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甘肃中考(学业水平考试)历史预测试卷(一)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年甘肃中考(学业水平考试)历史预测试卷(一)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6-14 17:43:44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 年甘肃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预测卷(一)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为 50分,考试时间 50分钟。
2.考生必须将班级、姓名、准考证号等个人信息填写在相应位置上。
3.考生务必将答案直接填写在试卷相应位置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小题,每小题 1分,合计 25分。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半坡遗址出土的彩陶纹样种类繁多,其中既有动物图案,又有几何图案,也
有经过原始先民天真朴素的艺术想象后形成的人面衔鱼纹。这主要可以用来佐证
半坡居民
A.会驯化动物并进行饲养 B.掌握简单的几何算术
C.以捕鱼狩猎为食物来源 D.具有朴素的审美观念
2.《左传·桓公二年》记载:“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
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这反映了西周实行
A.世袭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3.《新疆图志·金石志》记载:“博望残碑在伊犁南山中,文字剥蚀,仅存‘进
鸿钧于七五远华西以八千南接火藏北抵大宛’二十字”。这可以用来研究
A.霍去病挥师漠北 B.张骞出使西域
C.玄奘西行取经 D.左宗棠收复新疆
4.据《魏书》记载,“太和十年(486年),帝始服衮冕”“太和十八年(494 年)
十二月,革衣服之制”,改变传统的小袖短袄,带头推行褒衣博带(宽袍大袖)
式汉族服装。材料中的“帝”是
A.汉武帝 B.孝文帝 C.隋文帝 D.唐太宗
5.大运河修建过程中,因地面高度不一形成的水位差很难保证运河水面的平缓,
就采取“截直道使曲”的方法,即顺应地形地势开出一条弯曲的河道,通过增加
河道的长度以降低河床坡度。直到现在仍是水利工程借以解决地形差异影响的举
措。这表明大运河的修建
A.凝聚了劳动人民的智慧 B.维护了社会秩序安定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C.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D.便利了两岸农业灌溉
6.某校九年级(2)班的同学们开展研学活动,下面是他们围绕研究主题进行的
研学课程。据此推知,该研学活动的
主题:
主题最应该是
第一课 曲辕犁和筒车的应用
A.唐代的民族和睦
第二课 长安城的社会生活
B.唐代的中外交流
第三课 文成公主入藏与遣唐使来华
C.盛唐的科技文化
第四课 多姿多彩的文学艺术
D.盛唐的社会气象
7.据《梦溪笔谈》记载,宋代江南地区江南东路农业生产 999100石,江南西路
1 208 900 石,两浙路 1 500000石,合计约 3707100 万石,占总数(全国)的
61.67%。所以,时有“苏湖熟,天下足”之谚。这一现象直接反映了
A.对外贸易发展 B.经济重心南移
C.城市经济繁荣 D.民族交融加强
8.明代的这部科技著作,记载了作物种植、食品加工、桑织染色、陶瓷、金属
矿冶、锻造、珠玉采集等方面的内容,反映了当时中国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领域
取得的技术成就。这部科技著作应该是
A.《齐民要术》 B.《本草纲目》 C.《农政全书》 D.《天工开物》
9.下表是小历同学整理的某一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据此表判断,该人物是
时间 1638年 1644年 1647年 1659年 1662 年
事迹 入县学为 到南京当 在小金门誓师 北上出击,进逼 收复台湾
秀才 太学生 反清 南京
A.卫温 B.戚继光 C.郑成功 D.左宗棠
10.为方便政务咨询,雍正皇帝设置了一个亲信秘书班子,军国大事全凭皇帝裁
决,班子里面的官员只负责往下传达。该“亲信秘书班子”是
A.议政王大臣会议 B.南书房 C.内阁 D.军机处
11.1839年 10月 18日,英国内阁向其驻华代表传达指示,拟夺取中国“一个岛
屿”,“作为远征部队的一个集结地点和军事行动的根据地,而且以后作为贸易
机构的牢固基地”。使英国获取此权益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2. 同学们运用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方法,围绕“太平天国运动”收集了如
下论据,据此补全省略号处的论点
论点 论据
洪秀全撰写《原道觉世训》,把封建皇帝称为“阎罗妖”,号召人们“共
太平 击灭之”
天国 清政府正规军八旗和绿营遭受重创,一蹶不振,清政府依靠以湘军、
运动 淮军为骨干的汉族地主武装“勇营”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从此,
…… “勇”代替了“兵”
太平天国控制了从湖北武昌到江苏镇江的长江沿岸城镇,掌握了安徽、
江西、湖北东部和江苏部分地区
A.开启军事近代化 B.破坏了社会经济
C.具有反侵略性质 D.打击了清朝统治
13.1911年 12月,太平洋彼岸的美国《亚特兰大宪报》曾预言,如果这场革命成
功,以共和代替帝制,“中国的进步,无可限量”。该报纸报道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4.2022 年 12 月 13 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南京举行 2022 年南京大屠杀
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缅怀南京大屠杀的无辜死难者,缅怀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胜利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回顾历史,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是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西安事变 D.华北事变
