揠苗助长教学设计
教材的原生价值:学生阅读获得了什么
必须明确,语文教材的原生价值和教学价值须 ( http: / / www.21cnjy.com )统一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实现语文教学的目的。那么怎么统一呢?这是一个颇为复杂的问题,从显性的师生双方的教学行为来看,语文教材的原生价值,则处在语文教学的最高层次,而语文教材的原生价值,则是为实现语文教材的教学价值服务的,为实现语文教材的教学价值铺路搭桥的。
如何用好教材的原生价值呢?在我们常态课的教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中,一般会有学生预习这一环节或让学生初读课文,这个阶段还没有进入真正的师生对话,意味着教学价值还未得到实质性的体现。在预习或初读课文环节中,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获得文中的一般信息,为真正实现教学价值打好基础。《揠苗助长》这一课,我们要让学生获取哪些信息呢?我们可设计如下问题:
1、读准生字,读通课文
2、圈划出不理解的词,尽量查字典解决
3、农夫为什么要拔苗?他是怎样拔苗的?拔过的禾苗长得好不好?
这些问题的解决,只是让学生作为阅读的客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获取一般读者要获取的信息。但不是我们语文教学的“价值点”。我们的重点是学生在获取这些知识外,再继续追问:作者怎样组织语言来讲这个故事,使我们明白做事要脚踏实地?这就牵涉到语言信息的处理,这也是语文智能的本质内容。教材的信息处理价值实际上就是语文教材的语文智能价值。教材语言信息处理价值的实现,才是学习主体语文智能的发展。
教材的教学价值:我们可以教什么
语文智能价值的体现,应是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篇课文的教学价值落实在课堂中,最终是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目标的达成离不开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价值的发掘正是体现这一点。那么《揠苗助长》一课我们可教什么?我罗列了几个可以学习的知识点:
读准“宋、则、寓、闷、疲、勃、枯”这几个字,并会写。
通过“巴望”“焦急”这两个字体会农夫迫切希望禾苗快快长大的心情。
通过文中“将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从中午一直忙到天黑”等句子理解“筋疲力尽”的意思。
抓住“兴致勃勃”体会农夫当时自以为得计的可笑心理。
想象补白说话:农夫看到自家的禾苗一点儿 ( http: / / www.21cnjy.com )也没有长,心里焦急,当时他会想什么?农夫从中午忙到天黑,怎么个忙法,会干哪些事?当看到禾苗一夜之后,都枯死了,农夫又会怎么做,怎么说?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为什么做事要脚踏实地,不可争于求成。
…………
可见,这课的教学价值是十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丰富的它给语文教师带来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的极大空间。但我们不能将教材所有的教学价值全部包揽解决,也不能想到什么教什么,什么好教什么,那如何确定呢?笔者认为必须根据教学的整体需要以及该课文在整个教材价值体系中所处的位置,选择适当的“价值点”进行价值定位。至于非定位的“价值点”,可以作为辅助价值略作提示留给学生自学。笔者以为,至少可以从下几个角度来思考这篇课文的教学价值信息。
从课后思考练习发掘有价值的教学信息
课后的思考练习是编者独具匠心的综合 ( http: / / www.21cnjy.com )练习,一是培养学生的阅读积累;二是注重引导学生对语言及表达方式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三是加强硬笔字的训练。如果我们把思考练习融入到课文教学的过程中去解决,扎扎实实地进行语文训练,就一定能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
《揠苗助长》一课提示我们可以教什么呢?
朗读课文
用钢笔字描红
抄写有关词语
说说寓言中农夫傻在哪?
