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8张PPT。 清末民初在文化教育方面有了哪些新气象、新发展?废科举、兴学堂;创办报刊,兴办印书馆。复习提问单击页面即可演示 清末民初,随着一系列的社会变革,不仅在教育和文化上出现了新气象,在社会生活上,也出现了除陈布新的新浪潮。古老的中国正在经历着一场史无前例的变迁。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走入这一变迁历史潮流中。导入新课第 11 课社会生活的变迁学习目标导航目录 知识目标:知道照相和电影在中国的出现和发展。了解民国初年剪发辫、改称呼的基本史实。了解清末民初人们服饰的变化,知道中山装、旗袍的基本知识。
能力目标:通过思考“为什么清末民初中国的社会生活会有如此大的变化”等问题,培养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搜集老照片、旧服饰等,建立班级展览角,以形成对百年来中国社会习俗变迁的直观认识,加深对清末民初社会生活状况的了解。
情感目标:在学习中逐步认识到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文明的发展及世界文化的交流等,人类的生活必然会发生重大的变化。返回学习目标一、照相与电影的出现1.照相术在西方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又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2.照相最早开始出现于中国的什么地方?3.照相与摄影技术的出现,有何重大历史意义?19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以后。清朝宫廷。 锁定了瞬间即逝的历史片段,保留了社会发展的真实证据,为我们观察当时的社会风貌提供了珍贵的影像资料。讲授新课世界上第一张照片中国第一张照片 1844年,于勒·埃及尔以法国海关总检查长的身份来到中国,清廷接见了他,当时宫里还没有人见过照相机这洋玩意儿。当于勒提出要为朝廷大员拍照时,没人敢尝试,耆英跟洋人打交道多,自然就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这张照片被海内外众多摄影史家和档案专家认定为中国现存最早的照片,目前法国摄影博物馆及中国第一历史博物馆、中国照片档案馆等都有留存。 宫廷掠影民间采风电影欣赏:世界电影大师卓别林找一找请你结合教材找一找以下“第一”
1.中国近代第一次放电影:
2.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影片:1896年,上海徐园“又一村”《定军山》二、剪发辫、改称呼 清军入关以后,强令全国百姓剃发留辫。从此,男子脑后的一条长辫就成了清朝子民的象征,也成为外国人嘲笑的对象。为此,孙中山颁布法令,要求留有辫子的男子在20日内一律剪辫,否则以违法论处。历史回眸:剪辫易服 中国人没留辫子前是什么发型?为什么说剪辫子成了革命的标志?想一想答案: 男子与女子一样,蓄发不剪,或披散于肩,或束发于顶。清王朝于顺治二年颁布,全国男子一律剃发留辫。
去除旧俗,向清王朝和封建传统挑战,做一个真正的中华民国公民。 结合教材内容说一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称呼上做了怎样的规定?老人、大爷改称职务普通称呼“先生”或“君”想一想这些称呼的变化体现了什么愿望?平等、自由的愿望。三、服饰的变化旧服饰男子长袍马褂女子旧式旗袍孙中山与国服中山装男子服饰的演变女子服饰的演变思考:为什么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生活会有如此大的变化? 今天我们主要从照相电影的传入和运用,剪发辫、改称呼、易服饰几个方面了解了清末民初社会生活的变迁,这些生活变迁不仅是中国社会时代发展的缩影,也是中国走向世界,与世界交往交流日益加深的结果。因此,不管昨天、今天还是明天,文明的发展需要交流,人类的进步需要交往,世界历史的发展就是人类交往发展的结果。 返回清朝民初新气象,电影出现又照相。
剪发辫,改称呼,大人老爷都不要。
长袍马褂全脱掉,中山西装流行调。返回课堂小结1.据说某一年的8月11日,上海徐园内“又一村”在《申报》上登出了一则广告,说要放映“西洋影戏”,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放映电影,这一广告发表于( )
A.1896年
B.1897年
C.1898年
D.1905年课堂练习A2.见下图,这是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影片的剧照,此电影的名称是( )
A.《渔光曲》
B.《定军山》
C.《难夫难妻》
D.《歌女红牡丹》B3.孙中山下令民间普通称呼改为“先生”或“君”,是因为 ( )
A.西方人都是这样称呼的
B.这样对别人更显尊重
C.革命了,所以称呼要变
D.有利于革除封建色彩,体现资产阶级追求平等的意向D4.见下图中的服装款式,你会想到下列哪一重要的历史人物( )
A.康有为
B.孙中山
C.陈独秀
D.李大钊B再见剪辫子
留辫本是女真人的风俗,满清入关后,多尔衮于顺治二年下达剃发令:"今者天下一家,君犹父也,父子一体,岂容违异,自今以后,京师内外,限旬日,直隶各省地方自部文到后,亦限旬日,尽令剃发,遵依者,为吾国之民,迟疑者,为逆命之寇"。此后便开始了血腥的剃发留辫运动及中国男人二百多年的Q字发型史。 二百年后,到了1840年的时候,人们对Q字发型经历了由抗拒到被迫接受,然后麻木,最后不再将其视作蛮夷之俗,而将其看作天朝大国之俗的过程。林则徐在澳门看到洋人的装束打扮时曾鄙夷地说道:"真夷俗也"。而反观西方人在看待当时的中国人Q字发型时,亦是充满费解与鄙夷。英国人伶俐曾说过这样一段话:"许多年里,全欧洲人都认为中国人是世界上最荒谬最奇特的民族,他们剃发、蓄辫、斜眼睛、奇装异服以及女人毁行的脚,长期给了那些制造滑稽的漫画家以题材"。直到今天,辫子仍然是国外漫画家丑化中国人形象的素材之一。 最早提出革除辫子的是太平天国,与满清入关相似,太平天国将剪辫视作是否归从其的政治态度,施行了严厉的剪辫留发运动,其推行过程可以说是留辫不留头,留头不留辫。
鸦片战争之后,大批中国人或自愿,或被拐卖到南洋及其它地方做苦工,一些出洋的天朝上国臣民终于发现辫子的丑陋及不便,但由于害怕清政府对其归国设置障碍,剪辫易服仍属个案,直到1898年,才有新加坡华人在报上公开提议剪辫,此举在海外华人社会引起极大震动和争议,赞成者指出辫子的种种不便及不雅之处,反对者则对此忧心忡忡,担心剪辫后会被清政府视作异类,对其归国及与清政府驻外机构打交道设置障碍,此次辩论以反对者的胜利结束,直到两年后,即1900年,新加坡华人才开始成批剪辫。此间,孙中山等人所在的同盟会组织于1895年开始剪辫。
国内最早提出剪辫倡议的是康有为,1898年康有为向光绪提出剪辫易服的建议,未被光绪接受。
1900年的庚子国变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件,此后清政府威信扫地,对各地控制力削弱,地方势力开始坐大,在各地租界以及东北等地,清政府已经不能有效行使主权。在此国家民族危亡关头,一些海外留学生在同盟会等组织的鼓动之下开始剪辫,与清政府决裂,而国内的《湖北学生界》也在1903年提出剪辫易服的建议。
1903年以后,随着留学生的归国,在满清中央政府控制较弱的南方各省,少量青年学生开始剪辫,清政府建立新军后,为了便于戴军帽,部分士兵也剪去辫子,为此清政府于1907年5月6日下达命令,严禁学生军人剪辫,一经查出,分别惩处,但此时由于满清中央政府的控制力已经今非昔比,此令并未在各地得到严格执行,清政府无奈,对此只有采取默认态度。
1910年,在第一届资政院会议上,有议员提出剪辫易服议案,遭致部分满洲贵族的激烈反对,有贵族言:"发辫亡,中国虽不亡,大清国亡。",但此时剪辫已是大势所趋。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开始实行强制剪辫法令,孙中山下剪辫令云:
满虏窃国,易吾冠裳,强行编发之制,悉从腥膻之俗。........今者清廷已覆,民国成功,凡我同胞,允宜涤旧染之污,作新国之民。......凡未去辫者,于令到之日限二十日,一律剪除净尽,有不尊者以违法论。.......