15.同学们对 20世纪 50年代存在的社会现象展开社会实践调查。下面是他们调
查报告中记录的社会现象,这些现象反映了我国
现象一 1953 年春,河南安阳县有一个村,18 户贫下中农组织起来,成立了
农业生产合作社。……1954 年秋,全村 80多户贫农和中农,全部加
入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现象二 1956 年元旦,北京市各行各业工商业者申请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
得到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1 月 15 日,20 万人敲锣打鼓上街游行,
庆祝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
A.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已完成 B.逐步迈向社会主义公有制
C.对外开放格局已初步形成 D.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改变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6. “邮”小见大,方寸间见证发展。下面是某社区集邮爱好者展出的部分纪
念邮票。据此判断,本次社区活动的标题应是
A.保卫你祖国 B.科学的春天 C.民族大团结 D.两岸的心声
17.中国曾连续 16 轮行使否决权,成功推动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代表第一次通过
选举程序成为联合国秘书长,并促使联合国修改宪章,作出了联合国秘书长由各
大洲候选人轮流当选的新规定。这表明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A.有利于中国开展全方位外交 B.有利于维护国际秩序公平公正
C.加速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D.使中国形成多层次的开放格局
18.世上的文明,几乎都与河流结下了不解之缘。尼罗河,世界第一长河,长 6670
公里,其孕育的古代文明是
A.古埃及文明 B.古希腊文明 C.古巴比伦文明 D.古印度文明
19.罗马万神庙含有极其复杂的辅助拱结构,其巨大穹顶,跨度达到 43.3 米,
没有横梁、支柱,用特制的混凝土浇注入壳体,自下而上渐渐变薄,从力学结构
上分析,减轻了穹顶的重量,从而降低了倒塌的风险。这体现了古罗马
A.重视宗教神权
B.先进的组织管理
C.崇尚体育运动
D.高超的建筑技术
20.中世纪法国圣昆坦市的特许状规定:“农奴一旦进入该市,立即成为自由人,
虽然有些动产留在原地仍归原先领主所有,本身却可免除各种封建义务。”材料
反映的是
A.雅典的民主政治 B.封君封臣制度
C.城市的自由与自治 D.大学的自治地位
21.雅克·阿尔诺在其《对殖民主义的审判》一书中指出:“欧洲和美国的先进,
正是以非洲的落后为基础的。”可以用来佐证这一观点的历史事件是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A.“三角贸易” B.美国独立战争
C.法国大革命 D.工业革命
22.钱乘旦在《大国通史:英国通史》中写道:“峰形曲线几乎可以用来表述
世界上发生过的任何革命,只要这个革命走完了它的全过程,而不是半途而
废,或者中途被击败。”下图展示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峰形曲线,其中④处
代表的历史事件是
A.议会重新召开
B.处死查理一世
C.詹姆士二世反攻倒算
D.“光荣革命”
23.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资产阶级越来越富有,工人的待遇却很差,19 世纪三
四十年代,爆发了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和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
义,表明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他们迫切需要革命理
论的指导。此后诞生的支持无产阶级进行革命的理论是
A.人文主义 B.马克思主义 C.空想社会主义 D.生物进化论
24.1944年 6月 7日《新华日报》报道:“穿过英伦海峡,像一道闪电——第二
战场开辟了,像一声破裂地球的巨雷,告诉全世界:全世界反法西斯的人们过去
良久苦思冥索的第二战场,从春望到秋,从秋望到夏,今天,终于开辟了,终于
拿事实表现了出来!”据此推断,《新华日报》报道的是
A.珍珠港事件 B.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C.诺曼底登陆 D.柏林战役
25.美国经济学家因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四国的英文名称首字母组合而成
的字母“BRIC”,提出了“金砖”的概念,金砖国家因各自经济保持协调增长,
在世界舞台上引人注目。这体现了
A.世界多极化 B.经济全球化 C.文化多样化 D.社会信息化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 2小题,合计 25分。)
26.中国共产党用伟大奋斗创造了百年伟业。九年级(1)班同学围绕“中国共
产党领导的革命与建设”为主题开展项目化学习,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任务一【红色足迹——了解革命征程】
部分重点红色旅游区 主题词
以上海为中心的“沪浙红色旅游区” ①
以韶山、井冈山和瑞金为中心的“湘赣闽红色旅游区” “革命摇篮,领袖故里”
以滇北、川西为中心的“雪山草地红色旅游区” ②
以皖南、苏北、鲁西南为主的“鲁苏皖红色旅游区” “东进序曲,决战淮海”
以渝中、川东北为重点的“川陕渝红色旅游区” “川陕苏区,红岩精神”
——摘编自《2004-2010 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
任务二【巨大成就——感悟核心力量】
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
经济实力 经济总量由 2012 年的 53.9 万亿元上升到 2021 年的 114.4 万
