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打开一扇门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为你打开一扇门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9-22 22:05: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50张PPT。一 为你打开一扇门 赵 丽 宏植物之门动物之门名胜古迹地理之门1.积累生字词语。
2.朗读品味课文。
3.引导学生理解题目的含义。理解文学的内容和阅读的意义。
4.划出第四段的中心句。
目标呈现 3.文化常识
书序,又名“序言”“前言”“引言”,可以在文的前面,
也可以附后,主要说明作品书籍的创作意图、编写体例、资料
来源和作者情况,也可以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或者对其中
有关问题的研究和阐发。课文节选自作者为语文出版社和天津
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的《中国学生必读文库·文学卷》写的序
文,是一篇书序。浏览( ) 衰弱( ) 徘徊( )
诠释( ) 风俗( ) 憧憬( )
裨益( ) 硕士( ) 凝聚( )
耸听( ) 途径( ) 智慧( )liú shuāihuáiquánsúchōnɡbìshuòsǒnɡnínɡjìnɡzhì1、读一读一 讨论交流(1)真 谛: (2)憧 憬: (3)跌 宕: (4)危言耸听: (5)潜移默化:故意说吓人的话使听的人吃惊。真实的意义或道理。这里指起伏、上下。指人的思想、性格和习惯受其他方面的影响、感化而不知不觉地变化。2、记一记向往。3.据义填词
(1)     :向往。
(2)     :益处。
(3)     :指人的思想、性格和习惯,因受各种因素的
影响,无形中起了变化。
(4)     :故意说吓人的话使听的人吃惊。
答案:(1)憧憬 (2)裨益 (3)潜移默化 (4)危言耸听4. 走进文本
(1)“为你打开一扇门”这个题目新颖别致,生动形象。题眼是
“     ”二字。围绕它,文章以“议论大门——_______
——打开大门”的思路展开,逐层深入,使青少年读者渐入佳境。
 答案:打开 初识大门文学之门 比喻。用“门”来比喻文学之门(某一领域的入口),形象地说明了文学能让青少年由此登堂入室,尽情领略文学这一领域的无限风光。修辞的作用:①生动形象。②新颖别致。③设置悬念,吸引读者。4.作者要为我们打开一扇什么样的门?5.课题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何妙处?6 勾画出课文第4自然段的中心句,并分析文章的中心
句时哪句话?
第4段: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
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
第4段的中心句是文章的中心句。归纳全文的中心思想:激发青少年读者对文学的浓厚兴趣;鼓励他们去打开文学这扇神奇的大门。【知识链接】
寻找中心句的方法
①从题目上去找。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往往有的题目就是
中心句。
②从文章开头的总起句。文章开头的总起句,一般都揭示了全
文内容,所以就是中心句。
③从文章结尾的总结句。有些文章的结尾,往往总结全文,点明
中心。
④承上启下的过渡句。 ⑤从反复句上去找。有的文章为了突出某种意思,并给读
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往往反复出现同一个句子,它就是中心句。
⑥从议论句上去找。文中议论处往往透露出文章的中心,
因此,议论句中的关键句就是中心句。
⑦从哲理性句上去找。有的句子很有哲理性,这个句子就
是中心句。
⑧从含意深长的句子上去找。
抓住了中心句不等于已经概括出文章的中心思想,还要联系课文内容,进一步分析概括,用自己的话把中心思想归纳出来。7、什么是文学?在文中找出答案。 文学是人类感情的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是人类历史的最形象的诠释。8、阅读文学作品有哪些用处? 阅读文学作品,能够积累文化,积累知识,
积累智慧,积累感情。 (1)比喻。(2)用“门”来比喻某一领域的入口,形象地说明了文学能让青少年由此登堂入室,尽情领略文学这一领域的无限风光。生动形象,新颖别致,设置悬念。(3)虚写。9.课题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何妙处?“门”是实写还是虚写?10 我们如何打开语文之“门”?
一到两组展示,其他小组补充,质疑。(要求代表本小组观点。)成果展示 1 现在我们学习标题的比喻手法,为“书”、“理想”、“爱”等内容拟一个明白生动形象新颖别致的标题。
书------窗口、眼睛、阶梯、朋友
理想-----生命、风帆、航灯
爱--------阳光、春雨、星光
小结检测
2 我们如何打开语文之“门”?