然此时Q字发型已深入民心,各地抵制剪辫事件时有发生,甚至在上海这样这样最开化的城市,依然是"沪上光复已两月有余,辫子仍未除净,而各界同胞尚有心怀犹豫,踌躇不剪者,是满贼之丑俗犹存,民国之声威有损",在偏僻地方,抵制事件更是多见。在此局面下,一些激进学生和军人走上街头,强行剪去行人发辫,多有争斗流血事件发生,各地也先后出台了各种剪辫法令。从此之后,多数民众已剪去辫子。1917年张勋复辟时,北京城内百姓纷纷四处寻觅假辫是一个有趣插曲。
1928年5月,南京国民政府下达的《禁蓄发辫条例》是最后一个政府禁辫条例。
张勋是去辫史上不能不提的一个人物,张勋其人视辫如命,其部驻徐州时,有士兵外出时遭人戏弄,辫子被剪去,张勋得知后,大怒,将这几个士兵斩首。1913年,段琪瑞派人劝辫帅及其部下剪去辫子,张勋怒辫冲冠言:"头可断,发辫决不可剪!",来人惊惧仓惶而逃。复辟失败后,辫帅逃到荷兰大使馆,为了便于逃跑,在荷兰大使的建议下终于剪去辫子,剪辫之时,张勋对其妾言:"我过去不剪,是不忘故主,不降民国的表示,今天要剪,是要去入外国籍了"。
摄影术的诞生与发展
早在远古时代,人类就在岩石上留下了原始绘画。这说明图象符号对于人类的传播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尽管绘画的手段越来越丰富,绘画的技艺越来越高明,但对于客观世界始终无法到达逼真复制的程度。1839年摄影术的诞生,使人类具有了一种新的手段,从此可以对客观世界进行真实的记录和再现。当年法国伟大的画家安格尔(J.Ingles)在看到银版法摄影家的作品时,也不由地感叹:“摄影术真是巧夺天工,我很希望能画到这样逼真,然而任何画家也不可能达到。”1895年电影问世,使摄影术静止、瞬间的记录和再现发展为动态、连续的记录和再现。摄影150多年的发展,电影100多年的发展,使它们成为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大众传播媒介,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成为大众喜爱的一种娱乐方式。
第一节 摄影
一、摄影术的发明
早在两千多年前,人们就发现了小孔成像现象,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又出现了供绘画时成像用的透镜暗箱,以后又出现了氯化银、硝酸银等具有感光性能的感光物。这一系列的科技成果为摄影术的诞生打下了基础。
1822年,法国石版印刷工匠尼埃普斯(N.J.Niepce)为了改进印刷方法,开始试验如何将暗箱中所得的影像保存下来。1826年,他将朱迪亚沥青(一种感光后能变硬的沥青)溶化在拉芬特油中,把它涂在金属版上,然后放入暗箱,经过8个多小时的曝光,显影后终于成功地获得了第一张记录工作室外街景的照片。但这项成果在当时并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1829年起,法国巴黎的舞台美术师达盖尔(L.Daguerre)开始与尼埃普斯合作,共同研究摄影术。他们分处两地,各自进行试验,并互相函告结果。但尼埃普斯于1833年病逝。1837年,达盖尔终于发明了完善的摄影方法达盖尔摄影术(又称“银版摄影法”)。这种摄影方法是一种显现在镀银铜版上的直接正像法,不能进行印放复制。达盖尔认为,象这种发明的专利权,如果归个人私有,那么就永远不会造福社会,只有国家收购公布天下,才能靠众人的力量而立刻完成。1839年,法国政府买下了这一发明的专利权,8月在法国科学院和美术学院的联合大会上,公开展示了达盖尔的光学照片。8月19日,法国政府正式公布了银版摄影法的详细内容,达盖尔本人发表了一本79页的说明书。从此摄影术公诸于世,1839年8月19日被定为摄影术诞生日。银版法被视为是世界上第一个具有实用价值的照相方法,尽管这一方法当时只能用来拍摄静物(因为曝光时间需要20—30分钟),但还是很快便风靡了世界。不论巴黎还是伦敦,许多人挤满了光学商店和药房,急于购买摄影机和感光板。几个月内,欧洲就出现了一种新的行业、新技术、新的艺术形式和新的流行玩艺。几乎与达盖尔同时,英国人塔尔博特(F.Talbot)也发明了另一种摄影方法负正法(又称“卡罗摄影法”),即先拍出负片,再冲洗成正像照片。他将碘化银涂在纸上,放在镜箱中感光后,再用药水加以显影得底片,然后再用氯化银纸印成正片。但纸制底片不透明,所以效果并不理想。1851年,英国的阿彻尔(F.S.Archer)发明湿版术,人像摄影只要2—20秒,成为现代摄影的开端。
二、照相机和感光材料
照相机和底片是摄影的主要工具和材料。150余年来,照相机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笨重到轻便、由低水平到高质量、由手控到自动、由单一功能到多功能、由无附件到附件系列化的发展过程,目前已成为集光学、精密机械、微电子学等新技术于一身的精密仪器。达盖尔摄影术问世之初,照相机还只是一个装有一只玻璃“眼睛”的木箱子,粗糙而笨重。世界上第一架使用胶卷的照相机是1889年由美国的伊斯曼(G.Eastman)推出的。它是一个极简单的木箱,带有固定焦点式镜头,曝光速度只有一种,但8英尺以外的景物能照得很清楚,而且操作简便,任何人都可拿来拍照,这一特点后来成为著名的广告语“请按钮,可保证一切”。1900年,美国人布朗尼为柯达公司设计了一种使用编号为117胶卷的照相机,第二年又设计了使用编号为120胶卷的照相机,使摄影得到大普及。1913年,德国莱卡公司的奥斯卡.巴纳克(O.Barnack)研制出世界上使用35毫米胶卷的第一台135型照相机。1929年,德国罗莱公司的双镜头反光120相机问世,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形成照相机工业。随后照相机的光学和机械机构进一步完善。如1949年美国发明变焦距镜头,1956年德国阿克发公司生产了世界上第一部电眼测光照相机,1957年出现哈萨勃莱特单镜头反光120相机等等。60年代以来,135相机大发展,并且进入光学、精密机械、微电子相结合的发展阶段。日本照相机工业崛起,推出日新月异的单镜头反光135相机。1978年全自动相机上市,它可自动对焦、自动输片、自动倒片、自动曝光。80年代普及的135“傻瓜”相机,又添加了闪光灯、电子控制装置、液晶数字显示等,操作简单方便,并可得到出色的照片。60年代中期,美国宝丽来公司还推出了彩色一步成像照相机。各种新式照相机的不断出现,更加拓宽了摄影应用的领域,特种摄影也相继问世。目前,对于大至宇宙天体的宏观世界,小至原子细胞的微观世界,快至超高速运动的物体等等,照相机都可以拍摄下来。