亿元,占世界经济比重从 11.3%上升到超过 18%
经济体制改革 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全面深化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更加成熟定型,全国统一大市场正在加快形成
人民生活 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 9899 万农村贫困人口全
部脱贫
生态文明建设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重大理念深入人心,生态文明
制度体系基本形成
粮食安全 连续 7年稳定在 1.3万亿斤以上,实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
对安全
——摘编自《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
任务三【撰写心得——汇报学习成果】
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
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1)根据任务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仿照表格中的主题词将①②补充完整。
(4分)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根据任务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的主
要原因。(4分)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与建设中得到
了哪些认识?(4分)
27.科技兴则国家兴,科技强则国家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 分)
材料一 对工业革命来说,英国发明了最重要的蒸汽机,但内燃机、柴油机、发
电机和电动机等的发明和改进却被德国拔得头筹。在一种平民精神的激励下,美
国不仅发明了环锭纺织机、缝纫机、打字机、白炽灯和电话,还发明了各种各样
的“方法”:从惠特尼的互换技术、福特的流水线生产到泰勒的现代化管理。正
是依靠这些革命性的“软件”技术,美国由一个后起之秀迅速成长为世界工业第
一强国。
——摘编自杜君立《美国之梦-一个理想国的崛起》
材料二 移动支付日渐普及,线上办公、网络购物等成为工作生活新方式;5G“进
厂”,工业互联网融入千行百业,更多企业迈上“云端”……近年来,党中央、
国务院围绕数字中国建设制定了一系列战略规划,相关部门扎实有力推动各项规
划实施落地,数字中国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截至 2021 年,我国工业互联网
核心产业规模超过 1万亿元,大数据产业规模达 1.3万亿元,并成为全球增速最
快的云计算市场之一,2012年以来年均增速超过 30%。
——摘编自《迈上“云端”,打开数字世界一扇“窗”》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次工业革命中分别以蒸汽机和内燃机
为动力来源的交通工具。美国成为世界工业第一强国的原因有哪些?第二次工业
革命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有什么影响?(6分)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的成就属于哪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并分析中国“数字技术”高速发展的原因。(3 分)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科技与国家发展之间有何关系?(4
分)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参考答案
1.D 2.B 3.B 4.B 5.A 6.D 7.B 8.D 9.C 10.D 11.A 12.D 13.C
14.A 15.B 16.C 17.B 18.A 19.D 20.C 21.A 22.D 23.B 24.C 25.A
26.(1)①:“开天辟地,党的创立”;②“艰苦卓绝,万里长征”。(每点 2分,
共 4分,意思相近即可)(2)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改革开放的实行;广大人民的
艰苦奋斗等。(答出任意两点即可,每点 2分,共 4分)
(3)认识: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国革命与建设的领导核心,我们要坚定跟随党
的步伐;中国共产党为中国的革命与建设提供了正确的前进方向;实现中华民族
的伟大复兴离不开党的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我们要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建设祖国的本领,要不断加强思想修养,把
自己培养成国家需要的人才,争做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等。(言之有理即
可,4分)
【考查主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与建设。
【解题思路】第(1)题,根据信息“以韶山、井冈山和瑞金为中心的‘湘赣闽
红色旅游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韶山是毛泽东的故乡;1927 年 10 月,毛
泽东开始创建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被誉为中
国革命的摇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瑞金成立,由此可知,主题词
主要围绕着红色旅游区的重大事件作答即可,且主题词是八个字。据此思路分析
①②处内容。
①处“以上海为中心的‘沪浙红色旅游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以上海为中
心,发生在上海和浙江这两个地区的大事件有中共一大的召开、中国共产党的诞
生,据此进行概括即可。②处“以滇北、川西为中心的‘雪山草地红色旅游区’”,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发生在云南、四川地区与雪山草地有关的事件是中国工农红
