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过安仁》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舟过安仁》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9-23 13:07: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舟过安仁》教学设计
(新授课)09021235罗芳芳
教材分析:
《舟过安仁》是新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五课古 ( http: / / www.21cnjy.com )诗词三首中的一首。《舟过安仁》以新奇的角度写渔童行舟过江,以伞作帆,张伞使风时天真、活泼的情景。对正在经历童年的孩子来说,童年故事应该是不陌生的。所以,教学中我利用他们的阅读期待,调动起学习的兴趣。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七言律诗积累,知道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习古诗的几个步骤和基本方法。学生对于小组活动的展示充满兴趣。在这首诗的学习之前,已经学过一首关于童趣的《牧童》,对于这种浅白易懂,充满情趣的诗歌兴趣浓厚。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 http: / / www.21cnjy.com )古诗、背诵古诗;
2、能借助注释,结合相关资料,理解诗句意思,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小童的形象;
3、能体会作者对儿童的赞赏、喜爱之情,同时也感受诗人的不泯童心。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当时的画面。
教学难点:感受小童的形象,体会诗人对小童的喜爱与赞赏。
课时分配:一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手段及方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想象法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引出童趣:
师:童年是纯真的,难忘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身处于童年的你们,每天都在编织着美丽的故事。一只蝴蝶,一个玩具……虽然显得那么的微不足道,但是却包含着我们的快乐。同学们,在你的身边,有没有发生有趣的事呢?
生:有!
师:谁来说说看?
生:我平常捉蜻蜓、逮蚂蚱,哪怕捉不到,摔个狗啃泥也是快乐的!  
师:蜻蜓是可能没捉到,可是快乐却已经装在我们心里了!
生:我与小伙伴们一起放风筝,很开心。
师:在美丽的春色里去放风筝,放飞的岂止是风筝!放飞的还有无尽的童趣!
师:是啊,我们的童年时光就像一首首妙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言的诗,只要我们用心去读,就能读出其中的无限乐趣。今天,咱们就一起用心地读读诗人杨万里笔下的“童年”吧! 
师:看老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板书课题:舟过安仁)  
师:仔细观察这个题目,你知道了什么?
生:读了诗题,我知道诗人乘舟路过安仁县。  
生:从诗题中,我还知道这首诗描绘的可能是诗人乘舟路过安仁时的所见。 
初读感知,读顺读熟
师:是啊,我们知道了这是诗人杨万里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路过安仁的时候看见的一件事。那么他到底看见了什么呢?下面请你们自由朗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
(学生自由的、大声的朗读全诗)
师:谁来给大家朗读这首诗?
(指明读)(多叫几个)
师:在读这首诗时,我们要特别注意“篙”和“棹”这两个生字的读音。我们一起来正确的、流利的读一读它。
(齐读)
师:同学们,刚刚我们读了这首诗,那它有没有自己的节奏呢?自己试试看,标出它的节奏,再读一读。
(自由朗读)
师:同桌互相读读看,听听他是怎么读的?
(师巡视)
师:有没有同学想给大家展示一下呢?
(指名读)(多叫几个)
师:老师也想给大家读一读,仔细听老师是怎么读的。
(师范读)
一叶︱渔舟︱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ppt展示)
师:听了老师的朗读,许多小手都举起来了,你们都想读是吗?那我们就进行一个朗读比赛,好吗?以大组为单位,看哪个大组读的最好?
(组齐读)
三、自读自悟,理解诗意
师:同学们,你知道这首诗都讲了些什 ( http: / / www.21cnjy.com )么吗?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吗?先别着急举手,我们先回想一下,以前是怎么理解诗句的,借助了哪些工具?我们以四人为一个小组,互相交流讨论一下借助那些工具来理解,然后再说一说这首诗的意思。
(小组讨论交流)
(师巡视,获得学生的反馈)
师:好,现在哪个小组汇报自己组的成果?
【预设】:在河上有一叶渔船,渔船上有两个小童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们收起撑船的竹篙和划船的木浆,奇怪的是没有下雨他们却撑着伞,原来他们不是为了遮头,而是为了张风。
师:说的真完整,看来啊,你们小组的自学真有效。
师:还有哪位同学想说说自己不同的理解呢?
(指名说,叫一两个)
四、感悟童心,走近诗人
1、感悟童心:
师:真是一幅美妙的江上行舟图。
一叶渔舟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ppt展示)
“一叶渔舟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读着这句话,看着书本里的插图,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生:我仿佛看见河上一叶轻舟的图画。
生:仿佛看见了在长满芦苇的河上,两个调皮的小孩子撑着伞,可能想用伞来使船动吧!