在感光材料进展方面,1871年,英国的马杜多斯发明了以明胶为涂料的溴化银乳剂,后来经过改良,制成由工厂生产和冲洗的底片。1888年,美国的卡布特与他人合作,制成以赛璐珞薄膜为片基的溴化银软片。1889年,美国柯达公司开始生产以硝化纤维素为片基的成卷软片,这便是世界上最早的胶卷。同年,世界上第一台安装胶卷的可携式方箱照相机也在柯达公司问世。20世纪30年代,不易燃烧的醋酸纤维素软片开始全面占领市场,感光度也逐渐提高。1926年,全色黑白片问世。大约从1938年起,具有通用暗盒的135胶卷面世。1936年,出现彩色反转片。1949年,彩色底片正片法公布,美、日、欧洲各国率先进入彩色摄影时代。至70年代技术更加成熟,有了水溶性及后来的油溶性彩色胶片、高温快速的Ⅱ型胶片、超高速的VR、HR等彩色胶片。作为发展方向,今后还将出现自动调节反差、自动校正密度级数、大宽容度、大光谱范围等多信息容量的彩色胶片。今天摄影底片所用的感光材料,是碘化银乳剂和醋酸涤纶片基。总之,卤化银体系经历了一个半世纪的发展,成就是很惊人的,形成了各种黑白片、彩色片、红外片、红外彩色片、多光谱片、射线片、全息片、缩微片及制版片等。在感光材料的研制和生产方面,美国的依斯曼柯达公司(Eastman Kodak Co.1884年建立)、德国的阿克发公司(Agfa Co.1867年建立)和日本的富士公司(1934年建立)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在当今高新技术条件下,照相机和感光材料的进展更是再接再厉。1996年4月,全球五大照相机公司(柯达、佳能、尼康、美能达及富士胶卷公司)合作开发的“先进照相系统(APS)”正式上市。新系统采用一系列全新的照相机、胶卷以及相应的冲印设备和电子影像处理系统,形成了35毫米照相机诞生以来最大的技术突破。新胶卷为24毫米,采用与录像带相同的聚酯片基,揉合数字影像处理和冲洗技术,其特点是能在一卷胶卷上同时拍摄传统规格、广角规格和超长构图三种不同尺寸的照片,所有照片以缩小的形式印在一张有编号的相片上,可以一目了然地找出要加印的照片。电子影像处理系统也可使APS照片更容易转为电视和录像信号。
三、摄影的特性和社会功能
19世纪末,美国的柯达公司曾使用如下的广告语推销照相机:“只要你买一架柯达相机,就可以拍摄许多清晰美丽的照片,把你目睹眼见的生活史保存下来,其意义和价值必然一天天增高,数年以后回味无穷。”其实何止是当时,就是今天也莫不如此,因为买照相机的人们的目的并没有改变。由此也不难看到,摄影的物质手段决定其自身具有形象性、纪实性、瞬间性的特性。
形象性一一摄影通常以照片为其最后结果,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直观的可视形象。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这种图象符号远比文字符号容易解读,甚至给人以视觉冲击力。z纪实性一一摄影直接记录客观事物,即借助摄影器材把拍摄对象的自身形态逼真地记录下来。它有着惊人的复制能力,迅速而准确,甚至能够将人的视觉来不及感受和反映的细节动态等如实记录下来。瞬间性一一摄影具有瞬间静止的特点,拍摄的过程通常在一秒以下的极短时间内完成,一张照片只能摄取一个瞬间的形象,它只是运动变化着的事物的一个瞬间切片。
1996年底,山东画报出版社开始出版一套丛书《老照片》,计划每年出版四至五辑,“专门刊发有意思的老照片和相关的文章,观照百多年来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第一辑出版后立刻受到广泛欢迎,风行一时。该辑《书末感言》中写道:“怀旧是一种美好的感情。有意思的是,回忆靠的是思维,思维是用词语进行的,而用词语进行的回忆,却永远是形象的画面。不过这种画面,除了回忆者本人在冥冥中可见外,别人看不见。直到上个世纪中叶,照相术发明后,这种情况才得到彻底改观。照相术使一段段历史定格,成为永恒而真实的瞬间。反之,现在是用词语来阐释一幅幅老照片的时候了,那瞬间形象的定格,常常含有难以估量的信息和意蕴,似乎说也说不完。”
照片本身是一种图象媒介,伴随它的发展显现出以下社会功能:传播功能、认识功能、审美功能、教育功能和文献功能。
摄影术问世不久,人们就开始用其记录重大新闻事件。1842年5月,德国汉堡发生一场大火后,摄影师比欧乌(Biow)和史特尔茨纳(Stelzner)所拍摄的火灾遗迹照片,通常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新闻照片。美国南北战争中,以布雷迪(Brady)为首的19名摄影师组成的战地摄影队,几乎拍摄了这场战争的所有场面,被视为最早用新闻摄影手段报道战争。150年多来,摄影记者、专业摄影师乃至千千万万的普通人用照相机记录着世界的一切变化,反映着人类的幸福和苦难。
一幅好的内容深刻的摄影作品不仅可以反映现实反映生活,甚至可以干预现实干预生活。1972年6月8日,美国摄影记者尼克·乌特在越南战场上拍摄了一幅令全世界震惊的照片,画面中央是一名不满9岁、浑身赤裸的小女孩正在惊恐地奔跑,身后是美军燃烧弹燃起的熊熊烈焰。这幅照片成为美国侵越战争残酷现实的写照,因其强烈的写实性和视觉效果的冲击力1973年便荣获普利策新闻奖。照片上的越南小女孩名叫潘太琴,虽然后来活了下来,但先后做了17次手术,身上被燃烧弹灼伤的伤疤比比皆是。1995年10月,已是中年妇人的潘太琴与摄影师尼克·乌特在纽约再度见面,她说:“那张照片改变了越战,也改变了我的一生”。照片当时被世界各报刊广泛刊登,美国海军陆战队空军上尉约翰·普拉默从报纸上看到这幅照片时,知道正是自己当天驾驶武装直升机执行轰炸任务所为。今天是弗吉尼亚州基督教卫理公会一名牧师的普拉默说:“那张照片对我来说非同寻常,它一直象幽灵一样徘徊在我的生活周围……,仿佛是吊在我脖子上的一块巨石……”。普拉默在得知潘太琴还活在人世,决心向她当面忏悔。1996年11月,在华盛顿举行的侵越战争老兵纪念大会上,二人终于见面。普拉默承认,每看一眼那张照片就令他心痛不已,是那张照片引领着自己找到潘太琴,又得到她的宽恕。应该说,包括新闻照片在内的各类新闻媒体的客观、真实的报道,使美国民众看到了战争真相,使麻木的神经受到震动,对国内反战运动的高涨起到了重要作用。
