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论语》十二章说课课件(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1《论语》十二章说课课件(18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57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14 17:45: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论语十二章说课
说 课 流 程
一 说 教 材
二 说 教 学 方 法
三 说 教 学 过 程
四 说 板 书 设 计
1
2
第一部分
说 教 材
一 教 学 背 景
二 教 学 目 标
三 重 点 难 点
《〈论语〉十二章》是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四篇课文。它选自于我国儒家经典著作《论语》。《论语》是一本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语录体
古藉。课 文中所选的《〈论语〉十二章》,着重叙述了求知态度、学习方法、修身做人三方面内容。其丰富的语言精华和深刻的思想精髓,对于心理发展正处于萌芽状态的初中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
教 学 背 景 之 教 材 分 析
教 学 背 景 之 学 情 分 析
升入七年级后已经学习文言文。七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活动能力,善于思考并且乐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只是在对文言文这一语言形式的把握
上还略有欠缺,而且学习兴趣较低。教学时应注重培养学生学古文的兴趣,并要求他们能通过学习,自主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掌握一些浅显的文言文基础知识,打好扎实基础,从而为今后的文言文学习奠定基础。
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课文丰富精彩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知 识 与 技 能
通过诵读、活动法和读写结合法倾吐阅读感悟,使阅读产生现实意义。
了解《论语》和孔子;积累文言词汇和名句,提高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
过 程 与 方 法
情 感 态 度 价 值 观
教 学 背 景 之 教 学 目 标
重点
通过学习重点文言词语,理解各则语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难点
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并培养学生把所学知识、道理付之于实践的意识。
教 学 背 景 之 重 点 难 点
四 多媒体辅助教学
第二部分
说教法学法
一 诵读法
二 自主合作探究法
三 竞赛与自由表达法
第三部分
说 教 学 过 程
六 小 结 作 业
一 激 趣 导 入
二 作 家 作 品
三 读 文 感 知
四 合 作 探 究
五 拓 展 延 伸
教 学 过 程 之 激 趣 导 入
从前有位老师,他学识渊博,但从不自傲。有一次他周游列国时,在去晋国的路上,遇见一个七岁的孩子拦路,要他回答两个问题才让路。一个问题是:“鹅的叫声为什么大?”他答道:“鹅的脖子长,所以叫声大。”
孩子说:“青蛙的脖子很短,为什么叫声也很大呢?”他无言以对。他惭愧地对他的学生说,我不如那个孩子,他可以做我的老师啊!你能猜出故事中的老师是谁吗?
教 学 过 程 之 作 家 作 品
孔子(前551~前479),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誉为“万世师表”、“千古圣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
《论语》是儒家学派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共二十篇。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是四书五经之一。
教 学 过 程 之 读 文 感 知
任务 学 习 前 三 章
读前三章,扫清字词障碍。
教师朗读示范。
学生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
学生自由朗读,齐读。
教 学 过 程 之 合 作 探 究
教师示范讲授第一章
学法指导 文言翻译九法
留(专有名词,人名等照译。)
补(补出省略成分,如主语,宾语)
删(删去不译的词语)
换(把古词换成现代词)
调(调整倒装句句序)
选(根据上下文,选用恰当的词义)
译(译出实词、虚词、活用的词、通假字)
固(固定格式的固定译法)
意译(文言文中的比喻、借代、引申,直译不通,用意译)
教 学 过 程 之 合 作 探 究
学生小组合作
完成二、三章的文意疏通
探究所学三章的内涵
参与讨论,发现问题,个别指导。
教师巡视
教 学 过 程 之 拓 展 延 伸
学 以 致 用
结合所学,反思自己在学习、修身等方面的不足,提出改进办法。
诵读感悟,体会精彩内涵
教师提出案例
学生合作探究
教 学 过 程 之 小 结 作 业
归 纳 小 结
通 假 字
一 词 多 义
古 今 异 义
文 言 句 式
作 业
复习、背诵前三则
第四部分
板 书 设 计
论语十二章
求知态度
学习方法
修身做人
谢 谢 观 赏
敬 请 指 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