军长征,据此进行概括即可。第(2)题,根据材料信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取
得新的历史性成就”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取得如此巨大成就的原因一是中
国共产党的领导,二是政府政策的适时调整,三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等,
据此作答即可。第(3)题为开放性设问,学生答案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27.(1)交通工具:蒸汽机:蒸汽机车(火车);内燃机:汽车、轮船、飞机等。
(分别答出一例即可,一点 1分,共 2分)原因:鼓励科学技术发明;采用现代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化管理等。(2分)影响: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
国;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
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2分)
(2)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1分)原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国家政策
的支持;科技工作者的不断创新等。(答出两点即可,2分)
(3)科技创新是国家富强的必由之路;科技创新加速国家工业化进程,推动社
会生产力发展;科技实力的提升进一步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国家制定的相关科技
政策进一步推动科技发展等。(其他言之有理亦可,4分)
【考查主线】科技与国家发展。
【解题思路】第(1)题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
工业革命中与蒸汽机相关的交通工具发明为蒸汽机车(火车),第二次工业革命
中与内燃机相关的交通工具发明为汽车、轮船、飞机等。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中
的各项发明和“现代化管理”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答案。第三小问,根据材
料信息“德国拔得头筹”“美国由一个后起之秀迅速成长为世界工业第一强国”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
成为工业化强国。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资
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第(2)题第一小
问,根据材料中的关键词“移动支付”“线上办公、网络购物”“5G”“互联网”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发明都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第二小问,根据材
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数字技术”高速发展的原因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科技工作者的努力、政府政策的支持等有关。第(3)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但也要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学生所答能够围绕科技与国家发展两者间的相互
作用即可得分。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年甘肃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预测卷(一)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为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2.考生必须将班级、姓名、准考证号等个人信息填写在相应位置上。
3.考生务必将答案直接填写在试卷相应位置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合计25分。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半坡遗址出土的彩陶纹样种类繁多,其中既有动物图案,又有几何图案,也有经过原始先民天真朴素的艺术想象后形成的人面衔鱼纹。这主要可以用来佐证半坡居民
A.会驯化动物并进行饲养 B.掌握简单的几何算术
C.以捕鱼狩猎为食物来源 D.具有朴素的审美观念
2.《左传·桓公二年》记载:“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这反映了西周实行
A.世袭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3.《新疆图志·金石志》记载:“博望残碑在伊犁南山中,文字剥蚀,仅存‘进鸿钧于七五远华西以八千南接火藏北抵大宛’二十字”。这可以用来研究
A.霍去病挥师漠北 B.张骞出使西域
C.玄奘西行取经 D.左宗棠收复新疆
4.据《魏书》记载,“太和十年(486年),帝始服衮冕”“太和十八年(494年)十二月,革衣服之制”,改变传统的小袖短袄,带头推行褒衣博带(宽袍大袖)式汉族服装。材料中的“帝”是
A.汉武帝 B.孝文帝 C.隋文帝 D.唐太宗
5.大运河修建过程中,因地面高度不一形成的水位差很难保证运河水面的平缓,就采取“截直道使曲”的方法,即顺应地形地势开出一条弯曲的河道,通过增加河道的长度以降低河床坡度。直到现在仍是水利工程借以解决地形差异影响的举措。这表明大运河的修建
A.凝聚了劳动人民的智慧 B.维护了社会秩序安定
C.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D.便利了两岸农业灌溉
主题: 第一课 曲辕犁和筒车的应用 第二课 长安城的社会生活 第三课 文成公主入藏与遣唐使来华 第四课 多姿多彩的文学艺术
6.某校九年级(2)班的同学们开展研学活动,下面是他们围绕研究主题进行的研学课程。据此推知,该研学活动的
