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地球公转的意义》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是地理高中阶段要求掌握的重点内容,也是历年高考命题中常见的内容之一。本课内容与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紧密相连。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运动,产生了黄赤交角;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引起了太阳直射点一年中有规律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又因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引起了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同一纬度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时间(季节)发生变化,就形成了四季。同一时间(季节),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发生了变化,形成了五带。因此这节课承上启下,十分重要。它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进一步理解黄赤交角存在的地理意义和太阳直射点南北回归运动的规律。还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形成事物之间是联系发展的思想意识。
核心素养:
1.观察昼夜弧,说出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2.观察当地及其他地方的气候、植被相关的特征,认识地球公转产生的四季、五带现象;
3.观测某物体一段时间内日影的变化以及影长变化实验,体会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两个概念及其时空变化;
4.运用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解释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相关影响。
5.认识真实的地球运动,形成正确的地球观。
重点难点:
1.昼夜长短的变化。(重点)
2.四季和五带的划分。(重点)
3.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难点)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教材、PPT翻页笔、手电筒;发学案。
学生准备:结合学案课前预习。
教学过程:
主要环节与时间 教师(讲解、提问、演示)活动 学生活动
新课导入
请同学们回答: 同学们,以我们所在的海口为例,分组讨论,海口在一年中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为什么会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呢? 板书:第三节 地球的公转的地理意义 回忆、思考、积极回答
展示学习目标
1.观察昼夜弧,说出昼夜长短变化规律;观察当地及其他地方的气候、植被相关的特征,认识地球公转产生的四季、五带现象; 2.观测某物体一段时间内日影的变化,体会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两个概念及其时空变化; 3.运用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解释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相关影响。 4.认识真实的地球运动,形成正确的地球观。 听讲、对重点内容做笔记
一、昼夜长短变化
第一课时昼夜长短变化 1. 昼弧和夜弧 预习教材内容,结合幻灯片回答:什么是昼弧、夜弧?(请同学预习教材后回答)师展示幻灯片,结合幻灯片讲解知识。 【教师讲解】 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分割成昼弧和夜弧。如果昼弧比夜弧长,则白昼长、黑夜短;反之,则黑夜长、白昼短 2. 昼夜长短的变化 【问题】两分日,全球昼夜长短状况如何?北半球夏至,全球昼夜长短状况如何?北半球冬至,全球昼夜长短状况如何?(请同学预习教材后回答)教师展示幻灯片,结合幻灯片讲解知识。 【教师讲解】 二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 北半球夏至:北半球昼长夜短,越往北,昼越长,北极圈内是极昼; 赤道上昼夜等长;南半球反之。 北半球冬至:北半球昼短夜长,越往北,昼越短,北极圈内是极夜; 赤道上昼夜等长;南半球反之。 【小结】昼夜长短状况的季节变化(以北半球为例)
【讨论】同学们,以我们所在的海口为例,分组讨论,海口在一年中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 同学们,我们刚才分析了海口在一年中四个重要时间节点的昼夜长短情况,那么在这四个时间之间的时间段呢又是如何变化的? 春分至夏至,海口昼长夜短,且昼渐长,夜渐短,夏至日昼最长夜最短;夏至至秋分,昼渐短,夜渐长,但依然昼长也短;秋分至冬至,由昼长夜短转变为昼短夜长,且昼进一步变短,至冬至日,达到一年当中的最小值;冬至至春分,昼逐渐变长,夜变短,但依然昼短夜长。春秋分日,昼夜平分 【总结】昼夜长短的变化--基本规律 ①春分秋分,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②太阳直射点直射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且越向该半球高纬度地区靠近,昼越长 ③同一条纬线,昼夜长短一致 ④纬度越高,昼夜变化的幅度越大 ⑤南北半球相反规律,南北纬昼夜对称规律 ⑥极昼发生的范围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互余。 【拓展】数学原理帮助理解日出日落与时间问题。 1.利用平面几何知识,区别昼弧、夜弧与昼长、夜长。 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且不透明的球体,并且在自转,所以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被阳光照亮的半个地球是白昼,没有被阳光照亮的半个地球是黑夜,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圈),叫做晨昏线(圈),把经过的纬线分割成昼弧和夜弧。 此处昼弧、夜弧并非是昼长、夜长。 昼弧:纬线圈位于昼半球的部分。而昼长是该纬线上的地点白天的时间长度。 昼长=昼弧所对应纬线圈圆心角/15°×1h 注:昼弧所对应纬线圈圆心角=昼弧两端点的经度差 数轴法理解一日不同时间段的关系: (1)由图可知: 日出=0:00+下半夜=1/2夜长=正午-上午=12:00-1/2昼长 日落=24:00-上半夜=24:00-1/2夜长=正午+下午=12:00+1/2昼长 (2)由1式+2式可得:日出+日落=24:00 (3)由2式-1式可得: 日落-日出=24:00-夜长=昼长 思考、分组讨论、回答所提问题
