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期末复习专题练习二:光(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下期末复习专题练习二:光(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华东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6-15 10:23: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光现象专题复习
一、单选题
1. 如图所示,一只白鹭在水面上方飞行,小科在湖边看到水中也有一只“白鹭”在飞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水中的“白鹭”是虚像
B.水中的“白鹭”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C.若白鹭靠近水面时,则水中的“白鹭”变小
D.水中的“白鹭”比空中的白鹭距离水面更近
2. 若要使图中的反射光线射中墙上的目标,在激光笔不动的情况下,可将平面镜(  )
A.水平向右移动 B.水平向左移动
C.竖直向上移动 D.竖直向下移动
3. 现有以下3种光学元件:①平面镜②凸透镜③凹透镜,根据如图所示情况判断,方框内可选的光学元件有(  )
A.只有① B.①② C.①③ D.①②③
4. 学校的录播教室被一种单向透视玻璃分隔成上课和观摩两个功能区,坐在观摩室的听课教师通过单向透视玻璃进行观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课区域射向透视玻璃的光只发生了折射
B.听课教师能看到上课的情景,是由于上课区域的光通过透视玻璃发生反射
C.上课区域的光照强一些,观摩效果更好
D.因为光路可逆,所以学生通过玻璃也能看见听课教师
5. 如图所示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a为玻璃板,b和c是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实验时,应选择较薄的玻璃板
B.实验时,玻璃板a应与水平桌面垂直放置
C.沿水平桌面移动蜡烛c前应先将其点燃
D.该实验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6. 如图是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一本科学教科书,甲、乙、丙、丁是通过凸透镜在不同位置所看到教科书的像。若凸透镜从较远处逐渐靠近教科书,则看到教科书像出现的顺序是(  )
A.甲→丁→乙→丙 B.甲→丁→丙→乙
C.丙→乙→丁→甲 D.丙→乙→甲→丁
7. 如图所示是一种液面升降监测装置原理图。点光源 S 发出的一束激光与水平液面保持成30°照射向平静的液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改变激光与水平液面夹角,反射角为 30°
B.当液面下降时,光点 S′将向左
C.当液面上升时,光点 S 的位置不变
D.光源 S 不动,增大激光与水平液面夹角,光点 S′将向左移动
8. 2021 年,国家出台了“双减”“五项管理”等政策,一是为了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二是为了保护学生视力。可是小王同学已经带上了眼镜,他戴的是中间薄边缘厚的眼镜。关于小王的眼睛及眼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王是远视眼
B.小王的眼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C.不戴眼镜时,小王看远处物体时,成像在视网膜后方
D.矫正后小王的视网膜上成的是倒立、缩小的虚像
9. 下列观察仪器的选择与观测范围相匹配的是(  )
A.天文望远镜适于观察甲区间的物体
B.光学显微镜适于观察乙区间的物体
C.电子显微镜适于观察丙区间的物体
D.放大镜适于观察丁区间的物体
10. 小科用手机拍照,发现手机镜头过于靠近拍摄对象时无法正常对焦,能拍出照片但有些模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手机镜头是凹透镜
B.此时拍摄对象位于手机镜头的一倍焦距以内
C.将合适的凸透镜放在手机镜头前某位置可以使成像清晰
D.此时透过镜头的光会提前会聚成像在感光器(相当于光屏)的前方
11. 小科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当u=15cm时,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这是投影仪的成像特点
B.当u=25cm时,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虚像,这是照相机的成像特点
C.把蜡烛从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到30cm处的过程中,看到的像逐渐变大
D.若把此凸透镜的镜面正对着太阳光,能在主光轴上距透镜中心20cm处找到一个最小的亮斑
12. 用三块透镜做实验,在物距相同的情况下得到如下数据,可知这三块透镜的焦距关系为(  )
透镜 像的性质
A 放大 倒立 实像
B 缩小 倒立 实像
C 放大 正立 虚像
A.fAfB>fC C.fC>fA>fB D.fA>fC>fB
13. 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若入射光线绕O点在EOF平面内顺时针转动,则反射光线也绕O点顺时针转动
B.图甲中若入射光线沿NO方向入射,则反射角为90°
C.图乙中反射光线不存在
D.仅凭甲、丙两图得出 “在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的结论是不可靠的
14. 为防控疫情,部分高铁站配备了热成像测温仪对进出高铁站的人员进行体温监测。下列关于热成像测温仪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人靠近测温仪,所成实像会变大
