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课件(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课件(共2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6-14 16:5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1教学日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两宋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
展的主要成就;掌握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时
间;知道唐朝中晚期到宋朝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
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我国的农业、手工业生产
取得较大的发展,商业和对外贸易达到空前的水
平,为传播中国古代文明、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作
出了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教学重点
1.两宋商业繁荣的表现。
2.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3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我们知道,在经济发展水平上,
东南沿海地区最发达,内地次之。总体说来,南方
好于北方,东部优于西部,正因为如此,国家才提出
了西部大开发的号召。其实,在中国古代,北方的
经济在相当长一段时间是比南方的发展水平高的。
后来南方是怎样发展起来的?经济重心为什么会
出现南移?这种南移从什么时候开始?到什么时
候完成?这都是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新课讲授
第一部分
一农业的发展
教师:自东汉后期开始,江南社会经济逐步得
到发展。从唐朝中晚期至两宋时期,南方农业发
展速度加快,逐渐超过北方。请同学们阅读教材
第41~42页,结合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唐后期,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混战使
北方地区经济受到严重破坏。其后,北方历经靖
康之难、宋金对峙、蒙古灭金,战乱不休。
材料二:宋代时南北气温普遍变冷,南方相对
适宜农作物生长。北方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而南
方受到的破坏较小,南方农业发展较快。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总结:
1.①南方战乱少,社会相对安定;②北方人口
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③南
方自然条件优越。
2.两宋时期,人口增加,垦田面积扩大,耕作
技术提高,农业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农业作物:
引人越南的优良品种占城稻,成熟早,抗旱力强。
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长江下游
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
熟,天下足”的谚语。经济作物:南方各地普遍种
植茶树。南宋后期,棉花种植区向北推进。
第二部分一手工业的兴盛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42~43页,归纳
宋代南方手工业发展的突出成就。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总结:
丝织业: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四
川、江浙地区的丝织生产发达。棉纺织业:南宋后
期,棉纺织业兴起,海南岛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
工具,棉纺织品种类较多。
制瓷业:宋朝是中国瓷
器业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
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南宋时,江南地区
已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造船业:广州、泉州、明
州的造船业,都有很高的水平,在当时世界上居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