照片与大众传媒(主要是报纸、杂志)的结合,则产生了更大的社会影响力。1880年霍根发明照相铜版术,从而解决了印刷品上刊登照片的问题。同年3月4日,《纽约每日新闻》刊出了第一张见报的照片《山蒂镇风光》。20世纪30年代以后,由于新闻摄影所必需的技术手段和物质条件(如小巧的相机、快速感光片、闪光照明设备、照相制版术、传真术等)得到一步步实现,促成新闻摄影的真正兴起,于是刊载在报刊上的新闻照片成为世界范围内传播信息的有力工具。不仅报纸、刊物上照片的数量不断增加、范围不断扩大,而且各国相继出版了许多以照片为主的摄影画报。画报的出现反过来又推动了摄影的发展,世界重大事件、各地民俗风情,都在画报上有所反映。最有代表性的是1936年创刊的美国《生活》(Life)画报,它的编辑原则是“登大幅的照片,漂亮的照片,令人激动的照片,来自世界各国的照片,使人感兴趣的人物的照片”从20世纪30年代,较大的报纸和画报都配有专职的摄影记者。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摄影报道,标志着新闻摄影已经走向成熟。现代杂志越来越注重照片,不仅大量采用照片,而且十分注意版面设计,这已成为杂志出版的大趋势。
四、摄影术在中国的发展
19世纪40年代,西方国家的传教士、商人、官员等,首先将摄影术引入中国。随后外国摄影师不断来华拍摄,甚至在一些大城市开设照相馆,使中国人对摄影有了进一步的接触和了解。19世纪60年代初兴起的洋务运动,对引进近代科学技术打开了方便之门,中国自己的摄影行业开始起步。70年代,国内陆续编印出版了第一批有关摄影的专门书籍,系统介绍了摄影技术理论。19世纪下半叶起,在摄影术传入中国后的50多年时间里,摄影题材多限于人物肖像。但也有了纪实报道的初步尝试,如1876年由英商建造的上海至江湾镇13余里的铁路通车、1881年唐山至胥各庄铁路通车,都有照相馆的摄影师到场拍摄,说明摄影留念已成为一些重大事件和活动所必备。至20世纪初,由于摄影术的改进,也由于中国的印刷出版技术的进一步完善,网目照相技术开始在报刊出版上得到应用,照片采用的多少和优劣,已成为读者评价报刊的标准之一。报刊上的照片由最初的点缀品演变成以形象纪实的报道形式。一批著名的杂志包括一些在国外印刷出版的中文期刊在20世纪初开始刊登照片。1907年由留法学生创办的《世界》画报是第一种摄影画报,每期刊登一、二百幅照片,一部分内容是世界时事、科学、文化等近况,一部分是国内时事。1906年以后,国内日报开始刊登时事照片。北京《京话日报》于1906年3月29日第570号刊登了在“南昌教案”中被法国教士杀害的江召棠县令的遗体照片,通常被认为是中国报纸刊登新闻照片之首。至“五四”运动前,中国的报刊已具备了现代报刊的雏形,摄影图片尤其是具有新闻价值的摄影图片被越来越多的报刊采用,照片已成为报刊版面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1920年6月9日,中国第一份报纸摄影附刊《时报》(年创刊)的《图画周刊》问世。它以刊登新闻照片为主,兼刊美术摄影作品。戈公振在发刊《导言》中谈其宗旨时说:“世界愈进步,事愈繁琐;有非言语所能形容者,必籍图画以明之。”该附刊至1934年5月20日已出1000号,直到1937年“八一三”战事爆发后才被迫停刊,是中国报纸摄影附刊中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份。到30年代,一种新的社会职业摄影记者开始在中国形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4月就在新闻总署下设立了新闻摄影局,其任务包括:向国内和国外报刊发布新闻照片,向全国大城市、工矿企业发行新闻展览照片;搜集和保存国家照片资料;出版《人民画报》、摄影集佳作等。建国之初,我国摄影工业尚是空白,经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从国外进口摄影器材供新闻机构使用。在自力更生的努力下,50年代后期至70年代,我国不少地方建立起了照相机厂,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规模,并出现了海鸥、长城、红旗、珠江、凤凰、红梅等一批名牌,同时建立起河北保定、福建厦门、广东汕头三大感光材料生产基地,终于成为世界上少数具有照相机工业和感光材料工业的国家之一。但是,进入80年代,由于产品技术含量低、与国外产品的差距大等因素,在国内市场上失去竞争力,尽管有的照相机厂和感光材料厂引进外国生产线,但大都是过时产品,起点较低,仍然未能挽回颓势。与此同时,非法进口和走私照相机大量涌入中国内地市场,国产照相机工业遇到更为险恶的冲击,国营照相机生产厂家由34家迅速萎缩到8家,而8家中盈利的仅有1家。于是,尚存的厂家纷纷丢掉自己的品牌,走上合资的道路。据有关部门统计,1994年国内进口照相机市场销售近800万台,其中走私、非法进口的就占近660万台,国家税收损失近24亿元。面对这种严峻形势,国家工商管理局和机械工业部终于在1995年8月联合发布了《进口照相机销售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工商管理局于1996年8月又发布了《进口照相机市场管理办法》,对获准进入我国市场的进口照相机实施机身号码备案和备案标贴制度,对非法进口和走私照相机的浪潮起到了遏制作用。国产胶卷同样经受着非法进口和走私浪潮的一次次冲击。国产感光材料的三大生产厂家现只有原化工部直属的保定第一胶片厂所生产的“乐凯”胶卷苦撑局面,与美国的“柯达”、日本的“富士”展开尚存一息的竞争。
