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化学人教版九上【同步优生必刷练】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版化学人教版九上【同步优生必刷练】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6-14 17:52:40

文档简介

自我评价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
第1课时
质量守恒定律
应来设计实验,在装置设计方面应做到
知识要点全练
夯实基

知识点1
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
知识点2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1.下列实验(天平未画出)能够直接用于验证
3.下列实验数据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
稀盐孩
A.10g蔗糖与10g食盐混合,质量变为
一碳钠通硫骏铜
20g
B
D
B.1g氯化钾放入100g水中,质量变为
2.
(2022·福建南靖质检)用如图所示的2个
101g
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C.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总体积
稀盐陵
小于20mL
D.1g氢气在8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
粉.求
物的总质量为9g
B
知识点3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图A所示实验:在实验前要在锥形瓶底
4.(2022·山东泰安改编)合成气(CO和H2)
部铺一层细沙,其作用是防止
在不同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合成不同的
此实验中气球的
物质,从物质组成的角度考虑,仅用合成气
主要作用是
为原料不可能得到的物质是
实验过程中,可看到气球的
A.甲醇(CH3OH)
变化情况是
B.乙醇(C2HOH)
(2)用B装置探究质量守恒定律时,实验步
C.尿素[CO(NH2)2]
骤如下:如图将烧杯放在托盘天平上调
D.甲烷(CH)
节天平平衡,然后倾斜烧杯使稀盐酸与
5.某物质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二氧
碳酸钠粉末接触,一段时间后再把烧杯
化碳和水,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放在天平上,发现天平的指针偏右,造
A.该物质中一定只含有C、H元素
成天平的指针向右偏转的原因是
B.该物质中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
,该
C.该物质中一定含有C、H元素,可能含
反应
(填“遵循”或“不遵循”)
有0元素
质量守恒定律。
D.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3)由上述现象可知,在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时,若利用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
80
九年级化学上册
(1)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规律方法全练
升能
(2)反应前的物质
(填“可能”或
6.(2022·江苏扬州)将一定量的N2、H2和物
“不可能”)是氧化物。
质M置于密闭容器中,在特定条件下发生
(3)反应前后
0600三种粒子的个数
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
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比是
反应前:
反应斤:6%M
(4)从图中还可获得的一条信息是
6M
1T
NH
1.
o
77
638
|4
A.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
盏探究创新全练
挑战甘我
B.参加反应的N2和H分子个数比为1:3
10.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对化学科学的发展
C.M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作出了重要贡献。请回答问题:
D.反应后H和NH质量分数之比为1:1
(1)将蔗糖隔绝空气加热只得到黑色的炭
7.在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
和水,可知蔗糖中含有的元素是
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
(填元素符号),推断的依据
质的质量见下表。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2)如图是某小组同学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物质




的实验装置。
反应前的质量/g
2
30
20
10
过可北
反应后的质量/g
5
16
扑下】
张管的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甲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甲组
乙组
C.反应过程中乙、丙变化的质量比为3:5
①甲组实验结束后可观察到天平
D.丙可能是单质
(填“是”或“不是”)平衡的;此反
8.(天津中考)将16g纯净物R在足量氧气