主题最应该是
A.唐代的民族和睦
B.唐代的中外交流
C.盛唐的科技文化
D.盛唐的社会气象
7.据《梦溪笔谈》记载,宋代江南地区江南东路农业生产999100石,江南西路1 208 900石,两浙路1 500000石,合计约3707100万石,占总数(全国)的61.67%。所以,时有“苏湖熟,天下足”之谚。这一现象直接反映了
A.对外贸易发展 B.经济重心南移
C.城市经济繁荣 D.民族交融加强
8.明代的这部科技著作,记载了作物种植、食品加工、桑织染色、陶瓷、金属矿冶、锻造、珠玉采集等方面的内容,反映了当时中国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领域取得的技术成就。这部科技著作应该是
A.《齐民要术》 B.《本草纲目》 C.《农政全书》 D.《天工开物》
9.下表是小历同学整理的某一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据此表判断,该人物是
时间 1638年 1644年 1647年 1659年 1662年
事迹 入县学为秀才 到南京当太学生 在小金门誓师反清 北上出击,进逼南京 收复台湾
A.卫温 B.戚继光 C.郑成功 D.左宗棠
10.为方便政务咨询,雍正皇帝设置了一个亲信秘书班子,军国大事全凭皇帝裁决,班子里面的官员只负责往下传达。该“亲信秘书班子”是
A.议政王大臣会议 B.南书房 C.内阁 D.军机处
11.1839年10月18日,英国内阁向其驻华代表传达指示,拟夺取中国“一个岛屿”,“作为远征部队的一个集结地点和军事行动的根据地,而且以后作为贸易机构的牢固基地”。使英国获取此权益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2. 同学们运用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方法,围绕“太平天国运动”收集了如下论据,据此补全省略号处的论点
论点 论据
太平 天国 运动 …… 洪秀全撰写《原道觉世训》,把封建皇帝称为“阎罗妖”,号召人们“共击灭之”
清政府正规军八旗和绿营遭受重创,一蹶不振,清政府依靠以湘军、淮军为骨干的汉族地主武装“勇营”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从此,“勇”代替了“兵”
太平天国控制了从湖北武昌到江苏镇江的长江沿岸城镇,掌握了安徽、江西、湖北东部和江苏部分地区
A.开启军事近代化 B.破坏了社会经济
C.具有反侵略性质 D.打击了清朝统治
13.1911年12月,太平洋彼岸的美国《亚特兰大宪报》曾预言,如果这场革命成功,以共和代替帝制,“中国的进步,无可限量”。该报纸报道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4.2022年12月13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南京举行2022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缅怀南京大屠杀的无辜死难者,缅怀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回顾历史,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是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西安事变 D.华北事变
15.同学们对20世纪50年代存在的社会现象展开社会实践调查。下面是他们调查报告中记录的社会现象,这些现象反映了我国
现象一 1953年春,河南安阳县有一个村,18户贫下中农组织起来,成立了农业生产合作社。……1954年秋,全村80多户贫农和中农,全部加入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现象二 1956年元旦,北京市各行各业工商业者申请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得到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1月15日,20万人敲锣打鼓上街游行,庆祝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
A.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已完成 B.逐步迈向社会主义公有制
C.对外开放格局已初步形成 D.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改变
16. “邮”小见大,方寸间见证发展。下面是某社区集邮爱好者展出的部分纪念邮票。据此判断,本次社区活动的标题应是
A.保卫你祖国 B.科学的春天 C.民族大团结 D.两岸的心声
17.中国曾连续16轮行使否决权,成功推动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代表第一次通过选举程序成为联合国秘书长,并促使联合国修改宪章,作出了联合国秘书长由各大洲候选人轮流当选的新规定。这表明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A.有利于中国开展全方位外交 B.有利于维护国际秩序公平公正
C.加速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D.使中国形成多层次的开放格局
18.世上的文明,几乎都与河流结下了不解之缘。尼罗河,世界第一长河,长6670公里,其孕育的古代文明是
A.古埃及文明 B.古希腊文明 C.古巴比伦文明 D.古印度文明
19.罗马万神庙含有极其复杂的辅助拱结构,其巨大穹顶,跨度达到43.3米,没有横梁、支柱,用特制的混凝土浇注入壳体,自下而上渐渐变薄,从力学结构上分析,减轻了穹顶的重量,从而降低了倒塌的风险。这体现了古罗马
A.重视宗教神权
B.先进的组织管理
C.崇尚体育运动
D.高超的建筑技术
20.中世纪法国圣昆坦市的特许状规定:“农奴一旦进入该市,立即成为自由人,虽然有些动产留在原地仍归原先领主所有,本身却可免除各种封建义务。”材料反映的是
A.雅典的民主政治 B.封君封臣制度
C.城市的自由与自治 D.大学的自治地位
21.雅克·阿尔诺在其《对殖民主义的审判》一书中指出:“欧洲和美国的先进,正是以非洲的落后为基础的。”可以用来佐证这一观点的历史事件是
A.“三角贸易” B.美国独立战争
C.法国大革命 D.工业革命
22.钱乘旦在《大国通史:英国通史》中写道:“峰形曲线几乎可以用来表述世界上发生过的任何革命,只要这个革命走完了它的全过程,而不是半途而废,或者中途被击败。”下图展示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峰形曲线,其中④处代表的历史事件是
