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1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9-22 19:24: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盱眙县旧铺中学课堂教学设计
主备人: 教案审核:历史备课组
课题 第21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 课型 新授 课时安排 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要求学生了解北京紫禁城、明长城;知道李时珍《本草纲目》、宋应星《天工开物》、徐光启《农政全书》等重要著作。2.通过对科技成就中反映明朝资本主义萌芽这一时代特点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3.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如何看待长城这一问题的讨论,培养学生辩证地、多角度地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4.通过组织学生调查家乡的古建筑(建造时间、用途、风格等),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探究历史的兴趣和初步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播放音像资料 ( http: / / www.21cnjy.com )(故宫、长城),让学生感受到巍峨雄壮的宫殿和气势恢宏的长城建筑所产生的震撼人心的情感体验,从而感知历史。2.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长城的作用,使学生懂得如何辩证地分析历史现象和多角度看待历史问题。3.让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设计图表,归纳我国三大科学巨著,让学生学会用列表的方法归纳知识,便于知识的掌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雄伟的北京城和明长城,是我国也是世界建筑的杰作,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创造力,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2.三位科学家刻苦钻研、勤奋好学、不甘平庸、敢于进取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重点难点 1、重点 雄伟的北京紫禁城和明长城;科学巨匠和巨著。
2、难点 文化成就如何反映时代特色。
教学方法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前后联系,启发式教学
教学用具 多媒体,地图册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共案) 个性化补充
一、新课导入:音像资料:故宫建筑群介绍。刚才看到的故宫, ( http: / / www.21cnjy.com )它是什么时候开始营建的?是哪两朝皇帝曾经居住的地方?结合同学们课前的了解,你能否谈谈它的建筑风格(特点)?你看后有什么感想?二、学习目标:1.雄伟的北京紫禁城和明长城;2.古典科技巨著;三、自学指导:1.故宫,它是什么时候开始营建的?是哪两朝皇帝曾经居住的地方?结合同学们课前的了解,你能否谈谈它的建筑风格(特点)?2.明长城的起止点和地位?3.明朝时期的科技名著有哪些?四、自主学习: 〈一〉建筑成就:1.北京城: 时期 ,在元大都的基础上修建的,城中心的 是皇帝居住的地方,是我国也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2.明长城:万里长城自 开始修建, 大规模修筑,达到完善地步。东起 ,西至 ,蜿蜒 余公里,是世界上的一个奇迹。〈二〉科技成就1.李时珍: 卓越的医药学家,作品是《 》。2.宋应星:作品是《 》,此书被外国学者称为 。3.徐光启:作品是《 》,是我国农学史上 传播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的书籍。五、合作探究: 1.议一议:明长城与秦长城有何不同?2.画一画:通过设计图表,归纳出明朝三大古典科技巨著。 朝代作者著作类型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总结性的药物学著作明末宋应星《天工开物》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明末徐光启 《农政全书》农业百科全书四.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雄伟的北京紫禁城和明长城及其特点和三位科学家的古典科技巨著;以及从这三位科学家身上学到了的优秀品质。五.课堂练习:1.改革开放后,英国女王伊 ( http: / / www.21cnjy.com )丽莎白二世访问中国,她参观过长城后说:“我到过世界许多地方,中国的万里长城是最美的.”女王所说的长城应当修建于( )A .秦朝B. 战国 C. 明朝D.清朝2.唐朝诗人有诗说:“未睹皇居壮,安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天子尊。”皇居就是皇帝居住的地方,明朝时的皇居,金碧辉煌,气象万千,是我国,也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这里的“皇居”是指( ) A.宫城 B.外城C.皇城 D .京城3.宏伟的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独创性的象征。下列关于明长城的起止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西起嘉峪关,东到山海关 B.西起临洮,东到辽东C. 西起陇西,东到山海关 D .西起嘉峪关,东到鸭绿江4.明长城与秦长城相比,相同之处有( )① 起止点相同。 ②都修建于中国封建社会统一时期。 ③都为了抵御外国的侵略势力。④都是举世闻名的伟大工程 。A .① ② ③ B.② ③ ④ C. ② ④ D. ① ③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