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向社会主义过渡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向社会主义过渡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9-23 21:14: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3课 向社会主义过渡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过渡时期的含义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 ;
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知道社会主义“三大发行的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
知道 1954 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阅读资料或采访长辈,老师,了解“一五“期间,我国主要的或家乡有代表性的建设成就。2·1·c·n·j·y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五”计划的制订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新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第一步,它的成就为建立社会主义国家奠定了初步的物质基础,感受社会主义制度来之不易,进一步认识到应该为社会主义祖国的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教学要点】
重点:“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新中国过渡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结束和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的开始;1954 年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方向和道路。21cnjy.com
难点:过渡时期党和国家制定的一些方针政策,法律牵涉到不少经济、法律、政治方面的专门知识,有的和当今国情有明显差异。【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导入新课】
1、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
2、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这段时间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我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你认为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应是什么?为了尽快完成过渡,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你知道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什么吗?完成的情况怎样?www-2-1-cnjy-com
【新课探究】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
1、过渡时期的含义:
过渡时期是指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阶段。标志:从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开始到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www.21-cn-jy.com
2、过渡时期总路线
1953年制定,基本内容: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通常被概括为“一化三改”或“一体两翼”,其中“一化”指的是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是主体。“一化三改”是主体和两翼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二、第一个五年计划
1、指导思想,过渡时期总路线
2、开始时间:1953年。
3、基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其他各项事业,为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奠定厚实的物质基础。
其中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 ( http: / / www.21cnjy.com )重工业。 讨论原因:结合 19 页小字部分毛泽东的一段讲话加以说明。①工业化建设的机器设备主要靠重工业提供;②发展农业的技术设备如拖拉机、播种机等也要靠重工业生产;③国防建设的武器装备离不开重工业的支持;④我国工业基础薄弱,尤其是重工业。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注:从 1953 年起执行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就是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
4、建设成就
三、三大改造
1、“三大改造”的内容
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2、实质:
变革生产资料私有制,确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绝对优势地位,奠定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经济基础。
3、 途径:对于农业和手工业,引导二者 ( http: / / www.21cnjy.com )走合作化道路,将个体经济改造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对于私营工商业,采取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通过和平赎买的方法,逐步实行公私合营,使资本家私有制过渡到实质上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4、意义:
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它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较顺利地实现了由生产资料私有制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社会变革,初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此,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1教育网
5、不足:总体上是成功的,但在改造 ( http: / / www.21cnjy.com )过程中存在一些缺点和偏差,表现在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过于简单划一,以致在长时间内遗留一些问题。
讲到此,提醒学生“过渡时期”的时间跨度是1949—1956年,而不是1953—1956年。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制定目的:
引用课文 24 页第一段小字部分毛泽东的话明 ( http: / / www.21cnjy.com )确制定宪法的目的。为了适应向社会主义过渡新形势的需要,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建立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2、制定经过
1954 年 9 月在北京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注意:①《宪法》取代已完 ( http: / / www.21cnjy.com )成历史使命的《共同纲领》。②《共同纲领》完成了临时宪法的历史任务,但仍是政协的指导性纲领。③全国人大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政协行使参政议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职能,是共产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21·cn·jy·com
3、性质: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4、时代意义:
宪法的颁布,使我国的社会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有了根本大法的保障,(总结历史经验。确认了新中国建立以来在政治上,经济上的新成就。 规定了国家体制(国家性质: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基本政治制度、 公民权利义务等。)21·世纪*教育网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