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南开区2022-2023学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练习
历史 2023.06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第I卷
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右图为西安临潼姜寨聚落遗址复原图。其反映出中国早期原始农耕的突出特征是
A.南稻北粟
B.聚族定居
C.贵贱有别
D.诸侯纷争
2.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追求天人合一。该学派是
A.儒家
C.道家
B.法家
D.墨家
3.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中,奠定了境内各民族共同的经济和文化生活基础的是
A.建立三公九卿制度
C.开拓经营边疆地区
B.最终确立儒学的正统地位
D.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
4.陈胜吴广起义和黄巾起义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农民起义。这两次起义的共同点是
A.藩镇割据造成社会动荡
C.社会阶级矛盾激化的结果
B.自然灾害严重导致民不聊生
D.建立了农民阶级领导的新政权
5.唐代诗人皮日休在《汴河怀古》中这样写道:“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这首诗能体现出大运河的重要作用是
A.促进了南北交流和经济发展
C.兴修水利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B.加强了民族交融
D.推动了海外贸易
6.宋元时期,主要依赖海路运出的中国大宗商品是
A.白银
C.木材
B.棉布
D.瓷器
7.下列属于元朝对今西藏地区进行管理的措施是
A.文成公主入藏
C.派遣驻藏大臣
B.由宣政院统辖
D.设澎湖巡检司
8.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的思想主张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C.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自强求富
D.君主立宪
9.胡适评价19世纪末的梁启超为“革命第一大功臣,其功在革新开国之思想界”。这主要是因为梁启超宣传了
A.自由平等
C.民主共和
B.变法维新
D.民主科学
10.台湾人民表示要“与倭人决一死战,不愿将全台归与倭人”。下列与之相关的是
A.《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B.《天津条约》
D.《辛丑条约》
11.“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这一诗句颂扬的历史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B.洋务运动
D.辛亥革命
12.如右图所示,其反映的历史事件产生的重大影响是
A.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B.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C.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D.实现了红军的战略大转移
13.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是
A.平型关大捷
B.长沙会战
C.台儿庄大捷
D.百团大战
14.1949年,“人民”开始成为最为流行的政治词汇。从“人民解放军”“人民币”,到每天走过的“人民路”“人民广场”等,“人民”一词频繁地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这种现象凸显了新中国成立之后
A.农村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C.中国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B.国民经济得到全面的恢复
D.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15.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国威和军威,志愿军英雄事迹汇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下列英雄人物与抗美援朝无关的是
A.杨根思
C.王进喜
B.黄继光
D.邱少云
16.邓小平强调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下列符合这一论断的是
A.巩固人民政权
C.完成祖国统一
B.完成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D.实现农村经济体制变革
17.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全方位开展对外交往,彰显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新辉煌。中国遵循的重要理念是
A.和平发展
C.反恐维稳
B.自我完善
D.科技创新
18.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这些成就包括
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②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③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④经济总量已跃升至世界第二位
A.①②③
C.①③④
B.①②④
D.②③④
19.古代文明中促使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先后崛起的重要因素是
A.农耕文明的发展
C.贸易交流的频繁
B.交通的便利
D.教育的普及
20.他曾说:“我像一只猎犬一样追寻真理的足迹。”为了追求真理,他不顾自己的利益、职业和家庭,他是个哲学的殉道者。他70岁时被处死,这成为雅典民主政治的污点。据此判断,该材料中的“他”是
A.希罗多德
C.查士丁尼
B.苏格拉底
D.穆罕默德
21.对中国的造纸术、印度的数字等传入欧洲起到重要桥梁作用的是
A.罗马人
C.波斯人
B.阿拉伯人
D.奥斯曼人
22.他创作了《神曲》,被认为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该历史人物是
A.但丁
B.薄伽丘
C.拉斐尔
D.莎士比亚
23.世界近代史上,共和制度自初创到最终确立历时近一个世纪之久的国家是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
24.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下列与该论断最相关的是
