盱眙县旧铺中学课堂教学设计
主备人: 教案审核:历史备课组
课题 第20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课型 新授 课时安排 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明清时期经济发展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状况,即农业、手工业较前代有了发展,商品经济空前活跃,明朝中后期我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使学生了解清朝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索明清时期农业和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 ( http: / / www.21cnjy.com )活跃与资本主义萌芽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指导学生通过研读史料,从材料入手解决问题,使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提高学习历史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讨论“闭关锁国”政策的后果,提高学生以史为鉴、拥护改革开放政策的自觉性。
重点难点 1、重点 清朝“闭关锁国”的政策
2、难点 资本主义萌芽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板书设计 一、明清经济的发展:农业、手工业、商业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时间、地区、领域、性质三、“闭关锁国”的政策:原因、过程、影响
教学过程设计(共案) 个性化补充
一、导入:出示一组图片并提问:我国有哪些农作物是从国外引进的?给出答案后,教师说说甘薯引进的故事,从而导入新课。
二、学习目标:1.了解明清经济发展的情况,包括农业、手工业与商业2.了解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3.掌握清朝“闭关锁国”的含义与影响三、自学指导:1.明清经济的发展的表现在哪些方面?2.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于何时?何地?何行业?3.资本主义萌芽的典型表现是什么?4.清朝统治者为什么要实行“闭关锁国”政策?5.“闭关锁国”政策具体表现有哪些?6.“闭关锁国”政策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四、自主学习:(一)明清经济的发展1.农业:明代从国外引进粮食作物 、 等,清代进一步推广种植。2.手工业: 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 的丝织业后来居上。 是全国的制瓷中心,所产的青花瓷,畅销海内外。3.商业: 和 是全国性商贸城市。4.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以后,苏州、松江等地的纺织业中,出现了以 为目的的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机户是早期的 ,机工是早期的 。他们之间这种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是一种 的生产关系。(二)“闭关锁国”的政策1.原因:(1)清朝统治者坚持 的传统观念,推行 政策。(2) 的封建经济稳定,统治者认为无需同外国进行 交流。(3)西方殖民者势力东扩, ( http: / / www.21cnjy.com )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的领土主权受到外国侵犯,又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于是实行 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2.概况:清朝统一台湾以后,开放四个港 ( http: / / www.21cnjy.com )口,作为通商口岸,后来,下令只开 一处,并规定由政府特许的 统一经营管理贸易。3.影响:积极:对 ,起过一定的 作用。消极:清政府与世隔绝,既看不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 ,也未能 ,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 。五、合作探究:1. 到了清朝,南京的丝织业可与原来的丝织业中心苏州相媲美,说明了什么?2. 对比一下明朝郑和下西洋、引进外国作物和清朝闭关锁国的不同后果,谈谈你的想法。六、课堂小结:明清经济的发展:农业、手工业、商业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时间、地区、领域、性质“闭关锁国”的政策:原因、过程、影响七、作业1.花生、瓜子是很多人喜爱的食品,它们出现在中国不可能早于 (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2.“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说明明朝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期以后,在苏州、杭州等地出现的一种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其中的“机户”是指 ( )A.早期的地主 B.早期的资本家C.早期的农民 D.早期的雇佣工人3.一位殷实的商人,多年来从事丝绸产销,由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意兴隆,经同行朋友介绍,雇佣了五位技术工人协助生产。这一历史情境最早出现在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4.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最主要的前提条件是 A.农业生产的发展 B.手工业生产水平的提高C.商品经济的空前繁荣 D.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5.清乾隆帝复信英国国王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这反映了 A.统治者自诩为天朝上国的闭关心态 B.中国经济高度发展,居世界领先地位C.中国幅员辽阔,物产丰饶,外贸没有意义 D.乾隆帝为维护国家主权而反对外贸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