80年代以来,随着人民生活的普遍提高,照相机已经成为很多家庭的必有之物。照相机不仅是“家庭生活照”的工具,而且成为很多“发烧友”进行艺术创作和记录重大事件的工具,如1976年清明悼念周恩来总理和“四·五”天安门运动,其完整的过程、宏大的场面、感人的瞬间正是不少业余摄影爱好者所拍摄的,留下了历史的记录。报刊在新时期也更加重视照片的作用,所占版面的位置和面积得到突出和扩大,改变了以往“以文为主”的状况,形成了“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的新局面。摄影记者所拍摄的各类照片数量和质量大大提高,不少作品获得了国际重要影展的奖项。摄影热在中国大地方兴未艾。
五、高科技时代的摄影术
1. 电子照相机
在高科技时代的今天,电子照相机(亦称数码照相机)正在崛起。它的诞生是微电子技术影响传统摄影术的一个典型。传统的光学照相机是将影像记录在卤化银胶片上,而电子照相机则是将影像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存储于磁介质(如内存芯片等)上,因而可以轻而易举地把数据传输给计算机,并借助计算机的处理手段,根据需要来修改影像。这标志着一种新的综合成像技术的诞生。
电子照相机的核心部件是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元件,亦称光电耦合器)图像传感器,它使用一种高感光度的半导体材料制成,能把光线转变为电荷,通过模数转换器(anolog-to-digital converter ,ADC)芯片,转换成数字信号。数字信号经过压缩以后由相机内部的存储器或内置硬盘卡保存。电子照相机的CCD内含的晶体管数量越多,象素(Pixel)就越多,分辨率也就越高。电子照相机的光学镜头系统、电子快门系统、电子测光系统及操作与普通相机并无多大差别,但在机身上也增添了一些新的系统,如LCD(液晶显示屏)等,可以直接观察到拍摄后的成像结果,也可以与电视的AV端子连接在电视机屏幕上观看图像。电子照相机最大的优势在于它的信息数字化,可以即时处理、即时传送,免去了胶卷冲印等过程。目前的不足之处是分辨率还达不到光学相机的水准,此外价格也较高。
电子照相机与计算机相结合,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市场。在1997年度(1997年4月至1998年3月),仅日本就有近20家厂商推出各档新型电子照相机争夺市场份额。其1996年度生产规模达90万台,1997年度可望达到200万台。美国的柯达等公司、欧洲的阿克发等公司都在这一新的市场大显身手。如美国CONNECTIX公司1997年推出的QuickCam电子照相摄像机,仅台球般大小,但它6mm镜头(F/1.74光圈),即能拍摄高品质照片,也能拍摄26帧/秒的动态影像,若把它与调制解调器相连,还可处理视频会议图像。在这一发展前景极为乐观的市场中,不仅有传统的照相机企业,而且有财大气粗的电脑企业,如美国的Intel公司在1997年底宣布,将以半导体技术(CMOS)为影像感应单元正式介入电子照相机市场,挑战目前以CCD技术为主的日本公司,产品更便宜、操作更容易,同时还可以把它当作一般相机使用。据它调查,1995年全球共卖出28亿个胶卷,共洗出670亿张相片。因此,随着未来电脑日益普及,电子照相机将成为消费者第一优选的外设产品。据IDC(国际数据公司)统计,1996年全球电子照相机出货量为170万台,预计到2001年可达840万台。
电子照相机的使用经历了从专业到普及的过程。如美国军队中使用电子照相机开始于1993年,当美军在索马里执行任务时,它还是稀罕物,但1996年在波黑维和部队中已随处可见。维和的美军部队中,所有随军记者约50余人都配备一般相机和电子相机。它充分发挥了迅速获取图像并快捷地传递给急需用户的优势,当一般照片还没有冲洗晒印出来的时候,数字化的照片已经送到千里万里之外的指挥中心。照片首先传至五角大楼国防部的联合战斗摄影中心进行处理,然后复制50份拷贝立即分送国防部的高级官员,包括国防部长、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等。所有经过授权的用户都可以从网络上的服务器中下载这些照片,以满足各自的需要。此外国防部还将有关的照片编辑成光盘或定期印刷出版。
由于电子照相机的特点,通讯社、报刊社的摄影记者亦成为最先的专业用户。1995年11月,深圳特区报社在国内率先采用电子照相和计算机影像处理系统。近两年来,在重大新闻事件和突发新闻事件现场,为了做到“第一时间”报道,摄影记者手中的相机已逐渐由传统相机更换为电子相机。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时,使用电子相机的中国摄影记者还是凤毛麟角,但在1997年香港回归的报道中,前去采访的新华社和各报社的摄影记者已普遍采用电子相机。随着电子相机价格的不断降低,势必逐渐普及开来,成为普通人喜爱并经常使用的高科技产品。
2. 计算机影像处理
摄影本是客观现实的真实记录和再现,但技术的发展使之出现“歪曲”客观世界的能力,并且这种能力越来越得到加强。运用激光、红外、计算机,以及各种特技、暗房加工,如重复曝光、变焦失真、剪裁、拼接、迭印、局部放大、影像反转、反差处理、冲蚀底版等等处理形象,可以创造出和人眼视觉不同的空间透视、物态结构和光色效应。摄影从早期的摹仿绘画,到自然主义的再现,迅速发展到今天的既能写实、再现;又能写意、表现;既能传神维妙维肖,又能畸变、夸张、和抽象,摄影造型已经大大突破了正常的视觉实感,超越了传统纪实的画面。今天的摄影可以在拍摄及制作中,根据不同的需要(不仅有审美需要,而且有商业需要,甚至政治需要)进行随心所欲地创作。在引入电脑技术之后,更可以做到天衣无缝的地步。例如图像软件的应用,甚至可以产生再造形象的问题。PHOTOSHOP(直译为“摄影工作室”)是一种最经常使用的图像处理软件。随着版本的不断提高,功能也越来越强。其中常用的编辑功能就是建立在暗房技巧基础上的一种直观视像模拟方式。仅利用鼠标就可以替代并完成一系列复杂的暗房工作。如影像合成、反相功能、灰度模式、木刻效果、模拟色分离、柔化效果、改变色调、图像转角、亮度/对比度调整等等。
