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土壤 期末复习卷2
三年级科学下册(粤教版2017)
一、填空题
1.土壤中含_________较多时颜色就会变深。
2.我国耕地面积居世界第_______位,但人均占有量_______,仅为_______平方米,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_______。
3.根据大小颗粒的不同,可以把土壤分成沙质土、____________和黏土三类。
4._________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也是地球上一种重要的资源。
5.为了更好的了解我国的土壤。我们应该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完成更详细的土壤对比资料。
二、选择题
6.往装有土壤的杯中加水,会发现有气泡产生,说明土壤中含有( )。
A.黏土 B.微生物 C.空气
7.土壤烤糊后,我们会闻到一股糊臭味,这是因为土壤中含有( )。
A.沙粒 B.腐殖质 C.黏粒
8.小明用一个干的矿泉水瓶子,装了一些土壤,盖上盖子,将其放在阳光下晒,会有什么现象?( )
A.矿泉水瓶子内壁有水珠,说明土壤中含有水分。
B.矿泉水瓶子内壁有雾,说明土壤中含有水分。
C.矿泉水瓶子内壁有霜,说明土壤中含有冰。
9.在土壤中发现有小动物,正确的做法是( )。
A.带回家当宠物 B.打死它 C.把它放回野外的土壤里
10.大树的根是扎在( )中的,汲取养分和水分,生长。
A.水 B.土壤 C.水泥地
11.适合种植水稻的土壤是( )。
A.黏质土 B.沙质土 C.壤土
12.不属于土为原料的物品的是( )。
A.陶器 B.红砖 C.玻璃
13.在加热土壤的实验中,所用的仪器除了铁架台、铁盘外,还应该有( )。
A.酒精灯 B.蜡烛 C.烧杯
14.以下哪个城市土壤颜色是红色的。( )
A.佳木斯 B.昆明 C.绵阳
三、判断题
15.我们生活的衣、食、住、行等都离不开土壤,它是非常重要。( )
16.不同地方的泥土颜色会有所不同。( )
17.黏质土的黏粒最多,用手握一握能成团。( )
18.观察土壤能发现除了有植物生长的痕迹,还能发现其它生物的存在。( )
19.陆地表面全部覆盖着土壤。( )
20.土壤是蔬菜生长的必须条件。( )
21.现在我国多地禁止用泥土烧制的红砖作建筑材料,是因为红砖不结实。( )
22.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 )
23.土壤有各种颜色。( )
24.野外考察取得土壤资料没有参考价值,所以只要听老师讲就可以了。( )
四、连线题
25.请将下面植物与适应生长的土壤连接起来。
大树 壤土
花生 黏质土
玉米 沙质土
五、简答题
26.陶瓷以什么为原料,经过哪些工序制成的?
六、实验题
27.比较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的渗水性实验。
实验内容 比较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的渗水性
实验目的 了解各种土的渗水性
实验材料 漏斗(75毫升)、量筒(100毫升)、水、三种不同种类的土壤
实验步骤 (1)在盛有土壤的漏斗中缓慢倒入80毫升水 (2)观察漏斗下面量筒中经过土壤滤出的水量是多少
实验现象 (3)_________________
结论 (4)沙质土的渗水性______________,保水性:______________ (5)黏质土的渗水性______________,保水性。______________
(6)通过以上实验探究发现,花生、薯类这样的农作物更适合_______________的土壤。像荷花、水稻适合______________的土壤。
七、综合题
28.取一个烧杯,放入一些土壤,盖上盖子,将烧杯放到阳光下晒一晒,过一会观察。
(1)烧杯的内壁上出现了什么?
(2)这个现象说明土壤中有什么物质存在?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腐殖质
2.四 很低 0.001 三分之一
3.壤土
4.土壤
5.明确分工 搜集资料 分享交流 归纳整理
6.C
7.B
8.A
9.C
10.B
11.A
12.C
13.A
14.B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陶瓷一般以陶土、高岭土为原料,经过成型、干燥、烧制等工序制成。
27.沙质土里的水渗到量筒里的多,黏质土里的水渗下来的少,壤土介于沙质土和黏质土之间 好 差 差 好 沙质土 黏质土
28.(1)小水滴(2)水分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