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第二课时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导入:说一说一天中校园旗杆的影子长短的变化。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变化呢?找一位同学当旗杆,老师从不同的角度用手电筒照向这个同学,观察这个同学的影子的长短,再次思考某天校园旗杆影长变化的原因及特点。我国古人就是利用日影的变化发明了日晷,用它计时的,简单介绍日晷。 1.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 【问题】什么是太阳高度?一天中的太阳高度如何变化?什么是正午太阳高度? (请同学预习教材后回答) 教师展示幻灯片,结合幻灯片讲解知识。 【教师讲解】 太阳高度是指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一天中,日出后太阳高度逐渐增大,正午时达最大值。之后,太阳高度逐渐减小。其中正午的太阳角度称正午太阳高度,是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 。所以导入的结论是一天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日影最短,太阳高度角越小日影越长。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问题】两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是怎样的?北半球夏至,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是怎样的?北半球冬至,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是怎样的?(请同学预习教材后回答) 教师展示幻灯片,结合幻灯片讲解知识。 【教师讲解】 二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从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北半球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北半球冬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小结】巧记正午高度的变化规律。 正午高度的变化规律,无论是一地的时间变化还是同一时间的空间变化均遵循“近大远小”的基本规律,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近大远小”是指某地离太阳直射点越近(纬度间隔越小),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反之越小。此时便将正午高度的变化规律变成了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与某地位置关系的问题。 课堂案例运用: 问题1:20°N的海口,什么日期被太阳直射? 20°N与回归线间,纬度间隔3°26ˊ,3°26ˊ×4d/1°≈14d 6月22日±14日得6月8日与7月6日故海口被太阳直射一年两次,分别是6月8日与7月6日。 问题2:6月8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空间变化规律 海口(20°N),由于位于热带,一年直射两次(6月8日与7月6日),直射时最大;直射点冬至位于南回归线时,离海口最远,此时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6月8日正午太阳高度的空间变化规律:由20°N向南北两侧递减。 拓展: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及应用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传统的计算方法,纬度间隔是直射点与所求地之间的纬度间隔,采用“同减异加”的规则计算。 公式演变可得:两个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差=两地间的纬度间隔 此规律运用的优势在于不用中间环节直射点的纬度; 公式演变过程:已知两地的纬度分别为θA,θB,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HA,HB,直射点的纬度θ直。 代入公式可得: HA=90°-∣θA±θ直∣,HB=90°-∣θB±θ直∣ HA-HB=90°-∣θA±θ直∣-(90°-∣θB±θ直∣) ∣HA-HB∣=∣θA±θB∣ 如:问当海口正午太阳高度为70°时,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是多少? 由以上规律可知: 设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为H,即可列式:∣H-70°∣=∣40°N-20°N∣故可得出H=90°或50°由于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越小,或者北京无直射。可知,北京正午太阳高度为50° 而且传统计算方法只是该规律中一地为直射点的一种特殊情况而已。90°-H=∣纬度间隔∣,移项可得:H=90°-∣纬度间隔∣
思考、讨论、回答并做笔记