再找几则其他寓言故事,读一读,讲一讲。
(二)从学段目标看教材有价值的教学信息
我们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对第二学段的阅读目标一共有十条,依据这单元的教材特点,以下几条是很重要的: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
7.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课标里面所提的学段目标,应是我们读教材时捕捉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价值信息的依据。我们依此来找准教学的“价值点”,才能符合课标的学段要求,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因此,笔者以为这篇课文中有以下教学价值的信息: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通过文中“将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从中午一直忙到天黑”等句子理解“筋疲力尽”的意思。
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农夫傻在哪?明白做事要脚踏实地、不可急于求成的道理。
将课外找到的寓言故事和大家交流分享。
综上所述,一篇课文的教学价 ( http: / / www.21cnjy.com )值在哪里,也就意味着教什么的问题。依据课标,扣住教材,服从学生需要,定出合理的教学目标,实施有价值的教学内容,寻找科学的教学手段,才有利于我们在课堂上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附教学设计一篇)
揠苗助长教学设计
殷雪梅小学 徐莉娟
教学目标: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通过文中“将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从中午一直忙到天黑”等句子理解“筋疲力尽”的意思。
3、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农夫傻在哪?明白做事要脚踏实地、不可急于求成的道理。
4、将课外找到的寓言故事和大家交流分享。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能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
2、能把找到的寓言故事讲给别人听。
一、看动画,释题
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来看一个动画故事,想看吗?看完后请你来说说这个动画讲了一件什么事(播放揠苗助长的falsh动画)
2、生述说故事梗概。
3、师:说得真好,这就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们今天要学的寓言故事——揠苗助长。揠是什么意思?题目是什么意思?对了,这个农夫想让禾苗快点长高,就(拔禾苗)帮助禾苗生长。可结果禾苗却枯死了。想不想自己读读这个故事?(想)。
[教学设想:生动形象、色彩鲜明的课件演示能将学生的学习热情最大限度的加以调动。而且看完录像后,学生对“揠”一字已经领悟,释题也变得简单。]
二、初读认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提出要求:把课文读通顺,字音读准确。
2. 相信小朋友们已经把课文读会了,要是课文里的词娃娃跑出来了你们还认识吗?课件出示带拼音的词语。
焦急 喘气 一大截 巴望 自言自语 白费 筋疲力尽 总算
生认读,多种形式读。
3.请同桌互读课文,看看是不是能把句子读通顺,课文读准确。
三、学文明理
1、指名读第一小节
师:读得真好,这农夫种下禾苗之后是什么心情?(急)你从哪看出农夫很焦、着急?
①他巴望着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就天天到田边去看。
“巴望”能换个词吗?(希望、盼望)是非常的盼望。
“天天”是一天,两天,还是?(没有哪天不去)
谁来读读这句话?(指导朗读)
②可他总觉得禾苗一点儿也没有长,心里十分焦急。
是不是真的一点也没有长?(不是,是因为禾苗长得慢,每天去看,看不出变化。)
想象说话:焦急的农夫会怎么想?
2、学习第二、三小节
(1)师:他想啊想啊,终于想出了办法,他的好办法是什么样的?
生自读二三小节
指名回答:“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将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
(2)师:他干得认真吗?从哪可以看出来?
“从中午一直忙到天黑”
这么长时间,有没有休息?填空说话: ( http: / / www.21cnjy.com )当他汗滴如雨时, 他都顾不上擦一下 ;当他非常口渴时, 都没空去喝一口水;当他腰疼欲裂时, 只用手轻轻地捶一下就继续干下去 。
“筋疲力尽” 什么意思?结合实际说说什么情况下可以算是筋疲力尽?
(3)这么辛苦,这么累,可不是轻松就能做到,也不是轻松就可以读出来的,谁来指?指导朗读。
(4)经过这番劳作之后,农夫的心情会是怎样?谁来读读他的话?
指导读第三小节。注意:“没有白费”,‘一大截“这两个短语的语气。
3、学习第三小节
师:瞧,农夫得意洋洋的样子,儿子奇怪了,文中哪个词能说明儿子有疑惑的?(纳闷,理解纳闷)他会怎样问父亲?
事实如他所愿吗?事实怎样?
“所有的禾苗都枯死了。”
师:这时的他又会怎样说呢?(你能想象当时他还有哪有表情和动作吗?)
4、揭意说话:
如果你是禾苗,你会对他什么?
如果你是他的邻居,你会对他说什么?
小结:不仅是种禾苗,做任何事情都要按照规律办事,不能急于求成。
[教学设想:在品读课文时,有两个重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是三处说话训练,它的作用是能帮助学生与文本中人物产生精神共鸣,从而深刻理解课文内容;二是理解关键词语,体会人物心理。比如说:通过“巴望”“焦急”这两个字体会农夫迫切希望禾苗快快长大的心情;通过文中“将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从中午一直忙到天黑”等句子理解“筋疲力尽”的意思;抓住“兴致勃勃”体会农夫当时自以为得计的可笑心理。只有理解了词语的意思,才能真正理解整句话,乃至整篇文章含义,从而为高质高效的朗读奠定基础。]
延伸学习
在生活中,像农夫这样做事的人还真不少,你能举个例子吗?
像揠苗助长这样用一个小故事来说明大道理的文章就叫做寓言。课外你还收集到哪些,能和大家交流一下吗?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更深刻地理解寓意。适时进行课外延伸,通过拓展延伸,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