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课件+素材(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课件+素材(3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7.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6-15 09:53:09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0课
视频:清朝皇帝的一天到底有多忙碌
军机处的设立
背景:清朝建立初期,还保留着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一切军国大事都需经过议政王大臣会议讨论,而且一且作出决定,连皇帝也不能改变。限制皇权,威胁着皇帝的统治。
设立时间:雍正年间
成员:皇帝选派的亲信大臣
职能:照旨拟文,上传下达(跪受笔录)
特点:简——机构简单
速——办事效率高 密——保密性强
视频:军机处的设立
时期 主要中央机构 机构作用 中央权力的归属
清初 议政王大臣会议 满洲亲贵大臣商议、决定一切军国大事 权力很大,皇权收到很大限制
康熙时 南书房 直接为皇帝草拟谕旨和处理奏章 分割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皇权得到加强
雍正时 军机处 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 军政大权完全集中于皇帝手中
结论:君主的权力不断加强
军机处的设立
军机处的设立
材料:(清人赵翼说)“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 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
军机处的设立说明了什么问题 ?
军机处这一特殊机构便于皇帝独掌朝政,使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一切都要服从皇帝的意志,从而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为什么说军机处的设置是中国古代皇权发展到顶峰的标志?
军机处虽是清朝处理政务的最高权力机关,但是军机大臣受皇帝召见,只能跪受笔录,完全听命于皇帝,全国的军政大权全集中到皇帝手中,皇权达到顶峰。
思考:为什么说军机处的设立强化了君主专制?
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是跪在地上记录,然后按照皇帝旨意拟写成文,经皇帝审阅同意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机构去执行。
材料:皇上曰可,臣亦曰可;皇上曰否,臣亦曰否.上有忧勤之圣,下无翼赞之贤,此其所以逊于唐、虞也. ——齐周华《名山藏副本》
根据材料,讨论君主专制的利弊。
君主专制虽然有利于巩固清朝统治。但权力的过度集中,更容易导致朝中百官、王公贵戚争权夺利,滋生腐败,进一步激化社会矛盾。
视频:清朝文字狱
大兴文字狱
含义:从知识分子的文章、诗词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解释,再借题发挥,罗织罪状,制造冤狱
目的:为加强君主专制,从思想、文化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最甚。
特点:规模大,次数多,冤,残酷
危害:造成社会恐慌,摧残人才;
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
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大兴文字狱
有个文人给朱元璋写篇贺表,恭维他“光天之下,天生圣人,为世作则”。他看了大怒,说“生”与“僧”同音,“光”是没有头发,这是骂我做过和尚;“则”与“贼”同音,这是骂我做过造反的贼。于是下令把这个文人给杀了。
雍正四年,查嗣庭出任考官,以《诗经》中的''维民所止''为考题.却被说成是想去掉''雍正''二字之头.查嗣庭被打入监狱,在狱中病死.雍正命人把他戮尸示众,其家人也受到牵连被流放。
查嗣庭科场试题案
乾隆六年的进士,官至内阁大学士,爱好诗词,常有感于心境而做诗句,如“一把心肠论浊清”,奈何乾隆帝看了竟说,“加‘浊’字于国号‘清’前,是何肺腑 ”结果,其与族人被杀,祸及师友。
胡中藻案
《明史案》浙江富户庄廷龙修订前人遗著,取名《明书》。书中叙述清朝入关前的史实,使用明朝年号,并且保留了一些明朝将领抗击后金的事迹,触怒了康熙帝。参加编写、刻印和销售这部书的70多人全部处死。此前,庄廷龙已死。清政府下令挖开他的坟墓,劈棺戮尸。李令晰为《明书》作过序,被处死。明史案受株连的江南名士达200多人。




“徐骏”案:臣为雍正帝时的进士,雍正八年十月,和故友重逢,对月畅饮之后即将分别,其时恰逢月朗风清,臣感激万分,便对故人吟了一句:“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有人告发臣的这两句诗有反叛的意思,认为臣是“思念明代的月,诋毁大清的风,大逆不道.”结果,朝廷判臣斩立决,并烧毁了臣的所有文稿.冤啊……