A.经济危机
C.民族解放
B.工业革命
D.世界战争
25.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开始发生改变,是在
A.新航路开辟之后
C.法国大革命之后
B.德意志帝国成立之后
D.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
26.十月革命后,面对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武装干涉,为了保证战争的胜利,苏维埃政权实行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指令性的计划体制
B.新经济政策
D.农业集体化
27.“阻止共产党人的可能是面包和选票,而不是子弹。”二战后,美国在西欧实行的政策,最能体现该观点的是
A.杜鲁门主义
C.“北约”成立
B.德国的分裂
D.马歇尔计划
28.下列属于20世纪的伟大变化之一,体现了人类历史的巨大进步的是
A.国际工人运动爆发
C.世界殖民体系崩溃
B.国际联盟建立
D.两极格局形成
29.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20世纪70年代以来,推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的重要力量是
A.各国联系的加强
C.区域经济集团化
B.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D.社会保障制度完善
30.《2021年全球财富报告》指出,全球最富有的10%人口拥有82%的全球财富,其中最富裕的1%人口拥有45%的全球财富。这反映出的社会问题是
A.贫富差距严重
C.社会结构变化
B.人口过快增长
D.各国竞争加刷
第II卷
本卷共3题,共40分。
31.(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人作富责诗,多纪其奉养器服之盛,乃贫眼所惊耳,如贯休《富贵曲》云“刻成筝柱雁相挨”,此下里鬻弹者(乡间卖唱者)皆有之,何足道哉!又书楚老《蚊诗》云“十幅红绡围夜玉”,十幅红绡为帐,方不及四五尺,不知如何伸脚?此所谓不曾近富儿家。
---沈括《梦溪笔谈·艺文一》
材料二
宋墓壁画《夫妻对坐宴饮图》
注:《夫妻对坐宴饮图》出自河南禹州白沙宋墓壁画。本图的场景是夫妻对坐宴饮,并侧身看乐舞表演,身后有倚者手捧食具站立。
分别指出材料一、材料二的史料类型。根据这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宋朝社会生活的基木状况。(14分)
3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土地革命时期)我们的经济政策的原则,是进行一切可能的和必须的经济方面的建设,集中经济力量供给战争,同时极力改良民众的生活······农业生产是我们经济建设工作的第一位,它不但需要解决最重要的粮食问题,而且需要解决衣服、砂糖、纸张等项日常用品即棉、麻、蔗、竹等的供给问题。
---毛泽东《我们的经济政策》,《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材料二
1939年6月,毛泽东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号召:“用自己动手的办法解决吃饭、穿衣、住屋、用品问题之全部或一部,克服解决困难,以利抗日战争。”在边区大生产运动中,八路军三五九旅开垦南泥湾最为典型,全体官兵经过两年奋战,创造了“陕北的好江南”。
---据陈骊珠《延安精神与大生产运动》等
比较材料一、二,概括指出这两个历史时期根据地经济政策的相同特点,从中体现了哪些宝贵的革命精神(写出精神内涵)?(12分)
33.(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一度引发观展热潮。以下是该展览展出的其中八件文物:
序号 文物名称 文物简介
① 环球航行纪念章 1589年,英国为了庆祝英国航海家德雷克完成环球航行的纪念章。
② 尼日利亚的“马尼拉钱币” 16世纪早期主要在欧洲制作,50个马尼拉钱币可以买一个非洲奴隶。
③ 复式显微镜 1650-1700年,出现在荷兰,英国人胡克借助该发明发现了植物细胞结构。
④ 毛里求斯“殖民地银行纸币” 1839年在英国伦敦印刷,在其殖民地毛里求 斯发行。
⑤ 皇家小猎犬号上的精密计时器 制作于1800年,因1831年随小猎犬号航行而声名远播。达尔文搭乘这艘船环游了世界。
⑥ 美国大选徽章 1868年铁质的美国总统大选徽章。
⑦ 俄国革命瓷盘 1921年制作,为庆祝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⑧ 太阳能灯具与充电 中国深圳生产于2005年的太阳能充电电灯。
请以布展方身份设计主题展厅,选取至少两件相互关联的文物,提炼一个主题,并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设计理由。(要求:写明主题,写出选取的文物序号,说明理由充分,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天津市南开区2022-2023学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练习
历史答案及评分标准
I卷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B 2.C 3.D 4.C 5.A 6.D 7.B 8.A 9.B 10.C 11.D 12.C 13.A 14.D 15.C 16. D 17. A 18.C 19.A 20.B 21.B 22.A 23.C 24.B 25.D 26.A 27.D 28. C 29. B 30.A
II卷共3题,共40分。
31.(14分)
材料一,文献史料;材料二,实物史料(图像史料)。(4分)
宋朝经济发展,商业和城市繁荣;娱乐活动丰富多彩;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有所提高;有些家庭生活富足。(10分)
32.(12分)
开展农业生产等经济建设,解决经济困难,保障战争供给。(6分)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军民团结。(6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33.(14分)
评分标准:写明主题,2分;写出序号,2分;说明理由充分、史论结合、表述清晰,10分。
示例(只作为阅卷参考,不是唯一答案)
主题:科学技术促进社会的发展
序号:③⑤⑧
理由:科学家借助复式显微镜进行研究,促进了近代生物科学的发展,近代科学的兴起,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精密计时器,是工业革命时期的产物,有利于远洋航行和世界贸易的发展。太阳能灯具,是21世纪科学技术的新发展,为生产和生活提供了新能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对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当今社会更要关注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