三、四季更替和五带 第三课时四季更替和五带 导入:请同学们欣赏海南和黑龙江一年中植被的变化图片,说出两地的气候特点,并说出植被变化的原因。四季变化的原因及五带如何划分?(请同学预习教材后回答) 教师展示幻灯片,结合幻灯片讲解知识。 【教师讲解】 天文四季: 夏季是一年内白昼_最长_、正午太阳高度__最高__的季节,也是太阳辐射__最多__的季节。 冬季是一年内白昼最短、正午太阳高度_最低_的季节,也是太阳辐射最少的季节。春季和秋季是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 气候四季: 为了使季节划分与气候变化相符合,北温带的许多国家在气候统计上一般把_3.4.5_三个月划分为春季,___6.7.8___三个月划分为夏季,___9.10.11__三个月划分为秋季,__12.1.2___三个月划分为冬季。南半球与北半球的季节正好相反。 五带划分: 【小结】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以北半球为例)
自学窗 东方智慧—指导农事的二十四节气 几千年前,居住在黄河流域的先民,以农耕为基础,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黄河流域四季分明,在知识相对贫乏和技术水平低下的时代,人们如何确定何时播种不同种类农作物呢? 人们通过观察星空。发现太阳在星空背景中的位置有规律地变化,季节的变化与太阳在星空背景中的位置密切相关。经过长久的观察和实践,人们将农事活动与太阳在星空背景中的位置相联系。为了便于流传和使用,人们将太阳在星空背景中的一定的位置,定为一个节气,用以指导农事活动。早在商朝,就确定了具有特殊意义的四个节气: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在战国以前又增加了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个节气,至汉代就形成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制度。 我们知道,四季更替是由地球公转运动造成的。地球的公转轨道称为黄道,地球环绕太阳公转一周,在地球上看来,就是太阳在星空背景中通过黄道一周,季节的变化与地球在黄道的不同位置密切相关。黄道的一周是360°,把春分点定为0°,按地球公转的方向,每隔15°定为一个节气,共有24个节气(图1.19)。二十四节气所确定的一年,与回归年的长短基本一致;每个节气在后来公历中的日期基本固定。因而,二十四节气可以作为农事安排的科学依据。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形成的如此科学的二十四节气制度,在人类文明史中闪耀着东方智慧。不仅黄河流域,我国各地的农事活动多依据二十四节气,直至今天。这种节气制度还推广到朝鲜、韩国、日本、越南等国。鉴于对科学、历法、农事指导乃至中华文明的重大意义,2016年,二十四节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自主学习
作业设计
1.下图为某地旗杆正午影长及方向年变化。该地位于( )。 A.北回归线以北 B.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 C.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 D.南回归线以南 第24届冬奥会于2022年2月4日开幕,2月20日闭幕。北京时间2月8日上午10时,在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中,中国选手谷爱凌斩获金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在第24届冬奥会期间,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 A.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向北移动 B.北极地区极夜范围扩大 C.上海正午太阳高度角减小 D.地球公转速度变快 3.地处旧金山市(122°W,37°N)的张女士观看了北京冬奥会电视直播,在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开始时,当地的区时为( ) A.2月7日2点 B.2月7日18点 C.2月8日18点 D.2月9日2点 下图中,③为黄道平面,④为赤道平面。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4.若黄赤交角大小为23°,则②的度数( ) A.23°B.46° C.67° D.90° 5.目前黄赤交角约为23°26′,若黄赤交角增大到24°26′,则( ) A.热带范围增大1° B.北温带范围增大1° C.北寒带范围增大1° D.南寒带范围减小3° 下图中Ⅰ为某地P日太阳视运动示意图,Ⅱ、Ⅲ、Ⅳ分别是甲、乙、丙三地Q日太阳视运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P日甲、乙、丙三地昼长的排列顺序是( ) A.甲=乙=丙B.甲>乙>丙 C.乙>丙>甲 D.丙>乙>甲 7.若①、②是Q日同一时刻太阳视运动的位置,则甲地位于丙地( ) A.西北方向B.东北方向 C.西南方向 D.东南方向 8“露气寒冷,将凝结”是寒露时节的天气现象,可引起我国这种天气现象的气压系统是( ) A.蒙古高压 B.印度低压 C.阿留申低压 D.夏威夷高压 9.“上午忙麦茬,下午摘棉花”是民间描述寒露时节农事活动的谚语。在下列地区中,该谚语描述的农事活动场景最可能出现的在( ) A.珠江三角洲 B.柴达木盆地 C.藏南谷地 D.渭河平原 10.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为360°,以春分日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为0°,则寒露日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为( ) A.15° B.105° C.195° D.285° 北京时间6时40分,在南半球轮船上的船员看见太阳从东南方的海面升起。据此完成6-7小题。 11.该轮船所在位置的经度可能是 A.95°E B.110°E C.135°E D.170°W 12.这段时间内,下列地理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A.地球接近公转轨道的远日点 B.东北信风带纬度位置最高 C.东北平原雪花飞舞 D.北极地区冰面缩小
【答案】B.A.B.C.C.D.C.A.D.C.A.C
板书小结
回顾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