(填“遵守”或“不遵守”)
中完全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
质量守恒定律。
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②乙组通过过氧化氢分解反应前后各
A.R只含碳、氢元素
物质质量总和的测定,得出参加化学
B.消耗氧气32g
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C.R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反应后生成
D.R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0%
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该反应中二氧化
9.下图是某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过程示意
锰起
作用。
图,其中“●”“0”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请
③请从原子的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根据图示回答:
反应前
反应片
81参考答案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浑浊上端管口没有火焰玻璃管中部内壁有
1.性质组成结构变化规律2.B3.C
固体附着
4.D5.(1)原子分子原子分子分子
第2课时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
原子(2)俄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6.A
气体的探究
7.D8.(1)性质(2)组成(3)结构(4)变
1.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2.B3.D
化规律9.C10.B11.D12.C13.B
4.(1)排水不易2(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4.(1)②⑤(2)④(3)①⑥(4)③⑦⑧
无明显变化大于(3)木条熄灭继续燃
15.正方(1)化学合成材料丰富了我们的生
烧小于不能(4)玻璃片上出现水雾大
活。(2)化学合成药物治疗疾病。(3)通过化学
于5.D6.C7.B8.D9.(1)瓶I除去
反应获取人类所需的能量。答案合理均可。
吸人空气中的二氧化碳(2)可增大气体与溶
[或反方:(1)化学工业产生的废物直接排放对
液的接触面积,使气体中的二氧化碳被充分吸
环境造成污染。(2)化学工业的发展造成资源
枯竭。(3)高危化学物品危害人类健康,造成一
收(3)abba(4)aa×100%
些物种的减少。答案合理均可。]
(5)瓶I澄清石灰水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专题训练二科学探究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D2.C3.(1)小小(2)a外焰(3)烧
第1课时物质的变化
杯内壁出现水雾蜡烛燃烧生成水澄清的石
1.A2.D3.D4.D5.①④⑦⑧⑨⑩②
灰水变浑浊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4)D
③⑤⑥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6.C7.D
4.(1)关闭打开(2)打开关闭澄清石灰
8.(1)物理变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2)一定
水开始变浑浊(3)检验二氧化碳吸收二氧化碳
(3)物理变化不一定9.B10.C11.B
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
12.A13.D14.有其他物质生成(1)水珠
第1课时常用仪器药品的取用
发热感觉变小至熄灭(2)澄清石灰水变
1.B2.D3.A4.(1)E量简(2)C试管
浑浊水和二氧化碳(3)发烫物理2
(3)D集气瓶(4)F胶头滴管(5)A
第2课时物质的性质
酒精灯(6)B烧杯5.D6.A7.D8.A
1.A2.B3.C4.(1)①②③④⑤(2)⑥
9.B10.C11.A12.C13.D14.(1)倾斜
(3)⑦(4)⑧5.C6.B7.A8.(1)液态
药匙或纸槽(2)瓶塞倒放标签朝向手心
(2)可燃性(3)有毒9.D10.B11.B
15.(1)10(2)用水洗净(3)陶土网使烧杯
12.A13.D14.D15.A16.(1)①③⑧
受热均匀(4)D
(2)②⑤⑦(3)④(4)⑨17.(1)颜色或磁
第2课时物质的加热、仪器的连接与洗涤
性(2)味道(3)气味(合理均可)(4)气味
1.B2.D3.C4.A5.B6.C7.D8.B
或可燃性
9.A10.B11.D12.B13.D14.(1)压破
专题训练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试管(2)击破试管底部(3)液体喷出
1.A2.C3.B4.D5.C6.B7.D
(4)引起火灾(5)试管破裂(6)易将杂质带
8.(1)①②(2)④⑦(3)图⑥(4)③
入试剂瓶,污染试剂(7)烧杯底部受热不均匀

而炸裂15.(1)BA(2)防止冷凝水倒流,
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引起试管炸裂(3)C(4)1~2mL
铺满试
第1课时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管底部即可
1.C2.A3.C4.B5.D6.(1)较小小
专题训练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不溶(2)外焰内焰焰心ā外焰
1.A2.C3.D4.D5.D6.D7.C
(3)水雾水和二氧化碳物理变化7.B
8.A9.B10.A11.A12.A13.B
8.C9.(1)水蒸气B(2)A无法判断使澄
14.D15.(1)试管酒精灯漏斗烧杯量
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是原来燃烧生成的还
筒集气瓶(2)①⑥(3)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
是蜡烛熄灭时产生的(3)CAB10.(1)外焰>
②16.(1)C(2)B(3)D(4)A
内焰>焰心(2)气体能燃烧(3)罩一个内壁
单元复习与提升
涂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澄清石灰水没有变
一、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是否生成其他物质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