A.议会重新召开
B.处死查理一世
C.詹姆士二世反攻倒算
D.“光荣革命”
23.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资产阶级越来越富有,工人的待遇却很差,19世纪三四十年代,爆发了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和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表明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他们迫切需要革命理论的指导。此后诞生的支持无产阶级进行革命的理论是
A.人文主义 B.马克思主义 C.空想社会主义 D.生物进化论
24.1944年6月7日《新华日报》报道:“穿过英伦海峡,像一道闪电——第二战场开辟了,像一声破裂地球的巨雷,告诉全世界:全世界反法西斯的人们过去良久苦思冥索的第二战场,从春望到秋,从秋望到夏,今天,终于开辟了,终于拿事实表现了出来!”据此推断,《新华日报》报道的是
A.珍珠港事件 B.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C.诺曼底登陆 D.柏林战役
25.美国经济学家因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四国的英文名称首字母组合而成的字母“BRIC”,提出了“金砖”的概念,金砖国家因各自经济保持协调增长,在世界舞台上引人注目。这体现了
A.世界多极化 B.经济全球化 C.文化多样化 D.社会信息化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合计25分。)
26.中国共产党用伟大奋斗创造了百年伟业。九年级(1)班同学围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与建设”为主题开展项目化学习,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下列要求。(12分)
任务一【红色足迹——了解革命征程】
部分重点红色旅游区 主题词
以上海为中心的“沪浙红色旅游区” ①
以韶山、井冈山和瑞金为中心的“湘赣闽红色旅游区” “革命摇篮,领袖故里”
以滇北、川西为中心的“雪山草地红色旅游区” ②
以皖南、苏北、鲁西南为主的“鲁苏皖红色旅游区” “东进序曲,决战淮海”
以渝中、川东北为重点的“川陕渝红色旅游区” “川陕苏区,红岩精神”
——摘编自《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
任务二【巨大成就——感悟核心力量】
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
经济实力 经济总量由2012年的53.9万亿元上升到2021年的114.4万亿元,占世界经济比重从11.3%上升到超过18%
经济体制改革 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全面深化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成熟定型,全国统一大市场正在加快形成
人民生活 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生态文明建设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重大理念深入人心,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基本形成
粮食安全 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实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摘编自《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
任务三【撰写心得——汇报学习成果】
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1)根据任务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仿照表格中的主题词将①②补充完整。(4分)
(2)根据任务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的主要原因。(4分)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与建设中得到了哪些认识?(4分)
27.科技兴则国家兴,科技强则国家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材料一 对工业革命来说,英国发明了最重要的蒸汽机,但内燃机、柴油机、发电机和电动机等的发明和改进却被德国拔得头筹。在一种平民精神的激励下,美国不仅发明了环锭纺织机、缝纫机、打字机、白炽灯和电话,还发明了各种各样的“方法”:从惠特尼的互换技术、福特的流水线生产到泰勒的现代化管理。正是依靠这些革命性的“软件”技术,美国由一个后起之秀迅速成长为世界工业第一强国。
——摘编自杜君立《美国之梦-一个理想国的崛起》
材料二 移动支付日渐普及,线上办公、网络购物等成为工作生活新方式;5G“进厂”,工业互联网融入千行百业,更多企业迈上“云端”……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围绕数字中国建设制定了一系列战略规划,相关部门扎实有力推动各项规划实施落地,数字中国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截至2021年,我国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大数据产业规模达1.3万亿元,并成为全球增速最快的云计算市场之一,2012年以来年均增速超过30%。
——摘编自《迈上“云端”,打开数字世界一扇“窗”》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次工业革命中分别以蒸汽机和内燃机为动力来源的交通工具。美国成为世界工业第一强国的原因有哪些?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有什么影响?(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的成就属于哪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并分析中国“数字技术”高速发展的原因。(3分)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科技与国家发展之间有何关系?(4分)
