盱眙县旧铺中学课堂教学设计
主备人:吴建兵 教案审核:历史备课组
课题 第4课科举制度的创立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和完善的主要情况及其影响。2、 通过讨论科举制的影响,培养学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运用历史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3、 通过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共同学习、互相促进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分组讨论,学习本课内容。通过对比现实考试制度,启发学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思考我国教育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现状的不足,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改进建议。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认识科举制度的出现,是中国古代用人制度的巨大进步,是隋唐兴盛的原因之一,符合当时社会历史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发展的需要,从而使学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认识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组成部分; 2、 通过了解科举制度的深远影响,使学生认识到科举制度也是中国对世界人才选拔制度的突出贡献,从而鼓励学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努力学习,不断创新。
重点难点 1、重点 科举制度的诞生和完善的过程。
2、难点 科举制的影响。
教学方法 问题导学法、图文结合法 、归纳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板书设计 诞生完善影响隋文帝隋炀帝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分科考试正式设置进士科扩充国学的规模增设殿试、武举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
教学过程设计(共案) 个性化补充
新课引入 复习上节课的主要内容并思考:1、为什么唐玄宗统治前期称为“开元盛世”?2、为什么唐朝会出现盛世景象?除了唐玄宗积极进取治理国家之外,还有隋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帝、唐太宗、武则天统治时期奠定的基础。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断改革用人制度,善于用人。隋文帝、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怎样改革选拔官员的方法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四课:科举制的创立评讲与拓展一、检查自学(学生填表归纳和练习)人物贡献隋文帝 诞生阶段隋炀帝 唐太宗 完善阶段武则天 唐玄宗 二、师生互动:在唐朝之前朝廷是怎样选拔人才的呢?请看P17,请一个同学来说说。大家想一想:这种选拔人才的方法好吗?有什么弊端?老师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解说:科举制度的“雏形”到“创立”和“完善”是一个很长的过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三个阶段:(老师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简介)1、常设考试科目很多,如秀才、明法、明书、明算、明字、三史科、开元礼科。以进士和明经两科最为重要2、进士科主要考核内容的变化: 唐太宗:唐太宗时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唐太宗时扩充了国学的规模,还增加了考试的人数。例如,进士科考试,每年应试的人少则八九百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多则一二千人,而其中能及第的不过十余人以至三十人左右,录取比例不过百分之一二。由于就举的人多,而录取的名额少,50岁能考中进士的人,还算是很年轻的了,仍被看作“少进士”,终身不第的人居多数。进士科考中第一名的,称为“状元”。有人写诗说:“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正因如此,进士及弟是一种很高的荣誉,人称“登龙门”。一旦考中就飞黄腾达,所谓“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武则天:增加了考试科目。殿试:武则天在宫殿亲自面试考生。武举:考察武功和骑射。唐玄宗: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思考下列古文的含义:说明科举制的最大获益者是谁?1、“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唐太宗) 2、“太宗皇帝真长策,赚的英雄尽白头!”思考 P18“动脑筋”: (有,填空题。)讨论:科举制有哪些深远影响?1、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2、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3、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思考P21“活动与探究2”:中国选官制度对世界的影响。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说过: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讨论:这里的考试制度指的是什么?从这两则材料能反映出什么问题 表明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是世界上最早的考试制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明确指出中国古代考试选官制度与英国的考试制度及现代各国考试制度之间的渊源关系。这说明,中国古代考试选官制度对世界文明发展产生过一定积极影响。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大体了解了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完善的过程。下面请同学们思考并讨论科举制与当今的考试制度有何异同 。 课堂小结:诞生完善影响隋文帝隋炀帝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分科考试正式设置进士科扩充国学的规模增设殿试、武举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课堂训练:正式设置进士科是在( )A隋文帝时 B隋炀帝时 C唐太宗时 D唐玄宗时 科举制从隋朝始创到清朝废止,在我国共存在了( )A九百多年 B一千二百多年 C一千三百多年 D一千五百多年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开始于( )A隋文帝时 B隋炀帝时 C唐太宗时 D唐玄宗时唐朝时完善科举制的重要人物是( )隋炀帝 ②唐太宗 ③唐玄宗 ④武则天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作业与练习 材料一: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材料二:唐代有人写诗说“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1)材料一中“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2)材料二中提到的“长策”是指什么?(3)历史上哪些著名人物是通过科举当上官的?(4)谈谈科举制度的影响。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