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14.刷子李
冯骥才
说课内容
一、说教材
二、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三、说学情
四、说教法学法
五、说教学过程
六、说教学反思
本篇课文为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选自冯骥才《俗世奇人》。文中以刷子李的高超手艺为话题,只选择一件小事来写,借一件极富戏剧性的小事窥见人物的大本领。写刷子李的奇妙绝活时,首先极力写他手艺之高,然后从一个小学徒的视角印证了刷子李的真功夫。
一、说教材
教学目标:
1、认识“浆、傅”等 7 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会写“粉刷、师傅”等几个词语。
2、熟读课文,了解“刷子李”高超的刷墙技艺,想象“刷子李”刷墙时的风采,
总结“刷子李”的特点。
3、能抓住重点句段反复朗读,通过人物语言、动作、外貌等体会文章是怎样表现“刷子李”的技艺高超并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品读文中描写精彩的语句,并从中学习描写人物特点的方法。
二、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作为五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有了一定的认知范围,所以我要求学生通过课前预习提前掌握文中的生字新词;通过搜集资料了解作家冯骥才;熟读课文,感受刷子李的特点。但是因为年代的原因,许多学生对粉刷技艺不太了解,很难真切地体会刷子李的高超技艺表现在哪里,因此我计划通过语言的朗读体会与联系生活实际的比较等增加学生对粉刷与技能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人物特点。
三、说学情
一波三折的叙事,正面与侧面的多角度描写方法,不断使刷子李的高超技艺得到层层渲染,其中单元要素也聚焦于通过经典文本的赏析和学习从而掌握描写人物特点的方法。所以我们本课的教学思路便在于“以教授法,以学促写”。
四、说教法学法
(1)自主学习:通过课前预习,鼓励学生熟读课文,自主解决生字词,熟悉故事情节。
(2)以读促悟: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品味语言感受人物形象 。
2.说学法:自读自悟、探究交流。
1.说教法:
五、说教学过程
01
学生阅读课文独立解决文中的生字新词。
02
交流资料了解冯骥才笔下的《俗世奇人》。
03
引导学生抓住“俗世奇人”中的关键字“奇”来找出“奇”之所在。
04
启发学生从课文中找到有关描写,初步感受人物形象。
冯骥才,祖籍浙江宁波,1942年生于天津。青年时代师从北京画院画师恵孝同研习宋元绘画,并问道于吴玉如先生,学习古典文学。曾在天津书画社专事摹古文革后登上文坛,为新时期文学重要作家。后重拾丹青,开创中西兼容、清新精雅、意境隽永的画风,海内外有“现代文人画”之称。
代表作品:
《神灯前传》、《灵魂的巢》、《俗世奇人》、
《捅马蜂窝》、《维也纳生活圆舞曲》、
《挑山工》、《献你一束花》、《日历》等。
情 感
表 达
三、说教学过程
01
学生阅读课文独立解决文中的生字新词。
02
交流资料了解冯骥才笔下的《俗世奇人》。
03
引导学生抓住“俗世奇人”中的关键字“奇”来找出“奇”之所在。
04
启发学生从课文中找到有关描写,初步感受人物形象。
规矩奇
手法奇
效果奇
—— 思考问题 ——
05
引导学生细读课文,感受形象,品味写法。
06
了解作者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形象的巧妙。
07
学习作者通过侧面描写表现人物形象的方法。
08
通过语言描写表现人物形象。
(曹小三)
心理变化
—— 反衬师傅技艺高超——
半信半疑
1
听说
眼见
看到白点
佩服
质疑
只是假象
敬佩
层层推进 引出核心
c
本文的主人公是谁?
刷子李
为什么用如此大量的笔墨描写曹小三?
反衬刷子李技艺高超
—— 阅读理解 ,方法指导 ——
05
引导学生细读课文,感受形象,品味写法。
06
了解作者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形象的巧妙。
07
学习作者通过侧面描写表现人物形象的方法。
08
通过语言描写表现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
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
情 感
表 达
静心思之,这堂课在“三个维度”——温度(教师情感的温热度)、广度(在主题的范围内旁延扩展)、深度(语文性、情感性和思想性的深刻和恒久)的体现上,明显地感到了广度和深度的不足!语言赏析还不够地道,这也是我备课时深感困惑的地方,如何让学生深刻体会文本津味语言特色,从而深刻解读带有天津烙印的刷子李的生命形态,挖掘人物背后的厚重的民俗文化意蕴。对这一点,我只做到了蜻蜓点水。
执教《刷子李》,留给我更多的是对如何真正践行新课改精神的思索。再次感谢各位领导前辈对我课堂的关注与建议,感谢大家给了我参照系,给了我反思力,让我们为演绎精彩语文而一路同行!
六、说教学反思
谢谢各位老师的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