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地理三轮冲刺:大题突破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年中考地理三轮冲刺:大题突破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6-14 19:48: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中考地理大题突破训练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1.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所示的这一天,太阳直射____(纬线名称),此时,地球公转至图2中的____位置。
(2)图1中的小孩①生活在五带中的____带。
(3)如图1所示太阳光照情况,武汉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
(4)当地球公转至图2中C位置时,北半球的时间是____前后,此时北极地区出现____(极昼、极夜)现象。
2.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周末小宇在家人的陪同下到甲村及附近山区研学考察。下图为甲村及附近山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问题。
小宇所在的山体部位A处是____,图中河流流向为____,小宇发现C河段水流速度比D河段快,其原因是____。小宇考察了村庄甲形成与发展的自然条件____。在甲村生活了30多年的王叔叔接受了小宇的采访,他对小宇说:“跟10年前比,这条河清澈多了,湖面也增大了!”小宇记录了当地村民采取的让这里“山更青水更绿”的做法,请你试着写出一条____。
3.读“某国农业分布图”(左图)和“某国自然资源分布图”(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左图中可以判断,甲国的农业生产实现了地区生产的______________,该国A地区大面积种植的主要经济作物(农作物)是______________;B所在地区农业带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该国的农业出口值一直居世界______位;但一些________带农产品需要大量进口。
(2)右图中,该国人口和城市集中分布在________部分;该国矿产资源丰富,其中秋明和第二巴库盛产_______资源。
(3)左图中国家为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其首都是______________;右图中国家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其首都是______________。
(4)图中两国还是海上邻国,两国之间的分界线是著名的______________海峡。
4.读图中国家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国家是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拥有世界上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____;乙国家羊毛出口量位居世界首位,因此被誉为:____。
(2)甲乙两国的热带面积都比较广,穿过甲乙两国重要的纬线是____(填纬线名称)。
(3)甲国人种____,乙国人种以____为主;甲乙两国人口分布的共同点是都分布在____,形成原因____、____。(至少写两条)
5.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网络上流传过的一组照片显示,南极曾经出现过红色的“西瓜雪”!科学家表示,“西瓜雪”的出现与当地的极地雪衣藻在偏暖气候时的大量繁殖密切相关。这种藻类会使雪反射的阳光减少,吸收更多热量。“西瓜雪”的出现或许正是绚丽的“警告”。

(1)据图分析,“西瓜雪”不易在____(考察站)出现,原因是其纬度高,气温低。
(2)来自河北省的某旅游博主计划在今年暑假期间去南极旅游。从时间上看,你觉得这个计划____(选填“合适”或“不合适”),理由是____。
(3)在下面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完成“西瓜雪”、冰川融化现象出现的原因及影响。

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
(4)南极“西瓜雪”的出现向人类敲响了警钟。请你写出一点日常生活中有助于保护极地环境的建议:
(5)南极地区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有人提议应该开发以发展经济,对此你是否赞同 请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
6.学校开展地理探究学习活动,请你根据图完成探究学习报告。

(1)地理区域认定:图中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的农产品主要产区是A和____(填字母),E是我国的____(盆地)。
(2)自然条件归纳:请参照图中D地区自然条件的归纳法,完成B地区的相关归纳。____
(3)人地关系探究:A地区地处大陆内部,距海远,农业灌溉用水主要来自于____。
(4)区域问题解决:C地区是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之一,____工程缓解了本地区的供水紧张。
7.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发源于甘肃,经陕西而入黄河;泾河又是渭河的支流,发源于宁夏。二水在西安市高陵区相汇,自古以来,渭河流域农业发达。近年来,为缓解渭河流域水资源紧缺形势,政府实施了“引汉济渭”工程,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位于____(山脉)以北。
(2)与汉江相比,渭河含沙量更____,你认为原因是____。
(3)渭河平原农业发达的有利自然条件是____、____。
(4)“引汉济渭”工程缓解了水资源____分布不均的问题。
(5)“泾渭分明”是指二水在高陵相汇的江水奇观,渭河的水浑浊,泾河的水____。
8.下图示意喀什地区简图(图甲)和深圳地区简图(图乙),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喀什地区是中国的西大门,与中亚、西亚和南亚的多个国家接壤,喀什经济特区是我国内陆第一个经济特区。深圳地区地处中国华南、广东南部、珠江口东岸,是内地唯一与香港接壤的城市,深圳经济特区是中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下图示意喀什地区简图(图甲)和深圳地区简图(图乙)