参考答案
1.D 2.B 3.B 4.B 5.A 6.D 7.B 8.D 9.C 10.D 11.A 12.D 13.C
14.A 15.B 16.C 17.B 18.A 19.D 20.C 21.A 22.D 23.B 24.C 25.A
26.(1)①:“开天辟地,党的创立”;②“艰苦卓绝,万里长征”。(每点2分,共4分,意思相近即可)(2)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改革开放的实行;广大人民的艰苦奋斗等。(答出任意两点即可,每点2分,共4分)
(3)认识: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国革命与建设的领导核心,我们要坚定跟随党的步伐;中国共产党为中国的革命与建设提供了正确的前进方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党的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要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建设祖国的本领,要不断加强思想修养,把自己培养成国家需要的人才,争做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等。(言之有理即可,4分)
【考查主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与建设。
【解题思路】第(1)题,根据信息“以韶山、井冈山和瑞金为中心的‘湘赣闽红色旅游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韶山是毛泽东的故乡;1927年10月,毛泽东开始创建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瑞金成立,由此可知,主题词主要围绕着红色旅游区的重大事件作答即可,且主题词是八个字。据此思路分析①②处内容。
①处“以上海为中心的‘沪浙红色旅游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以上海为中心,发生在上海和浙江这两个地区的大事件有中共一大的召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据此进行概括即可。②处“以滇北、川西为中心的‘雪山草地红色旅游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发生在云南、四川地区与雪山草地有关的事件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据此进行概括即可。第(2)题,根据材料信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取得如此巨大成就的原因一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二是政府政策的适时调整,三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等,据此作答即可。第(3)题为开放性设问,学生答案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27.(1)交通工具:蒸汽机:蒸汽机车(火车);内燃机:汽车、轮船、飞机等。(分别答出一例即可,一点1分,共2分)原因:鼓励科学技术发明;采用现代化管理等。(2分)影响: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2分)
(2)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1分)原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国家政策的支持;科技工作者的不断创新等。(答出两点即可,2分)
(3)科技创新是国家富强的必由之路;科技创新加速国家工业化进程,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科技实力的提升进一步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国家制定的相关科技政策进一步推动科技发展等。(其他言之有理亦可,4分)
【考查主线】科技与国家发展。
【解题思路】第(1)题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中与蒸汽机相关的交通工具发明为蒸汽机车(火车),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与内燃机相关的交通工具发明为汽车、轮船、飞机等。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中的各项发明和“现代化管理”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答案。第三小问,根据材料信息“德国拔得头筹”“美国由一个后起之秀迅速成长为世界工业第一强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第(2)题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中的关键词“移动支付”“线上办公、网络购物”“5G”“互联网”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发明都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第二小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数字技术”高速发展的原因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科技工作者的努力、政府政策的支持等有关。第(3)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但也要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学生所答能够围绕科技与国家发展两者间的相互作用即可得分。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