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大海边 信息窗一:赶海——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
教学目标:
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感受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培养学生提出、解决简单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学习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大海吗?去海边玩过吗?海边还有可爱的小虾和小螃蟹呢,想不想去看看它们?(表示愿意去)这节课我们一起到大海边去看看好吗?板书课题:信息窗一:赶海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情境图,你发现了什么 观察情境图,说发现了什么?你能找到那些数学信息?
学生说数学信息:汇报交流,教师板书数学信息,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并交流:
一共捉了多少只大虾 (2)一共捉了多少只螃蟹 (3)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4)沙滩上有多少只螃蟹 教师筛选并板书问题:(1)一共捉了多少只大虾 (2)一共捉了多少只螃蟹
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师:小朋友们真了不起,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两个数学问题。
现在你能想办法解决“一共捉了多少只螃蟹 ”这个问题吗 怎样列式 猜想一下得数是多少 (1)、引导列出算式“26+12”,并说出得数。列出算式:26+12=
(2)、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好吗?教师巡视,引导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学生动手探究,在小组内交流,并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算法
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汇报:
师:谁愿意把你的想法和算法告诉大家 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和算法,可能出现的方法有:(1)先算20+10=30,6+2=8,再算30+8=38先把两个整十数相加,再把两个一位数相加。(2)先算26+10=36,再算36+2=38。
先算26+2=28,再算28+10=38(总结:先把12分成10和2,再计算。
摆小棒:左边摆2捆零6根就是26,右边摆1捆零2就是12,然后一数,一共3捆零8根,就是38。所以知道26+12=38。
拨计数器:先在十位上拨2个珠子,个位上拨6个珠子,表示26,再在十位上拨1个珠子,个位上拨2个珠子,一看就是38。
(6)列竖式计算:列竖式计算:先写一个加数26,在下面写第二个加数12,把加号写在12的左边,然后在下面画一条横线,最后计算6+2=8,20+10=30。
总结:
师:以上几种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 为什么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并说喜欢的原因引导用竖式计算,板书:用竖式计算时,相同数位对齐。
师:刚才,大家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第一个问题,非常好。现在,请小朋友们用你自己最喜欢的方法,算一算一共捉了多少只螃蟹?学生自由选择方法解决问题师:谁愿意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和算法 学生可能说出以下几种算法:(1)先算20+10=30,3+1=4,再算30+4=34(2)拨计数器(3)摆小棒计算
抽象概括,总结升华 :
师:你喜欢哪种方法?用竖式计算应注意什么?说喜欢的方法,说一说。学生汇报想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懂得了什么 自主评价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