让我们摸索规律,共同铸造一把钥匙,打开语文之门。课前 课上 课后
预习 研习 运用
初懂 学活 创新
3 抓住了中心句不等于已经概括出文章的中心思想,还要联系课文内容,进一步分析概括,用自己的话把中心思想归纳出来。
4 本文中心思想:激发青少年读者对文学的浓厚兴趣,鼓励他们去打开文学这扇神奇的大门。 5 “文学”: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包括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 (《现代汉语词典》)作业布置1 生字词语在笔记本上抄写一遍。
2 课外学习记忆生字词语拼音。
3 抄写第四自然段。
4 课后第二题。第二课时一 目标呈现
1 阅读第四自然段。
2 体会课文丰富的情感和优美的语言。
3 仿写排比句。
4 理解比喻排比等修辞在文中的表达作用,学习运用这些修辞方法;积累优美的词句。1 分析第四自然段的内容。二 讨论交流第1句第2--4句第5—8句第9—13句文学的特征文学的内涵文学的功能文学与现代人发展的关系
(文学对育人的作用)开门的重要性门里世界(领域)打开激动人心
乐趣无穷贫困
衰弱求知和阅世对比不想开门“为你展现新奇美妙的风景”开门2 、阅读《为你打开一扇门》第四自然段
① 找出本段的中心句
② 有人说,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
这里的“高智商”是指;
“野蛮”在这里是指:
③ 据文中所述,阅读文学作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拥有硕士、博士等高学位不读文学作品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3 仿照画线句的形象说法,为“文学”再续写一个生动形象的比方。
文学是一幅意境高远的 ,你尽可转动明眸,欣赏白云蓝天、飞流急湍;文学是一首清脆圆润的 ,你尽可闭目凝神,倾听莺歌燕语,春水潺潺;
文学是一幅意境高远的中国画,你尽可转动明眸,欣赏白云蓝天、飞流急湍;文学是一首清脆圆润的古典乐曲,你尽可闭目凝神,倾听莺歌燕语,春水潺潺;①文学是一座姹紫嫣红的百花园,你尽可翕动鼻翼,呼吸牡丹的浓香、黄菊的清爽。②文学是一杯回味无穷的香茗,你尽可品评自娱,把玩品尝。3、默写填空。
一个民族的文学,是( )。一个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是 ( ),是 ( ),是 ( ),是这个时代的精神和情感的结晶。
4、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文学确是一扇神奇的大门,只要你走进这扇大门,就不会空手而归。 ( )
(2)一个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是这个时代的缩影,是这个时代的心声,是这个时代千姿百态的社会风俗画和人文风景线,是这个时代的精神和情感的结晶。( )3、默写填空。(答案)
一个民族的文学,是 这个民族的历史 。一个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是 这个时代的缩影 ,是这个时代的心声,是 这个时代千姿百态的社会风俗画和人文风景线,是这个时代的精神和情感的结晶。
4、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文学确是一扇神奇的大门,只要你走进这扇大门,就不会空手而归。比喻
(2)一个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是这个时代的缩影,是这个时代的心声,是这个时代千姿百态的社会风俗画和人文风景线,是这个时代的精神和情感的结晶。比喻 排比4 赏析语言
  文章语言生动形象,给人以美感。请阅读课文,仿照参考
示例,对相关的语句进行批注或赏析。
参考示例:世界上有无数关闭着的门。每一扇门里,都有一个
你不了解的世界。点拨:赏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未知领域之多,进入难度之大。
一试身手:
(1)一个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是这个时代的缩影,是这个时代的心声,是这个时代千姿百态的社会风俗画和人文风景线,是这个时代的精神和情感的结晶。
赏析: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优秀文学作品的内涵。
(2)阅读文学作品,是一种文化的积累,一种知识的积累,一种智慧的积累,一种智慧的积累,一种感情的积累。
赏析:运用排比,句式整齐,由实到虚,充分表现了文学作品对人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力地阐述了文学作品的意义和价值。加强了语势,突出了作者对文学的深厚感情,加强了人们对文学价值的认识。  1 依据图示,完成下题,归纳反思。小结检测  2 本文是一篇序言的节录,开始由“     ”,引出话题,接着从文学的    、    、    以及文学与人发展的关系等方面,带领大家“初识大门”,最后激起了青少年读者对“打开大门”的浓厚兴趣。
答案:议论大门 特征 内涵 功能 3 比喻: 是用相似的事物打比方的修辞方法。被比方的事物叫“本体”,用来打比方的事物叫“喻体”,联系二者的词语叫“喻词”。比喻的运用原则 用排比来说理,可收到条理分明的效果;用排比来抒情,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用排比来叙事写景,能使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这也是排比)总之,排比的行文有节奏感,琅琅上口,有极强的说服力,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和气势,深化中心。 4 排比的作用 3 排比:是一种修辞手法,利用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和语气相同的词组(主谓/动宾)或句子并排(三句以上),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的一种修辞方法。 7修辞手法答题模式 ①比喻: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_____比喻成_____,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对象+特性,表达了作者_____之情。
②排比: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对象+特性,表达了作者_____之情,语句铿锵,句式整齐,增强语势,突出情感,增加表现力。
③ 拟人:使具体事物人格化,+对象+特性。语言生动形象。 6 拟人的作用:就是把事物人物化,使事物增加人的感情,使事物更加形象化,更加生动。拟人,还可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使无生命的东西活跃起来,这就使语言的形象性、生动性、感染力。 5 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语来描写物。

6 拟人的作用: 5 拟人: 7修辞手法答题模式①比喻: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_____比喻成_____,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对象+特性,表达了作者_____之情。 ②排比: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对象+特性,表达了作者_____之情,语句铿锵,句式整齐,增强语势,突出情感,增加表现力。③ 拟人:使具体事物人格化,+对象+特性。语言生动形象。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语来描写物。就是把事物人物化,使事物增加人的感情,使事物更加形象化,更加生动。拟人,还可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使无生命的东西活跃起来,这就使语言的形象性、生动性、感染力。8 序言 文学是指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表现作家心灵世界的艺术,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寓言、童话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以不同的形式(称作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 9 文学 序,亦称“叙”,或称“引”,又名“序言”、“前言”、“引言”,是放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作者自己写的叫“自序”,内容多说明它的内容,写作缘由,经过,旨趣和特点;别人代写的序叫“代序”,内容多介绍和评论该书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10 虚写与实写 虚与实,是中国古代哲学里两个非常常见的概念。在写作学中,虚与实是相反相对的两个概念:虚是主观的,实是客观的;虚是抽象的,实是具体的;虚是隐藏的、含蓄的,实是直白的、明朗的。《水浒传》三国演义四 大 名 著课外作业布置课外作业
1 优化设计练习。
2 背诵第四段抄写部分。
3 背赏析语句的三角度。
4 记忆找中心句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