战场作战:①平津作战:七七事变后,日本大举进攻华北,中国守军顽强抵抗,最终北平、天津失陷。日本占领平津后,向华北、华中两个方向发动攻击,妄图三个月内灭亡中国。国民政府组织多次战役,抵抗日军侵略。②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威胁南京。中国军队为打退日军对上海的进攻,先后投入40万兵力,同日本侵略者在上海地区激战三个月,粉碎了日本妄图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③进行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广大军民英勇抵抗日军侵略。【例3】 《日本天皇停战诏书》:“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自交战以来……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残害所及,真未可逆料……此朕所以饬令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依据材料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是(  )
①中国人民持久抗战 ②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沉重打击 ③美国对日本投放原子弹 ④日本天皇爱好和平反对战争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下图所示:
国共两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华民族坚持抗战;世界人民结成反法西斯同盟,特别是在二战后期,美国向日本广岛、长崎投放原子弹,加速日本的投降。材料没有反映日本天皇爱好和平,反对战争,故排除④。
答案:A 电视剧《亮剑》成功塑造了八路军独立团团长李云龙和国民党晋绥军某部团长楚云飞的形象。下图是剧中李云龙和楚云飞共同抗日的情景,你认为出现该情景的原因是(  )
①国共两党的阶级立场相同 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③国共两党坚持的抗战路线基本一致 ④中日民族矛盾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答案】C(1)两种命运较量出现的原因:抗日战争结束后,民族矛盾基本解决,国共两党所代表的阶级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利益出发,希望建立民主政府,反对内战与独裁。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希望继续坚持一党独裁专制,打着“和平建国”的旗号,积极准备发动内战。所以中国出现了民主与专制、和平与内战、联合政府与一党独裁的较量。 抗战胜利后,中国出现两种命运较量的原因及蒋介石不直接发动内战的原因和国共两党实践结果给我们的启示(2)蒋介石不直接发动内战的原因:抗日战争刚刚结束,实现和平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蒋介石还没做好内战的准备,以谈判来争取时间;以谈判的形式妄图把内战责任嫁祸于共产党。
(3)国共两党实践结果给我们的启示:①国民党失败根源在于违背了人民意志和历史潮流。②共产党成功根源在于它代表中国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制定了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例4】 1945年8月,《大公报》报道毛泽东来到重庆的消息时称:“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都知道,这是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的一个喜讯。”这反映了“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期盼(  )
A.国共双方和平协商,创建新中国
B.国共双方消除隔阂,共同抗日
C.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国民党的统治
D.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建立新中国
解析:从材料中“1945年8月”“重庆”,可判断《大公报》所报道的事件为抗战胜利后的国共重庆谈判,由此可知正确选项为A项。
答案:A 毛泽东在1945年8月说:“中国的局面,联合政府的几种形式,现在是独裁加若干民主,并将占相当长的时期,我们还要钻进去给蒋介石洗脸(即改造),而不是砍头。”这表明中共的主要政治意图是(  )
A.进行谈判,和平解决两党分歧
B.揭露美蒋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
C.改组国民政府,争取和平民主
D.妥协退让,维护国共合作
【答案】C本课教材应关注的史料有:南昌起义图、红色根据地形势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图、侵华日军活埋南京的平民图、重庆谈判中的毛泽东与蒋介石图等。 运用课本史料【示例1】 (2014·广州期末)要在因特网上一次就搜索到下列图片,应键入的“关键词”是(  ) 
A.北伐战争 B.红军长征
C.战略大决战 D.渡江战役
【答案】B 本课教材的重点有四:一是中共诞生;二是红军长征;三是抗日战争;四是解放战争。
【示例2】 (2014·揭阳期末)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最主要原因(  )
A.美国向日本投掷了原子弹
B.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大力支援
C.中国地大物博 人口众多
D.国共合作与全民族团结抗战
【答案】D 考查课本重点日本译者否认“南京大屠杀”
日本译者否认“南京大屠杀” 美国亨利·斯托克斯的畅销书《英国记者看同盟国战胜史观的虚妄》于2013年12月发售,销量约达10万册。该书的日本译者擅自添加了否认“南京大屠杀”的内容:“作为历史事实的‘南京大屠杀’不存在”,遭到原作者和了解史实的国人的痛批。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对此表态称,南京大屠杀是日本军国主义在侵华战争中犯下的残暴罪行,铁证如山,国际社会对此也早有定论。日方某些人士应该正确认识和对待那段历史,切实汲取历史教训。 关注社会热点【示例3】 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罪行罄竹难书。
(1)根据上述新闻和所学知识,你能列举出日军的哪些侵华暴行?
(2)对日本的侵华暴行,日本右翼势力至今仍矢口否认,对此你有何认识?
【答案】(1)制造南京大屠杀、制造潘家峪惨案、七三一部队等。
(2)历史不容篡改,要正视历史,警惕军国主义复活,以史为鉴。之一
马列主义播思想,工人壮大奠基础。
共产组织广成立,共产国际予指导。
十三代表聚上海,出谋划策商建党。
党纲目标领导人,宣告新型政党立。
中共二大修纲领,工人运动蓬勃兴。
初次斗争遭失败,吸取教训走联合。 歌诀记忆法之二
国民革命失败,开展武装起义。
攻打中心城市,敌强我弱失败。
转向农村地区,井冈山根据地。
农村包围城市,工农武装割据。
星星之火燎原,革命策略转变。之三
七七卢沟桥事变,日本全面侵华。
南京大屠杀惨案,以华治华策略。
国共两党再携手,全民族齐抗日。
两个战场同作战,粉碎日本美梦。
日本无条件投降,八年抗战胜利。
洗刷百年败耻辱,收回宝岛台湾。之四
联合政府,一党独裁。
两种命运,两个前途。
重庆谈判,政治协商。
双十协定,和平建国。
美蒋勾结,撕毁协议。
全面进攻,内战爆发。
三年战争,中共取胜。
渡过长江,解放南京。
国民政府,败退台湾。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两”
(1)中国革命的两次严重挫折:1927年大革命失败;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2)中共两次转折意义的会议:八七会议;遵义会议。
(3)中共两次工作重心的转移:第一次从城市到农村;第二次从农村到城市。 数字记忆法
(4)两次国共合作: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1937年第二次国共合作。
(5)两个战场: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共产党的敌后战场。
(6)两种前途:共产党主张的和平、民主;国民党坚持的内战、独裁。
(7)两次和谈:重庆谈判;北平谈判。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
(1)合作→对抗→合作 图表归纳法(2)再合作→再对抗2.如何比较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失败和在抗日战争中胜利的原因?1.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方式是党内合作,而不是党外合作,也不是两党合并。第二次国共合作是党外合作。
2.抗日战争的两个战场
(1)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敌后战场,一般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战场。而从军事战略角度看,是指日军正面推进线后方的战场。在这一战场上主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战。所谓正面战场,是指日军侵华推进线上中日两国交战的战场,在这个战场上作战的中国军队主要是国民党武装力量。易错易混点 (2)区别
(3)联系:两个战场互相依存、互相配合,都是全民族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正面战场的抵抗,敌后战场就难以发展;没有敌后战场反“扫荡”的胜利,正面战场就不可能坚持到底。两个战场都是在持久战方针指导下整体战争的组成部分,不应割裂与对立起来。
3.“左”倾与右倾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右倾主要表现为保守、妥协、退让,“左”倾往往以革命的面目出现,表现为急躁冒进、急于求成。两者都有危害性,尤其是“左”倾错误的危害性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