80年代中期,电脑修版初露锋芒,但这一新技术往往加以滥用,美国纽约的一位修版人员说:“经常有人要求我制作这样的时装广告,取下一个人的脸,安装在另一个人的头上,或借用他人的眼睛、他人的嘴、另一张照片上的姿势。”面部的粉刺、雀斑、皱纹、牙齿、眼袋等等都可以随意修饰。另一位修版人员说:“以前,艺术指导会说:‘年轻10岁’。而现在,我们可以用6个月为计算单位。我们的工具比以前精细得多。”电脑修版对最后效果可说是无所不能,色彩的变化更是随心所欲。如美国著名球星辛普森(O.J.Simpson)因其涉嫌前妻谋杀案被捕,美国两家周刊《时代》和《新闻周刊》在它们的封面上都刊登了同一张警方拍摄的照片。辛普森是浅肤色的非洲裔美国人,但《时代》周刊把他的面部色调加深,使辛普森显得又黑,又凶相毕露。纽约大学的一位摄影和交互式电信学教授认为,将来会看到更多的修版,“由于我们现在拥有的软件,照片将成为草图,艺术指导们可以在上面随意加工。最后出现的是生命的人工合成形式,一半是真人,一半是电子人。”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传媒摄影师协会不得不规定两种符号:非镜头符号和镜头符号。在刊登照片时需将有关符号放在照片的下部,前者表明所刊登的照片是经过重大修版的;后者表明一幅看起来可疑的照片实际上是反映真实情况的照片。
采用电脑技术合成图像、篡改原作品另作它用的情况也开始在我国出现。1996年11月12日,《南方周末》第9版刊登了一则占四分之一版面的“万家乐”热水器大幅图片广告。这一以大学毕业成了材的儿子回报老父为内容的广告一经刊出,感动了许多读者,产生了很好的效果。但是,报纸出版后的第四天,西安的一位摄影爱好者就发现,这与1996年第四期《中国摄影》杂志上的一幅照片《回家》极为相似,广告画面和摄影作品仅有两处不同:摄影作品的女知青变成了男青年;女知青衣服胸前的外文字母变成了男青年胸前的中文“江北大学”。《回家》是摄影家于德水所拍摄,记录的是他随当年知识青年重返豫东农村时受到当地老农欢迎的感人场面。作品在1995年中国记协和人民摄影报社联合举办的新闻摄影大赛中曾获非突发新闻类金奖,也曾先后发表在全国十多家报刊上。于是围绕新闻照片被改头换面制作广告,引发了国内第一起摄影作品篡改侵权案和一场大讨论。虽然此案最后以调解告终,但以电脑制作的方法“篡改”纪实摄影作品这样一种新的侵权形式,引起了社会的关注。由于计算机的普及,图片处理软件和广告创意软件技术的提高,使普通人不敢想象的“移花接木”、“改头换面”等都变得轻而易举,操作者根据自己的需要都可以在计算机上“作”出来。因此,在当今分清纪实性的新闻摄影作品(必须真实)和通过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生成出来的图像的界线,是十分必要的。
电影的起源
“电影的史前史几乎和它的历史一样长”作为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物,电影的诞生,确实经历了欧洲国家中许多的科学家、发明家,甚至模仿者的漫长的实验过程。他们在对运动的光学幻觉所进行的科学探索与实验,在时间上,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但人类对于“光影理论”的认识与应用,便可以从2000多年前的中国讲起。据文字记载公元前五世纪,墨子关于“光至景(影)亡”的学说,则是人类对“光学理论”的最早、最科学的贡献。而产生于汉武帝时期,并在唐宋以后广为流传的“灯影戏”,则是对“光学理论”的最初、最朴素的应用与实践。13世纪“灯影戏”传入中东、欧洲、东南亚等地,这便产生了以后的“幻灯”“走马灯”等形象的、运动的视游戏。电影正是起源于这些视学娱乐游戏之中。至于电影的发明所依据的科学技术、物理学原理,则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大英百科全书?电影史部分》,开篇第一句话 一、视觉滞留 ? ? “使一块燃烧着的木炭在被挥动时变成一条火带,这种现象曾被古时的人们发现过”但是,将这种视觉现象同电影的发明联系起来,却是19世纪的事情。1829年,比利时著名的物理学家约瑟夫·普拉托为了进一步考察人眼耐光的限度,以及对物象滞留的时间,他曾一次长时间对着强烈的日光凝目而视,结果双目失明。但他发现太阳的影子却深深地印在了他的眼睛里。他终于发现了“视觉滞留”的原理。即:当人们眼前的物体被移走之后,该物体反映在视网膜上的物象不会立即消失,会继续短暂滞留一段时间。实验证明,物象滞留的时间一般为0.1-0.4秒。与此现时,在欧洲的物理学教科书和物理实验室中,也开始采用“法拉第轮”的原理和图画“幻盘”旋转的视觉研究。它们向人类表明,人眼视觉的生理功能可以将一系列独立的画面组合起来,成为连续运动的视象。19世纪30年代,诡盘、走马盘、轮车盘、活动视镜和频闪观察器等视觉玩具相继出现。其基本原理大同小异,即在能够转动的活动视盘上画上一连串的图像,而当视盘转动起来时那些呆滞的、无生命的图象便运动起来,活灵活现。此后,奥地利人又将幻灯和活动视盘相结合,使绘制的静止的图画投影在银幕上,制作出活动幻灯,形成了早期动画。然而,到了本世纪60年代,电影理论家和教育家对“视觉滞留”的问题提出了新的疑义,他们发现银幕上的全部运动现象实际上是跳跃的、不连贯的,但观众却意识到那是一个统一、完整的动作连续。由此证明,真正起作用的不是“视觉滞留”,而是“心理认可”。 二、摄影术 ? ? 摄影术同样产生于19世纪的欧洲。1839 年,法国人达盖尔根据文艺复兴以后在绘画上的小孔成像的原理,并使用化学方法,将形象永久地固定下来,“达盖尔照相法”产生。/span>意识面前,已经不可能满足于静止的、精美的、单幅照片了,而是幻想着有一天能够将它们相互联系起来,忠实地复制形象动作和自然空间的物质实现。1872 年,最先将“照相法”运用于连续拍摄的,是摄影师爱德华·幕布里奇。他曾在 5年的时间里,多次运用多架照相机给一匹正在奔跑的马进行连续拍摄的实验,并于1878年获得成功。这位天才的摄影师将24架照相机排成一行,当马跑过的时候,照相机的快门就被打开,马蹄、腾空的瞬间姿态便被依次地拍摄下来。为此,爱德华?幕布里奇获得了“拍摄活动物体的方法及装置”的专利权。 1882年,法国人马莱利用左轮手枪的间歇原理,研制了一种可以进行连续拍摄的“摄影枪”。此后他又发明了“软片式连续摄影机”。终于以一架摄影机开始取代了幕布里奇用一组照相机拍摄活动物体的方法。在欧洲,这…时期许多国家中的科学家、发明家们也都研制了不同类型的摄影机。