B.人通过摄像头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C.当人靠近摄像头时,光源自动打开,是为了照亮显示屏
D.热成像测温仪利用红外线实时测量人体温度,从而达到监测目的
15. 把图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视网膜。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将光屏(  )
A.保持在原来位置
B.靠近透镜
C.远离透镜
D.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使像清晰
16. 如图所示为一倾斜的平面镜,当你走向平面镜时,下列描述符合事实的是(  )
A.镜中的像变大 B.通过平面镜观察到的视野变大
C.镜中的像将远离你 D.像与你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17. 某校一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调查本班同学的近视率时发现,该班有76%的学生都患了近视。下面是该小组的同学在一起讨论分析后总结的关于近视产生的原因和矫正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
①晶状体凸度过大 ②晶状体凸度过小 ③眼球前后径过长 ④眼球前后径过短
⑤物像落在视网膜前方 ⑥物像落在视网膜后方 ⑦配戴凹透镜 ⑧配戴凸透镜
A.①④⑤⑦ B.②④⑥⑧ C.①③⑤⑦ D.②③⑤⑧
18. 在玻璃杯(其厚度不计)的杯底放一枚硬币。装水后将杯子端到眼睛的高度,再慢慢下移。当杯子下移到某一位置时,如图所示,可以看到大小不同的“两枚硬币”。关于这个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看到水中的“小硬币”,是光从空气射向水时发生了折射
B.“小硬币”是物体成的实像
C.“大、小硬币”都是虚像
D.看到的“大硬币”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放大实像
19. 如图所示,小聪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可将蜡烛适当靠近透镜,光屏适当远离透镜即可
B.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可将透镜向上移动一定距离,就能使像移到光屏中心
C.保持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屏位置互换后,屏上能看到一个缩小的实像
D.保持透镜和光屏位置不动,把蜡烛向左移动一定距离,若要在屏上继续成清晰的像,需换用焦距更长的凸透镜
20. 如图,物体AB直立于平面镜前,镜子足够大。现在物体与平面镜之间稍靠近镜面上方的一侧插入一块不透光的木板CD(如甲图),平面镜后面插入一块不透光的木板CD(如乙图)。木板CD的下端与物体AB的中点等高,则物体AB在平面镜内(  )
A.甲、乙两图中,AB都成完整像
B.甲图中A成一半像,乙图中AB成一半像
C.甲图中AB成完整像,乙图中AB成一半像
D.甲图中AB成一半像,乙图AB成完整像
二、填空题
21. 请用学过的光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如图是人类首次拍到猩猩使用工具捕猎的情景。为了捉到一条鱼,猩猩用矛拼命地刺向水里却没有成功,这主要是由于光的   现象,猩猩看到水中的鱼比实际位置要   (填“深”或“浅”)。
(2) 如图是光线在两种介质的界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图,O点是入射点,介质是空气和玻璃。则界面的   边是空气,折射角的度数为   ,反射角的度数为   。
22. 在“太空授课”中,女航天员王亚平制造了一个小水球,如图所示。我们看到了她在水球中一正一倒的两个像,这是由于光的    (填“反射"或“折射”)现象产生的:舱内的灯光照到王亚平衣服上发生了    (填“漫”或“镜面" )反射。
23. 如图,0.7m高的卡通狗坐在平面镜前0.2m处,它在镜中的像与它之间距离是   m。将一块和镜面一样大的木板放在镜子后面,它   (填“能”或“不能”)看到自己在镜中的像。若将平面镜绕固定点O向右缓慢翻转90°,此过程中,卡通狗鼻尖A点在平面镜中成的像A 到O点之间的距离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或“先变大后变小”)。
24. 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的现象,其中折射光是    (用字母表示,注意字母的书写顺序),反射角等于   度。
25. 两会期间,“小眼镜”成为“大关切”,有人大代表建议要高度重视近视低龄化问题。
(1) 如图甲所示,正常人眼看远近不同的物体时能实现自动变焦,使物体都成像在   上,看清近处物体时的焦距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看清远处物体时的焦距。
(2) 如图乙所示,现流行的全飞秒近视手术,在眼角膜上削去一部分并从切口取出,从而使角膜形成一个    (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的形状,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但也有一定的后遗症。
三、实验探究题
26.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 某次实验过程中,小煦移动光屏直到出现清晰的像,蜡烛、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a)所示,此时所成的是倒立、   的实像。
(2) 若通过移动透镜,使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透镜应该移到   厘米刻度处。