(1)喀什地区成为内陆第一个经济特区的原因有____,港澳地区因人多地少,因此使用____等方式缓解土地资源稀缺问题。
(2)小沈乘坐动车从广州前往乌鲁木齐的路线是:____-郑州-____-兰州-兰新线-乌鲁木齐。
(3)比较喀什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农业发展不利气候条件的差异。
(4)推测由深圳援建喀什的生产要素可能有哪些,并分析这些生产要素的流入对喀什经济发展的影响。
9.“感知中国、穿越新丝路”某旅游公司开辟了旅游新线路——乘坐渝新欧国际铁路,游历亚欧大陆。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渝新欧铁路全长11179公里,从________(直辖市)出发到西安,沿着陇海线到兰州,然后经过兰新线到达边境口岸阿拉山口,进入哈萨克斯坦,再经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至德国的杜伊斯堡。途中,经过了世界惟一既跨东西半球又跨亚欧大陆的国家________。
(2)重庆有一批货物如果水运到杜伊斯堡,依次经过东海、南海、________海峡(图中甲)、印度洋、红海、________运河(图中乙)、地中海、大西洋到达德国。
(3)分析“渝新欧”铁路运输相对于海运的优点是 ________。
(4)读伦敦及“渝新欧”铁路沿线三个城市的气候图,

据图可知:由伦敦到阿斯塔纳降水量的变化特点是________,由伦敦到阿斯塔纳气温年较差的变化特点是________,造成这种变化特点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
(5)渝新欧铁路到西安后,沿用的是第二亚欧大陆桥的铁路线,相较于俄罗斯境内的第一亚欧大陆桥,第二亚欧大陆桥的优势为:________。
参考答案
1.(1) 赤道 B
(2)北寒带
(3)昼夜平分
(4) 6月22日 极昼
2. 山脊 自西北向东南 C处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流速快 地形平坦、水源充足 植树种草、垃圾分类投放等
3.(1) 专业化 棉花 乳畜带 首 热
(2) 欧洲 石油
(3) 华盛顿 莫斯科
(4)白令
4.(1) 亚马逊河 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2)南回归线
(3) 复杂 白色人种 东南沿海地区 ①气候等自然条件优越,适于人们居住 ②有较好的港口,海上交通便利
5.(1)昆仑站
(2) 不合适 此时是南极最寒冷的季节,会出现极夜现象,不适合考察
(3) 气温上升 加快 融化加快 上升
(4)低碳出行等
(5)不赞同;理由是开发矿产会破坏南极地区的环境。
6.(1) F 四川盆地
(2)温带季风气候,地势平坦,河流较多,肥沃的黑土地
(3)高山冰雪融水
(4)南水北调
7.(1)秦岭
(2) 大 渭河北岸支流来源于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差,水土流失严重
(3) 地形平坦开阔 土壤肥沃
(4)空间
(5)清澈
8.(1) 地理位置优越 填海造陆,修建高层建筑
(2) 京广线 陇海线
(3)喀什地区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海拔较高,气温较低,热量条件不足;珠江三角洲地区夏秋季台风多发,影响农业生产。
(4)资金、技术。促进产业升级;促进基础设施建设;缓解资金、技术方面的不足。
9.(1) 重庆 俄罗斯
(2) 马六甲 苏伊士
(3)速度更快
(4) 降水量递减 气温年较差逐渐增大 海陆因素
(5)联系了多个国家;沿途人口和城市更多
同课章节目录