其中,美国的托马斯·爱迪生和他的机械师狄克为了使胶片在摄影机中以同样间隔进行移动,而发明了在胶片两边打上孔洞的牵引方法,解决了机械传动的技术问题。“活动照相”的“摄影术”得以完成。 三、放映术 ? ? 1888年,法国人爱米尔·雷诺发明了“光学影戏机”,人们开始可以幕布上看到几分钟的活动影戏,比如《可怜的比埃》。 1895 年卢米埃兄弟向大众展现火车进站的画面时,观众被几乎是活生生的影像吓得惊惶四散。从此,由他们所启动的活动摄影(cinematogrphy)不只在人类纪实工具的发展史上展现了划时代的意义,火车进站的镜头也象徵了电影技术发展的源起。 电影究竟是谁发明的? 你若问美国电影界的人, 他们会异口同声地回答:「是爱迪生发明的。」 但你如果去问法国人, 他们则会说:「是卢米埃!」 那么谁才是电影真正的发明者呢?答案:两个人都是! 根据记载: 在一八八八年,爱迪生开始研究活动照片,而当伊斯曼发明了连续底片後,爱迪生立刻将连续底片买回来,请威廉甘乃迪和罗利狄克生著手进行研究。到了第二年的十月,迪克生提出研究的结果,他将之拍摄成会活动的马,这就是电影史上最早摄影的成功。成功之後的迪克生,继续埋首更深的研究,一八九零年,他用能活动的图片申请到专利,这些活动图片每秒钟能拍四十张,这就是现代影片的鼻祖。 一八九一年,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申请影像映出管和摄影装置的专利权,这是「西洋镜」电影的鼻祖。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发明「西洋镜」电影的想法是,由於西洋镜一次只能由一个人去”窥看”,藉著人们的好奇心,如此便可以增加利益,於是这种电影在一时间非常流行。不久,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又创造了世界最早的摄影棚,大有助於电影的发展。 起初,在欧洲,也有人在对这些活动照片作研究。一八九五年,伦敦有两位名叫巴德艾卡和R.W.保罗的人,把初步的摄影棚改良後,在大庭广众之前举行表演。同时间,在法国有两位名叫路易卢米埃和奥古斯特卢米埃的兄弟,他们将照片映射在布幕上,因而吸引了大批好奇的观众。放映电影就此展开序幕。 卢米埃兄弟接著巴黎工业奖励学会上试映了一部名叫「卢米埃工厂了大门」影片,同年十二月,在巴黎布辛奴街「大咖啡馆」的地下大厅,正式公开上映十二部影片,并出售门票。 同年九月,在美国亚特兰大所举行的世界博览会,放映这种射映式影片时,也出售门票。如此可知,早在电影产生的同时,就已和营利结下了不解之缘。
革命军
国民教育之第一教科书
1903年5月,《革命军》由上海的大同书局印行。《革命军》的作者邹容,当时署名为"革命军马前卒"。章太炎的名著——《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同时出版,以后曾合在一起刊行,称《章邹合刊》。这两篇名著,是当时宣传辛亥革命最有力的姐妹篇。
邹容的《革命军》,则以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理论为主要武器,从正面阐述革命的正义性和必要性,宣传革命排满和民主共和是它的主旋律。章太炎的文章,以文笔典雅深沉,展现在读者面前。我们在阅读邹容的《革命军》时,可同时研究章氏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邹容(1885-1905年),原名绍陶,字蔚丹,四川巴县人。
1901年夏天,邹容为了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决定自费去日本学习。1902年春,邹容东渡日本,进入东京同文书院学习。
在这期间,邹容如饥似渴地阅读了大量的新书籍,如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卢骚的《民约论》、孟德斯鸠的《万法精理》、约翰穆勒的《自由原论》,以及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书籍。这时邹容所憧憬的是欧美资产阶级的共和国。
邹容一边学习,一边积极地参加留日学生的反清宣传,不久被迫离开日本,于1903年春回到上海。他回国后,加入蔡元培、章太炎等人主持的爱国学社,积极参加拒俄运动。
邹容在日本时,已着手撰写《革命军》,回到上海后,即把主要的精力放在《革命军》的最后定稿上。1903年5月正式出版,章太炎为之作序,章行严(即章士钊)为它题签。
上海的革命刊物《苏报》,刊登了邹容写的《〈革命军〉自序》,和评论《革命军》的文章,这一来,人们争相阅读《革命军》,交口赞誉它应成为"国民教育之第一教科书"。这部被誉为中国近代《人权宣言》的公开问世,吓得清政府惶惶不安,勾结帝国主义查封了爱国学社和《苏报》,逮捕了章太炎和邹容等人,这就是1903年震惊中外的"苏报案"。邹容在狱中受尽凌辱,于1905年死于狱中,年仅20岁。
《革命军》,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第一部系统地、旗帜鲜明地宣传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思想的名著。全书2万多字,共分七章叙述:一、绪论;二、革命之原因;三、革命之教育;四、革命必剖清人种;五、革命必先去奴隶之根性;六、革命独立之大义;七、结论。
《革命军》一开头就热烈地歌颂了革命事业的伟大:"伟大绝伦之一目的,曰革命。巍巍哉!革命也。皇皇哉!革命也。"邹容从资产阶级进化论的观点出发,认识到资产阶级革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这一道理,明确地指出:"革命者,天演之公例也。革命者,世界之公理也。革命者,争存争亡过渡时代之要义也。革命者,顺乎天,而应乎人者也。革命者,去腐败而存良善者也。革命者,由野蛮而进文明者也。革命者,除奴隶而为主人者也。"邹容指出,中国自秦始皇统一天下,称皇帝,建立专制政体以后,这种视国家为一家一姓的私有财产的封建专制制度,就是中国兵连祸结,国病民穷以及一切罪恶的根源。因此,邹容得出结论说:"革命!革命!
