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盱眙县旧铺中学课堂教学设计
主备人: 教案审核:历史备课组
课题 13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宋元时期灿烂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的基本 ( http: / / www.21cnjy.com )概况,包括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2.过程与方法 探究活字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的发明过程,通过对宋元科学技术高度发展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全面、系统的思考问题的能力及概括、归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在科学技术和文化方面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以及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 1.重点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
2.难点 认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教学方法 自学,讨论,讲解,图片展示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板书设计 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
教学过程设计(共案) 个性化补充
新课引入: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学习目标: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自学指导:1.宋元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 时期。 的发明, 和 的广泛使用,是这一时期科技的重大成就。2.北宋时 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是 ,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开始用于 。3.唐朝末年, 开始用于军事。 ,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4.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是 ( ) A.两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5.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出现在 ( ) A.战国时期 B.西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宋朝时期6.指南针最早用于和广泛用于航海事业,分别是在 ( ) A.隋朝、唐朝 B.唐朝、北宋 C.北宋、南宋 D.南宋、元朝合作与探究 : 1.想想看,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说活字印刷术“既经济,又省时”?雕版印刷费工、费时,一次印刷后的雕版无法再 ( http: / / www.21cnjy.com )派上用场,很不经济。活字印刷术突出两个“变”:变死字为活字,变死版位活版,既经济又省时。现今印刷术已告别了“铅与火”的时代,进入到“光与电”的时代,如激光照排、电脑排版。2.探究:四大发明为世界的发展做出的贡献有哪些?造纸术:便利书写,有利于人类文化的传播。印刷术: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指南针:促进了航海业的发展,为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火药:使整个作战方法发生了重大变革。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 ( http: / / www.21cnjy.com )药的发明和传播,反映了我国古代科技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是我国成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进步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小结: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加上造纸术,是我国古代人民的“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课堂训练:1.宋元时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 时期。 的发明, 和 的广泛使用,是这一时期科技的重大成就。2.北宋时 发明了活字 ( http: / / www.21cnjy.com )印刷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是 时期的 ,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开始用于 。3.唐朝末年, 开始用于军事。 ,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4.司马光编写了《 》,这是一部 体的通史巨著。内容:叙述了 到 的历史,对研究古代历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5.宋词的代表人物有 、 和辛弃疾。元曲最优秀的剧作家是 ,其代表作是: 。 6.大画家 的《清明上河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象。元代最著名的画家是 ,人称他的作品属于 。书法:宋四家是指 、 、 、 。7.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是 ( ) A.两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8.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出现在 ( ) A.战国时期 B.西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宋朝时期9.在宋朝,要印刷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既经济又省时的办法应该采用 ( ) A.雕版印刷 B.活字印刷 C.转轮排字印刷 D.激光排版印刷10.著名的历史著作《资治通鉴》是一部 ( )A.编年体通史 B.纪传体通史 C.纪传体断代史 D.编年体断代史11.“和羞走,依门回首, ( http: / / www.21cnjy.com )却把青梅嗅”,描写了一个天真活泼的小姑娘见到陌生人的情景。这种清新自然且栩栩如生的描写出自 ( )A.苏轼 B.辛弃疾 C.李清照 D.关汉卿12.《窦娥冤》是家喻户晓的悲剧,它的作者是 ( )A.马致远 B.关汉卿 C.孔尚任 D.汤显祖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