(3) 实验一段时间后,原来成在光屏中央的像“跑”到图(b)中甲所示的位置。下列操作可以让像重新回到光屏中央的有   (填序号)。
①光屏上移一段距离 ②蜡烛下移一段距离 ③透镜下移一段距离
(4) 研究好成像规律后,小煦模拟了近视和远视的矫正。如图(b)中乙所示,小煦给透镜A戴上“眼镜”(凸透镜B),光屏上刚好出现清晰的像,摘下“眼镜”后,光屏上的像变模糊,如图(b)中丙所示。若要通过移动蜡烛使像再次清晰,应将蜡烛向   (填“靠近”或“远离”)透镜方向移动一段距离。
27. 小科用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的50cm刻度处,光屏和蜡烛分别在凸透镜的两侧。请你完成下列内容:
(1) 实验时要使烛焰、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调到同一高度,目的是   。
(1) 重新调整后,如图1所示,此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等大、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 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从光具座20cm刻度处移到25cm刻度处时,若要在光屏上观察到清晰的像,光屏应从80cm刻度处向   (填“左”或“右”)移动。
(3) 继续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当蜡烛移至40cm刻度处时,如图2所示,则人眼在   (填“a”、“b”或“c”)处能观察到蜡烛清晰的像。
28. 在探究“光的折射的特点”实验中
(1) 如图甲,小科将一束激光射至P点,形成一个光斑,向水槽内慢慢注水,水槽底部光斑的位置将   (选填“向左移动”“向右移动”或“不动”),这说明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传播方向   (选填“会”或“不会”)发生偏折。实验中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径并不清晰,为解决此问题,他在水面上方喷了一些   。
(1) 如图乙,小科继续探究“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折射特点”,他使用可折转的光屏,是为了研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   。如图丙,他将光沿着AO方向射向水面上的O点,光在水中沿着OB方向射出,调整激光笔使入射光逐步偏向法线,折射光也逐步偏向法线,说明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入射角减小,折射角随之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当光沿着NO方向射入时会沿ON′方向射出,此时折射角为   度。
29. 如图所示,某同学用自制的水透镜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 如图乙所示,实验前,应调节烛焰、水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在   。
(2) 该同学移动蜡烛、水透镜和光屏至图乙所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若不改变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将水透镜向   (填“蜡烛”或“光屏”)移动,又能在光屏上得到一次清晰的像。
(3) 在图乙所示实验场景下,该同学把自己的近视眼镜给水透镜“戴上”(如图丙所示),发现像变模糊了,此时应当向水透镜   (填“抽水”或“注水”),才能使光屏上的像再次清晰。
四、解答题
30. 如图所示,凹透镜的主光轴处于水平位置,F是其焦点,平面镜与水平方向成45°,请画出竖直激光束AO经平面镜反射,再经凹透镜折射的光路图。
31. 如图所示,a,b是光源S经平面镜MN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用平面镜成像特点确定光源S的位置并完成光路。
五、综合说理题
32. 双向镜也称作单面透视玻璃,构造上是在普通玻璃上涂上一层薄膜,这种玻璃可把投射来的光线大部分反射回去,且玻璃前后两面对光线产生的效果相同。下图为小明和小白两位同学在某培训室体验了一回双向镜的实际效果,中间为涂有薄膜的玻璃。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如图所示的效果是如何实现的。
答案
1.【答案】A
2.【答案】C
3.【答案】D
4.【答案】C
5.【答案】C
6.【答案】A
7.【答案】D
8.【答案】B
9.【答案】B
10.【答案】C
11.【答案】A
12.【答案】C
13.【答案】D
14.【答案】C
15.【答案】B
16.【答案】D
17.【答案】C
18.【答案】C
19.【答案】D
20.【答案】A
21.【答案】(1)折射;浅
(2)左;60°;35°
22.【答案】折射;漫
23.【答案】0.4;能;不变
24.【答案】OG;30
25.【答案】(1)视网膜;小于
(2)凹透镜
26.【答案】(1)放大
(2)45.0
(3)①③
(4)远离
27.【答案】(1)为了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2)15
(3)右
(4)b
28.【答案】(1)向左移动;会;烟雾
(2)在同一平面内;减小;0
29.【答案】(1)同一高度
(2)蜡烛
(3)注水
30.【答案】解:如图所示:
31.【答案】解:如图所示:
32.【答案】人能看到物体时因为由光线进入了人的眼睛,因为小明同学在光线充足的房间,光线经玻璃和薄膜反射后较多进入自己的眼睛,所以会看到自己的像。同时部分光线折射透过玻璃进入小白的眼睛,小白能看到小明。小白同学在光线较暗的房间,光线通过折射透过玻璃非常少,所以小明看不到小白。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