得之则生,不得则死,毋退步,毋中立,毋徘徊。"
在中国面临封建主义的压制和列强驱迫的处境下,邹容得出一个与康有为、梁启超保皇派截然不同的结论:"欲御外侮,先清内患"。《革命军》在揭露清政府贪酷无度和统治者的荒淫无耻时说:"乾隆之圆明园,已化灰烬,不可凭借。如近日之崇楼杰阁,巍巍高大之颐和园,问其间一瓦一砾,何莫非刻括吾汉人之膏脂,以供一卖淫妇那拉氏之笑傲。夫暴秦无道,作阿房宫,天下后世,尚称其不仁,于圆明园何如?于颐和园何如?我同胞不敢道其恶者,是可知满洲政府专制之极点。"
邹容在《革命军》中,不仅无情揭露清王朝是国内被压迫民族的监牢,而且是帝国主义忠实的走狗。他说:"'量中华之物力,结友邦之欢心',是岂非煌煌上谕之言哉!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也。割我同胞之土地,抢我同胞之财产,以买其一家一姓五百万家奴一日之安逸,此割台湾胶州之本心,所以感发五中矣!"因此,邹容主张用革命的手段,推翻清王朝的专制统治,他豪迈地说:"磨吾刃,建吾旗",同清王朝"驰骋于枪林弹雨中",然后,扫除干涉中国主权的"外来之恶魔"。邹容坚决地宣布:与帝国主义血战到底,"忍令上国衣冠,沦于夷狄,相率中原豪杰,还我河山"。邹容吸取了戊戌变法和义和团的教训,在争取中华民族生存的斗争时,不再维护清王朝,而主张坚决地推翻清王朝这个"洋人朝廷",这显然是一个历史的进步。
邹容在《革命军》中,还提出了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具体方案,共25条纲领。例如,"定名中华共和国","建立中央政府为全国办事之总机关","于各省中投票公举一总议员,由各省总议员中投票公举一人为暂时大总统,为全国之代表人,又举一人为副总统,各府州县又举议员若干","凡为国人,男女一律平等,无上下贵贱之分","不得侵人自由,如言论、思想、出版等事"等等。由此可见,邹容已经具备了比较彻底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
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邹容这个建立共和国的纲领,体现了中国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用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去取代地主阶级的封建专制制度,用民主选举的总统去更换一家一姓的君主,这使中国社会发生一个巨大的进步。邹容在革命的根本问题上,提出了具有完整的民主主义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纲领,不但摆脱了千百年来农民的"皇权主义",而且还摒弃了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君主立宪方案,具体回答了当时中国革命的关键问题,真不愧是"雷霆之声",惊动中国,惊动全世界。
《革命军》以高昂的革命激情,把长期蕴蓄在人民群众心中的阶级仇、民族恨,无所顾忌地呼喊出来,它旗帜鲜明、大胆泼辣地"劝动天下造反",犹如一声春雷,炸开了万马齐喑的中国大地,受到广泛的欢迎。自从《革命军》出版以后,反清革命运动的政治前途就是建立共和国,已成为定论了。
邹容由于受阶级和历史的局限性,在《革命军》中有大汉族主义思想和狭隘的民族复仇情绪,导致他写出"诛绝五百万有奇披毛戴角之满洲种"的错误词句。在愤怒指责帝国主义的侵华罪行时,他也说了某些过头话,如"我中国欲与世界列强并雄"等大国主义思想。我们不可苛求前人,何况邹容当时还只是一个18岁的年轻人。
《革命军》出版后,翻印流传极广,风行海内外。据估计,它在辛亥革命时期,共印了20几版,总印数超过110万册,占清末革命书刊销售量的第一位。孙中山十分重视《革命军》的作用,他在《革命原起》一文中追述说:《革命军》一书,宣传革命,"华侨极为欢迎,其开导华侨风气,为力甚大,此则革命风潮初盛时代也"。
《革命军》一书的出版,启迪了一代爱国志士走上反清革命的道路。如炸清政府五大臣的著名烈士吴樾,得到《革命军》后"三读不置"。四川著名会党首领佘英,在家乡沪州读到邹容的《革命军》和陈天华的《警世钟》"大受感动"。
《革命军》充满着炽烈的革命热情,气势磅礴,振聋发聩,有如一声震撼大地的惊雷,把皇冠震落于地。它的巨大作用和影响,正如鲁迅所评价的:"便是悲壮淋漓的诗文,也不过是纸片上的东西,于后来的武昌起义怕没有什么大关系。倘说影响,则别的千言万语,大概都抵不过浅近直截的'革命军马前卒邹容'所做的《革命军》。"(《鲁迅全集》第一卷《杂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