今人之文,一涉笔惟恐触碍于天下国家.....人情望风觇(看,窥视)景,畏避太甚。……消刚正之气,长柔媚之风。此于世道人心,实有关系。 ——李祖陶《迈堂文略》
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 ——龚自珍
清政府的政策跟自负有关,它想凌驾于各国之上,但目光如豆,只知道防止人民智力进步。 ——马戛尔尼
文字狱是文化专制的极端表现,是清朝君主专制统治极端强化的必然需要。
文化专制
目的:清朝统治者为了维护集权统治
表现:提倡尊孔读经,整理文献和编纂书籍;禁书毁书
《四库全书》包含经史子集40类,所收录书3503种,79337卷,装订成36000余册。对图书的保存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清政府在修书的同时,也对古代文化典籍进行了大规模的、有目的的删削与篡改,禁毁的图书达3100多种,151000余部,对古典文化是一次空前的破坏。
视频:《四库全书》
中国历史上加强思想文化专制的事例和影响 朝代 事例 影响
秦朝 焚书坑儒 巩固了统治;束缚了人的思想
汉朝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使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加强了思想控制
明朝 八股取士 加强了专制统治,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清朝 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 加强了专制统治,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请说出清朝文字狱与文化专制的影响。
我国古代的文字狱以清代最为严厉,这种文化专制政策造成了社会恐怖,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社会危机的表现
顺治十八年全国人口约1920万,康熙五十年约10000万,乾隆二十七年约20000万,乾隆五十九年约31000万;
到康熙时,全国人口总数已达到1.5亿.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1∕3,但耕地面积并未相应增加。
人口增加,使得人均耕地数量不断下降,其次,由于土地兼并严重,也使得人、地矛盾更加突出。
(土地兼并严重也是每个封建王朝末期比较突出的特征,为各个朝代的持续统治埋下隐患。)
嘉庆朝,很多离乡背井的农民沦为乞丐,数量极大,北京城乞丐就有10万人,嘉庆元年一个冬夜,露宿街头被冻死的竞达8000人。
社会危机的表现
官场腐败:乾隆皇帝最宠信的大臣和珅,弄权20多年,不择手段地聚敛财物.嘉庆皇帝继位后,他被赐死,家产被查抄。据不完全统计,查抄的黄金有33500余两,白银300余万两,当铺75座,银号42座,还有大量的房产和地产,珍贵衣物、珠宝、古玩、洋货等不计其数。对109件查抄清单中的26件清单估价,即值2.2亿两白银,而当时国库每年的收入仅为4000多万两,所以当时流传“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说法。
社会危机的表现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清朝流传的民谣
在清朝的君主专制统治下,官吏为了求得升迁或者自保,千方百计第利用官场上的各种关系,贿赂上级,结党营私。乾隆以后。贪污更盛,清朝的官僚体制从整体结构上呈现出日益腐败的趋势。各级官吏为了一己私利,想尽办法中饱私囊,对上蒙骗朝廷,对下敲诈百姓。
社会危机的表现
军队颓废:八旗兵久无战事,昔日的尚武精神荡然无存,军风军纪日益败坏,将领贪污军饷现象十分普遍,军队长期养尊处优,军备废弛。军队长期养尊处优,军备废弛。将士接受骑射检阅,竟然“射箭箭虚发,驰马人坠地”。八旗子弟更是百无一能,好逸恶劳,不是嗜酒赌博,就是养鸟斗鸡,十分颓废。
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
含义:即严格限制对外交往。明清统治者严格限制对外贸易,禁止同外国互通有无的一种对外政策
材料一:“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借助)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乾隆致英国国王信函
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不需要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
材料二:洋船至宁波者甚多,将来番船云集,留住日久,又将成一粤省之澳门矣。 --《粤海关志》
浙民习俗易嚣,洋商错处,必致滋事。 --《清高宗圣训》
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侵犯。惧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
根本原因: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不需要外来商品也可以自我供给。




广州
顺治时期,颁布“禁海令 ”,严厉限制海上贸易;又强迫山东至广东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不准商船、渔舟“片帆出海”。
在台湾设立行政建制后,开放宁波、漳州等地,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对出口商品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量作出严格限制。
1757年,关闭其他港口,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特许“广州十三行”经营对外贸易,并管理外国商人。
视频:广州十三行
只能住指定会馆,不能在广东过冬,不能向中国商人借款,不能打听商业行情。 ——《防夷五事》
广州十三行: 是经清政府特许设立的对外贸易组织.他们垄断对外贸易,又受清政府委托行使一定的外交权。
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
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
广州十三行负责承销外商进口货物,代外商收购中国出口的商品,并代表清政府管理外国商人,是清廷制定的专营对外贸易的垄断机构.据清宫档案记载,1754年到港的船只为27艘,税银仅52万两;1790年,到港船数增至83艘,税银达110万两,至鸦片战争前夕,到港船数年达200艘,税银突破180万两.被誉为“金山珠海,天子南库”.中国的对外贸易长期处于出超状态。
“闭关自守的中国,就像一具木乃伊,一直密闭在棺材中,不与外界接触,一旦与新鲜空气接触,就立即腐烂。” ——马克思
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
积极影响: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到一定的自卫作用。
(但是作为一种消极被动的防御政策,闭关锁国不可能也没有能够阻挡西方舰船礼炮的殖民侵略。)
消极影响:清廷故步自封,闭关自守,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材料:中国的造船和航海业长期以来领先于世界,在清代迅速衰落下去。往日出没于东南亚海面的中国船队,随之销声匿迹,为西方国家的船队所取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在明朝中后期与西方相比仍互有长短,但到1840年已全面落后于西方了。
视频:马嘎尔尼访华
乔治 马嘎尔尼
(1733—1806)
英国外交官、勋爵
“海夷” “贡使”
“贡品”“礼仪之争”
“三叩九拜”……
满清王朝是封建闭关社会的典型,最终它将重新堕落到野蛮和贫困的状态。——马嘎尔尼日记
如果乾隆能通过马葛尔尼访华,敏锐地察觉到迫在眉睫的威胁,并抓住这最后的时机,积极经略海上,加强中外海上交流,并非没有可能获得大量最新西方军事及科技成果,迅速赶上世界水平。
——张宏杰《饥饿的盛世》
“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败不堪的旧船,只是幸运地有了几位谨慎的船长才使它在近150年期间没有沉没。它那巨大的躯壳使周围的邻国见了害怕。假如来了个无能之辈掌舵,那船上的纪律与安全就都完了.”--马戛尔尼
设立军机处
政治
大兴文字狱
思想
实行文化专制
文化
社会矛盾加剧
清朝君主专制强化
社会危机重重,
中国落伍于世界发展潮流
闭关锁国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