师:为什么在河上泛舟,有篙不撑,有桨不划?你们猜猜俩孩童心里在想些什么?
生:划船太累了,怎么才能省力?不如让风带着船儿向前走,风吹了伞,不就能带着船儿走啦,嘻嘻!   
师:真是淘气聪明的孩子!
生: 我们为什么就不能用风带着我们的船走呢?
师:这两个小童真是充满着奇思妙想啊!
……
师:这两个小童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天真的
生:聪明可爱
生:很有趣
生:顽皮的
师:哦,这两个小童是那么的聪明伶俐,天真稚气。
【板书】:天真稚气、聪明伶俐
师:看到这一幕,你有什么感受
生:这俩个小孩居然能想到“张伞使风”,真是聪明,我真想到他们的船上体验体验这其中的乐趣!   
生:看到他们做的这件有趣的事,我也想起曾经的一件趣事……
师:你的故事也真有趣!看来“童心无处不显,童乐无处不在”呀!让我们读一读这一句,感受孩子的天真无邪、淘气聪明吧! 
师:你能把你的感受读给大家听听吗?
(指名读)
2、走近诗人的内心: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ppt展示)
师:我们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道,这是杨万里在行船途中,偶然看见的一件事。有两个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却撑着伞。他心里很奇怪啊,想要探个究竟,此时此刻,他心中在想些什么呢?小声读读诗句想想。   
生:为什么没有下雨偏撑开伞,不是用来遮头而是放在船上呢?
生:他们这是在干什么呢?这样有什么用呢?
师: 孩童的异常之举让诗人疑惑不解,他会怎么解疑呢?想象一下。   
生:可能是诗人看到孩童异 ( http: / / www.21cnjy.com )常的行为,就开始更认真地观察、思考,结果恍然大悟:哦,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啊!   
师:哦,杨万里顿时明白了,你也明白了,是吗 你能带着这种感受读读这句话,读出心中的恍然大悟吗?   
生:可能是直接就问两个孩子,孩子把原因讲给他听的。   
师:你想到了诗人是怎么做的了,听了小童的回答,杨万里心里肯定很惊讶。那我们就合作着读一读第3、4行,读出诗人心中的惊讶,孩童的稚气、聪明。
(师读第三句,生接着读四句)
(先指读,再齐读。)   
师:疑惑解开了,此时诗人心中又会想些什么呢?   
生:他觉得这两个小孩子很聪明。
生:他很喜欢这两个小孩子。
生:他也许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有趣的事吧!   
生:或许他会加入孩子的行列,使风行船   
……
师:他对小童是非常喜爱和赞赏的。诗人自己仿佛也回到了充满乐趣的童年,当了一回船上的小童!
【板书】:喜爱赞赏、童心不泯
师:眼前此景不觉激起诗人心中那颗不泯童心,眼前的孩童不禁让人啧啧称赞!让我们再次齐读这句话, 读出诗人此刻心中种种感受吧!
师:在行舟过奖时,这样的一幕令诗人哑然 ( http: / / www.21cnjy.com )失笑,为小童子的聪明,也为他们的童真和稚气,于是欣然提笔,记录下这充满童趣的一幕。让我们伴着美妙的音乐,再次齐读整首诗,回味这充满童趣的一幕。
(齐读全诗)   
师:那么此时诗人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
生:喜悦的
生:愉快的
生:充满天真的
生:晴朗的
师:是啊,当他看到如此可爱,天真浪漫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两小童,他们的天真、聪明深深感染了作者,似乎让他也回到了天真无邪的童年,这时候,诗人同样拥有着一颗不泯的童心!
五、诗意结课,童心流淌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杨万里的
预设:《舟过安仁》
师:在这首诗中,我们看到了充满童心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少年。在最纯真的童年岁月里,一点一滴,都是一种乐趣。最后老师想以一首诗来结束今天的课堂。我们一起来念一念。
我给小鸡起名字
一、二、三、四、五、六、七,
妈妈买了七只鸡。
我给小鸡起名字:
小一,
小二,
小三,
小四,
小五,
小六,
小七。
他们一下都走散,
一只东来一只西。
于是再也认不出:
谁是小七,
小六,
小五,
小四,
小三,
小二,
小一。
七、作业布置
1、有感情的背诵《舟过安仁》
2、写一写《舟过安仁》的小故事或自己的童年趣事
2、收集一些写儿童生活的其他古诗
板书设计:
《舟过安仁》
【宋】杨万里
小童:天真稚气、聪明伶俐
诗人:喜爱赞赏、童心不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